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

回到長安城中時,李嚴已在宣室等我。我有些奇怪,今天本是休假,這樣的日子他一個人來做什麼?李嚴向我施禮後說道:“陛下,臣有一件大事不敢不報。”

我斥退從人,道:“坐下說話。”

李嚴點頭坐下:“陛下,近來臣接連收到舉報,這些舉報皆指向一人,而且所言不似空處來風,臣初時不以爲意,然越到後來,便越是吃驚,到後來,竟有驚恐之感,不敢不報與陛下得知。”

我笑笑道:“不知指向何人,竟讓我的御史大人驚恐,難道是哪個皇親國戚不成。”

李嚴道:“不是,這些舉報指向丞相。”

“什麼?”我吃了一驚,若說旁人,我還信得,可是丞相,他在季漢聲名如日中天,甚至不下於我;他深受季漢兩世重用,爲當仁不讓的第一親力大臣;他一心爲國,操勞不休,他事必恭親,清正謙潔,他是季漢真正的支拄,是我成就大事的最重要的一環,怎麼會有人來舉報他?舉報人沒有長腦子不成?

我正色道:“凡事皆要證據,若因無源之風而疑忌大臣,豈不令人寒心,你便是因這些沒有來由的舉報來見朕麼?”

李嚴坐正了身子,說道:“陛下,御史臺爲天子耳目。糾舉百官,推鞠刑獄,丞相爲百官之首,職責雖重,亦爲御史臺監察範圍之內。孔明雖爲陛下之師,但陛下乃季漢之天子,安可以私情而廢公義,重丞相而輕御史,如此。則陛下設御史臺何用?”

聽李嚴指責,我只得說道:“朕方言重了,朕只是有些吃驚。絕沒有輕視御史臺的意思。但你單獨來見朕,不會只是因一些風聞之事吧。”

李嚴從懷中取出一卷細帛,交於我手,打開看時,卻是卻是一張目錄:“一、彈諸葛亮把持朝政,結交大臣事;二、彈諸葛亮和設曹椽,意圖不軌事;三、彈諸葛亮蠱惑帝君,更改祖宗成法事;四、彈諸葛亮濫用職權。私建部曲事;五、彈諸葛亮縱容親屬,欺壓良善事;六、……”

李嚴站起身,搬動身後地一大堆書簡、紙張、帛冊,道:“這些皆是原件,筆跡並非一人所爲,而且其言每每事實清楚,有些竟是我也不知道的,故微臣不敢隱瞞,特來報知陛下。以‘彈諸葛亮私設曹椽’爲例,諸葛亮在丞相府下設立知聞所。又在各地設下機構,其人員秘密不與人知,而花銷頗巨,近年所費,幾乎可以裝備一支五千人的部隊;而‘彈諸葛亮把持朝政,結交大臣事’指出,諸葛亮在朝堂上一人獨大,一語所出。衆人景從,上至大將軍,下至小小郎官,皆唯唯而矣;‘彈諸葛亮縱容親屬,欺壓良善事’。則有人在漢中大肄收買土地,下面屬員報知微臣,其人竟是孔明的族弟……”

聽着李嚴的話,我先是極爲吃驚,因爲每一件都有模有樣,不由人主不動心。待得細細翻揀,卻發現這些奏章雖然表面看起來危言聳聽,其實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東西。

說孔明結交大臣,把持朝政,雖然孔明爲百官之首,以其能量和官位的確在朝中一言九鼎,舉足輕重,但他的忠心我卻是深知的。歷史上他一人任丞相錄尚書事,假節,更領司隸校尉、益州牧之後,依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何況如今;至於說他私設曹椽,建立知聞所,其實那是我地授意,此所的作用是收集魏吳各處的消息,旁人自然不會知道其中地秘密;至於蠱惑帝君,更改祖宗成法,所指自然是更易察舉之制,那分明是我與他共同所爲;至於他私建部曲更是胡說八道,那裡面把虎步營,乃至姜維的雛虎營都算成了孔明的和兵;不過,這個孔明的族弟又是何人,怎麼會以孔明的名義在漢中併購土地?

