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定關東

我經過華山的時候,四叔對着郭淮發起最後的犯攻,先生取得洛陽,將司馬懿逐到南陽之後,也開始對還在圍中的離淮部進行夾攻。

郭淮雖然也是出色的將領,但趙雲龐德加孔明這樣的超豪華陣容來對付他,還真不是他能承受的起的。每日裡,包石弩箭打得魏軍擡不起頭,城門被打壞,城牆段段開裂,魏軍的屍身狼籍,血流成河。其實早在洛陽大火夜裡,郭淮就發現了事情不妙,他當時膽顫心驚,只想出城去救,卻知根本來不及,又想。諸葛亮多智,這或許又是季漢之計,故意在野地燒荒好騙自己出城,好在城外聚殲自己,可是時隔不久,消息傳來,洛陽城破,司馬懿六七萬精兵折損過半,勉強闖出重圍,逃到南陽,去匯合徐晃了,聽到這個消息,一向堅強地郭淮險些暈過去。司馬懿倒是走了。自己怎麼辦。函谷關是洛陽的西門,眼下院子都成了別人的了,這個門兒能如何?可是想走已經來不及了。不說趙雲龐德日日攻城,自己走得再快,也快不過趙雲和龐德的騎兵部隊,就算是走,自己又能走哪條路線呢?到處都被季漢佔領了啊。正在猶豫,漢軍已把函谷關東西兩側全都堵上了。這函谷關就象人的嗓子眼兒。是細細一條穀道,兩側一堵,插翅難飛,函谷關號稱雄關,堅固之極,可若是對付一般地軍隊也就罷了,偏偏季漢這些年,也不知道從哪裡弄來那麼多的攻城武器,在它們面前,這堅固地城牆簡直是不堪一擊,有如無物,攻至緊要處,季漢弄來巨大的幾十頭牛拉的投石車,能將數百斤重的巨石投到城牆上,一下下去,城牆坍塌一大片……後來才知道,這東西是準備送到洛陽的,可是沒送到洛陽就完了,他們就近送到這裡來了,可是自己哪裡吃得消?

季漢打一日,宣傳一日,讓函谷關投降,保證全關軍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否則的話,絕不放過一個人。郭淮拼了命,咬牙堅持,開始他還認爲,就算季漢再強大,自己也該堅守不屈,保持氣節。可是當他城中人數下到一半時,他開始動搖了。而且這時季漢宣佈,誰能把郭淮擒了,獻關投降,可以賞萬錢,封關內侯,這下子,郭淮覺得身邊每個人的目光都不對,他們偷偷自己的眼神,就象是在看一座會動地金山。

終於,在十月初十那天,郭淮獻城歸降了。

我於十月二十五日抵達洛陽,此時關東平定,洛陽八關盡入季漢之手,歷時四個多月洛陽大戰以季漢的大獲全勝而告終。乘曹睿初繼大位,曹魏內部不穩,而季漢早有準備,與東吳聯手,打了曹個措手不及,也算不盡雪前恥,爲父親報了當年的大仇。

失了洛陽,曹物舉國震動,曹睿發罪已詔,並要求司馬懿全力回奪洛陽,要曹真擊敗張飛部,進取洛陽,但是司馬懿此時正與陸遜交戰正酣,而曹真被張飛連敗數場,無法正面其鋒,想要反擊,根本就作不到。

東吳得知我們取了洛陽,也迅速發來賀表,並要季漢出兵幫助共同擊敗司馬懿。

……

“丞相,這次平定洛陽,終於完成了父親生平之願,聯代父親謝謝你!”洛陽內城,我與孔明邊走邊談。

雖然此地已非東漢地南宮北宮,而且由於大火,到處都是來不及整理的斷壁殘垣,滿目荒涼景象,但我還是激動萬分,再殘再破,這也是東漢二百年的都城,功成三分,業復五銖,北定中原,還於舊都,父親生前遺志,如今一一全都實現了,我如何不感謝先生,如何不感謝他所做的一切比神更偉大,爲了完成父親的心願,在歷史上,他六出祈山,活活累死在五丈原。在些世,他盡心竭力幫着我,與我一起來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終於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完美的打敗了司馬懿,證明了他纔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智者。而先生於是,如父如師,儘管我總是說,我不用人扶,但是,他就如同父親一樣,爲我指路,幫我把關,在我做錯事的,悄悄地爲我補漏,在我面臨危險時,勇敢的爲我遮擋風雨。其實在很多時候,我真得想叫他一聲相父,如歷史上的自己那樣依賴他,藏在他的翼下,享受從父親那裡極少得到的父愛。但是,不行了。我現在不是原來的我,我沒有軟弱的權利。此時。我的目光早就又投向了東方和南方。

孔明照例是不受我地感謝:“陛下何出此言?攘除奸兇,北定中原,興復漢寶,還於舊都,此乃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何謝之有?”在他心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再正常不過的。這是一個臣子應盡的本份。

其實早知先生會這樣說,不知爲什麼,我們兩個誰都明白對方的心意,但心要一開口說話,就是朝中奏對地樣子,絲毫不似我與旁人交流那樣隨意。或許,這就是先生特意培養出的我地“帝王風範”吧。我便也轉換話題:“先生,你如何看待東吳之事?”

