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嗯,董杭當然想的周全,設立監軍並不是爲了防董白,而是爲了不讓董白一意孤行。有了監督,遇事才能冷靜,這也是爲三軍安危所繫。

在這生死存亡的戰場之上,軍士失誤,則會喪命,將帥若失誤,將有可能將全軍帶入墳墓,雷薄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有人要跟隨保護,董杭直接拒絕,他身邊的防護已經很強了。又半個時辰,董杭領着他的人離開中軍大帳,往回走。

“你想去哪,我陪你去啊。”

“我哪也想去。”吳憂說道。

“行,我們就先在豫州轉一圈,然後回洛陽,然後回河東,再然後回長安,我已經算好了,一個半月,我們就回來了。這也讓你回長安看看咱閨女嘛。”

“那這麼說,你這是以權謀私啊。我還以爲這天策大將軍以待兄弟之情待將士,沒想到你也做擅三軍之利之事啊。”吳憂冷笑道。

“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你倒了讀了書了啊。不過我回長安可是有事,是順便回看看女兒,再說了,你能別總拆我的臺嗎?”

“不能!我這是要糾正你的錯誤。”

“行吧,你說什麼也就是什麼吧。”董杭說道,和女生吵架純粹就是閒的,就像他和董白吵架,從來就沒贏過一樣,和吳憂吵那就更贏不了了,被愛的那個總是有恃無恐的。

這是董杭自己所認爲的,而吳憂認爲她纔是付出最大的那個,把自己都付出了。這也就是爲什麼董杭被一次次的趕了出去,又能一次次的進了吳憂的房,估計他纔是有恃無恐的那一個。

董杭雖然就帶了這麼些人,但後方的推進,其實和董杭中軍的距離也沒有相錯多少。

到了黃昏的時候,他們和後軍匯合,後軍中都有副將,而這是離糧道之側四十里的地方,原豐他們正在這座城中,而這也是中軍之後的最後一片城。

古時地方上的設置是州、郡、縣的設置,董杭他們直接進城。

(這三章內容有點亂,等我捊捊改下,大家再看!明日改全章,大家明日看!)

……

……

董杭看到的是趙雲與孫策的馬戰,這古時的對戰,從電視上看的,和身臨其近看的的確是不一樣。

這還是董杭站在遠處,如果是在戰場中,感受的會更震憾!

而孫策之勇,也確實能當的起小霸王之稱,和趙雲百回合不分上下。

而在兩軍對陣的戰場之上,敵我雙方的四千人,互不相讓,只是這種以身體相搏極費體力,遠沒有利刃來的直接。

而照這麼打下去,真的很難分出勝負,不過這也算是孫策對袁術有個交待。

因爲兩千軍是無論如何都守不住了,那城雖然得一時之地利,但很可能會被董杭和樊稠前後夾擊,日久之下,必敗無疑。

而禮戰,正是化自己的不利於有利態勢,袁術無話可說。

但對於孫策,就是戰之禮,以禮戰而敬之,這是董杭董白最大的尊重,一舉兩得。

當然,董杭在前線已佈置妥當,雖然身在這裡,但和袁術的大戰早已開始。

戰場之上,趙雲孫策又鬥五十回合,趙雲略佔上風,這才分開,而陣戰,那四千軍士依然處在混戰,有下場之人,卻更有瘋狂之人。

戰至午時,各自退去,算是打了一個平手,惟一的收穫就是了解了孫策諸將的實力,而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爲孫策在橫掃江東以後,江東之地人才輩出。

