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內閣

去了左丞相馮去疾、右丞相李由、國尉尉繚、宗正嬴騰兼任的內史,四人僅僅保留各自的官級品階?新設不過幾個月的中書、尚書、門下三省纔剛剛弄清楚各自的職能,皇帝就立馬又給裁撤了!

這到底是要玩哪一齣?

難道不知道朝令夕改對一個帝國而言是最爲忌諱的事情嗎?

王巖宣讀的詔書纔剛剛開始,咸陽宮正殿內的文武百官已經被這前半部分詔令給弄懵了!甚至連議論都忘記了!

所有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皇帝在想什麼?難道又固態萌了?想到這裡,所有的大秦朝臣心頭無端的都多了一層陰影。

如果皇帝真的固態萌,那麼如今大秦好不容易開創的大好局面怕是不出兩年就要崩盤!

沒有人注意到,四個當事人包括如今已經貴爲大秦第一公的蒙恬、頓弱這些老臣依然老神在在!

“新設大秦內閣輔政院,尉繚、嬴騰、馮去疾、李由、御史大夫頓弱爲內閣輔政,即日起大秦一應奏章、國事盡皆交由內閣輔政院五位輔政議政處置,並統轄朝廷六部。

各郡奏章、天下諸事盡由內閣輔政院裁決,若五位輔政大臣事有分歧無法達成一致,則行表決制,五位輔政以人數多寡決定是否可行,三位輔政贊成,則由內閣輔政院署名行文六部,交由六部執行,並上奏皇帝陛下。

若五位輔政大臣表決依然無法決議,則五位輔政大臣須將諸事原委詳盡奏報於皇帝陛下,由皇帝陛下裁決!內閣輔政院,只涉政事不涉軍機。大秦軍機諸事、各軍調動盡皆依原律而行!

中書、門下、尚書三省裁撤之後,原屬三省之官吏盡皆轉入內閣輔政院。成爲內閣輔政院之吏員。此詔,即日起施行,大秦二世三年二月初二!”

王巖尖細的聲音拉着長長的尾音在咸陽宮正殿內迴盪片刻之後,最終逐漸的消失。

偌大的咸陽宮正殿內死寂一片,鴉雀無聲!

如果說剛剛羣臣只是震驚和擔心的話,那麼聽完這道詔令之後咸陽宮正殿內的文武百官已經是被驚得腦袋一片空白。

一年前,皇帝曾經用過已故左丞相李斯輔政,但是以李斯在大秦朝堂上數十年的威名,也僅僅只是能夠酌情處置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而已。所有的奏章李斯也僅僅是能夠如馮去疾先前一般附批,然後呈送給皇帝,由皇帝來做最後的定奪。

當然,李斯的輔政在如今的大秦羣臣看來,更多的卻是皇帝同左丞相李斯之間互相妥協的一個結果。而隨着李斯身死。皇帝再沒有提過輔政之事。

一直到設立三省六部。新任的左丞相馮去疾又有了那麼一點小權力,但是誰都知道帝國諸事,任何一件事情最終做主的依然是年輕的二世皇帝陛下。

從詔令上來看,裁撤新設不過數月的三省,直接設立內閣輔政院,將天下諸事、各郡縣奏章一股腦的交給五位輔政大臣來裁決,皇帝顯然是真的打算做起甩手掌櫃了!

英明如始皇帝也從來沒有做過如此之舉!帝國諸事無論大小。始皇帝從來都是事無鉅細親力親爲。爲了什麼?難道始皇帝不想偷懶嗎?

自然不是!

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即便以始皇帝威名也擔心大權旁落,皇權不穩!而到了二世皇帝,卻在連番的改革之下將除軍機外的帝國諸多政事全部扔給了內閣輔政院來處置。

這是該說二世皇帝想偷懶才如此呢,還是說二世皇帝要比始皇帝更有信心更有把握即便將天下諸事付諸內閣也能掌控這天下呢?

答案顯然只有也只能是第二個了!

