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追擊

“好,我們就去益州!”馬超忿恨的說道,在這被包圍的吶喊聲中,只能上馬!

龐德、關羽領着騎兵就在後面,而在龐德關羽之後,那是董杭連綿不絕的十萬大軍回撤!

所到之處,凡非西涼軍士全部整軍進入大隊伍中,而楊衝的軍隊則是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樣,迅速進駐古浪峽,並向着烏鞘嶺挺進!

馬超同樣在古鞘嶺的半山腰,他最後回頭看到的,是已經被董杭攻陷的西涼城,想想他的家族曾經在這片大地上是何大的強大,轉眼之間就淪爲了殘寇!

這種心理的落差,只能化爲這陽光傾斜下的最後一聲嘆息。

“不要走了馬超!”

這聲音是四面八方的,馬超驚懼……

“少將軍,別看了,快走吧,只要活着,未必沒有重頭再來的機會!”

“我馬超一定會回來的!”馬超仰天大怒,前面有一個窄道,他馬超英雄一世,居然淪落到要走窄道的地步。

下馬步行,連聲音都不敢那麼大,生怕把馭風者給驚醒!

董杭大軍如洪水一樣上了烏鞘嶺,馬超都能聽到董杭大軍的聲音,走的戰戰兢兢的,不過慶幸的是,他們真的從窄道過了烏鞘嶺。

大喜之下,飛馬而下。

“看,馬超在那裡,追!”

馬超還能聽到董杭大軍在指着他們的聲音,開弓再無回頭箭,走到這裡,他再也回不去了。

董杭此刻已經站在武城的門口,他看着馬超逃跑的背影!

“諸位,就送到這裡吧,西涼的事,就拜託諸位!”

“大都督!”楊衝領着吉虎、於亢以及八城首領,還有他們身後武城軍士齊齊參拜!

“諸位請起!”

“大都督,我楊衝還是那句話,若大都督以後有任何差遣,不論大都督在哪,我楊衝必定趕到,若這長安城中有誰和大都督過不去,那就是和整個西涼十數萬大軍爲敵。”

“大都督,我們也是,大都督若有吩咐,我們必定趕到!”

“諸位請起,這份恩情,我董杭記下了,後會有期!”董杭身後,魏延等諸將同樣抱拳一拜!

董杭走上車駕!

“回撤!”

……

金城郡,文聘程銀就等着馬超呢!這是以合圍的姿態,迫馬超入南安郡,過南安,入天水,便可直達漢中!根本不會給馬超別的想法,要知道在金城郡之後,程銀早已封鎖了金城至會寧之路,就算他突破了防線,也會被阻於靖遠和漢陽!

“不可走了馬超!”

文聘和程銀高舉手中的劍,三軍吶喊,卻是隻圍不擊,但這聲音已然足夠,馬超逃亡之人,早已成爲驚弓之鳥!

“少將軍,走這裡,文聘部要想阻擊,必須要急行軍一個時辰,有這一個時辰,我們已經過了金城!”

“好,所有人聽令,快馬而過!我們衝出去,只要衝過了這裡,董杭就再也追不上我們!”

雖然他們經過一戰以後,已經很累了,可是眼下是生死一線,只能拼盡最後的精力,換得他們惟一的生機。

“報,馬超已領着殘軍走了南安道。”文聘手一揮,報信官直接退下。

“程太守,我們該走了!”文聘拱手一拜!

“後會有期,文將軍!”

正好,大軍下山,董杭並沒有下車駕,就在這車駕之上,和程銀遙遙一禮!

“恭送大都督!”

董杭轉頭,大軍分出一道,那是李儒蘇烈押着馬騰,他們要走祖厲回長安!要走的還有關羽!

關羽已經和董杭在烏鞘嶺說過了,西涼之戰已經結束,他要回洛陽了!

“大都督,末將告辭,他日長安再見!還有諸位,後會有期!”

“雲長保重!”

“關羽,我們可還沒有分出勝負呢,你可不能先被敵人斬殺了!”龐德拱手一禮。

“放心,天子不是馬上要大婚了嗎,到那一日,我們就在長安比一比。”

“一言爲定!”龐德大笑。

“雲長保重!”董杭同樣笑道。

“大都督也保重,關羽走了!”關羽調轉馬頭,向着祖厲飛馬而去。

董杭嘆氣,關羽,忠義之人!對劉備始終如一爲終,和自己徵西涼,明知做爲人質,還盡心盡力,斬樑興,破馬騰,爲大義!

天下第一義士,竟不能爲自己所用!

“大都督,爲何不留下關羽?”楊書問道。

“道不同,何必強人所難,可惜,這忠義之人,不能爲我所用啊!”董杭嘆了口氣,轉身進入車駕。

“只是不知道,將來若是敵對的話……”

最後一句,似乎誰也沒有聽清楚……

“出發!”宋憲傳達着董杭的軍令!

