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戰場之上,趙雲孫策又鬥五十回合,趙雲略佔上風,這才分開,而陣戰,那四千軍士依然處在混戰,有下場之人,卻更有瘋狂之人。

戰至午時,各自退去,算是打了一個平手,惟一的收穫就是了解了孫策諸將的實力,而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爲孫策在橫掃江東以後,江東之地人才輩出。

否則,東吳怎能在三國鼎立中佔那一席之地,不過現在才公元194年,早着呢,誰知道自己來了以後,會帶來什麼樣的蝴蝶效應,董杭往自己旁邊看了看。那是甘寧。

而在歷史上,甘寧正是東吳猛將,現在不是也在自己手底下領導馭風者嗎。

所以董杭現在算是也想明白了,隨着自己的到來,這段東漢末年的亂世肯定會有不同。

午時收兵,會迎來好多天的停戰期。

“怎麼樣?”董杭問道,在他的身邊是甘寧、白方白超兩兄弟。

“孫策算是一員猛將,就其氣魄而言,也是帥才,可是正如公子所說,他的性格太剛,這也造成他有時會獨斷專行,擅開疆拓土,但不適合保境安民。”甘寧分析道。

董杭微微點頭,這幾句評語倒是一點也沒錯,而在歷史上,孫策也正是平定江東以後,以治軍的方法治世家,引起世家反彈,所謂性格其實已經決定了命運。

所以纔有董杭那一晚提醒孫策的話。

“看來這裡也沒我什麼事了,而豫州之戰在避免於袁術大決戰之時,我們在等袁術的軍心大亂,袁術在等樊稠的彈盡糧絕,因爲他知道,若和我們打,他的勝算並不大,所以爲了減少傷亡,對峙等待戰機是最好的選擇。”董杭說道,他其實是在捊清敵我兩軍的利害。

兵法雲:夫未戰而廟算者,是知其能戰和不能戰之先機,這和知己知彼是同樣的道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甘寧聽令。”

“末將在。”

“你領馭風者原地駐軍,可保董白軍營萬無一失,我要去我們的後方看看,孫策給我們爭取了三個月的時間,我們要把豫州經營的鐵桶一塊。”

“末將領命。”

董杭轉身回營,營帳後堂,董杭先來到了曹靜這邊。

“夫君,外面第一局戰事如何?”

“第一局等於是打了個平手,將士們都打累了,其實這五局的目的,根本不在於輸贏,而在於孫策需要拖住我們三個月,以還袁術的恩,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進入豫州太倉促,後方不穩,前線不寧,所以我們同樣需要這三個月去穩固後方。相比於戰爭來說,穩固我們已經得到的地盤才更重要,後方若不穩,縱然在戰爭中得一時之利,不過借天時地利爾,後方一旦崩潰,我們將全線崩塌。”

沒錯,所謂戰爭只是輔助於大局的一種手段,故,兵爲攻伐之利刃,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其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輔於戰略,所以孫子兵法早已說透了戰爭的本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也就是說,能不打,能以謀略,談判、威懾達到戰略目的,則絕不會以大軍正面交鋒,這是最後的手段。

“夫君所言不錯。”

“所以,我和吳憂今天就走,這裡有董白就可以了。”董杭說道。

“是,夫君。”曹靜說道,她是不能離開,雖然她是董杭的妻子,卻也是軍醫,而只要帶了軍字就要執行中軍大帳的軍令。

“意兒就交給你了,由你帶,我放心。”董杭說道,嗯,還是在一起共事的時間長了,不過他的妻妾,他都是很相信的。

而這嫁到夫家,那可是一切都會以夫家的利益爲準,這就是三從四德。

這可不像他原來那時代的小女生們,動不動就往孃家跑,你看這時代,有幾個往孃家跑的。

就拿天子大婚之時,曹昂蔡琰入長安,蔡琰不是住在曹靜這邊嗎,他估計都沒回過蔡家。在家從夫啊!

