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瘴病

但這些是不能說的,劉昌郝答道:“若是順利,明年三月便能回來。”

若是不順利呢,謝四娘不敢問。

隨後,劉昌郝將謝四娘送到京城看病,馬大夫認爲多此一舉,但劉昌郝不怕花錢,那隻好替謝四娘看了。

接着劉昌郝去了李家油坊,李闊海也在,那正好,劉昌郝拿出棉籽。明年棉籽數量不會少了,不過它出油率比較低,可能比黃豆還要低,放在以前的李家,也許會重視,放在現在的李家,必然不會重視。

故劉昌郝說:“大官人,明年種植面積有一萬餘畝,後年說不定會翻一番,大後年可能就會普及,普及時必然從周邊開始,其每畝就能得棉籽六七十斤。”

到那時候,即便現在的李家,也不能忽視之。

別看劉昌郝說做燈油,那也是優質的燈油,價格並不便宜。不過棉花大面積種植後,價格稍降,必然會有人用之食用。對此劉昌郝也無輒,在這年代說食品安全?大多數人家先將飯吃飽吧!

“其出油率是多少?”

“此乃南方之物,我也不知,故讓大官人試榨。”

“行。”

劉昌郝才發現不對勁:“大官人,爲何有些怏怏不樂?”

“已有人家開始榨豆油。”

“咦,巧了,京城也有人家做鞭炮了。”

“鞭炮不易做吧。”李闊海說,鞭炮不是黃豆,只要弄清楚自家是用黃豆榨油的,幾回試驗,便能確認,但鞭炮,即便那個藥方,一般人也摸不透。

“去年元旦節軍器庫馬副使來到我家,讓我交出其藥方,我只能交出。”鞭炮雖熱鬧,又能掙多少錢,鞭炮都有人盯上,況且是豆油。

“大官人,立即準備豆種吧。”

“爲何?”

“你通過合本養豬戶,向各村傳達,你貸給各戶百姓優質豆種,秋後公平收購,另外再向各戶人家說明,輪作能避免作物病蟲害,種豆還能起到肥田作用,必有許多人家種之。”

之所以各家種豆種的少,原因簡單,宋朝不像唐朝,特別是占城稻推廣後,黃豆除了做菜做豆腐外,已經從主食單上消失了,同理還有菰米,秋天劉家山塘菰叢上開始長起黑色的菰米,但劉昌郝禁止各戶人家採摘。

那個產量更少,大人去採摘不值得,小孩子去採,弄不好掉到塘裡會有危險,不如讓它做鳥食。

從主食單上消失的後果,便是銷路有限。

但只要李闊海貸豆種,籤契約,包公平價收購,那又是兩樣的,雖然黃豆產量也低,比粟黍還要低,價格還是可以的,幾乎相當於粟的近兩倍。主要原先李闊海有些藏着匿着,不然去年……今年都來得及,劉昌郝抽出一些耕地,做一個示範田,不敢說三石產量,每畝兩石產量還是能實現的。李闊海再帶人來參觀,原來種得好,還能比粟產量更高,價格又更高,又包收購,不用勸的,便會有許多人種它。

黃豆榨油,一旦擴散,便會很快,往後去,利潤必然會越來越低,比拼的便是各種成本的節約。

周邊有許多人家種豆,並且是李闊海挑選來的優質高產油脂多的黃豆,則會節約許多成本,況且豆餅也打開了銷路,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李闊海原先不說,明年,明年自己還有心思多事?

“勸農植豆?”

“大官人,非是獨家經營,只能拼成本。或不讓人家榨豆油,外戚家也無此權利也。”

是事實啊,李闊海只好嘆口氣問:“棉枯能否做飼料?”

“能,然其有輕毒性,故需經過一些脫毒處理,先用溫水浸泡五個時辰,將水倒掉,棉枯濾幹,再加適量水煮半個時辰,便能與豆枯一道搭配着餵豬,其養分不比豆枯差,然用量也須節制,不能超過半成之數,妊娠母豬、幼豬和種豬最好不要餵它。具體的,明年我寫一份說明給你。”

但劉昌郝心中卻暗歎李闊海腦子好使。

豆油成了定局,立即想到了合本養豬上,莫要小看了養豬,其利潤不比豆油低多少。

劉昌郝回來又開始請人。

這時候“大忙”過去了,也易請人。

一下子來了好幾百勞力,開始挖蓄水塘。

挖之前修了三條路,將挖出來的淤積運到新買的耕地上,修路會佔田,田裡還有一些作物,但是爲了挖蓄水塘修的路,且今年過冬作物長勢皆不大好,很快搭成協議,劉昌郝分別給了一些補償,蓄水塘挖好後,重新掘路復田。