否則,東吳怎能在三國鼎立中佔那一席之地,不過現在才公元194年,早着呢,誰知道自己來了以後,會帶來什麼樣的蝴蝶效應,董杭往自己旁邊看了看。那是甘寧。

而在歷史上,甘寧正是東吳猛將,現在不是也在自己手底下領導馭風者嗎。

所以董杭現在算是也想明白了,隨着自己的到來,這段東漢末年的亂世肯定會有不同。

午時收兵,會迎來好多天的停戰期。

“怎麼樣?”董杭問道,在他的身邊是甘寧、白方白超兩兄弟。

“孫策算是一員猛將,就其氣魄而言,也是帥才,可是正如公子所說,他的性格太剛,這也造成他有時會獨斷專行,擅開疆拓土,但不適合保境安民。”甘寧分析道。

董杭微微點頭,這幾句評語倒是一點也沒錯,而在歷史上,孫策也正是平定江東以後,以治軍的方法治世家,引起世家反彈,所謂性格其實已經決定了命運。

所以纔有董杭那一晚提醒孫策的話。

“看來這裡也沒我什麼事了,而豫州之戰在避免於袁術大決戰之時,我們在等袁術的軍心大亂,袁術在等樊稠的彈盡糧絕,因爲他知道,若和我們打,他的勝算並不大,所以爲了減少傷亡,對峙等待戰機是最好的選擇。”董杭說道,他其實是在捊清敵我兩軍的利害。

兵法雲:夫未戰而廟算者,是知其能戰和不能戰之先機,這和知己知彼是同樣的道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甘寧聽令。”

“末將在。”

“你領馭風者原地駐軍,可保董白軍營萬無一失,我要去我們的後方看看,孫策給我們爭取了三個月的時間,我們要把豫州經營的鐵桶一塊。”

“末將領命。”

董杭轉身回營,營帳後堂,董杭先來到了曹靜這邊。

“夫君,外面第一局戰事如何?”

“第一局等於是打了個平手,將士們都打累了,其實這五局的目的,根本不在於輸贏,而在於孫策需要拖住我們三個月,以還袁術的恩,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進入豫州太倉促,後方不穩,前線不寧,所以我們同樣需要這三個月去穩固後方。相比於戰爭來說,穩固我們已經得到的地盤才更重要,後方若不穩,縱然在戰爭中得一時之利,不過借天時地利爾,後方一旦崩潰,我們將全線崩塌。”

沒錯,所謂戰爭只是輔助於大局的一種手段,故,兵爲攻伐之利刃,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其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輔於戰略,所以孫子兵法早已說透了戰爭的本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也就是說,能不打,能以謀略,談判、威懾達到戰略目的,則絕不會以大軍正面交鋒,這是最後的手段。

“夫君所言不錯。”

“所以,我和吳憂今天就走,這裡有董白就可以了。”董杭說道。

“是,夫君。”曹靜說道,她是不能離開,雖然她是董杭的妻子,卻也是軍醫,而只要帶了軍字就要執行中軍大帳的軍令。

“意兒就交給你了,由你帶,我放心。”董杭說道,嗯,還是在一起共事的時間長了,不過他的妻妾,他都是很相信的。

而這嫁到夫家,那可是一切都會以夫家的利益爲準,這就是三從四德。

這可不像他原來那時代的小女生們,動不動就往孃家跑,你看這時代,有幾個往孃家跑的。

就拿天子大婚之時,曹昂蔡琰入長安,蔡琰不是住在曹靜這邊嗎,他估計都沒回過蔡家。在家從夫啊!

“夫君儘管放心,意兒本來就聰慧,只是夫君,你要不要再帶點人。”

嗯,董杭當然想的周全,設立監軍並不是爲了防董白,而是爲了不讓董白一意孤行。有了監督,遇事才能冷靜,這也是爲三軍安危所繫。

在這生死存亡的戰場之上,軍士失誤,則會喪命,將帥若失誤,將有可能將全軍帶入墳墓,雷薄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有人要跟隨保護,董杭直接拒絕,他身邊的防護已經很強了。又半個時辰,董杭領着他的人離開中軍大帳,往回走。

“你想去哪,我陪你去啊。”

“我哪也想去。”吳憂說道。

“行,我們就先在豫州轉一圈,然後回洛陽,然後回河東,再然後回長安,我已經算好了,一個半月,我們就回來了。這也讓你回長安看看咱閨女嘛。”

“那這麼說,你這是以權謀私啊。我還以爲這天策大將軍以待兄弟之情待將士,沒想到你也做擅三軍之利之事啊。”吳憂冷笑道。

“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你倒了讀了書了啊。不過我回長安可是有事,是順便回看看女兒,再說了,你能別總拆我的臺嗎?”