“夫君儘管放心,意兒本來就聰慧,只是夫君,你要不要再帶點人。”

董杭擺擺手,說道:“不用,有宋憲領着親衛軍就可以了,況且有校事府那四位女俠跟着我呢,她們和吳憂一樣,都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況且在後方,還有幾千人馬呢,我無事。”董杭說着就站了起來,並看向李意囑咐了幾句便出門。

半個時辰後,董杭領着一隊人馬出發,路過董白軍營,和董白說了一聲,董白當然樂意了,董杭走了,董白就行大將軍令,雖然董白的權利還會受到幾位監軍的監督。

嗯,董杭當然想的周全,設立監軍並不是爲了防董白,而是爲了不讓董白一意孤行。有了監督,遇事才能冷靜,這也是爲三軍安危所繫。

戰場之上,趙雲孫策又鬥五十回合,趙雲略佔上風,這才分開,而陣戰,那四千軍士依然處在混戰,有下場之人,卻更有瘋狂之人。

戰至午時,各自退去,算是打了一個平手,惟一的收穫就是了解了孫策諸將的實力,而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爲孫策在橫掃江東以後,江東之地人才輩出。

否則,東吳怎能在三國鼎立中佔那一席之地,不過現在才公元194年,早着呢,誰知道自己來了以後,會帶來什麼樣的蝴蝶效應,董杭往自己旁邊看了看。那是甘寧。

而在歷史上,甘寧正是東吳猛將,現在不是也在自己手底下領導馭風者嗎。

所以董杭現在算是也想明白了,隨着自己的到來,這段東漢末年的亂世肯定會有不同。

午時收兵,會迎來好多天的停戰期。

“怎麼樣?”董杭問道,在他的身邊是甘寧、白方白超兩兄弟。

“孫策算是一員猛將,就其氣魄而言,也是帥才,可是正如公子所說,他的性格太剛,這也造成他有時會獨斷專行,擅開疆拓土,但不適合保境安民。”甘寧分析道。

董杭微微點頭,這幾句評語倒是一點也沒錯,而在歷史上,孫策也正是平定江東以後,以治軍的方法治世家,引起世家反彈,所謂性格其實已經決定了命運。

所以纔有董杭那一晚提醒孫策的話。

“看來這裡也沒我什麼事了,而豫州之戰在避免於袁術大決戰之時,我們在等袁術的軍心大亂,袁術在等樊稠的彈盡糧絕,因爲他知道,若和我們打,他的勝算並不大,所以爲了減少傷亡,對峙等待戰機是最好的選擇。”董杭說道,他其實是在捊清敵我兩軍的利害。

兵法雲:夫未戰而廟算者,是知其能戰和不能戰之先機,這和知己知彼是同樣的道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甘寧聽令。”

“末將在。”

“你領馭風者原地駐軍,可保董白軍營萬無一失,我要去我們的後方看看,孫策給我們爭取了三個月的時間,我們要把豫州經營的鐵桶一塊。”

“末將領命。”

董杭轉身回營,營帳後堂,董杭先來到了曹靜這邊。

“夫君,外面第一局戰事如何?”

“第一局等於是打了個平手,將士們都打累了,其實這五局的目的,根本不在於輸贏,而在於孫策需要拖住我們三個月,以還袁術的恩,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進入豫州太倉促,後方不穩,前線不寧,所以我們同樣需要這三個月去穩固後方。相比於戰爭來說,穩固我們已經得到的地盤才更重要,後方若不穩,縱然在戰爭中得一時之利,不過借天時地利爾,後方一旦崩潰,我們將全線崩塌。”

沒錯,所謂戰爭只是輔助於大局的一種手段,故,兵爲攻伐之利刃,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其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輔於戰略,所以孫子兵法早已說透了戰爭的本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也就是說,能不打,能以謀略,談判、威懾達到戰略目的,則絕不會以大軍正面交鋒,這是最後的手段。

“夫君所言不錯。”

“所以,我和吳憂今天就走,這裡有董白就可以了。”董杭說道。

“是,夫君。”曹靜說道,她是不能離開,雖然她是董杭的妻子,卻也是軍醫,而只要帶了軍字就要執行中軍大帳的軍令。

“意兒就交給你了,由你帶,我放心。”董杭說道,嗯,還是在一起共事的時間長了,不過他的妻妾,他都是很相信的。

而這嫁到夫家,那可是一切都會以夫家的利益爲準,這就是三從四德。

這可不像他原來那時代的小女生們,動不動就往孃家跑,你看這時代,有幾個往孃家跑的。

就拿天子大婚之時,曹昂蔡琰入長安,蔡琰不是住在曹靜這邊嗎,他估計都沒回過蔡家。在家從夫啊!