三個河灣子,沉澱了無數年的積淤,劉昌郝又勸各戶人家過來將淤積或擔或用車拉,弄到明年的棉田與桑田裡,不但棉田與桑田,實際上其他的耕地放上數十擔淤積,也能起到肥田,改良耕地的效果。

這時候,劉樑村的人再也不會說這些淤積的塘泥是死泥,只能說稍有些麻煩,運到田裡,酥凍一冬,明年春天須與熟泥翻耕耙勻後,才能種莊稼。

跟着鞭炮作坊開工,但這個初冬,劉昌郝會十分地忙碌。

沒幾天,魏知縣請他了。

山塘便是小微型水庫,若是官府拿錢出來修,百姓肯定熱烈歡迎,然讓百姓自己掏腰包,出人力去修,有許多人想不通。好在今年恰好遇到了乾旱,使得縣裡的胥吏勸說變得容易,一共得修九個山塘。

劉昌郝雖然在小水利書上寫了許多,不過落實下來,各個山塘皆會有不同的情況,他只好隨着縣裡的官員或胥吏一處處跑。

“謝過劉有寧,”魏知縣拱手說道。

九個山塘,其面積最小的也與孫嶺村相彷彿,大者能是其兩三倍,一旦建成,會使三十多個村莊、數萬畝貧瘠的耕地皆得以受益。規勸百姓建山塘費了無數口舌,然只要看到好處,以後必然會有更多的百姓主動願意建設山塘,或者將其數量放大一倍,不但受益的耕地面積更多,都能緩解雨季的汛情。

“勿謝。”劉昌郝說。

魏知縣想的是什麼,劉昌郝懂的。

不管出自什麼用心,建設水利是一件好事。

但放在魏知縣身上卻未必是好事,因爲王安石下去,吳充上來了。或如劉昌郝家的山塘以及未來的水利的,加上孫嶺村的山塘,一旦全部建設好後,至少汛期來臨時,黑水河下游兩邊莊稼不會淹沒。

然而蓋村他們未必能看到,能看到的是枯季時,黑水河水位更低,澆灌沒有以前方便。麻煩來了……不過最大的後臺是趙頊,吳充也不敢過份的蹦躂。

兩相對衝,魏知縣興修水利的後果,最大的機率便是無罪也無功。

劉昌郝騎馬回家,先去看了一下三個蓄水塘。

是河灣子,面積並不大,三個蓄水塘合起來不過十三四畝,但劉昌郝用了一些錢下去,有意將它們掘深,均深達到了三米多,也能蓄不少水,甚至主動出錢,替村民建設了三個陡門。如眼下,便開始受益。

因爲它們比黑水河深,雖然黑水河沒有多少水,水卻一起漫溢進來,方便了澆灌,不過進入十月,落了一場不小的秋雨,稍稍緩解了旱情。

教閱開始,各村還有一些勞力,特別是小胡村、孟王村這些“深山”裡的村子,不要說保甲法,賦稅也不會交。原先不大好請,不過現在山灘上的房宅越來越多,如棉製品的兩個作坊便騰了出來,雖離得遠,卻可以睡在作坊裡,因此還有不少人在幹活,只是活轉到山上。

但眼下才是一個開始,明年甜瓜上市後,會從更遠的地方,請更多的人過來,儘量搶在汛期到來前,挖出更多的山壑,再於大棘溪的下游扎木排,砌磚石,將其一隔爲三,拓寬拓深,又能蓄不少水。若是建成,即便劉昌郝不放水,也能滿足下面耕地的澆灌需求,當然,想種稻子,或胡亂的灌溉,再多的水源也不夠糟蹋的。

那時候就可以將野狐溪與大棘溪一起堵上,以山爲堤,以壑爲堰,或者將山塘繼續向南修,便足以將汛期時的野狐溪、大棘溪的水一起截留下來。當然,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工程,劉昌郝也不知道何時能竣工了。

隨後又來到作坊,因爲降價,讓朱三拉來一萬餘貫契單,比去年的還多了三千餘貫,不過利潤還不如去年的多。劉昌郝看了看,沈氏低聲說:“比去年好。”

這回做工的,除了劉樑村的人,餘下的皆是從“山裡”請來的婦女,不管是熟手還是生手,至少不會分心。

“大娘娘,做不久了。”

“爲何?”

