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調兵

“那好,我們三個人,就一人去一地!”曹操說道。

“嗯,分兵三路,層層圍困,最好不過!”董杭也比較認可,只有切斷了黑山軍的供給,其軍自亂。

這樣一來,即使調虎離山,也是釜底抽薪,一旦黑山軍團失去地利,那麼他們就沒有優勢,要知道,不論是曹操、袁紹還是自己,其手下軍士,均是參加過大戰。

“如此甚好,河內、河東、上黨三地,只要剿滅這範圍內的勢力即可,坐等黑山軍主力的救援,切不可進太行山脈。”袁紹也帥臺上走下來。

“這一點,袁盟主放心。”

“那我們就來議一議,誰去上黨,誰去河東,誰去河內!”

董杭直接眯着眼,就包括袁紹自己也是等曹操和董杭先開口。

而幾方的軍師也是互相看了看,都不說話,河東河內還好,惟一的就是上黨,因爲河東河內處在邊緣,而上黨卻是腹地,一旦孤立無援,可能全軍覆沒。

這誰也不能把自己的命交給別人不是!

只有董白欲建功心切,正要說話的時候,被王艮拉了一下。而董杭做了一個不要說話的手勢。

反正輪也輪不到他先開口,這上面還有倆岳父呢,袁紹總不能讓自己去上黨吧,這剛送了女兒,還要穩定和朝廷的關係,給他時間,好打敗公孫瓚!

“那我去上黨吧,哈哈!”曹操站起來說道。

“有曹將軍做鎮,最好!”袁紹直接就走下帳臺中的臺階。就等你說這句話呢。

而曹操吧,他有自己的打算,在場的三人,又豈是隨便讓人拿捏之輩,可以說,這所行之事,必不是爲單一的目的而行。

這纔是政治家,謀略者!

“只是,我之將,皆不熟悉地勢,不明地利者,可不是行軍之道。”

“不礙事,難得曹將軍敢身犯險境,正是我輩需學習之楷模,我之諸將,和黑山軍打交道多年,均有熟悉黑山軍的戰法者。”袁紹說道。

而董杭則是看着袁紹,你真不是明主!難怪會在歷史上敗於曹操。

“淳于瓊,張郃聽令,由你們二人,引軍兩萬,同曹將軍前往上黨,田豐、審配隨軍!”

董杭不由的搖搖頭,偷樑換柱!

“是,主公!”

“孟德,你下你可以安心了吧。”袁紹笑道。

“那我們這邊,劉皇叔並關羽張飛二將,隨曹公一起去。”董杭同樣站起說道,這總得出戰力吧。

那就把劉備甩給曹操!

“好好,有玄德賢弟助我,上黨的黑山軍還有什麼可怕的。”曹操笑道。

“是,大將軍。”劉備三人一拜,董杭並沒有回頭,因爲袁紹看向了他。

“那大將軍,我打河內,你去河東。”袁紹說道。

“我聽盟主的安排。”董杭笑了一聲,反正河東河內,離界亭也差不多遠。去哪都一樣。

“好,那我們這算是把任務分配過了。”袁紹猛的轉身,登上帥臺。

“衆將聽令,明日三更做飯,五更撥營,兵分三路,圍困黑山軍!”

“謹遵袁盟主令!”

“孟德兄、杭兒,今晚我就在此擺酒,爲二位踐行,預祝我們大破黑山軍!”袁紹說道。

出了中軍大帳,董杭又和曹操一路走一路聊,到營門口這才各自回營!

而一進了營門,董白就恢復了她那高傲的姿態。

“董杭。”

“這是在軍中!”董杭說了一句。

“好,大將軍,末將不服。”董白說道。

“你有什麼不服的?”董杭笑着轉過了身。

“上黨爲黑山軍之腹地,我們若去上黨定建功,另上黨是打開幷州的門戶,其戰略地位可想而知,末將請問大將軍,你爲什麼放棄上黨?”