“不能!我這是要糾正你的錯誤。”

“行吧,你說什麼也就是什麼吧。”董杭說道,和女生吵架純粹就是閒的,就像他和董白吵架,從來就沒贏過一樣,和吳憂吵那就更贏不了了,被愛的那個總是有恃無恐的。

這是董杭自己所認爲的,而吳憂認爲她纔是付出最大的那個,把自己都付出了。這也就是爲什麼董杭被一次次的趕了出去,又能一次次的進了吳憂的房,估計他纔是有恃無恐的那一個。

董杭雖然就帶了這麼些人,但後方的推進,其實和董杭中軍的距離也沒有相錯多少。

到了黃昏的時候,他們和後軍匯合,後軍中都有副將,而這是離糧道之側四十里的地方,原豐他們正在這座城中,而這也是中軍之後的最後一片城。

古時地方上的設置是州、郡、縣的設置,董杭他們直接進城。

(這三章內容有點亂,等我捊捊改下,大家再看!明日改全章,大家明日看!)

……

……

董杭看到的是趙雲與孫策的馬戰,這古時的對戰,從電視上看的,和身臨其近看的的確是不一樣。

這還是董杭站在遠處,如果是在戰場中,感受的會更震憾!

而孫策之勇,也確實能當的起小霸王之稱,和趙雲百回合不分上下。

而在兩軍對陣的戰場之上,敵我雙方的四千人,互不相讓,只是這種以身體相搏極費體力,遠沒有利刃來的直接。

而照這麼打下去,真的很難分出勝負,不過這也算是孫策對袁術有個交待。

因爲兩千軍是無論如何都守不住了,那城雖然得一時之地利,但很可能會被董杭和樊稠前後夾擊,日久之下,必敗無疑。

而禮戰,正是化自己的不利於有利態勢,袁術無話可說。

但對於孫策,就是戰之禮,以禮戰而敬之,這是董杭董白最大的尊重,一舉兩得。

當然,董杭在前線已佈置妥當,雖然身在這裡,但和袁術的大戰早已開始。

戰場之上,趙雲孫策又鬥五十回合,趙雲略佔上風,這才分開,而陣戰,那四千軍士依然處在混戰,有下場之人,卻更有瘋狂之人。

戰至午時,各自退去,算是打了一個平手,惟一的收穫就是了解了孫策諸將的實力,而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爲孫策在橫掃江東以後,江東之地人才輩出。

否則,東吳怎能在三國鼎立中佔那一席之地,不過現在才公元194年,早着呢,誰知道自己來了以後,會帶來什麼樣的蝴蝶效應,董杭往自己旁邊看了看。那是甘寧。

而在歷史上,甘寧正是東吳猛將,現在不是也在自己手底下領導馭風者嗎。

所以董杭現在算是也想明白了,隨着自己的到來,這段東漢末年的亂世肯定會有不同。

Wωω ✿тTkan ✿C O

午時收兵,會迎來好多天的停戰期。

“怎麼樣?”董杭問道,在他的身邊是甘寧、白方白超兩兄弟。

“孫策算是一員猛將,就其氣魄而言,也是帥才,可是正如公子所說,他的性格太剛,這也造成他有時會獨斷專行,擅開疆拓土,但不適合保境安民。”甘寧分析道。

董杭微微點頭,這幾句評語倒是一點也沒錯,而在歷史上,孫策也正是平定江東以後,以治軍的方法治世家,引起世家反彈,所謂性格其實已經決定了命運。

所以纔有董杭那一晚提醒孫策的話。

“看來這裡也沒我什麼事了,而豫州之戰在避免於袁術大決戰之時,我們在等袁術的軍心大亂,袁術在等樊稠的彈盡糧絕,因爲他知道,若和我們打,他的勝算並不大,所以爲了減少傷亡,對峙等待戰機是最好的選擇。”董杭說道,他其實是在捊清敵我兩軍的利害。

兵法雲:夫未戰而廟算者,是知其能戰和不能戰之先機,這和知己知彼是同樣的道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甘寧聽令。”

“末將在。”

“你領馭風者原地駐軍,可保董白軍營萬無一失,我要去我們的後方看看,孫策給我們爭取了三個月的時間,我們要把豫州經營的鐵桶一塊。”

“末將領命。”

董杭轉身回營,營帳後堂,董杭先來到了曹靜這邊。

“夫君,外面第一局戰事如何?”

