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軍糧軍費從哪裡來,要知道董卓當年挾朝廷西遷,可是把洛陽城都給毀了,洛陽是大漢帝都,其中皇陵……

當然,這種事就不能明說了,可是能夠說明問題的,就是董家要人有人,要糧有糧,要錢有錢。

袁術空耗在這裡,他明知道當董杭、樊稠張濟合軍以後,這仗能打贏的機率很小。

幾乎是不可能,再加上如今,他軍中軍心大亂……

“報。”有軍士直接進帳。

“何事?”

“稟主公,董杭大軍已在我軍正面。合圍之勢已成。”

袁術直接擺擺手,讓這軍士退下。

“主公,就由我打先鋒,會一會這董杭,看他是不是和傳聞中的一樣。”

“不可,主公,孫策現在已返回江東,而孫策自立之心已生,不可不防,若我們腹背受敵,我們全都回不去了。”

“他敢?”

“諸位將軍,現在不是孫策敢不敢,而是主公在不在壽春,主公若在,以主公之名,他定不敢妄動,可若主公一旦和董杭正面交鋒,日久之下,恐生變亂。”

“不錯,主公,現在軍心不穩,而董杭、樊稠、張濟三軍會合,正士氣高昂,我軍應避其鋒芒,待來日再戰,可若是等孫策羽翼一成,我們將腹背受敵。”

“主公,來日再戰吧,這禍總起於蕭牆。”

……

大帳之中,其實有許多人都能看到這勢頭的,若此時不退,一旦開戰,就退不下來了。

而他們終究是沒有等到樊稠部軍糧用完,這由此看來,這打仗打的雖是士氣,卻也是後方。

後方不穩,照樣無用。

袁術當然明白眼下的形勢,只不過有些不甘心,空耗糧餉,卻是無功而返。

所以這樣的決斷對他來說是真不好下的。

片刻之後,袁術站起。

“傳令,撤軍!”

袁術緩緩說道,若不撤,恐生變數。若壽春有失,他們就真陷入四面包圍的境地了。

……

董杭軍營,三軍會師,由樊稠、張濟親自前來,事隔近三個月後,他終於又見到了這兩位叔叔了。

軍帳之外,董杭董白披甲相迎。

對,這就是三軍最高將帥的會議。董白雖爲中軍副將,可實際上在某種情況下代行大將軍令。

“兩位叔叔,請。”董杭和董白客氣的相迎,這些老傢伙啊,只可徐圖解之,而現在嘛,牽一髮而動全身。

“公子,小小姐,請。”樊稠張濟抱拳行禮,大家更隨意,都是西涼軍。

沒錯,在他們的心裡,不論董杭怎樣白手起家,可本質上,都姓董,以後可是要承繼相國大業的。

這自然啊,也就不說什麼客套話了,西涼兒女,從來都是有事說事。

就這一點,董杭就又想起了朝堂的辦事效率,你們議一件小事,你們都能議個兩三天,而西涼軍議事,從來就是當天的事,當天議,然後當天決斷!

這也是西涼軍整體的性格!

“兩位叔叔辛苦!”董杭笑道。

“公子,公子雖不在正面相抗袁術,可是這打仗打的,卻是以誅心爲上!公子寫的那歌謠,讓袁術軍心大動!”樊稠笑道。

張濟在兗州之所以還能在陶謙撤軍之時重創陶謙,是因爲陶謙當時己是驚弓之鳥,而且陶謙手槍下並沒有什麼能征善戰的大將!

可是袁術不同,汝南袁術,四世三公,名門望族,其底蘊之深!

所以還是不要去追了,而這場仗打到這裡,就算是贏了。

這時間長着呢,慢慢耗吧!

董杭覺得他最大的優勢就是他的年紀,他有的是時間!

“是。”軍士再拜,然後退了出去。

“這袁術知其必敗,這是不想和我們繼續耗了。”

“總歸來說,退軍是好事,這樣一來,兗豫二州,盡歸王化。”董杭笑道,這快過年了,能不打就不打了。

外面,突然傳來了全軍歡慶的聲音,一年到頭,都給自己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軍士,將領!三個月的豫州之戰,也算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董杭幾個還能在軍帳中,聽到這歡愉的聲音!而董杭想的是,終於能回家過個好年了。

他就這樣笑着,聽着這歡慶之聲。

“樊叔,我這休息兩日就班師了,這豫州就交給你了。還有兗州,就交給張叔駐守了。”