羣臣還在呆呆的吃驚中。這邊早就知道一切前因後果的蒙恬、尉繚、嬴騰、馮去疾、李由、頓弱等人已經齊齊拜倒在地異口同聲的高呼道:“臣等遵旨,陛下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如果到這個時候一干文武百官們還無法看出皇帝早就同幾位朝中重臣商量好了的話,那麼他們也活該只能一輩子做個四五品的小吏了!

“陛下萬歲萬萬歲‘的山呼聲瞬間響徹整個咸陽宮!

撤三省建內閣的決策在胡亥同蒙恬、尉繚等人商討的時候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的阻礙。只有嬴騰表示了一些擔心,但是卻最終還是選擇了信服胡亥的決定。轉爲支持!

至於如馮去疾這樣的老來還想繼續爲大秦散光和熱、一門心思想要重現李府榮光的李由、煥了第二春的頓弱等人,卻是欣然應諾!

做官到馮去疾、李由等人這個位置,其實最擔心的不是皇帝放權,而是皇帝收權!如今胡亥想他們心中所想,乾脆利落的將帝國諸事盡皆交給他們五人來處置,如果反對的話除非他們腦殼被門夾了。

而胡亥呢,巴不得自己能夠做甩手掌櫃,只要軍權都還在自己手中,這天下沒有任何人能夠在大秦翻得起浪來。後世大明朝的內閣爲什麼輔能夠一手遮天?甚至於架空皇帝?

因爲大明朝設了輔,一個輔就能夠壓下內閣中其餘的大臣!

而胡亥這大秦內閣中卻是沒有輔,五位內閣大臣平起平坐。雖然如此行事必然會在處事的效率上大打折扣,甚至於拖沓,但是安全第一不是?更何況如今天下初定,哪能有多少問題需要五個內閣大臣表決的!

最爲重要的是五位內閣輔政大臣根本擰不到一塊。嬴騰本就是皇室中人不必說,尉繚和頓弱兩人顯然只會站在自己一方,馮去疾和李由更是不可能尿到一塊。

如此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胡亥自然樂得放權!

當然,在最初唯一讓他難以取捨的是就是蒙恬要不要進入內閣!好在,蒙恬自己替胡亥做出了決定,不進入內閣!因爲他是武將,爲皇帝開疆擴土義不容辭,進入內閣輔政,一蒙恬不想,二蒙恬知道自己不能!

蒙恬的顧慮胡亥清楚,平心而論他也不想已經是軍方第一人的蒙恬插手帝國政務,自然順水推舟的答應了下來。

看着大殿內山呼萬歲的羣臣,胡亥陡然仰天長笑!

終於擺脫了!

第202章 倒戈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1章 熊心的無奈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145章 受傷的孤狼第128章 一觸即潰第246章 安排第112章 號角長鳴鼓聲急第90章 皇兄第77章 紅色信報第88章 曹參第79章 機會第76章 神邸和草雞第297章 無言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54章 糧草被焚第113章 掌控第160章 正心堂第142章 平陽城第73章 英烈入塔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89章 韓信領軍第1章 熊心的無奈第42章 鞭責之爭第54章 糧草被焚第14章 大秦勳章第14章 咸陽第15章 大秦足球第173章 子嗣第72章 日月失色第34章 地方吏治變化的開端第151章 蒙恬到第143章 項莊授首第240章 隴西軍第297章 無言第137章 決堤第267章 神棍?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76章 神邸和草雞第35章 戰陳縣(三)第225章 匯合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225章 匯合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177章 帝王怒第87章 踏青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234章 戰(三)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99章 疑慮生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202章 驅逐出族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15章 李斯第164章 法治第40章 蜀郡章程第80章 大秦尚坊(二)二月感謝單章第11章 帳中第13章 你們還不配第78章 通信之法第34章 地方吏治變化的開端第29章 所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110章 憤怒第15章 大秦足球第41章 瀾滄江第95章 她認識我?第222章 西域郡第22章 教習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79章 機會第25章 三省第22章 悍然進攻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9章 兵臨壽春第17章 吃掉!?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122章 秦人?第19章 紫薇帝星明第78章 通信之法第95章 她認識我?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50章 大營遭襲第262章 神秘女子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36章 魏國復立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46章 卷終第126章 項梁到第9章 兵臨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