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雜事

建寧三年五月一日,劉宏與衆朝臣商議漢州化郡以及一衆官員的任命。

最終經過商議,決定將漢州即原高句麗長慶以南,分爲三個郡,管水以東爲蓋郡,因以蓋馬山防禦沃沮國方面的敵人而得名。

剩下的兩郡,則是由原高句麗國都爲分界,以北爲然郡,因然城不僅防禦着夫餘國,亦可防禦草原之上的鮮卑人,雖然此時幽州以北,幾乎沒有鮮卑人的存在了。

原高句麗國都以南爲錦州郡,因毗鄰遼東郡,最爲安全。是故漢州之治所亦是放在了錦州。

不過這錦州城,如今正在建設當中,錦州城緊鄰管水,在原高句麗國都以南,爲漢州的中心。

漢州刺史乃是右將軍張煥,用張煥這麼一個秩中兩千石的將領,去擔任一個秩兩千石的刺史,明顯是降了一格。

於是劉宏便命右將軍張煥爲漢州大都督,總領漢州軍政,兼任漢州刺史。

當劉宏提出大都督的官職時,滿朝文武皆是一愣,隨後劉宏解釋道“大都督,無秩,乃是總領軍政之職務,具體職權由朝廷任命。”

劉宏這話一出來,百官頓時明白了,不過是爲總領軍政創建出的名頭而已。

當然了,這總領軍政可不是統領北伐軍,畢竟這北伐軍可是如今大漢朝絕對的精銳。

劉宏從兵部調撥了十萬大軍,組建了臨時的漢州州郡兵,待大軍至漢州時,除南越軍外皆回師洛陽。

董卓雖然沒能回到洛陽,但是卻也得到了一個長慶亭侯的侯爵,也算是安撫了董卓。

漢州刺史的人選確定了,這些百官便紛紛頂上了三個郡守之職位,不過衆人最在意的還是錦州郡郡守,畢竟這個郡幾乎遠離戰亂。

不像其餘兩個郡,而且蓋郡還是一旦戰爭爆發的前線,誰也不會覺得,高句麗的國主會眼睜睜的看着自己被滅國而無動於衷。

雖然此時高句麗的大軍正在攻打沃沮國,但是誰都知道,一旦高句麗緩過來,定會來一場生死反撲。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錦州郡郡守由有州郡任職經驗的楊彪擔任,楊彪,字文先,二十八歲,內閣閣員、光祿勳、兵部尚書楊賜之子。

然而若是將楊彪看成司隸一系的,那便大錯特錯了,楊彪與王允一樣是難得的出身世家,卻忠心漢室之人。

這到不是言其贊同消減世家,只不過是在世家與漢室相比下,其更忠心漢室,也可以說其知道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

總之,劉宏對楊彪擔任錦州郡郡守一職,還是比較滿意的。

然郡郡守則是由原北地太守夏育擔任,夏育原是段熲部下,後遷北地太守。可以說這夏育是帝黨的人,因爲這涼州出身的將領可以算作是劉宏帝黨內部的一個小派系。

蓋郡郡守是劉宏最爲重視的,最後劉宏乾脆乾綱獨斷,遷永昌太守曹鸞任蓋郡太守,遷孫堅爲郡尉,許攸爲蓋郡隨軍參謀。

這是劉宏登基親政以來,少有的幾次涉及郡尉的任命。

經過長時間的征戰,佔據夫餘國大半的鮮卑人亦是疲憊不堪,再加上如今奴隸大軍比正規軍多的尷尬,是故鮮卑大軍開始消化戰力品了。

夫餘國此時依然與挹婁激戰不已,而高句麗逃亡國主,則是率大軍與沃沮國交戰,意圖東山再起。

因此半年內,漢州皆可不必擔憂外患襲,是故漢州進入了大建設的時期。

不但要推行漢化,還要重新丈量土地,因漢州一年多半是寒冷無比,是故盛夏難得的種植季節,漢州的官員可不想錯過,是故整個漢州的官員全都忙的熱火朝天。

這到不是說這些官員有多愛民如子,而是他們知道劉宏對着漢州寄予了多大的希望,若是沒能達到劉宏心裡的數據,這些官員全都要遭殃,沒人懷疑這一點。

除了漢州外,就只有青州依舊不平靜,大漢其餘州郡,皆是進入了平穩的發展軌道。

WWW тTk Λn ¢O

建寧三年五月四日,青州東萊郡黃縣。

黃縣縣令曹操正一臉黑氣的看着眼前的一名縣丞,這名縣丞乃是當地豪強之子。

因此一直未曾將歷任縣令放在眼裡,而且其家中在黃縣亦是小有勢力,是故在劉據反叛之時,亦是安然無恙。

曹操咬牙切齒的說道“爾身爲縣丞,竟然不知幾日來,所派發之米糧爲幾何?”

