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山雨欲來

這一年,在歷史上是一個令人傷感的年頭,魏、蜀、吳三國,各隕落了一顆明亮的將星。

在魏,是名動天下,隨着曹孟德打下半壁江山,號稱文武雙全的夏侯淵,在蜀,則是被父親最信任、最重用的千古戰神--關雲長;在吳國,則是被後人廣泛輕視的,白衣渡江輕取荊州、擒拿關羽的大都督呂蒙呂子明。

以上三人,呂蒙是病死,另二人則都是因爲過於自負,被人偷襲而亡。夏侯淵之死還好一點,雖措手不及,被趕到麾蓋之下,一刀兩斷,但殺他的也還是一代名將黃忠黃漢升;而二叔關羽卻要慘得多,丟了荊州悽悽惶惶敗走麥城,天大的英雄卻給無名小族抓了去。

我不知道,在已改變的歷史裡,這些故事還會不會重演。但起碼夏侯淵不會死在天蕩山了,因爲此刻,整個漢中已在父親手裡,面對曹孟德駐在長安的數十萬大軍,他只需要防守就足夠了。

歷史真是一個諷刺。

在另一個世界,謀略無雙的諸葛孔明據漢中之地,引百戰之兵,卻無法出得漢中一步,空奏一曲";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千古悲歌;此時,以兵法將略爲長,用兵神鬼莫測,連孔明也自嘆不如的曹孟德,坐擁數十萬大軍,一樣無法取下漢中。漢中四圍險要的地勢,對雙方來說,都是一樣的。

這樣一來,漢中就處於僵持階段,霸主們都把目光投向了荊州,看能否從這裡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荊州主將,是關羽。

對於我這位二叔,我從感覺上總有一種隔模,雖然他曾千里走單騎護送我母親甘氏的平安,也曾無數次救父親於水火。但是我感覺他就象他那口冷豔鋸一樣,鋒利、明亮,帶着殺氣和絕世的傲,讓人無法正視,只能低頭。

三叔號稱狂暴,但熟悉了之後,卻也溫厚可親。他在軍中,有喜歡喝多了酒鞭打士卒的惡劣習慣,但那樣一個酒徒,在家中,居然還有喜歡畫美人的愛好。這的確讓人感到造物的不可思議。所以在我幸福的兒童時代,也曾有騎在他頸上游戲,抓他大鬍子把玩的愛好。

但對於二叔關羽,我卻不敢。唯一的一次撫摸,是我以爲他坐着睡着了,出於對那部天下知名的鬍子的好奇,我偷偷用小手碰了碰,結果他立即眯起眼,從那細小的縫隙裡射一道電光出來,嚇得我再也不敢接近他。

他這個人,就算處於喧鬧的人羣之中,也似遠離人世。當他一手撫着長長的美髯,一手持《左傳》細觀的時候,那不象在學習,而似在享受,享受一種個人精神世界裡的自得其樂。關羽素有";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的稱喟,但他對士卒的";善";,給人的感覺更近於一種強者對弱者的憐憫和施捨。他的本領的確高強,能爲的確出衆,也的確有驕傲的本錢,所以,全世界也沒有幾個人能放在他的眼裡。這種驕傲,促成了他的個人悲劇。

他的個人悲劇,又造成了西蜀的悲劇,桃園三雄,連環隕落,彝陵之敗後,益州再無爭雄天下的實力。這是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最終傾覆了全部的蜀漢江山。

而我,如何來改變這段歷史呢?

我問水鏡先生荊州之事,他道:“荊州,四戰之地,關羽將軍勇冠三軍,通曉謀略,文有馬良、伊籍、向朗、糜竺,武有糜芳、廖化、關平、周倉,人馬雄壯,名動中華。然其人也,性傲自妗,不納人言,外不知和藹東吳,內不知平衡將士,可百勝而不可一敗,勝則亦驕其氣,敗則死無地也。”

我望着水鏡先生,感嘆無盡。雖早知水鏡先生識人,卻想不到眼下平和之時,卻能算出世界的真實走向。

“那麼,我當如何?”我問道。

“你,”司馬徽笑着,“以你此時此地情狀,進亦錯,退亦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還不如不做,我若是你,便自返益州,回府養病。病好之後,求學博知,豐富歷練,上孝君父,中和百官,下結黎庶,一旦庭堂有事,進可以爭儲位,窺神器,退可以封疆土,享王侯,豈不舒心快意!”

我搖着頭,誠然,先生之策,是最穩妥的方案。但在此非常時刻,要我回去混吃等死,天又何必生我這一場,我與扶不起的阿斗又有何分別?