劉昌郝說了情況。

做還是要做的,也就是明年清明節的契單,但那會一次“惡意製造”。

“不做就不做吧,你不該買如此多山。”

不買山,便不需買花木,大規模的建設,那麼以劉家的收入,那怕平安地掙幾年錢,也足夠好幾代人的花銷。

“大娘娘,爲子孫着想也,”劉昌郝假假地說了一句。

“不知小乙現在何處?”

“或許已至交趾境內,大娘娘,勿用擔心,交趾終是一個小國家,”劉昌郝安慰一句,回家看書。

落了一場小雪,石得一冒雪趕到劉家。

“石公……”劉昌郝遲疑地施了一禮,雖然早知道了,但劉昌郝心裡還是咯登一下。

“劉有寧,瘴病乃是瘧疾?”

“瘧疾應有許多種,瘴病乃是最惡性的瘧疾。”劉昌郝遲疑地答道,畢竟在醫學上,他也不大懂,不易解釋:“石公,徵南大軍遇到了瘴病?”

“九月初,邕州前軍便患上瘴病。”

“前行軍?”劉昌郝臉色忽然間變得蒼白起來,若是這樣,自己豈不是害了樑小乙?

PS:按照續資治通鑑的說法,七月郭逵安南行營次桂州,郭逵遣鈐轄和斌等督水軍涉海自東入,諸軍自廣西入。最後的結果是時兵夫三十萬人,冒暑涉瘴地,死者過半。至是大軍距交州裁三十里,隔一水不得進。逵怍於玩寇(羞愧的消積抗敵),移疾先還,遂班師。

評價公正,時間不準確,參考長編的時間,應是郭逵七月便在後方下令,讓廣西鈐轄老將和斌於前方做準備(和斌是於邕州城破調於南方,夏天於宜州大破撫水蠻羅世念,隨後知宜州,邕州稍復人煙後知邕州,然後以年老請歸,回來後去世,八十壽終)。

七月郭逵在潭州,欽州知州任起攻撥永安州玉山寨,左、右江蠻悉效順,門州首領黃金滿、岑慶賓降。

十月十四,上批:安南行營至邕州四將下諸軍,九月上旬死病近四五千人。此乃將、副全不約束,恣令飲食北人所忌之物,以致生疾,可火急嚴誡勵,仍切責醫用藥治之。

按逵徵南文字,逵在潭州,凡朝廷發下詔札,不過十日到軍前,桂州至邕州凡十四程,其他亦可遙度,此十月十四日詔雲行營四將至邕州,則逵次邕州,或不在十月,當在九月未耳。或四將乃前軍耳,中軍未也。

因此郭逵九月纔來到桂州。

同時監軍宦官李舜舉怨憤趙禼沮罷李憲,交鬥其間,郭逵順勢分都總管司,與燕達自爲正副,奪趙禼之權,趙禼傻眼了,只好日輸情欵,冀逵開釋,然無益,於是上書乞罷。宋神宗不準,下詔勸和。

但這不是可怕的,幾十萬大軍於邕州、太平寨、思明州一帶擺龍門陣,整整七十天,三軍才負瘧南行,先是燕達逼降交趾廣源州觀察使劉紀,奪下廣源州。

第206章 賣弄(下)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05章 真正的開竅(上)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九十七章 開始(下)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23章 苦惱第三十九章 新事物(上)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154章 文字(上)第182章 王氣第146章 買村第129章 導水第129章 導水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三十九章 新事物(上)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八十章 僞證第179章 魏武卒第132章 戶帖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二十二章 忽視第五十七章 攔第九章 可惡(上)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125章 鳳凰(下)第199章 安息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六十八章 初見第四十六章 非議第179章 魏武卒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135章 請客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131章 大佃戶第213章 瘴病第117章 取之(上)第145章 花木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00章 朝天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93章 作死(三)第101章 免費第108章 蛻變(上)第184章 免費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222章 迎春宴(三)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十四章 家第十四章 家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108章 蛻變(上)第189章 多事之夏(上)第164章 定論第131章 大佃戶第153章 責問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110章 德魯伊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223章 迎春宴(四)第109章 蛻變(下)第155章 文字(下)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205章 賣弄(上)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155章 文字(下)第六十章 石板第212章 三年第六十八章 初見第156章 隱瞞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