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異象

大秦歷五十四年、二世四年二月十八,吏部突然行文各郡。三月之內,吏部要將大秦各郡縣所有在冊的官吏籍貫、祖籍乃至師承進行統計之後登記造冊,以備查詢。

同時,在大秦朝中,咸陽和關中,吏部同時派出了大批吏員對咸陽朝臣進行登記造冊。這次登記造冊,不分品級、爵位,無一例外。

而在師承這一項,如果沒有師傅,也可以填祖師乃至曾祖師。除非三代以內都沒有師承,如果有的話,必須盡皆到吏部登記造冊。

吏部的這個行文,沒有經過內閣府,而是直接突然的行文。

各個郡縣官吏到還沒有覺察出多少異常,畢竟行文上可是正兒八經的吏部尚書蒙毅的官印。但是咸陽城內的京官們,卻或多或少的察覺出了些許的異常。

從內閣府出現之後,六部行文基本上都是要署理內閣府和六部的印璽,可是這一次吏部的行文上,卻是隻有吏部尚書蒙毅的官印,卻是沒有內閣府的印璽。

朝廷改制,皇帝陛下在建立內閣的時候就已經說過,內閣理政,六部在內閣之下配合行事負責具體事物。沒有內閣印璽的公文還是第一次出現。

吏部尚書蒙毅繞過內閣府單獨行文顯然是不可能的,蒙毅也不會如此做。

那麼似乎只有一個解釋了,蒙毅這份公文上的事情是由皇帝書房直接下達到吏部的,根本沒有經過內閣府。所以纔會由只有蒙毅的官印而沒有內閣府的印璽。

想明白了這些,朝中官員雖然心中納悶,但是也都盡皆老老實實的如實填寫,然後向吏部交上吏部下發的印製好的表格。

內閣府四位重臣包括蒙恬同樣也都收到了吏部的問詢公函。

公函上繳之後,吏部就沒有了下文。皇帝那邊也沒有任何的消息傳來。這樣一件有些異常的事情,也逐漸被一衆官員所淡忘。

……

東海郡內廣陵縣淮河河道發現九鼎之一豫州鼎的事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遍了整個大秦各地。咸陽和關中,無數的百姓和勳貴世家乃至朝中大臣也都盡皆議論紛紛。

誰都沒有想到,剛剛進入二世四年,就有這麼勁爆的重磅喜事傳來。

九州鼎是什麼?是王權的象徵,是過去兩千多年天下共主的象徵。

大秦雖然如今已經統一天下,而且又了“受命於天,即壽永昌”的和氏璧玉璽。但是在一些隱居在山林中的老古董以及崇尚正統的士子文人們看來,雖然大秦已經有了新的皇權象徵國之重器,可是那畢竟是因爲九鼎未齊之下的無奈之舉。

換句話說,大秦統一天下,並不是上天的旨意。而是大秦在竊國。竊取周王室的國運。

似乎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麼當初昭襄王移置九鼎到咸陽卻偏偏在彭城地面泗水之上有一尊大鼎他就突然蹦到水中去再無蹤跡了。

哪怕始皇帝南巡讓近萬人進入河道內尋找也未曾想到,似乎也更印證了大秦其實就是一個依靠着實力竊取國運的竊國者。

當然,沒有人敢說無恥。但是,想來,肯定會有人在心中暗罵大秦無恥,甚至巴不得或者說等着大秦滅國。

這一點,從胡亥的招賢令僅有少數幾個名聲初顯的人才來應徵就可以看出來了。

當初博士宮內可是足足有着一百三十八位當世大賢。可惜。如今博士宮內留下的卻是大多都是才能一般般的博士。

九鼎,只有身具國運的天子才能擁有。

這是數千年來已經成爲華夏先民心中一個約定成俗的道理。

老秦人,雖然表面上對九鼎表現的不甚在意。但是,其實對九鼎沒有出現在始皇帝登基大典之事。還是心中很是悽悽然的。

可是,如今豫州鼎出現了。

大秦三代君主耗費了百餘年時間四處尋找的已經消失無蹤的豫州鼎他就這樣突然出現了。

這不是天意是什麼?

豫州鼎尋而不得,可是如今聖天子剛剛登基不過四年,卻自動出現在大秦子民的面前。而且還是在二世皇帝陛下爲百姓修築廣陵橋的過程中出現的。

不用懷疑,這豫州鼎正是衝着當今的二世皇帝陛下來的。

羣情振奮的大秦。胡亥的聖天子之名卻是愈發的被坐實了,而且被神化的趨勢也更爲的明顯了。

廣陵橋附近不知道何時已經出現了一座聖天子廟,廟中有一尊廣陵百姓臆想的聖天子青銅雕塑,這座雕塑是東海郡、會稽、泗水三郡的諸多富戶和百姓自發供奉金銀之物樹起來的。這個金銀,指的自然不是真正的金銀,而是銅鐵之金了。

雖然胡亥正值春秋鼎盛之時,但是這座廟並不是祭拜,而是享受祭祀香火的廟宇。

數千年來,除了三皇五帝之外,如今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應該是第一位被百姓主動立下雕像活着享受香火祭祀的皇帝了。

於此同時,黑冰臺悄然的將胡亥已經握有聖道之劍軒轅神劍的消息放了出去。

聖道之劍軒轅劍垂於腰身,如今當初被遺失的九州鼎之豫州鼎再次重見天日,不用懷疑。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表明二世皇帝陛下正是上天選定的國祚繼承者。