“只要來年,他們再敢來,正好圓了我一個心願!”樊稠說道。你們這次真的太膽小了,還沒開始打呢,你們跑的倒是快啊。

“那我們就到軍帳之外,歡送我們這個對手。”董杭笑着,當先一步在前面走。

後面幾人跟上,這歡慶的聲音,先是從董杭軍中傳出,然後在側翼的兩軍中,同樣有了歡呼聲。

而在軍中啊,除去戰略的因素,只要打了勝仗,那都是每個將士的榮耀。

董杭的軍帳之中,有幾位將軍軍師走了過來。就連夏候淵也不例外。

這次根本不是董杭輕描淡寫所說的勝了,而是大勝,袁術的兩個上將都交待在了這裡,夏候淵是和袁術軍打的交道最多的,袁術哪有這麼慘敗過。

兗豫二州轉了很大的一圈,終於還是落到了董杭的手中。

後軍,有吳憂、曹靜,可兒都出來了,還有在另一側,準備帶着李意三個孩子睡覺的李意的親孃,突然聽到全軍歡慶的聲音,他們同樣走出來了。

而他們出來以後,便聽到了除了他們軍中,還有從側翼傳來的聲音。

他們是整整走了好幾天,纔出了豫州。橫連七城依舊以制豫州首尾之勢,遏豫州總道。

七日後,朝廷接到了豫州的戰報。董卓又高興了,這在朝堂之上把董杭那是好一陣的誇,廢話,那是他的兒子。

軍糧軍費從哪裡來,要知道董卓當年挾朝廷西遷,可是把洛陽城都給毀了,洛陽是大漢帝都,其中皇陵……

當然,這種事就不能明說了,可是能夠說明問題的,就是董家要人有人,要糧有糧,要錢有錢。

袁術空耗在這裡,他明知道當董杭、樊稠張濟合軍以後,這仗能打贏的機率很小。

幾乎是不可能,再加上如今,他軍中軍心大亂……

“報。”有軍士直接進帳。

“何事?”

“稟主公,董杭大軍已在我軍正面。合圍之勢已成。”

袁術直接擺擺手,讓這軍士退下。

“主公,就由我打先鋒,會一會這董杭,看他是不是和傳聞中的一樣。”

“不可,主公,孫策現在已返回江東,而孫策自立之心已生,不可不防,若我們腹背受敵,我們全都回不去了。”

“他敢?”

“諸位將軍,現在不是孫策敢不敢,而是主公在不在壽春,主公若在,以主公之名,他定不敢妄動,可若主公一旦和董杭正面交鋒,日久之下,恐生變亂。”

“不錯,主公,現在軍心不穩,而董杭、樊稠、張濟三軍會合,正士氣高昂,我軍應避其鋒芒,待來日再戰,可若是等孫策羽翼一成,我們將腹背受敵。”

“主公,來日再戰吧,這禍總起於蕭牆。”

……

大帳之中,其實有許多人都能看到這勢頭的,若此時不退,一旦開戰,就退不下來了。

而他們終究是沒有等到樊稠部軍糧用完,這由此看來,這打仗打的雖是士氣,卻也是後方。

後方不穩,照樣無用。

袁術當然明白眼下的形勢,只不過有些不甘心,空耗糧餉,卻是無功而返。

所以這樣的決斷對他來說是真不好下的。

片刻之後,袁術站起。

“傳令,撤軍!”

袁術緩緩說道,若不撤,恐生變數。若壽春有失,他們就真陷入四面包圍的境地了。

……

董杭軍營,三軍會師,由樊稠、張濟親自前來,事隔近三個月後,他終於又見到了這兩位叔叔了。

軍帳之外,董杭董白披甲相迎。

對,這就是三軍最高將帥的會議。董白雖爲中軍副將,可實際上在某種情況下代行大將軍令。

“兩位叔叔,請。”董杭和董白客氣的相迎,這些老傢伙啊,只可徐圖解之,而現在嘛,牽一髮而動全身。

“公子,小小姐,請。”樊稠張濟抱拳行禮,大家更隨意,都是西涼軍。

沒錯,在他們的心裡,不論董杭怎樣白手起家,可本質上,都姓董,以後可是要承繼相國大業的。

這自然啊,也就不說什麼客套話了,西涼兒女,從來都是有事說事。

就這一點,董杭就又想起了朝堂的辦事效率,你們議一件小事,你們都能議個兩三天,而西涼軍議事,從來就是當天的事,當天議,然後當天決斷!

這也是西涼軍整體的性格!

“兩位叔叔辛苦!”董杭笑道。

“公子,公子雖不在正面相抗袁術,可是這打仗打的,卻是以誅心爲上!公子寫的那歌謠,讓袁術軍心大動!”樊稠笑道。

張濟在兗州之所以還能在陶謙撤軍之時重創陶謙,是因爲陶謙當時己是驚弓之鳥,而且陶謙手槍下並沒有什麼能征善戰的大將!

可是袁術不同,汝南袁術,四世三公,名門望族,其底蘊之深!