“你還能想到這一層,軍營你是真沒白來,好,衆將隨我進帳,我好好的和你說說,我們爲什麼不去上黨。”董杭笑道,董白確實有當女將軍的潛質,只是剛接觸兵事而已。

“好!”

董杭轉身,和衆將一同進帳。

董杭並沒有走上帥臺,就站在帥臺之下。

“衆將聽令,明日三更做飯,五更出發,直入河東,不準擾民,違者以軍法論!”

“末將等領命!”

“好了,衆將下去準備,魏延、黃忠、李暮、趙雲、甘寧留下。”

“是,大將軍!”

董杭點點頭,看着其餘衆將退去。

“大將軍,你還沒回答末將呢。”董白站出來說道。

“董將軍,還是由我代大將軍解釋吧。”王艮出列。

“好,當時就是你拉着我。”董白說道。

“那你就給她說說吧!”

“是,大將軍。”王艮行了禮,轉過頭,說道:“董將軍所言,我們要放棄上黨,其實不然,上黨地處腹地,雖是打開幷州的通道,但同時受河東河內兩地之制約,而我們控河東,豈不是握住了上黨的鑰匙,兵法雲,凡用兵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如是這般,尤其是三軍聯盟,你又豈知我們若孤立無援,別人會不會來救,三軍將士性命安危,絕不能交付於別人。”

“你明白了嗎?”董杭問道。

董白想了想,使勁點點頭。

“董白將軍之疑惑,或許也是諸將之疑惑,諸位將軍英勇無敵,但對這權謀一事,袁紹曹操皆爲梟雄,故爲三軍將士安危計,兵法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另外,我之所以不去上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今日我可以正告各位,與上黨相比,還有一處更重要之地。”

“兗州!”魏延黃忠李暮趙雲甘寧幾乎是同時開口。

“兗州?”董白反問一句。

“董白將軍,你剛經兵事,我就說於你聽,董相與大將軍之志,是平定天下,現朝廷在長安,雖佔雍州涼州,卻被兗州扼住東進之咽喉,欲東進,必先取兗州,而各諸候雖明面上聽朝廷的,但是心懷鬼胎,他們都在不斷壯大,以期和朝廷分庭抗禮之勢!”荀攸說道。

“先生,你的意思是說,他們在壯大以後,很可能進攻長安。”

“偏安一隅者,必不能久持,故,他們若進攻長安,也必先取兗州。這樣一來,兗州在將來就處在了兩面受敵之困境,所以曹操先放棄兗州是明智之舉。”

“什麼?他要放棄兗州?”董白詫異。

“不錯,所以曹操這才傾巢而出,就是因爲他放棄了兗州,所以我們不取,又怎麼能讓別人來取!”

“那如果是這樣,他現在要去上黨,他這是想佔幷州?”

“董將軍,幷州是處在長安和冀州之間的,若我們取幷州,那麼,我們和袁紹之間的大戰就會提前。”

“我明白了!”董白說道。

“明白就好,這可是我給你解釋的最後一次,在軍中,我是帥,你是將,你只需服從軍令。”

“知道了!”董白朝着董杭翻了個白眼,就給你牛的。

“諸將還有何異議?”董杭問道。

“末將等無異議!”

“好,那就下去準備吧,明日到達河東,不進城,就在城外紮營,黃忠聽令。”

“末將在!”

“你率你部人馬進城,與中軍大帳互爲犄角。”

“是!”

“其餘諸將,分別紮營,佔據要道,在河東活躍的黑山軍,也夠我們打一陣子的。”

“末將等領命!”

“好,都下去準備吧。”

衆將退下!

“公子,曹操偷樑換柱,這招夠高,雖去了上黨險地,卻得到了張郃和淳于瓊這樣的大將,還有田豐審配!”郭嘉說道。

“他要不交,誰去給他圍上黨啊!”陳宮笑了一聲。

“無事,這結果啊,我們纔是漁翁得利者,他們投了曹操,那不就是投了我了。”董杭坐到了帥案之上。

不過這轉念再一想,偷樑換柱這一招,自己也能用一下,先把崔琰給召過來。

“公子,校事府急件!”周慶匆匆的進來。

“何事?”