“縣令,下官確實不知。”

縣丞很是守禮的,先是微微一禮,隨即纔回答道。

若是不看縣丞那鼻孔朝天的樣子,曹操亦是會認爲這縣丞是個守禮知趣之人,然而現在曹操只知道,若是不將此人辦了,自己在黃縣什麼也幹不了。

隨即曹操平息了心中怒火,笑道“既然如此,本官自去查探。”

說完話,曹操便離開了縣衙。

縣丞看着曹操離去的背影,不屑的撇了撇嘴,“哼,不過一稚子,皇帝竟然將這麼一個無知之人,放到了這黃縣,真是昏庸至極。”

還未走遠的曹操微微一頓,隨即若無其事的離開了。

原本曹操想拿住這個把柄,將其法辦即可,隨後卻是一想,若是此人一口否決又當如何?於是曹操只好放棄了。

曹操漫無目的的走在大街上,突然感覺有人跟在自己身後,隨即曹操三轉五轉的走進了一條小巷。

這小巷並非是死衚衕,因爲曹操不知道對方是什麼人,又有多少人,是故只能選這麼一個折中的辦法。

這時一名小販打扮的人走進來,看着曹操道“可是黃縣縣令曹操當面?”

“正是在下,不知這位小哥是?”曹操毫無懼色的回問道,其實也沒什麼可畏懼的,畢竟眼前僅此一人而已。

這時小販身後傳來一陣擊掌聲,隨即便見一中年漢子走進小巷道“不愧是曹閣老之孫。”

曹操見來人誇讚,只好客氣的應承着。

寒暄過後,中年漢子道“某乃黃縣錦衣衛指揮使,此次是有事相商。”

曹操聞言一愣,這黃縣錦衣衛指揮使可是和自己這縣令同級,而且還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如今竟然主動找上了自己,真是奇怪。

隨後其說出了理由,原來其已經掌控了縣丞家暗中勾結鹽幫的證據,想要請曹操協助其擒拿縣丞父子。

曹操聞言一喜,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最後二人商議了一番,便各自離去了。

建寧三年五月八日,曹操一連三天裝作畏懼縣丞家勢的樣子,並在當晚宴請了縣丞一家。

縣丞以爲曹操是想投靠他們了,一家人便欣然前往,黃縣錦衣衛指揮使都沒想到,事情竟是如此順利。

在宴會上,錦衣衛將其一網打盡,至此,曹操在黃縣最大的障礙被搞定了。

ps:首先要說對不起了,今天保底就這一更。之前不做就說過要出去一段時間,但是出發的時間沒定。現在定了,明天下午出發,先是出去兩天,隨後再看具體出行日期。

不做的存稿不多,所以爲了保證不做出去後,每天還能有兩章,今天就只能更新這保底的一章了。大家放心加更什麼的,等不做徹底忙完一定補上,而且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不像現在一樣只用一週時間。

不做中途會回來一天兩天的,那邊沒有電腦,沒有網,所以不做都設置了定時更新,明天開始第一章是在下午三點零四,第二章是九點零四,如果大家發現沒有更新的話,請在羣裡告訴不做,不做會找朋友幫忙的。

抱歉!!!

第45章 誰說草原不能藏兵第15章 恩科近期請假頻繁的原因第63章 正臣陳蕃第125章 北伐之惡戰第91章 皇權第28章 一張大網(2)第77章 漢軍心發毛第2章 改革之靶子第83章 曹操不愧是曹操第32章 水災第77章 漢軍心發毛第113章 曹操出仕(上)第29章 鬥將第16章 盧植第80章 無解之局第14章 可不看的過渡第59章 劉宏怒了第1章 光和年第131章 北伐之逃離第30章 一張大網(4)第18章 三國殺之匈奴第110章 搶錢啊!第104章 黃忠成長中第2章 政變第56章 世家的優點第89章 反伏擊第89章 反伏擊第49章 夫餘決戰第1章 歷史的旁觀者第112章 鑄錢第74章 江夏蠻叛第113章 曹操出仕(上)第38章 出師未捷第122章 銀票第95章 造什麼反啊!第55章 大局已定第99章 追擊第130章 北伐之對峙第35章 按劇本演第121章 伏屍百萬第50章 董寵多謀?第81章 先顧眼前第16章 盧植第8章 鯨魚第29章 鬥將第9章 小人物大事件(1)第7章 皇后第69章 劉宏的心思第94章 投石機發威第5章 荀攸出仕(中)第61章 西方戰法第39章 二張落難第44章 夜襲反軍第80章 無解之局第82章 官員任命標準第101章 勸降第90章 不會用人第24章 彈劾疑雲(上)第102章 麻煩第57章 烈士第3章 公然械鬥 欲反呼?第81章 先顧眼前第49章 三英戰劉據第122章 銀票第127章 北伐之僵持第25章 程昱與曹操第85章 臧旻兵敗第53章 熹平二年結束第86章 準備親征第18章 三國殺之匈奴第59章 劉宏怒了第12章 小人物大事件(5)第103章 句章戰前第44章 夜襲反軍第121章 伏屍百萬第65章 又見日食第71章 煙霧瀰漫第34章 謀劃第37章 形式逆轉第47章 熟悉的一幕第70章 攻射虎塞第15章 三國殺之僞信仰第31章 漢奸第61章 立兵部 水軍暫緩第36章 周泰勇武第104章 黃忠成長中第4章 劉宏的轉變第31章 鼠疫第46章 挺縣危機第125章 北伐之惡戰第47章 援軍將至第8章 鯨魚第90章 不會用人第50章 不忠大漢,忠劉宏第16章 三國殺之相遇第1章 光和年第13章 捷報第32章 讓劉宏難堪的鬧劇第46章 挺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