“夫君儘管放心,意兒本來就聰慧,只是夫君,你要不要再帶點人。”

董杭擺擺手,說道:“不用,有宋憲領着親衛軍就可以了,況且有校事府那四位女俠跟着我呢,她們和吳憂一樣,都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況且在後方,還有幾千人馬呢,我無事。”董杭說着就站了起來,並看向李意囑咐了幾句便出門。

半個時辰後,董杭領着一隊人馬出發,路過董白軍營,和董白說了一聲,董白當然樂意了,董杭走了,董白就行大將軍令,雖然董白的權利還會受到幾位監軍的監督。

嗯,董杭當然想的周全,設立監軍並不是爲了防董白,而是爲了不讓董白一意孤行。有了監督,遇事才能冷靜,這也是爲三軍安危所繫。

半個時辰後,董杭領着一隊人馬出發,路過董白軍營,和董白說了一聲,董白當然樂意了,董杭走了,董白就行大將軍令,雖然董白的權利還會受到幾位監軍的監督。

嗯,董杭當然想的周全,設立監軍並不是爲了防董白,而是爲了不讓董白一意孤行。有了監督,遇事才能冷靜,這也是爲三軍安危所繫。

半個時辰後,董杭領着一隊人馬出發,路過董白軍營,和董白說了一聲,董白當然樂意了,董杭走了,董白就行大將軍令,雖然董白的權利還會受到幾位監軍的監督。

嗯,董杭當然想的周全,設立監軍並不是爲了防董白,而是爲了不讓董白一意孤行。有了監督,遇事才能冷靜,這也是爲三軍安危所繫。

在這生死存亡的戰場之上,軍士失誤,則會喪命,將帥若失誤,將有可能將全軍帶入墳墓,雷薄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有人要跟隨保護,董杭直接拒絕,他身邊的防護已經很強了。又半個時辰,董杭領着他的人離開中軍大帳,往回走。

“你想去哪,我陪你去啊。”

“我哪也想去。”吳憂說道。

“行,我們就先在豫州轉一圈,然後回洛陽,然後回河東,再然後回長安,我已經算好了,一個半月,我們就回來了。這也讓你回長安看看咱閨女嘛。”

第二百零八章 五世同堂的構想第七十七章 一人一馬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一百零五章 我要等一個人第四百八十八章第四十章 小黑屋第三百三十九章 破釜沉舟(六)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調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第二個年第六十四章 急攻不如蠶食第三百四十章 楊修之言第三百五十四章 亂世之年(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長安第三百八十章第三十三章 劉表就是個蠢貨第二百零四章 再也不敢了!第五百零六章第八章 我再問一遍第五百三十八章第一百章 大婚遇刺(下)第十章 這些人該殺!第二百六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一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八十八章 被搶先了一步!第三百九十三章第四十五章 夜色第二百六十章 計劃第四十一章 出城第四百六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父女相見第四十三章 無軍功,何以掌三軍第四百四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爹,我回來了(五)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七十三章第四百零七章第三百零六章 夫欲取之,必先予之(一)第五百三十三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九)第二百零九章 得償所願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三百零二章 兗州時局第三百七十五章第八十四章 進入望谷第十一章 招招狠毒第四百一十九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話(三)第四百零一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來了第五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獨坐釣魚臺第四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重返前線第三百五十二章 亂世之年(二)第五百三十七章第四百零七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殲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三百九十六章第四十六章 我們投降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見河東第四百二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二章第一百零三章 不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聽着不習慣(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四章 父女相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長安第四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開宴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議(三)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二十四章 全部處死第四百七十八章第一章 董杭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一)第四十二章 真是大漢之福啊!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一)第三百九十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四百三十三章第七十四章 楚有璞玉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一)第四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河東第二百六十三章 渭城中……第四十四章 愛吃不吃第四百六十一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三十五章 要函何用?第三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馬騰之敗(一)第四百二十四章第六十九章 從未被超越第三百九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