“稟公子,劉焉病逝!益州,劉璋繼承父業,任益州牧!”

“傳命校事府,益州報,一日一報。去吧。”

“是,公子!”周慶匆匆退下。

“這麼快?劉焉一死,這劉璋對那些手握兵權的人,就該不放心了。”賈詡笑道。

“這是好事!”

……

聊了一會,幾位先生也退出去了,董杭這一看,董白還在那兒站着呢,也不知道在瞎琢磨什麼呢。

“你還有何事?”

“董杭!”

“叫大將軍!”董杭一瞪。

“切,這裡又沒有其他人,你還反了天了你還。”董白就差點沒呼董杭一巴掌了。

“行,你說,你還有啥事?”

“我想不明白,你說曹操放棄了兗州,他準備去哪,難道他是要奪幷州?”

“絕不會!”董杭隨意的坐在帥帳中的低案桌上。

“爲什麼?”

“你想啊,幷州的情況和兗州是一樣的,你說幷州夾在冀州和長安之間,他又何必放棄兗州,再費這麼大的勁,挪到幷州!”董杭說道。

董白想了想說道:“也對。”

“本來就是,他去上黨,是要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讓我們取兗州。”

“那他準備去哪立足,或者說,像他這樣的梟雄,誰又敢收容他?”

“不錯,咱家丫頭,果然是天生的女將軍,還能想到這一層,你已經有你娘一成的風範了。”

“切,我明明是青出於藍勝於藍!”董白高傲的說道。

“行,你要這麼自大,我也沒辦法,不過,我跟你說,像曹操這樣的梟雄,他只有藉助一種力量纔可以東山在起。”

“是什麼?”

“天子。”董杭說道。

“天子?他要去長安啊!不行!”董白直接拒絕。

“爲啥,再說,人家去長安,礙着你的事了。”

“我只是爲吳憂不值啊!曹操全家如果去了長安,你和蔡琰不就近水樓臺了嗎?”董白說道。

“你這都哪跟哪啊,懶的和你說!”

“董杭,你別走,我告訴你啊,反正那女的不許去。”董白在後面叫道。

“管的着嗎你!”董杭撇撇嘴!

軍營之外,全都在收拾輜重,董杭回到了後營,告訴曹靜明日要出發前往河東。而看到曹靜,又想起了給平兒他們找老師的事,這就又想起了崔琰。

“是偷樑換柱呢?還是用離間計呢?哪一種更直接一點!”

董杭轉到前面,正好周慶送上第二份校事府的奏報。

“那三個袁紹的細作,最近怎麼樣?”董杭壓低了聲音。

“他們就在軍營!”

董杭手一招,周慶直接附耳!

晚上,本來是在三軍大帳的,倒是董杭提議,將“散夥飯”擺到界亭的亭子中更好一些,嗯,主要是有意境,更主要的是,那界亭中涼爽,這大夏天的。

而因爲熱,諸位軍師都出來了,就連董白趙雲都在那邊不知道和王艮說點什麼!

荀彧荀攸郭嘉,他們是穎川舊識,三國時,兩大軍師團出產地,一個是穎川,另一個就是襄陽!

自古襄陽多名士,諸葛亮、龐統、徐庶皆出自襄陽,甚至於董杭在分析過吳憂所說她的師門,董杭覺得,殘留下來的鬼谷師承一脈,應該就在襄陽。

“孟德兄,杭兒,明日我們就兵分三路,以三十萬,全殲六十萬黑山軍,必然天下震動,而天下之英雄,無有出我們三人者!”袁紹舉起酒盞。

“袁公放心。”

“有孟德在,我當然放心。”袁紹笑道。

“岳父保重身體!”董杭同樣舉起了酒盞。

“瞧,我和孟德在杭兒面前,那就是老人了。”

“年輕真好。”曹操笑道。

“來來來,請!”

