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渡河

九月十五日,季漢丞相諸葛亮引軍二萬至渭南,令趙雲、龐德守華陰,各伏奇兵兩路,每日左入右出,右入左出,以爲疑軍。曹真與張郃初敗,不敢稍有動作。曹丕一日三遍下詔摧兵,責二人以怠慢軍機之罪。曹真乃令張郃引軍強攻。張郃已探明地勢,亦伏下奇兵兩路,待漢軍出入城交接之時,突然引以雷霆一擊,以衆擊寡,大破漢軍,奪取華陰。趙雲與龐德無奈間退守華州,而此時孔明還在渭南,整肅軍馬,無法接應。時隔不久,華州又失,曹真與張郃一雪前恥,引軍繼續向西。而此時曹丕出兵出潼關,進入華陰。東線大亂。

前線不時有流民逃離戰場,進入長安,帶來各式各樣不同版本的新聞,讓百姓一驚再驚。

我開始在處置流民的事情上下手有些軟弱,等到發現應該嚴格管控的時候,入城流民已有數萬之多了。爲了避免更大的騷動和隱患,我下令關了城門,同時加強管控,把人員按戶籍覈對後進行安置,選出其中身體強健者加入部隊,進行軍事訓練,體弱的則向後轉移,安置在咸陽以西。其餘未入城人員也照此辦理。

在自己的屬地裡打仗,是最痛苦的事了,雖然有着地利人和的優勢,但同樣也會對自己的屬地經濟和民生造成巨大的破壞。更何況雍涼初定,民心未附。我們雖有無數善政,但時間不久,百姓難以完全歸心,也難以完全相信我們。多年來地經驗告訴他們,一聽要打仗。先逃走再說。屬員們告訴我,儘管下大力氣進行勸導,安撫,但每天逃難的平民還是絡繹不絕,因爲疾病、餓死於路上的數在千百計。我陰沉着臉,讓劉巴去負責流民的事情,我的心情遭透了。

這時廖立來見我。

廖立,荊州人。向來與諸葛孔明和龐士元齊名。但他心高氣傲,待人無禮,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強,而自己地地位卻與自己的身份不相匹配,所以整天不僅不幹事,還不停的給這個那個挑毛病。他覺得孔明當了丞相,起碼也該給他個副相當當,可是想不到御史大夫一職被地位遠不及他的李嚴得了去,不由讓他極爲惱火。所以,雖然當着侍中(相當於後世國務院辦公廳主任)。卻還是整天不痛快。而由於他這種脾氣,也沒有人喜歡他。

“廖大人。”我主動招呼道。

廖立卻只一拱手,連句話都不說,便在我身邊坐下來。

漢晉時期的士大夫大多恃才傲物。彌衡當面罵曹操,那麼個無禮之人,曹操都不與肯殺他,只把他送到荊州。何況瘳立並沒有罵我,他又是先生的故友呢。

“有事麼?”我問道。

“小亮這個人啊……”廖立以一付長者的姿態說道,眉毛便蹙到了一起,一付痛心疾首的樣子。可就算他比先生大幾歲,也不該這樣說話啊。“怎麼會這麼傻?”

我不由擡起頭望着他,並沒有說話。全天下把孔明先生叫做小亮地,大約也只此一人吧。不過,他能看得出先生的計策麼?我心下冷笑。孔明先生先失華陰,再失華州,其間他在做什麼,沒有與任何人聯絡過,就算給我的戰報和表章裡,也只簡單的記述了其間經過,沒有任何辯解。但我這幾天綜合手頭的各種信息,經過細緻的分析判斷,已得出一個結論,孔明先生是在誘敵深入。

瘳立冷笑一聲:“以乍敗誘敵,再引軍圍攻,這種計策,三歲小兒也能想得出來,曹魏軍中難道都是傻子不成?”

我吃驚的望着瘳立。他,竟然真得只一眼就看出先生的計策來了,而且他把這個計策打擊得分文不值。是他太高明瞭麼?

“若我爲孔明,有無數計策可敵曹軍,或爲疑兵之策,或圍魏救趙,或主動出擊,攻其必救,皆可禦敵於國門之外,而不會讓敵軍攻入我境。現在可好,東方天險已失,或攻或守,全在敵軍,而我軍處於被動局面。這個小亮啊!”廖立嘆着。

我想了想:“廖大人大才,自來與孔明先生齊名。先生何不寫個條陳與我,細細分析孔明失利之後曹軍與我軍的形勢,及其後舉措。若大人才華果然出衆,季漢亦不會屈了先生大才。”

廖立聽此語,不由目光一閃。他是狂生,不會掩飾自己,興奮的施禮道:“如此,我便回去。”轉身大步去了。

我望着他地背影,久久不語,隨之暗歎一聲。他有的些話有些道理,但是我還是相信孔明先生。我對先生的相信,甚至強於相信我自己。

廖立,你果然是有才華的,若不是你這個討厭地性格,怎會現在只是侍中?若你能如孔明先生那樣善人處事,使上下相安,優劣得所,以你的才華,又怎會讓李嚴登上高位。可惜,天下只有一個孔明,而廖立,也只是廖立。不過,我以好言安撫住你,讓你去寫條陳,也算是發揮了你的長處,助於增加我對戰局的瞭解,而在此期間,你被佔住了手腳,也不會四處亂轉,惹是生非了吧。否則,郭攸之負責地丞相府,還不讓你搞的亂成一團。

想着,我突然一驚,廖立大才,爲何來到我的身邊非議先生。要知道,我是先生的弟子,而且我只是一個監國的太子,並沒有處置大員地實權。他此來,目的何在?是其性情使然,還是他嗅出什麼味道?認定我可以瞭解他,重用他?想着,我叫來了李晟:“侍中廖大人奉命寫絕密奏章,你帶幾個侍衛去把他接到尚書檯,找一處安靜的地方讓他工作,不要讓任何人打擾他。記着,以重視他爲名義,絕不能讓他發現不當之處。”

李昆眨眨眼:“殿下要軟禁了他麼?”

