第三百七十章 誰是最合適的喬致庸

後世在全民痛斥小鮮肉的背景下,誕生了一部清一色老戲骨的爆款劇——《人民的名義》。但衆多老戲骨中唯獨火了一個達康書記。

縱然達康書記有美手、細腰、大長腿、歐式雙眼皮加持,加之吳鋼老師的精湛演技,但同時又因這個人物的真實才得以從衆多老戲骨中脫穎而出。

而達康書記的真實就在於這位劇中的背鍋擔當,在全員反貪反腐的時候,依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爲雞滴屁!

雞滴屁,應該說是一個時代,有追求的幹部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電視劇《喬家大院》應該說就是這個背景下誕生的產物。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祁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年正是靠着國師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一下子就火了起來,一度成爲了祁縣乃至山西的一張名片。

但是進入新世紀之後,這張名片卻因收入連年下降,如不出手相助,極有可能關門大吉的地步。當地領導很着急,也想了很多辦法,又是加大廣告投放力度,又是贊助明星演唱會,又是冠名各種活動等等,結果收效勝微,氣息奄奄。

年初一位年輕的縣長來到祁縣上任,這位縣長上任後提出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振興喬家大院。

而且年輕的縣長顯然有備而來,一針見血的指出,喬家大院是靠着國師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火起來的,拯救喬家大院還得打文化牌,走影視的路子,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爲什麼《無極》、《七劍》到各地拍攝的時候,當地政府都是全力支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藉助影視作品,提高當地的知名度,藉此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從而提高雞滴屁。

只有人進得來,東西才賣得出去,才能吸引投資,才能增加雞滴屁,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夠改善,才能實現國家的復興。

根據這位年輕的縣長提出了思路,當地很快就達成了共識,確定了投資拍攝電視就《喬家大院》的方案。

同時提出了五個一的標準:制定一流的文案,請一流的導演,拍一部一流的電視劇,上央視黃金一套,形成一流的文旅品牌。

一流的文案,請來了曾經創作過《穿越死亡》、《黑的土紅的雪》、《波濤涌洶》、《軍歌嘹亮》等作品的著名作家、編劇朱修海執筆創作劇本。

一流的導演,那必須是曾經執導熱播劇《雍正王朝》和今年的電視劇收視冠軍《漢武大帝》的著名央視電視劇女導演胡梅。

有了這兩個一流,纔能有一流的電視劇,上央視一套,打造一流的文旅品牌。

年輕縣長的這個計劃,同時得到另一位年輕商人的響應。此君,煤二代,年少多金,留學海外,剛剛進入投行不久。可能是由於祖上曾擔任過晉商大盛魁的包頭掌櫃,有這種文化基因的傳承,在所有煤老闆到處揮霍,卻看不懂文化產業這座金礦的時候,此君毅然決然拿出三千萬投了這部晉商電視劇。

劇本完成,導演就位,劇組籌建完畢,但是在選擇男主角的時候,卻出現了分歧。原因就在於這部劇的男主角是整部劇的靈魂人物。這部劇的名字雖然叫《喬家大院》,但實際上講述的是喬家祖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喬致庸的一生。

而角色要求演員從十九歲演到八十九歲,演技要求特別高,且演員的歲數不能夠太大。比如《大宅門》中的陳保國,當年演白景琦的時候,從十八歲演到百歲高齡,但陳保國在拍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已經四十好幾了,在扮演白景琦十八九歲二十啷噹的時候,明顯有扮嫩的痕跡,很讓人齣戲。

所以胡梅導演在拍《漢武大帝》時,爲了避免重蹈覆轍,啓用了童年劉徹、少年劉徹以及青年劉徹作爲鋪墊,而不是象《大宅門》中那樣,從童年白景琦一下子跳到陳保國版的滿是褶子還要扮嫩的白景琦。

當然此時的陳保國已經年近五十了,扮演從十九歲到八十九的喬致庸明顯不合適。於是胡梅導演便想到了另一位在她眼裡演技的出色的演員,前不久剛剛憑藉《結婚十年》分別拿到了飛天獎和金鷹獎雙料視帝的國話演員陳煎餅。

而這部劇的編劇則推薦了另一位,曾經跟他合作過的演員,《軍歌嘹亮》的男主角,有“小姜聞”之稱的,同樣來自國話的演員孫宏雷。

相比雙料視帝的煎餅叔,曾經拿到過中國話劇最高獎——梅花獎,且憑藉和鞏麗主演的電影《周漁的火車》拿到第10屆京城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的孫宏雷,顯然在知名度方面要差一點。

但“小姜聞”這個名稱不是白叫,演技方面絕對沒有問題,而且兩人年齡相仿,都是三十四五,正是一個男演員最黃金的年齡,胡梅導演一時難以取捨。

偏偏這個時候,製片人孟凡堯也介紹了一名演員,胡梅導演在聽到這位演員名字的時候,明顯吃了一驚,因爲這位演員就是金馬獎和金雞獎的雙料影帝,因爲相繼主演了《無極》和《七劍》這兩部由大導演操刀的大製作電影,近一年來他的名字頻頻見諸報端。

總之一句話,紅的發紫。

雖說作爲雙料影帝,且胡梅導演也看過賀新曾經演過的一些片子,應該說在演技上絲毫不用擔心。而且賀新很紅,如果說煎餅叔和顏王在圈內只能算二三線的話,那麼現在的賀新早已邁入了一線的行列。