“請!”

董杭和他們又有什麼聊的,倒是有個同齡人,王艮,在兩個時辰後,董杭回營,進了營門,就看到王艮還等着他呢。

“公子。”

“你還沒睡啊?”董杭問道。

“天熱,出來走走!”王艮說道。

“行了,都是自己人,有事直說就好了。”董杭一邊進入中軍大帳一邊說道,這明明就是有事。

“這種事吧,我還真不好說。”王艮說了一句。

“哦,那我就知道是啥事了,這是靜兒找到董白,董白找到你,想從我這裡套點話?”董杭笑了一聲,給王艮倒了一碗酒。

“公子,又何必呢!”

董杭嘆了口氣,說道:“你也跟着他們糊塗,你還是英兒的姑父呢,這要是不管,以後來的及嗎?”

“公子的深意恐怕不在於此吧。”

“哎,你又何必說出來呢!”董杭說道。

“那公子,你這準備讓誰給小公子們當老師?”

“崔琰!”

“清河崔琰?”

董杭點點頭,說道:“你說她們知道有什麼用。”

“公子,崔琰不是……”

“所以你這也暫時別說出去,再說了,她們不就是想知道是誰,提前去打招呼嗎?”董杭笑道。

“崔琰是名流,師德高尚之人,可是公子,夫人們做母親的……”

董杭直接擺擺手,說道:“沒事,自己的兒子,我也心疼啊,只是沒辦法啊,這你說,我這爲人父,我算是能休會到我父相對我的心思了。行了,天色也不早了,去睡吧!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行,公子,那我就先回去了。”

董杭笑着點點頭,嘆了口氣後,便回了後堂。

“夫君!”

“你還沒睡呀!”董杭說了一句,自己就是隨意的一個想法,就讓你們都睡不着了。

第三百零六章 夫欲取之,必先予之(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荀攸一計平八城(一)第四百六十八章第四百四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車駕中第四百五十二章第八十五章 正軌(求點擊收藏)第七十六章 一定要回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來了第九十八章 大婚遇刺(上)第九十九章 大婚遇刺(中)第四十七章 白玉虎書評區答疑(第一期)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希望第三百一十章 城破第五百三十五章第四百三十七章第五百一十章第五百零八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民心第五百一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起用皇甫嵩第五百三十四章第八十六章 我只喜歡英雄第七十六章 一定要回去!第四百八十五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七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偶遇第三百八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戰之前第四十章 小黑屋第一百零四章 和董白愉快的早上第四百四十七章第四百一十二章第三百八十四章第五百零九章第五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旋律第二百八十七章 飛馬回長安第一百七十三章 夷三族第三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消寂第二十三章 義子和義女第一百二十六章 都去戰場第三百零二章 兗州時局第四百二十九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亂世之年(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黑夜中的戰(一)第五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起用皇甫嵩第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四百五十章第四百一十七章第三百三十章 爹,我回來了(六)第四百三十三章第五百零二章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佇立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苦命鴛鴦(一)第一百四十章 大喬小喬第三百五十六章 益州之局第三百八十六章第四十六章 我們投降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聖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釜沉舟(三)第三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一十二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重返前線第四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夜過後(改)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雪夜(二)第二百九十章 衛仲道第三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亂世之年(二)第四百四十一章第三百七十九章第四百零七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苦命鴛鴦(二)第一百三十章 公議(二)第三百九十四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馬騰之敗(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傻白甜吳憂第二百四十章 那是你畫的嗎?第三百七十五章第四百二十五章第五百零五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聖第一百九十章 大決戰(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綿竹大火與英雄末路第十二章 灑了一地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財有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一百七十七章 黑夜中的戰(二)第七十六章 一定要回去!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關第二百三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