此時我的吃驚,不僅在於此文所彈的內容,更在於是誰寫了這些東西。我對李嚴說道:“這些東西,便留在朕處。關於收並土地一案,你派人徹查,若果有此事,則一定嚴辦;若與丞相無關,也要還丞相一個清白。此事事關重大,必須保密,你知,朕知,不可傳於他人耳中,否則的話,朕容得你,國法也不能容你。”

李嚴應命。

目送李嚴離去,我首先對李嚴產生懷疑:作爲御史中丞,彈掉孔明之後,他便是丞相,攻擊孔明,這自然晉升好辦法。但是,此時的李嚴不是歷史上那個白帝城託孤的李嚴,他該有自知之明的。何況以這樣幾份東西,想要彈倒我的老師,季漢的丞相,哪有那樣容易的事?此事除了對李嚴有好處,當然從大的方面來說,對魏和吳也有着極大的益處,正如我們曾對計挑撥賈詡和司馬懿一樣,這兩個國家自然也有可能來離間孔明和我。不過不論如何,還是先察清楚再說。當下我讓人把三叔和傅彤請來。三叔兼着司隸校尉之職,此職實權極重,負責督率京城徒隸,避捕奸邪和罪犯,由於實權極重,東漢以來不設丞相,而御史中丞與司隸校尉、尚書令就被稱爲“三獨坐”,在皇帝面前,只有他們三人可以坐下。不過,三叔只是掛名,卻極少接觸實務,一些日常工作都是由傅彤負責的。傅彤是個很忠心地人,可惜在歷史上,他在隨父親東征時被陸遜火燒連營,爲掩護父親力戰而死。我對此人還是很相信的,也知道他不是個多嘴的人,可以做好這件事。於是把此事交給他辦理,讓他悄悄徹查。着看倒底是誰在背後搞鬼。若真是李嚴,他雖然有能力,但若爲了自己的私利而廢公義,我也饒不了他。

不過,唉,丞相地權力,也的確是大了一些。被這樣一個人的光芒完全擋住,並不是讓人開心的事。可是,我既然有這樣一個人人羨慕地丞相。又怎能挑三檢四呢?只要他能使季漢強盛,哪怕讓他獨掌大權,又有何不可呢?可是。那些奏章上的內容卻不斷的閃在眼前。

自有漢以來,相權便與皇權有所爭執,故而武帝后其不再設丞相,到後來更設立中朝,代替外朝。此時孔明之權力和他的影響,其實已經遍於軍政各個方面,甚至我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已處於他的陰影之下。

我不得不承認。這些奏摺雖然沒有什麼根據,但那些頗有份量地標題,對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君主來說,還是極有力量的。

我努力擺脫這種感覺,對着自己說道:“劉禪,你記着,你只是中人之資,天下比你強地人多得是,你要做的是使比你強的人爲你所用,而不是把一切權力攏到自己手裡。否則的話,你面對的只有失敗!丞相在,則季漢安,你永遠不要懷疑孔明!”這樣連着說了三遍,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感覺輕鬆了些。我自嘲道:“說實話,有孔明這樣的臣子,有的時候壓力還真是大呢。”

離了宣室。我向後宮走去,纔到椒房殿,便見百十個宮女排成軍陣,筆直得站在宮門前,一動也不動。我奇怪問道:“她們在做什麼?”身邊小太監趙吉應聲跑過去詢問。可那些宮女卻是彷彿沒有聽到一樣,也不回答,連身子都不動轉。

趙吉跑回來道:“陛下,奴才也不知出了什麼事,那些宮女好象都不會說話,也不會動了,光在那裡眨眼睛。”

我親自大步上前,喝問道:“怎麼回事?”