大秦境內的百姓紛擾興奮自不多言。

胡亥其實早在三天之前就先後收到了東海郡守戚宏等人聯名送來的奏報以及翁仲送來的奏報。

只是在奏報中,並沒有能提供給胡亥多少有用的東西。因爲戚宏和翁仲同時都稟告了一件怪事,那就是他們根本不能接近豫州鼎所在的那出河道。

不過兩人的信報卻是無一例外的同時詳細的說出了發現豫州鼎的過程。

其實能夠發現豫州鼎也許真的是天意。

建設兵團因爲被胡亥編入大秦正規軍團,拜託了俘虜的身份,能夠享受大秦正規兵團享受一切待遇,自然是士氣大振,人人揚眉吐氣。

朝中重臣們的擔憂說有些多餘並不爲過,華夏百姓從來都是最爲勤勞和溫順的族羣。只要他們能過活的下去,哪怕勉強是能活下去,都不會有人想着造反之事。

會稽等一干楚地在胡亥平定項梁叛亂之後發生的種種變化,只要不是個傻子都是能夠發現的。連續三年免除所有的稅賦和勞役,怕是就算楚王在的時候也從來未曾做到過。更何況雖然偶有勞役徵發,但是所有服勞役的百姓都拿到了往日不敢想像的報酬。

親人們的生活過好了,別的沒有發生叛亂的郡縣都有衛卒徵召,而且待遇豐厚,一干被俘虜的楚軍降卒們心中其實都是很吃味的。

說不後悔跟隨項梁造反,怕是沒有幾個人會相信。可是後悔又有什麼用?只能老老實實的當着俘虜,做着勞役,等待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某一次的大赦天下。

只是所有沒有人想到的是,幸福來的這麼快。九江、會稽親屬的陳情竟然能夠送到皇帝陛下的面前,而且最爲重要的是皇帝陛下雖然沒有答應親屬的陳情,卻是給了更好的回覆。

能夠成爲大秦正規軍團享受豐厚的待遇,還有比這更好的恩賜麼?

所以,廣陵橋的工程進度在建設軍團成立之後那是愈發的快了。接着冬季枯水期,攔河壩僅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已經完工。這其中還要包括上游百餘里的防洪堤壩,都是要提前修築的。

畢竟,攔河之後,上游水流下不去,很快就會被蓄積起來擡升。如果沒有攔河堤壩的話,怕是冬季裡,淮河周邊的東海、會稽、九江、泗水等郡也要發一次洪水了。

雖然施工的進度加快了,但是負責廣陵橋施工的尚坊左丞田方卻是知道留給自己等人的時間其實很短。因爲最多還有不到三個月的使勁啊,楚地就將進入梅雨期。那個時候,也是淮河水流水量最爲豐沛的時期,如果不能在三個月之內將十餘座橋基打好的話,怕是一切就要前功盡棄了。

每天都在加班加點,清理河道中的污泥,然後灌注燒好的一丈方圓的鐵柱進入深深的坑洞中。

就在二月初十的那天傍晚,建設軍團的秦軍兵卒正在合力敢挖河道正中央的那個基洞,卻沒有想到剛剛挖了沒幾下,一股磅礴的水流突然從那坑洞中噴了出來,將正在施工的百餘個建設軍團的兵卒一下都給衝的東倒西歪。根本無法站立。

最爲重要的橋基洞發生這樣的變故,田方等人馬上就匆忙而來。組織了足足兩百多人,準備沿着那處坑洞開條口子,將地下水引出,流光。這個時候田方也只是以爲自己等人挖到了一處水眼上。

可是這兩百多人剛剛接近,從那幾個尺許大小、已經停止了噴水的坑洞中再次噴出比先前更加迅猛數倍的激烈水流。

不過這一次並不是如第一次般噴了水流就自動停止了,而是一陣地晃,泥濘的淮河河道竟然緩緩朝着兩邊翻滾開來,似乎那河道的淤泥中正有着一頭洪荒猛獸在翻騰,欲要破泥而出。

(未完待續)

第125章 準備第222章 西域郡第75章 惡少第六十七章第27章 尉繚相助第187章 大朝會第12章 昨日黃花第17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79章 歸程(二)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6章 朕乃天子第117章 黃縣第25章 破營第205章 春色無邊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67章 暗夜襲殺第285章 見呂雉第243章 戚懿第62章 虎賁軍第73章 元宵節第307章 卷終第107章 以身爲餌第88章 進軍泗水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44章 人禍第64章 韓信升官(二)第28章 李法第14章 覆滅第65章 對錯第九十七章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221章 兵臨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136章 水患第113章 掌控第162章 天怒第123章 兩難抉擇第192章 展望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297章 無言第26章 李府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157章 老卿出馬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39章 天下大勢第117章 火海第78章 詭局第49章 壽春易手第25章 末路第102章 你很好第60章 困獸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53章 天下郡守第42章 鞭責之爭第15章 異變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145章 畜生第80章 大秦尚坊(二)第44章 神之一族第26章 李府第222章 西域郡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117章 火海第61章 操練第273章 西巡第79章 大秦尚坊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134章 造勢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215章 諸位將軍怕了?二月感謝單章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86章 惜第79章 機會第240章 隴西軍第42章 自責第173章 子嗣第70章 九江變第193章 司馬之罪第116章 王綰第162章 憧憬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113章 掌控第40章 蜀郡章程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16章 堵截項羽第98章 夜犒九原軍(二)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134章 造勢第199章 隕玉珠第201章 酒後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103章 滑竿第75章 江東亂(一)外篇四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