一般來說,導演在挑選演員的時候,紅與不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爲這個直接決定收視率。

只是賀新跟前面兩位相比,就是在年齡上稍顯年輕了一點,只有二十四歲,比煎餅叔小了十歲,跟顏王更是差了十一歲。演喬致庸年輕時期肯定沒問題,但是到了中年、老年,還是有些不太託底。

但是更重要的是胡梅導演對位雙料影帝的印象不太好。起因就是當年央視拍攝《記憶的證明》時,同在央視電視劇製作中心的導演楊洋最早就相中了當時剛剛開始嶄露頭角的賀新,原本以爲一切順利成章的事,但是到了節骨眼上,賀新卻拒絕了。

當時楊洋導演可能就是這麼一說,畢竟那是央視的戲,你不拍,後面還要大把的人等着。可能就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從此賀新這個名字就在胡梅導演心裡留下了桀驁不馴的印象。

作爲一名大院子女,北電78級導演班畢業的女導演,胡梅導演一向做事雷厲風行、強硬而著稱,要不然作爲一名女導演是很難在圈內立足的。

正是因爲這種性格,再加上能力,從84年開始她就獨立執導了許多電影。當然成就雖然比不上她的同班同學如壯壯、凱哥、何萍、子牛等人,可能還比不上同班的女同學李少虹,以及剛剛摘獲金雞獎最佳導演的彭曉蓮。

但自從九十年代中期進入央視轉戰小熒屏之後,相繼執導的《雍正王朝》、《忠誠》、《漢武大帝》、《香樟樹》等電視劇,無一不是獎項和收視率雙豐收。

總之一句,胡導也是有脾氣的。

所以,胡梅導演對製片人推薦過來的這位雙料影帝,從一開始就有些不感冒。但是製片人代表的投資方的意志,而且這部戲的製片人孟凡堯在電視劇領域同樣也是資深人士。

曾經既擔任過九五版《水滸》這樣大製作的製片人,也同時作爲策劃、製片人,製作過《激情燃燒的歲月》、《青衣》、《民工》這樣的口碑佳作,多次被評爲“全國十佳製片人”。

作爲投資方的代表,孟凡堯自然要力推賀新。原因很簡單,這裡面固然有常季紅的面子,但最重要的是紅。紅就是代表收視率,代表投資的回報。

而且作爲《喬家大院》的策劃兼總製片人,孟凡堯在選角方面同樣具有很大的發言權。

無奈之下,胡梅導演只得同意先見一見這位雙料影帝。

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表獎也需要博眼球第八百七十四章 綠茶biao和真性情第八百六十七章 和騰哥的第一場對手戲第一百四十九章 生死絕境第六百三十八章 高下立判第九十二章 採訪(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六百六十七章 抱了個金娃娃第九百零一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是舔狗,但不是流氓第八百五十四章 相得益彰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婚得住新房子第七百十四章 賀叔叔第四百三十四章 女演員顏值不夠是硬傷啊第四百三十五章 茄子第六百十九章 歲月靜好第三百二十四章 徐老怪和風火連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註定是一部好電影第九十三章 登堂入室第五十四章 離別第五百零七章 村花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初姐第六百六十九章 東京影展(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訪談第二百十七章 厲害還是悶燒第九百零三章 合作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着一輛小吉普第八百三十三章 白百合第六百五十章 鋼的琴2第七百六十六章 閉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相互學習第六百九十章 武田化身加藤第三百三十四章 女朋友的演技退步嚴重啊第七百六十九章 好消息第三百七十六章 青龍路19號第八十五章 驚喜(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擺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第二十七章 寒假第五百七十四章 再相見第五百四十章 公司還是簡單點第八百四十四章 競爭激烈的春節檔第五百章 《石頭》上映第九十六章 征服第三十三章 首映第八百六十七章 和騰哥的第一場對手戲第二百八十五章 探班第八百十五章 十月第六百三十八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三十一章都是裝逼犯第四百五十八章 王者歸來第七百十四章 賀叔叔第一百六十三章 不好意思,我男朋友來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拍第八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一百六十五章 虛心接受,屢教不改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評差評第七百六十五章 跪舔國師第五十二章 小裁縫第一百八十六章 香火第七百五十六章 要火的,纔是最保險的第六百六十六章 囧囧囧第二百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二百零一章 酷哥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龍八部第四百八十八章 每個人物都是原型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呂悅第五百七十三章 無語和遺憾第三百十五章 我十九第八百八十章 凡爾賽本賽第四十四章 來日方長第五百八十三章 《雙驢記》首映第九百十四章 他怎麼來了?第五百十七章 有點料第七百八十八章 綠茶第二百四十章 八卦和膨脹第三百五十七章 哥,以後我就跟着你混了第二百二十章 此光不用彼光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常稻花香的李家姐妹第二百三十八章 超級訪問第三百八十八章 逗比版平谷一點紅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黑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真是太過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訪談第一百七十章 起舞弄清影第一百二十八章 戀之風景第九百十一章 票房火爆第二百七十五章 牛刀小試第五百章 《石頭》上映第七百三十二章 我們結婚了第六百八十章 賀老師有一套第八百二十五章 今年的獎項好象不太樂觀第八百四十三章 不轉讓,要合作第二百十三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消息!好消息!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該問題不大吧第四十三章 換房第六百五十六章 賀先生有大情懷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路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生相第四百三十五章 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