“多嘴,我何時說過此話?”

李昆伸下舌頭,知道自己犯下了錯,轉身跑出去叫人了。

我被廖立打擾,最新一份戰報竟沒看清,此時低下頭去:曹丕親領中軍五萬居中,使曹宇引中堅營一萬人居前,夏候儒引武衛營一萬策應,夏候懋引中壘營居於永濟隔河與漢軍相對。戰報中,卻依然沒有提驍騎和遊擊二營現在何處。

我急急的看地圖,黃河自北向南流,在潼關處轉了個九十度的彎,折而向東,渭水、涇水、洛水等匯合之後,也在潼關之前與黃河交匯,便將戰場分成三塊,我軍主力與曹丕主力在渭河之南對恃,我軍處於守勢。渭河之北由黃河分成河東與河西兩塊,在這裡,我軍卻佔了局部優勢。由於馮習與河九曲的水軍,曹魏面對黃河無可奈何,郭淮不敢渡河,而公孫恭的人馬則被擊潰。若是我軍能有力法出奇兵至河東,然後自風陵渡的浮橋處突然進攻曹丕中軍……

我的心已是突突的跳起來。李晟突然進來:“太子殿下,廖大人獻計來了。”

廖立昂然而入:“殿下,想不想讓曹丕十萬大軍敗於一旦?”

―――――――――――――――――――――――――――――――――――

“將軍,此事要不要彙報給丞相再做定奪。”馮習問道。

魏延眯着眼睛,狼一樣望着水氣迷濛的對岸。

“不必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事事請示,便等於事事推責任,必會貽誤戰機。那是庸將的做法。爲將者,就算是擔上責任,也要幹成大事!我令王平北下佯攻河津,郭淮引軍北退數百里,此時對岸將領乃是曹丕左翼將領夏候懋,“一個*着父蔭和裙帶才能爬上來的蠢貨。此時曹軍還不知我在。若我突然過河,只需一擊,便能將他擊潰,然後引軍取永濟,迅速南下,取下風陵渡口,直插曹丕中軍側翼。以丞相之能,必可正面攻擊,就算不能捉得曹丕,也必令敵軍喪膽落魂,則我軍必勝矣。”

晨霧中,面如重棗,長鬚飄擺的魏延身上,竟似發出關雲長那般渺視萬物的氣息。馮習不由心動——或許,他真的能成功呢。可是,魏延的刀,真得有冷豔鋸那樣鋒利麼?他真得能劈開前面那支部隊。劈開曹丕的隊伍麼?

魏延看出馮習的猶豫:“臨晉軍事,由我負責,你若不敢,則勝負我自當之,有罪我魏延的頭去頂,有功麼,自然也有馮將軍你的一份。”

馮習被魏延的神情激起火氣來:“魏將軍說哪裡話。此事,自然是我與將軍共同負責,有功,是將軍的,有罪,也有我的一半。”

“好!”魏延將手一合,“爲了季漢,我們只求打敗曹丕,不計功過。讓我二人攜手,碾碎前面那團麪粉,拿夏侯懋的人頭,給陛下當酒杯。”

馮習笑道:“陛下乃仁慈之主,可不是匈奴人,不會用這個酒杯的。”

第15章 張魯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93章 狼煙第40章 雛虎第37章 雪攻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13章 世多歧路第93章 王碰王第48章 應對之策第54章 殘局第66章 再設圈套第15章 御史冷麪侍中終入獄 丞相賢良廖立感衷情第1章 別嫌我愛哭第55章 一道問題第85章 兵出徐州第25章 敗局第57章 立威第75章 蒲津渡口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49章 堅守第33章 錦馬超第81章 天塌第53章 全勝第63章 引蛇第40章 飛軍第80章 長城之戰第50章 意外收穫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43章 曹睿遷都第74章 亂局橫生第61章 吞刀第47章 死節第59章 奸細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91章 外憂內變第81章 天塌第29章 王濬誘敵第35章 野戰第22章 濁浪滔天第27章 血戰亂石灘第51章 許儀逞雄第24章 亂局第十八章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34章 智取且蘭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12章 破城第74章 黃河九曲第五章第25章 經濟之道第30章 大勢第37章 破圍第21章 長安夜第88章 死鬥第72章 潘璋奪權第93章 狼煙第十一章第91章 東吳內鬥第10章 我要伴讀第44章 攻心第92章 燒船第88章 闞澤被囚第6章 淯水狂瀾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65章 新的格局第94章 夜襲第24章 漠北兵鋒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16章 曹真的念頭第95章 火併第四章第12章 破城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97章 破敵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34章 變生第51章 八陣第55章 遊楚第44章 衛覬弄計第22章 山雨欲來第98章 下坯城破第53章 伯約論政第62章 割指第33章 錦馬超第94章 謀攻第37章 破圍第十九章第26章 南蠻之亂第99章 條件第69章 海上來敵第54章 縱橫捭闔第7章 白衣陸遜第63章 引蛇第8章 司馬昭之心第12章 戰長街八陣逞威 鬥趙雲曹肇赴死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41章 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