“先生,我要留在荊州,請先生教我。”

水鏡撫掌大笑:“好好好。”轉身而去。

他就是這樣可恨,就算想幫你,就算真幫了你,他也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要你自己去想,去做。這是他與孔明最大的不同。若是孔明,他就會幫我細細劃出幾條策略,並從中挑出最好的一條讓我來實行就可以了。而他,就算他向父親推薦孔明,也不直接說孔明的名字;就算已說服張魯讓出漢中,也不告訴我事已辦妥。

不過,你不幫,我也有辦法。

我把諸葛喬、姜維、王睿三人叫來,共同商議。

“關將軍名動中國,又有馬良諸公相佐,不會出什麼問題吧。東吳偷襲,他們真得會這樣做麼?他們敢這樣做麼?關將軍的兵馬之精,可不是隨意一個人就能偷襲的了的。”在荊州的時候,關羽幾乎是每一個有着軍旅夢的少年眼中的神話,就算是思維細密的姜維也不例外。

“好呀好呀,讓他支持劉升之,打個大敗仗,摔個大跟斗,看他以後還敢不敢跟咱們叫勁兒。”心思機敏,嘴巴卻極壞的小王睿拍着掌說道。其實他心中未必這樣想,但他卻要給我出這口氣,所以把大家心中都有,卻人人不喧之於口的話說了出來。

諸葛喬想了片刻,緩緩道:“水鏡先生看人極準,此次也不會有錯。然而,縱要干涉荊州之事,以我四人,要兵無兵,要權無權,且事出無名,又能做什麼?關將軍獨統荊州,又是少主的叔父,他若怪罪,誰能擔當?豈不把少主害死了。更何況上次漢中之事,我等出力極大,少主卻受不白之冤,白關了那麼久,怎麼纔出來,就又……”這也是一番道理。

我說道:“無論如何,我也不能眼見荊州可能面臨危機而不顧。”

“好,那就去去南郡,找糜將軍。”諸葛喬沉思半響,忽然一拍手掌。

“糜芳?”南郡太守糜芳,說起來,是我舅舅。他的妹妹就是長板坡上投井而死的糜氏母親。這位母親,我在心裡,一直是當成親生母親一樣看待的。因爲這位母親的緣故,我與糜氏兄弟也親一些,逢年節還經常上府問安。可是在心裡,我對於這位舅舅,卻一直看不起,他隨父親也有幾十年了,可是半次出彩的事也沒做過,打仗是常打常敗,守城是常守常丟,雖然面臨的對手的確是他難以應付的,但給他一個平庸的評語,應該說還是允當的。最可恨的是,他在關羽丟荊州的時候,居然降了東吳,這實在是讓人難以容忍了,所以父親爲二叔報仇,征討東吳的時候,他雖然又復降漢,並把害父親的馬忠殺掉,父親還是不肯寬恕他,竟親手剮之以祭關羽。

這實在是個沒有本領,沒有主見到可憐的人物!

但是現在,他卻是我們唯一可以利用的平臺。

第65章 新的格局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28章 捕羊第38章 長安安民第78章 “關公”顯靈第22章 皇后星彩第60章 刺客第99章 條件第98章 南下第80章 舉國動員的曹魏第54章 軍校大典第3章 第一次轉折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93章 王碰王第35章 隱憂第52章 末路英雄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71章 章武元年第79章 大婚之日的戰書第37章 破圍第93章 狼煙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61章 吞刀第84章 地覆天翻第94章 夜襲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30章 大勢第47章 好多奸細第96章 決戰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89章 趙雲第65章 新的格局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44章 衛覬弄計第37章 雪攻第10章 攻城第55章 遊楚第98章 南下第20章 刺諸葛第86章 龜陣與火攻第37章 遺折第54章 殘局第50章 鄴城雲亂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72章 幷州匈奴第8章 拜師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4章 宛城風雲第7章 白衣陸遜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65章 閻燮伏誅第四章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三章第20章 軍校風雲第28章 傷逝第55章 一道問題第12章 戰長街八陣逞威 鬥趙雲曹肇赴死第17章 舉士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71章 樓船破敵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30章 風雲突變第17章 丟宛城第39章 鏖兵漢虎第86章 龜陣與火攻第84章 渡河第百零二章 關鳳第17章 丟宛城第54章 殘局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12章 《漢書》第88章 死鬥第93章 王碰王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第29章 初學政事第7章 白衣陸遜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100章 天下歸一第43章 曹睿遷都第53章 伯約論政第54章 殘局第92章 合力齊心第28章 捕羊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16章 義舍遇險第百一十章 馬忠第88章 闞澤被囚第88章 世上沒有神第40章 飛軍第50章 鄴城雲亂第72章 將計就計第48章 星隕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61章 各呈豪強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23章 孫權稱帝第26章 合圍第37章 破圍第94章 謀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