大軍緩行,保持着壓迫馬超逃亡的姿態,卻追而不攻!

“傳命,每日晝行夜伏,入夜就紮營!”

“是,大都督!”

董杭纔不急呢……

十日後,長安!

人未押到,但大勝的消息已經傳回來了,朝堂之上,董卓揚眉吐氣,讓那些準備看笑話的百官公卿全都不敢吭聲!

“稟陛下,相國,涼州城已破,西涼之地已盡歸王化,馬騰被押,馬騰之子馬超領着千騎逃亡,大都督現在正引軍追擊!”

“他現在到哪兒了?”

“稟相國,大都督已從金城入南安,走的是南安道。”

“好!”

“相國,大都督這是要領兵進益州嗎?”劉焉之子劉範一愣,趕緊出列!

嗯,劉焉之子劉範劉誕正是在朝廷任職,劉範爲左中郎將!

要知道,董杭可領着十數萬大軍呢,這是明着追擊馬超,其實是圖謀益州啊!

“大都督這是要把西涼殘部斬盡殺絕!”董卓說道。

“相國,我父可是一直忠於朝廷的,十萬大軍如果貿然進入……”

“相國三思,萬不可讓大軍進入益州!”

……

百官公卿都在勸啊,這有的的確是在真的保益州,另外的則是怕董杭再得益州,這西涼之地都已經被董杭打下來,估計以董杭的智慧,西涼之地已盡握在手中了吧。

這一點,百官公卿是深有體會,看看長安的周邊吧,董杭雖不在,可是談論董杭者,卻是數不勝數。

“稟相國,大都督入不入益州,並不是由大都督決定的,而是益州牧劉焉不能收留馬超!這是由益州牧決定的。”賈詡奏道。

“諸位聽懂了吧!”董卓說道。

王允和他的學生們相互看了看,這心中啊,就又有主意了。

下朝以後,王允府。

“老師,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能有什麼看法?董杭以追擊馬超的名義,實則是圖謀益州,這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試問,馬超又怎麼能從他大軍的包圍中逃脫,若真能逃脫,那隻能說明董杭根本沒有領軍之能,你認爲董杭是沒有領軍之能的那種人嗎?”王允說道。

“從他襲渙城,圍莫山,破望縣,亡張義,在徵西之戰中,又恩威並用,一打一撫,讓西涼八部土崩瓦解,打的馬騰十萬大軍只餘五千騎!”

“你說的不錯,若這樣的人沒有領兵之能,我想天下能勝董杭的,也只有那麼數人而已,所以這馬超也必定是被董杭放走的,他就是要這樣的藉口,帶兵入益州。”

“若董杭真得了益州,那涼州益州豈不是都會落入董杭的手中,橫跨涼益二州,那天子當政之日將遙遙無期。”孫恆嘆道,這越和董杭鬥,越覺得心驚,現在他甚至有這樣的一種感覺,董卓掌控朝廷都可怕,可怕就是像董杭一樣,他甚至比董卓還難纏。

最主要的是,董杭可有平天下之志,試問,這種志向應該是天子該做的,而董杭卻幫天子做了,這意味着什麼……

“未必!”王允說道。

“老師何意?”

“董杭即然想要益州,給他又何妨,就算馬超入了益州,董杭也會謹慎行事,他必不會輕進,所以我們就幫他一把,讓他有足夠的藉口,並且不顧後果的打進益州,讓劉焉給我們拖住董杭的大軍,我們纔有足夠的時間在長安起事,另外董杭如進益州還有一樁好處。”王允笑道。

“老師,什麼好處?”

“蜀道難進,同樣的,蜀道也難出!只要扼漢中要道,就會將董杭困在益州。而到那個時候,只要朝廷被我們掌控,那董家將失去奉天子令諸侯的優勢。還政於天子之日,可期。”

“高!”孫恆嘆道。

“可是老師,長安現在都是西涼軍,我們怎樣翻盤?”

“能助我們殺董卓的只有一人!”

“老師說的是呂布?”

“正是呂布,也只有他殺了董卓,長安才能盡歸於我們手中,要知道守長安的都是呂布的舊將,雖然現在長安兵權都是董杭的手中,但是惟有呂布才能號令這些人。我觀察了很久了,不論是董卓還是董杭都在防着呂布,所以呂布此人,可用。”

“對呀,老師,用呂布殺董卓,也可以免除了老師要獨霸朝政之嫌。”孫恆目光一凝。

“明白了吧,雖然董卓現在在天下人面前表現的忠義,可是他一旦身死,那西涼軍必然土崩瓦解,董杭遠水難救近火,我們雙管齊下,大事必成。”

“老師實在是高。”

“所以現在,我們就幫董杭一把吧,孫恆,你去請劉範和劉誕到府。”王允說道。

“是,老師。”

……

半個時辰後,劉範和劉誕到達王允府,也不知道在密謀着什麼。

鶥塢,董卓心情大好,西涼馬騰被押,去一心腹大患。

“我兒果然英勇,選派至西涼任職的官員王允可辦妥了?”