“第一局等於是打了個平手,將士們都打累了,其實這五局的目的,根本不在於輸贏,而在於孫策需要拖住我們三個月,以還袁術的恩,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進入豫州太倉促,後方不穩,前線不寧,所以我們同樣需要這三個月去穩固後方。相比於戰爭來說,穩固我們已經得到的地盤才更重要,後方若不穩,縱然在戰爭中得一時之利,不過借天時地利爾,後方一旦崩潰,我們將全線崩塌。”

沒錯,所謂戰爭只是輔助於大局的一種手段,故,兵爲攻伐之利刃,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其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輔於戰略,所以孫子兵法早已說透了戰爭的本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也就是說,能不打,能以謀略,談判、威懾達到戰略目的,則絕不會以大軍正面交鋒,這是最後的手段。

“夫君所言不錯。”

“所以,我和吳憂今天就走,這裡有董白就可以了。”董杭說道。

“是,夫君。”曹靜說道,她是不能離開,雖然她是董杭的妻子,卻也是軍醫,而只要帶了軍字就要執行中軍大帳的軍令。

“意兒就交給你了,由你帶,我放心。”董杭說道,嗯,還是在一起共事的時間長了,不過他的妻妾,他都是很相信的。

而這嫁到夫家,那可是一切都會以夫家的利益爲準,這就是三從四德。

這可不像他原來那時代的小女生們,動不動就往孃家跑,你看這時代,有幾個往孃家跑的。

就拿天子大婚之時,曹昂蔡琰入長安,蔡琰不是住在曹靜這邊嗎,他估計都沒回過蔡家。在家從夫啊!

“夫君儘管放心,意兒本來就聰慧,只是夫君,你要不要再帶點人。”

第四百九十五章第四百八十一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才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調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袁術敗第二百一十八章 烏鞘嶺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騰之敗(二)第三百七十七章第四百零五章第一百零二章 我說第三百五十八章 招親?第一百六十九章 你和公子說實話第九十五章 那是暱稱第三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裡都痛快第四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九十章 衛仲道第二百零二章 後會無期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八十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聽着不習慣(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 東望(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雪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起用皇甫嵩第三百三十九章 破釜沉舟(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三)第五百三十八章第四百七十二章第一百零九章 你才燒糊塗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裡都痛快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聲情並茂第三百二十七章 爹,我回來了(三)第九十七章 還活不活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釜沉舟(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儒回朝第五十一章 班師第五百一十四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爹,我回來了(二)第八十九章 使勁搶第五百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再臨衛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裡都痛快第十八章 傻了吧?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三)第三百零六章 夫欲取之,必先予之(一)第四百五十一章第一百零三章 不第二十八章 那一雙眼睛!第九十九章 大婚遇刺(中)第三百七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可以不殺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殲第四十一章 出城第四百二十六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能相容第四百零五章第四百二十七章第三百四十章 楊修之言第四百九十章第三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亂世之年(二)第四百一十章第五百零八章第六十二章 他對我笑了第二百九十章 衛仲道第三百九十章第四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回程第四百五十六章第三百零五章 就你了第九十四章 晚上的行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長安盛景第四百零五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平靜之後第二百三十一章 馬騰之敗(一)第九十七章 還活不活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筆勾銷第五百二十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打虎親兄弟第二百八十一章 黑山軍首領第三百六十二章 要淡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大婚(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見河東第三百五十五章 亂世之年(六)第一百零四章 和董白愉快的早上第四十八章 坑慘了女刺客第一百一十二章 霸業可成(求收藏推薦打賞)第二百三十章 戰前第十章 這些人該殺!第五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公議(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談書第五百零五章第二百七十章 要斷曹操後路第三百九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