所以還是不要去追了,而這場仗打到這裡,就算是贏了。

這時間長着呢,慢慢耗吧!

董杭覺得他最大的優勢就是他的年紀,他有的是時間!

“是。”軍士再拜,然後退了出去。

“這袁術知其必敗,這是不想和我們繼續耗了。”

“總歸來說,退軍是好事,這樣一來,兗豫二州,盡歸王化。”董杭笑道,這快過年了,能不打就不打了。

外面,突然傳來了全軍歡慶的聲音,一年到頭,都給自己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軍士,將領!三個月的豫州之戰,也算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董杭幾個還能在軍帳中,聽到這歡愉的聲音!而董杭想的是,終於能回家過個好年了。

他就這樣笑着,聽着這歡慶之聲。

“樊叔,我這休息兩日就班師了,這豫州就交給你了。還有兗州,就交給張叔駐守了。”

“只要來年,他們再敢來,正好圓了我一個心願!”樊稠說道。你們這次真的太膽小了,還沒開始打呢,你們跑的倒是快啊。

“那我們就到軍帳之外,歡送我們這個對手。”董杭笑着,當先一步在前面走。

後面幾人跟上,這歡慶的聲音,先是從董杭軍中傳出,然後在側翼的兩軍中,同樣有了歡呼聲。

而在軍中啊,除去戰略的因素,只要打了勝仗,那都是每個將士的榮耀。

董杭的軍帳之中,有幾位將軍軍師走了過來。就連夏候淵也不例外。

這次根本不是董杭輕描淡寫所說的勝了,而是大勝,袁術的兩個上將都交待在了這裡,夏候淵是和袁術軍打的交道最多的,袁術哪有這麼慘敗過。

兗豫二州轉了很大的一圈,終於還是落到了董杭的手中。

後軍,有吳憂、曹靜,可兒都出來了,還有在另一側,準備帶着李意三個孩子睡覺的李意的親孃,突然聽到全軍歡慶的聲音,他們同樣走出來了。

而他們出來以後,便聽到了除了他們軍中,還有從側翼傳來的聲音。

他們是整整走了好幾天,纔出了豫州。橫連七城依舊以制豫州首尾之勢,遏豫州總道。

七日後,朝廷接到了豫州的戰報。董卓又高興了,這在朝堂之上把董杭那是好一陣的誇,廢話,那是他的兒子。

整個朝堂鴉雀無聲,這就又贏了,王允一派的人,這總是頭疼啊,這董卓篡權,這老的還沒有除掉呢,這小的,就崛起了,甚至其心思手段,比董卓,那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最主要的是他的年紀,小的讓所有人感覺到恐懼。

而與此同時,曹操和袁紹同時接到了戰報。

曹操也只是看了一眼就放在一旁,他對這個結果一點也不懷疑。

而他用兗豫二州買的就是進入長安的路。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殲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軍費第二百六十一章 雙喜第一百二十九章 公議(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關口第四百二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再見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懾(一)求收藏推薦打賞!第四十章 小黑屋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三十五章 要函何用?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話(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楊秋的驚懼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儒回朝第二百七十三章 十日後議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們等等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二百零三章 再見司馬懿第二百七十四章 愉快的十日第六十八章 就這麼定了(求收藏推薦)第二百八十七章 飛馬回長安第四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四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袁紹到第一百九十九章 誤傷第三百八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軍費第三百三十七章 破釜沉舟(四)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綿竹大火與英雄末路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會師第四百六十二章第五百四十章第四百四十六章第二十章 我就要娶她做側妻第一百五十九章 論罪當斬第六十八章 就這麼定了(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的日常第七十八章 英雄冢第一百八十章 黑夜中的戰(五)第三百八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破釜沉舟(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傻白甜吳憂第一百七十六章 黑夜中的戰(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洛陽第四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轉憂爲喜第四百五十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河東郡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釜沉舟(一)第九十二章 你可以走了第三百八十六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時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黑山軍首領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來了第三百八十六章第四百一十九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黑山軍首領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樣真的好嗎?第二百八十九章 變化第三百六十六章第三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七)第二百零四章 再也不敢了!第二章 就怕你沒有弱點!第三百五十三章 亂世之年(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前線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出家可惜了!第三百七十章第四百八十三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爹,我回來了(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雪夜(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招親?第二百八十九章 變化第三十七章 不算犯規吧?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一百九十三章 回程第九十七章 還活不活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小生命第二百二十七章 是歡慶,也是告別!第七十八章 英雄冢第五百零八章第七十七章 一人一馬第五百四十一章第五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東望(一)第三十五章 要函何用?第四百四十一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亂世之年(六)第三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三十二章第二十四章 全部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