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樓船破敵

?大帳之中,王睿居中而坐,一身素甲,更顯得英氣勃勃。在他身後,擺放着象徵着皇權的節鋮,雖然眼下他的官職還不是最高,但有這兩樣東西,他就可以節制益州戰場上所有的人。?

給他這個權力,是我與孔明共同的意思。此次以樓船攻擊諸葛父子,是爲他日以樓船進攻東吳做準備,雖然季漢精兵良交頗多,但與東吳交鋒,必以水戰爲先,馮習張南二人皆老,王睿是衆所周知的水軍未來接班人,此次益州之戰,便是對他的試驗,精兵強將,以多擊少,就看他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此時,益州刺史馬良,將軍陳到,向寵,兀突骨,張南,校尉張苞,張豐,以及巴郡太守寵宏等人,皆環坐於側。?

王睿面對這一羣比自己官職還要大的人物,並無懼色,他微微一笑,道:“諸位將軍!陛下寄我以重任,封我爲水軍副都督,授我以節鋮,寄我以益州之事,王睿年輕識淺,愧不敢當,然益州之戰,關係季漢之根本,社稷之興衰,萬鈞重擔,寄於在座諸公身上,平日諸公,或爲王睿之前輩,或爲王睿之師長,最差的,也與王睿同給,平素交往,言語不忌,然軍中諸事,首重條令,言必踐,令必行,獎必信,過必罰,王睿執令乃代天而行,諸公可不重王睿,然必重天,必重季漢,必重陛下之大業!”?

衆人雖早知王睿非池中之物,必會場頂替老邁的馮習和張南成爲季漢水軍的第一人,但卻也並沒有想到他會這麼早就接管益州戰場,然此時卻也沒有說旁的話,畢竟王睿曾於長安城破司馬望水壩,隔斷司馬懿大軍。爲渭南大戰立下大功。在孟獲叛亂之時,又是他轉戰千里,救出向寵主力部隊,改變了整個益州戰場的局勢,最後逼得孟獲走投無路。他可算積功之高,少有人能及。加上他又是丞相親傳弟子,陛下好友,爲人思慮周密,處事果決,此時水軍副都督的身份來指揮益州水陸兩軍協調作戰,卻也並無多少爭議。?

向寵一笑,道:“王都督放心,陛下既託你以大任,你便是代天行令,益州百官,無不資本遵從!”?

王睿對向寵有救命之恩,向寵爲陸軍都督,在益州德高望重,他說話,即代表了益州部隊。?

兀突骨也道:“陛下和相爺讓誰打頭,誰就說話好了,用不着轉那麼多彎了。”?

王睿最擔心的卻是兀突骨,想他原爲一部之主,又與王睿岳父張飛交情不淺,算是長輩,若他不肯從令,自己學要使個手段,弄個激將法之類的,他卻沒有想以,蠻人向來最重將令,各部會盟,只要推出盟主,哪怕這個盟主能力再低,年齡再小,也要全軍服從,不會有任何的異議。?

一旁老將陳到見向寵和兀突骨表態,也笑起來:“你這小鬼頭,直說怎麼打好了,你不是同公瑾,我們也不是程普。”當年周瑜爲帥,程普以其年齡資歷比不及此而不服,後聞周瑜所爲,這才敬服,陳到一句話,反說得王睿笑了起來,原本他還怕自己駕馭不了益州局勢,反將大好局面因自己之故而有所破壞,此時方知陛下與丞相早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似乎除了自己那個大舅哥,旁人還真沒有人提出異議。?

“如此,王睿多謝衆位了,與東吳之戰,諸葛父子親來益州,後繼卻無援軍。這種情形,倒臺似東吳事先沒有長遠打算一樣,眼下我軍悄悄增兵,不但張苞關興等人前來,更因諸喬拖住陸遜,原來漢中準備救援諸葛喬的飛軍也來到益州,再加上我一直未曾與戰地樓船,人馬將近東吳地一倍,我們此戰,不但地擊敗東順,亦且要將諸葛父子盡數留在益州,不能放其歸去,明天的戰事,我打算這樣……”……?

隔着重重迷霧,季漢水軍在張南的帶領下悄悄的向東順水寨靠近。其餘軍士,在王睿的親自帶領下,悄悄向江心駛去。?

張南的進攻一路都很是順利,直到東吳水寨邊緣,東吳軍探哨這才發覺,一時之間,水寨早寨金鼓齊鳴,響成一片,雙方弓失交措,戰在一處。?

諸葛恪聞報,冷笑道:“我正怕他們不肯與我交戰,空耗我軍糧草,他們居然敢主動來挑戰於我,正和我心,各部注意,準備出擊!”吳軍雖然未乃提防,卻也是訓練有素,毫不驚亂,紛紛按着號令出帳迎敵。?