“東吳之人,孔明的回答竟是極爲迅束果決。”孫權其人……人,且精擅平衡之道。季漢弱時,他與季漢結盟。但季漢強大了。他卻不可能不考慮孫吳的尷尬處境。我季漢立國,陛下稱帝,繼承漢室之正統,曹魏受禪。也稱爲帝國,只有東吳孫權,還是一個王。他這個王名不正,言不順,還是曹魏所封,此後,他能轉而受我季漢封賞麼?還是他也會自己稱帝?陛下,他若是稱帝,我季漢將如何對待他?若是認可,何以面對漢室老臣,若是不認可,我們又如何來保持與他們的盟好?“

這的確是個問題,直接提到點子上,若是孫權稱帝,我還如何與他保持盟好呢?顯然,眼下的我,是無法歷史上那樣對他的先爲進行恭賀的。但是,隨着他力量的增強,肯定會有這方面地轉變的。眼下季漢才吞下洛陽,不可能同時對付東吳和曹魏,我們的力量並足已司時支撐兩大戰場。

“不過,雖然在未來,東吳肯定是我們的敵人,但眼下他們背叛盟約,還不至於,我軍與東吳接壤之處,原來只有三峽,現在多了個上庸,三峽數百里峽口,鳥懼魚愁;上庸漢中,古稱天獄,曹操亦望而興嘆。他們進攻這兩處,都是仰攻,東吳人馬,擅於水戰若棄水而登山,卻非其所長,而且必會失去我們這個盟友,對東吳來說,得不償失。眼下奪取利益纔是最重要地,荊州,揚州,哪個地方都比益州要富強,眼下來說,爭奪這些地方,纔是最重要的,不過,隨着季漢實力增強,利益之爭會越發增多,我們與他反目的風險也會越大。比如我們南下荊州,就會與陸遜起衝突,”孔明顯然是很想拿回荊州的,對於他來說,那是他隱居地成在,是父親與他初見的地方,而我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畢竟我在那裡出生啊。

“還是算了,吃得太多,會消化不良,荊州,就便宜東吳吧。”我終於還是忍痛放棄了,“這樣好了,先生,眼下陸遜對付司馬懿殘部和徐晃有些力不從心,我們既然眼下不想與東吳翻臉,那就示一下好,派人去大街他一把,若得了荊州,則與他們劃出界線,不得相爭,以後的事麼,那就隨機應變好了。”

孔明點頭。

十一月初,姜維,王平,王睿奉命前往南陽,匯合諸葛喬,與陸遜配合作戰,迎戰司馬懿,接受陸遜的調遣,趙雲,龐德部東進虎牢關,配合張飛對付曹真。

。。。。。。。。。

夏侯霸離開洛陽,化妝東行,他份作流民,雜在百姓之間,結果因爲身體強健,竟在半路上被抓了壯丁,修了十幾天的城牆,後來好不容易纔找機會逃出,這下子他不敢隨意行動。白天藏在山林草野之間,晚上下班纔敢東行,渴了餓了,有時就偷,有時就搶,偷不到搶不到,就忍。有的時候,他甚至以腐屍和老鼠爲食。

他從來不知道,自己居然這麼能吃苦,這麼能禁餓。每當這時,他就更恨司馬懿,若不是他的那個狗屁計策,讓自己做伏兵誘敵,自己怎麼會被季漢擒住?他怎麼會吃這麼多若,他不是季漢地細作又是什麼?哪怕就這一點來說,他也該死!