“稟相國,已然辦妥,這是名單!”何平捧着幾卷竹簡。

董卓擺擺手,說道:“你們處理就好了,即然這名單已成,那就讓他們擇日起程吧。”

“是,相國。”

“相國,還有一事!”賈詡奏道。

“何事?”

“西涼已平,公子接下來的戰略便是揮師益州,解除長安南邊的隱患,接下來纔有足夠的資本東進,而長安最大的威脅,其實是來自於北線和東線的。”

“這一點,咱家也是知道的,今日朝堂之上,劉焉的兩個兒子站出來反對杭兒進益州。”

“我料他們在勸解不成以後,必反。相國不可不防。”

嗯,在場的人,都算是自家人了,不論是以何種目的站在這裡的,他們所依附的,其實是董杭平天下之志,像鍾繇!

劉焉,又豈是真心向漢之人!

“這件事,你們看着辦吧,在場之人,皆爲我董家之心腹,你們有足夠的權力!”

“是,相國。”賈詡、鍾繇、何平一拜。

“上次杭兒和咱家說,司馬防、楊彪等人可考慮把他們調回長安,你們認爲如何?”

“相國,我認爲可行,少公子實則是看中他們後面的家族,只要有了世家的支持,董相必可安坐朝堂。”

“那就調回來吧,這些漢臣,不能不拉攏。”董卓說道。

“翁翁,聽說,董杭又打了勝仗了?”董白又是這樣跑了進來。

“小小姐。”

董白可是渭陽君的,也算是領着朝廷俸祿之人。

董白現在的心思都在董杭身上呢,她看着董卓。

“那當然了,馬騰已經被押回來了。”

“那他是不是也回來了?”董白問道。

“沒回來,他去了益州。”

“神經病,這打完仗都不知道回家。”董白白眼一翻。

“好好好,丫頭別不開心了,翁翁馬上叫他回來陪你玩。”董卓摸摸董白的頭,接着看向賈詡三人說道:

“這天子在一個月就大婚了,要不讓杭兒先回來吧,還有那些有功的將領!”

“相國,公子要靜待益州生變,所以他在安置了大軍以後,就會趕回來,若現在進益州,並不是最好的時機。”

“好,那就這樣,你們先去吧!”董卓說道。

“是,相國。”

“翁翁,董杭真的打贏了嗎?”

“這還能有假嗎?瞧,這是奏表!”董卓將奏表給了董白,讓她自己去玩,有這閒工夫,他也要去睡個午覺,享受一下下午的樂趣,這段時間,他可真的是被幾個小孩給攪的,一個好覺都沒有睡好。

“來人,傳命,今日全府大慶,慶祝杭兒大勝西涼。”

“是,相國。”女姬拜道。

劉範和劉誕自進了王允府,一直呆到了晚上,在他們出來以後,只感覺後背涼餿餿的。

“哥,我們真的要這麼做嗎?”

……

後面,那是王允和孫恆看着這哥倆!

“找個機會,將他們賣給董家。若劉焉的兒子謀反欲勾結馬騰刺殺董卓,董杭就能找到藉口進益州了吧。”

第五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兵第四百三十七章第三百零七章 夫欲取之,必須予之(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被劫持(改)第一百三十五章 震懾(三)第五百三十九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一百八十章 黑夜中的戰(五)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聽着不習慣(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震懾(四)第十二章 灑了一地第三百零三章 發兵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他大膽第三十九章 兵源第一百一十章 王允又作死了第五百零五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爹,我回來了(二)第四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一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楊秋的驚懼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允和呂布第三百二十五章 爹,我回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第四百零三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苦命鴛鴦(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穩定第四百二十九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崔琰同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釜沉舟(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親賢第五百零二章第三百七十章第五百二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禮戰第五百二十一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夜話(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他大膽第八十九章 使勁搶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九十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爹,我回來了(四)第三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五百三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伍府門口第四百七十一章第三百七十七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起回長安?第四百七十八章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東線戰局第三百六十一章第四十章 小黑屋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破釜沉舟(六)第五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必須去(改)第四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關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四十一章 出城第五百四十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一)第五百二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子大婚(四)第一百五十章 電燈泡董白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五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震懾(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爹,我回來了(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伍府門口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裡都痛快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三百八十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前線第三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盛世會寧第三百七十七章第三十六章 示弱第一百九十四章 思念不止第五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騰之敗(二)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二十七章 不寵你們寵誰呀?第七十一章 必須勝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的日常第一百五十四章 調兵西征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們等等第五十五章 大鐵籠第二百章 報仇的方法第一百零六章 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