此時間大霧彌在,岸上也是白茫茫一片,只聽見季漢軍地喊殺聲,以及被季漢軍用火箭點燃的營寨升起的熊熊火光。完全出乎諸葛恪意料的。此次作戰,一直不敢與江順交鋒的季漢水軍重又出動,而且其強大攻勢絕不在東吳之下,季漢向以弓箭聞名,此獎季漢似要那些箭都不用花錢一樣,鋪天蓋地地射落下來,讓不及防範的吳軍膽顫心驚,在黑暗中和大霧中也不知來了多少敵人,前鋒線居然開始慌亂。?

諸葛恪忽然醒覺,漢軍攻勢如此之強,難道說是那傳說中地樓船出動了?他只聞樓船之名,卻從未見過樓船是什麼樣的,今日首戰,敵軍乘戰而來,攻擊犀利,卻也不可不防,當下諸葛恪下令,船隻靠岸,小心防守,以弓箭還擊,嚴防季漢軍隊攻入水寨,陸塞小心防範,嚴防季漢軍隊搶灘,只待天明,再行進攻。?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季漢的攻擊越來越弱。?

天色漸亮,大霧漸散,突然間,季漢軍方傳出一聲轟轟烈烈天的巨響,接着是無數人急聲吶喊,聲音惶急,前軍來報:“大人!季漢樓船觸礁擱淺了!”?

諸葛恪大吃一驚,接着大喜過望,他只恐有詐,當下下令水軍出擊,自己親上船頭觀看,行不多時,只見前方淺難之處,一船鉅艦半側半臥,停在那裡,動彈不得。不少士卒……上上下下,忙來忙去,但如此鉅艦擱於江心,豈是輕易……轉地。?

其實。說起來此處淺灘卻也並不算淺,往日裡大小船隻經行無礙,可是季漢這樓船太大了,居然被架在那裡,進退不得,一時狼狽萬分。?

諸葛恪大喜,這樓船據說是季漢經過數年時光。結合了曹魏的技術才建造而成,威力巨大,可稱水中霸王,今日擱淺,實是蒼天下助,若搶下來,運回東吳進行研究仿製,則東吳水軍戰力再上一個新臺階,這等功勞,也絕不下於攻城奪地,諸葛恪大聲吼道:“全軍上前搶下樓船。”他本來就是聲音極大之人,此時欣喜這定,那聲音只如暴雷一般。?

吳軍應令而動,水寨營門開放,戰船列列,如游龍出水,分成兩路,撲向漢軍水軍。?

漢軍更慌,一面放箭,一面抵擋,可是漢軍除了這艘樓船,其餘船隻皆爲張南屬下,數次慘敗於諸葛恪之手,哪裡抵敵得住。?

樓船之上漢軍紛紛跳上小船逃走,轉眼間吳船已經造近,吳軍盡皆大喜,齊聲暴喝,奮力划船。?

眼見樓船落自己之手,諸葛恪心頭忽生警兆:不對,久聞王睿之才得二叔真傳,怎麼會將數年時光打造出的巨船輕易擱淺?擱淺之後漢軍只略作抵敵便即逃開,他曾與漢軍交戰過,知道漢軍水軍雖弱,但卻是極有血性,往往死戰不退,此次對如此重要的樓船,居然只是略作抵抗,便即逃開,不對,其中有詐!?

雖然不知道是什麼詐,但諸葛恪認定那樓船處必有莫大危機,一時間理智壓制住奪功的衝動,難不成那樓船處有什麼伏兵?四下看時,四野寂寂,除非敵人藏在水中,否決不可能瞞過他的眼睛。?

但是,他還是立即下令,停止進攻,轉爲防守陣形,徐徐而退!?

可是,他還是沒有算到危險的來處,那危險不是來自樓船,而是來自樓船四周的水域!東吳船隻在水中,可不是想停就能停地,開始吳軍向樓船衝去,只怕慢了搶不以功勞,此時要求停住,可在慣性作用下,還在向前衝着,只聽轟轟巨向處,行在前面,靠近樓船地東順戰艦紛紛搖擺動盪巨震。?

順軍大叫:“水下有暗樁!”?

“糟了,我們上當了,船破進水了!”?

“船槳被東西纏住了!”?

“救命!”?

一時間亂成一團。?

卻正是王睿以“樓船”誘敵,假作擱淺,引吳軍來攻,卻提前在淺灘處設下鐵錐漁網陣,那鐵錐乃益州工匠費半年時光打造,益州本就出段質兵器,加上有天下第一的鑄造大師蒲元親自統領,這些鐵錐長一丈,鋒利無比,伏於水下,吳軍攻時,被刺破船體,登時進水,小一些的船轉眼間傾覆,大的也是行動不靈。而另外一些雖避這鐵錐,但水下還有好多漁網,纏住槳舵,動轉爲難,一時間尷尬萬分。?

與此同時,季漢軍真正的樓船在上游迷霧之中出現了,這樓船雖只有兩艘,卻如同巨大的堡壘,高有一層,寬達六丈,長達三十餘丈,船頭前面是兩人合抱地巨木造成的撞木,小船遇以它,必然被攔腰撞成兩斷,船身平均出水兩丈有餘,最高處達八丈,船身巨大,甲板上可馳車跑馬,環設女牆,垛口,密佈着一排又一排的箭手,而每一層樓,各開窗口,其的又布有一圈箭手,上下五層,密佈瞭解千餘名箭手,船頭設着十三具包車,巨大的石塊就放在包車旁這,艦體各易受攻擊處,皆鋪着氈革,用以防止火攻,最上面一杆大纛,上書“季漢水軍副都督王”。?