司是,他也知道,司馬家根深葉茂,沒有真憑實據,只怕搬不倒他。更何況郭太后的家族還在幫着他,難道自己能對陛下說,自己是聽到季漢兩個小兵聊天,這才茅塞頓開,發覺司馬懿是季漢細作,來奪大魏江山麼?這樣說,雖然自己是皇親國戚,也會被罵出去的。就算是司馬懿在此疆用兵不當,在洛陽速敗於敵手,沒有直接證據,那也無法證明他的罪過啊。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陛下對自己的生母之死,應該有所覺察,在北疆時,與曹肇在一起,曾聽曹肇隱約顯露過對郭後的不滿,曹肇那可是陛下最親近的人啊,他對郭後不滿,肯定是陛下對郭後也不滿,陛下下心地仁慈,事母至孝,母親死的不明不白,原來是太子時也就罷了,此時當了皇帝,若是掌握了真相,能不報仇?

可是,陛下事母再教,他現在是皇帝,着眼點是天下,眼下天下大亂,大工業魏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他會不人有采取措施對付司馬懿決心呢?若是陛下爲了顧全大局,認爲動不得司馬氏,或是認爲還不到動司馬氏時候,自己跳出去,豈不是自找苦吃?

不論如何,你害了我,你毛了北疆又送出了洛陽,我也要想辦法殺了你,爲大魏除害,爲我報仇!

對了,自己何不北進,去可內抽曹真大都督,或許只有他,纔有實力對抗司馬懿吧。

。。。。。。

司馬懿萬萬想不到,在北疆之戰中,萬不得已被他當成棄子丟掉的夏侯霸已將他視爲平生大敵,要殺他解恨。但是他卻知道一件事,眼下的形勢對他實在太不利了。

諸葛亮給他的信件中,第一條就說,他將在七天內攻破洛陽,然後對外說,是司馬懿將洛陽讓給的季漢,使他在曹魏難以立足。

他不信,結果,根本就沒有用七天,諸葛亮就把洛陽拿了下來。若不是自己跑得快,應變得體,只怕早就留在洛陽成了戰俘,這樣的慘敗之下,這個謠哪裡還用季漢來造,眼下謠言早就滿天飛了,什麼說主將無能,累死三軍的;什麼說內外勾結,出賣京都的;還有人說他用洛陽來換司馬昭的活命,可發現司馬昭沒有回來,他們轉而又說,這恰恰證明了,司馬昭就是季漢的細作,他回季漢給司馬懿安排去了。

司馬懿遇到過無數的失敗,但從沒有一次失敗如這次這樣慘;司馬懿也遇到過無數的困境,但從沒有一次困境如這次這樣險。

在逃離險境時,隊伍還好帶,可是當漢軍不見了之後,被連續行軍拖垮的魏軍對他已經沒有好臉色了,甚而至於,有人敢當面把那咱輕視的眼神表露出來。

司馬懿想,他需要一場勝利,只廖若晨星10打有勝利,才能挽救這支隊伍,才能挽救自己。

“大都督若救自保,向東吳開刀可也!”

司馬懿不由又想起信中的內容。

‘這個妖人!“他恨道。

第32章 逃脫第89章 將計就計第40章 白馬將軍第50章 藏匿第58章 劉璿劉諶第93章 狼煙第40章 雛虎第30章 大勢第48章 應對之策第53章 伯約論政第74章 黃河九曲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88章 闞澤被囚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25章 慕容族的異類第三章第99章 孫慮授首第89章 雨中破敵第百零七章 再獵第85章 逆擊第31章 流言第20章 軍校風雲第45章 石韜歸漢第92章 合力齊心第25章 敗局第64章 五泉山上第72章 將計就計第56章 圍捕虎豹第12章 破城第二十七章第11章 天降神火第68章 香逝第60章 刺客第24章 亂局第39章 領軍第96章 司馬之死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10章 我要伴讀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67章 可笑的賭鬥第67章 可笑的賭鬥第81章 暗箭第62章 割指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79章 司馬的突襲第53章 伯約論政第21章 長安夜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7章 張機第30章 伏擊第73章 千里追蹤第91章 東吳內鬥第百一四章 爲君之道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10章 攻城第13章 歷危機關鳳初曉世情 泄隱密廖立夜投曹魏第51章 八陣第四章第37章 破圍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49章 堅守第43章 人心第21章 長安夜第72章 將計就計第32章 備戰第65章 白馬鐵騎第51章 八陣第28章 墳墓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第百零二章 關鳳第10章 我要伴讀第16章 曹真的念頭第3章 洛陽攻守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76章 東吳論戰第39章 內亂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84章 慌亂的帝君第49章 誘餌第54章 殘局第81章 天塌第47章 死節第34章 詞鋒建興二年季漢官職表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56章 圍捕虎豹第73章 李陵後裔第63章 引蛇第83章 連夜脫逃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10章 我要伴讀第27章 血戰亂石灘第53章 全勝第66章 再設圈套第92章 燒船第17章 丟宛城第7章 張機第21章 惱人的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