諸葛恪倒吸一口冷氣,東吳不是沒有大船,但東吳的大船與此船相比,便成了孫子,這哪裡是船,分明是開着一座城池撲了過來!?

季漢不但技術高,而且,還真地有錢啊!難怪造這樣的船,要幾年地時光!?

小山一樣的樓船,讓兩軍所有人都驚住了,接着,漢軍就傳來巨大的歡呼聲,而東順軍馬則無比沮喪,一向以水軍和戰船爲傲的順軍受此打擊,個個如喪考妣。?

諸葛恪大呼道:“退守,弓箭手準備迎敵!“?

便在此時,樓船之側,涌出許多小型戰船,如狼一樣撲向吳軍。藉着水力,衝向未曾落入錢錐陣,正在急忙回頭的吳軍。此時吳軍正在變換陣形,登時被攻入,那些戰船船頭包着精鐵,一撞之下,可以讓吳軍戰船受到重創,而張南親自指揮着這些小戰船在季漢軍樓船地掩護下,戰船受到重創,而張南親自指揮着這些小戰船在季漢軍樓船地掩護下,如同狼羣一般撕咬着吳軍的戰船,不時看到兩軍的戰船覆沒在江中,落水的將士幾乎沒有被拯救的可能,因爲敵軍的箭失會無情的射穿他們的身軀,江水皆被血染,戰船地殘骸順着江水東流而去,與此同時,巨大的樓船如虎入狼羣一樣衝入了戰陣,包石準確的落入東吳的戰陣之中,只要砸中,船隻立時形成了個大洞,江水翻涌而入,而撲天益地的箭雨更是讓吳軍死傷慘重,在樓船之側一箭之地,全部成爲死地。?

先被騙入鐵錐漁網陣,又被突入陣中樓船和鐵頭船衝擊,驚惶失措間加上樓船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使東吳水軍全無鬥志,根本無力防守,更不用說反擊,他們做的,只是想辦不支逃離這片死亡的水域。?

至此時,彷彿歷史重演,局勢與一年前諸葛恪大肆進攻張南水軍的局完全相同,只是慘呼和悲叫的一方換成了東吳。?

東吳的水軍已經放棄戰勝的可能,勉強逃回的船隻只是緊緊地防守着水寨,不讓季漢軍破寨而入,順軍的步騎雖然不能水戰,可是在旱寨裡面射箭還是可以的。諸葛恪此時心中滿是苦澀,他想以過可能失敗,但卻絕沒有想過會敗在水軍上,更沒有想過會敗的這樣慘。?

此戰之後,他的前途和命運只怕就已經註定了。?

第65章 新的格局第四十六章第38章 謀攻鄴城第7章 張機第18章 姜維歸來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百零八章 攻心爲上第三章第26章 南蠻之亂第65章 新的格局第26章 南蠻之亂第12章 戰長街八陣逞威 鬥趙雲曹肇赴死第28章 傷逝第75章 計騙闞澤第66章 破陣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74章 亂局橫生第四章第31章 谷中激戰第94章 謀攻第29章 失魚第39章 鏖兵漢虎第78章 “關公”顯靈第97章 破敵第44章 攻心第73章 李陵後裔第3章 洛陽攻守第64章 巨星隕落第59章 白帝之戰第91章 外憂內變第67章 王濬大婚第80章 舉國動員的曹魏第72章 將計就計第65章 新的格局第59章 奸細第24章 漠北兵鋒第24章 亂局第12章 《漢書》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65章 新的格局第95章 火併第97章 真相敗漏第63章 親赴河東第93章 王碰王第75章 計騙闞澤第83章 劉巴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33章 軟禁第88章 死鬥第34章 詞鋒第35章 平亂第49章 堅守第63章 引蛇第45章 石韜歸漢第98章 南下第2章 割地賠款?第2章 割地賠款?第60章 諸葛昆仲第5章 江東來的人第16章 義舍遇險第41章 守城第百零七章 再獵第40章 白馬將軍第四章第81章 天塌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76章 扶荔宮中的酒宴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95章 相攻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42章 關平逞威第59章 白帝之戰第30章 風雲突變第73章 陳羣父子第99章 條件第76章 鳳翼初展第80章 長城之戰第60章 諸葛昆仲第16章 鮮卑使者第43章 人心第19章 鮮卑攻略第71章 樓船破敵第3章 第一次轉折第62章 智取安邑第64章 巨星隕落第100章 天下歸一第70章 益州之戰的開始第60章 刺客第38章 鬥將第88章 闞澤被囚第99章 孫慮授首第60章 諸葛昆仲第64章 五泉山上第50章 藏匿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93章 狼煙第100章 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