那些宮女本應該立即跪倒地。可是這些宮女雖然面上極爲害怕卻全身發抖着不敢動彈,爲首一個宮女想了一下,卻雙手抱拳,施個怪模怪樣的軍禮:“啓稟萬歲,我們在練兵。”

“練兵?”我鼻子差點氣歪了,這是宮中,讓宮女練的哪門子兵?我又不是吳王闔閭,搞什麼鬼嘛。難道是星彩弄得?不可能,星彩怎麼會做這種荒唐事?可是除了她,這宮中還有誰能指揮這些宮女。這是未央宮,又不是長樂宮,有兩位太后主事。“誰讓你們練兵的?”

“啓稟萬歲,是解憂公主。”

關鳳?她好好的跑到我宮裡練什麼女兵啊。自從父親封她爲解憂公主之後,便給了她隨時入出未央宮的權力,後來父親更把溫室殿賜給她居住,對這個義女,簡直喜愛的超過了兒子。關鳳回來後,倒也的確不似白帝城那個任性的有些過份的少女。她日日守在父親牀前,不避骯髒地幫着我扶侍父親,其親密程度簡直超過星彩。父親病重那些天,她茶飯不思,哭得兩眼紅腫,讓我都感到心下不忍。居喪之時,她就跪在靈堂,整日裡哀哭。我想到她的身世,其可憐之處遠遠超過我。一個女孩子家,母喪父死,又落入敵手,雖未受到大的戕害,卻也是人生一大慘事,所以我對她也頗加縱容。實在想不到,

她居然在我宮裡練起兵來。

“公主在哪?”

“回稟萬歲,公主上午時要我們列隊,當時姐妹們有幾個不聽,她就說練兵時,軍紀爲先,說以前有個將軍練兵,把貴妃都殺了,皇帝也沒有怪那將軍。我們的小命更加微賤,哪敢不聽公主的話?適才她又要我們列隊,說半個時辰後回來,誰敢亂動,就打斷腿,誰敢說話,就縫起嘴。”宮女說着,委屈的眼淚流下來。

我又好氣又好笑,揮手道:“都散了,散了吧。公主來了,朕與她分說。”

衆宮女聞聽此言,如蒙大赦,頓時作鳥獸散。我正要讓人去找鳳,卻見園門處人影一閃,關鳳奔了過來,跳腳道:“誰讓你們散了的,都回來!”

我喝道:“鳳兒,你這是做什麼?還有沒有一點規矩了?在宮中拿宮女練兵,虧你想得出來?”

“可是鬥哥哥,”關鳳氣鼓鼓的道,季漢天下,也只有她敢叫我鬥哥哥而不呼爲陛下,“我和您說過多少次了,我想帶兵,可是你不讓,我只能拿這些宮女來操練操練。何況,古時候也有大將這樣做地。”

“那是吳王要試孫武是否有真才實學,你一個女孩子,當什麼將領?”

“孫太后在東吳,不是也有女兵營麼?憑什麼我就不可以?”

我被她駁得無言,恨道:“你就不聽話吧。自己回宮去,好好想想,別整天給我添亂!”

關鳳瞪着眼睛看着我,淚珠只是眼圈裡打轉,突然一咬牙,哭着跑了。

回到後宮,我對星彩說道:“鳳兒近來胡鬧,星彩你怎麼也不管管她。”

星彩向我施過了禮,邊替我換衣服邊道:“她那個脾氣,陛下又不是不知道,除了二伯和父皇,就算是徐伯母都無法管束得了她。當今之世,除非陛下的話她還能聽上幾句,旁人,根本沒用的。”

“她聽朕的話?開什麼玩笑?我可覺得她從來沒聽過我的話。”

“陛下是真看不出來麼?這樣明顯地事——旁人讓她做什麼事,或者按什麼規矩行事,她就會立刻駁回去:‘你憑什麼命令我?’‘你算老幾?’‘逼急了我,我一頭碰死,找我皇伯父和父親去!’”星彩學着關鳳的口氣,無奈的一笑,道,“可是陛下叫她的時候,您說:‘鳳兒,坐下來吧。’她便說:‘我偏不坐下。’可是卻偏偏坐下了,您說:‘鳳幾,這幾日天寒,要多注意身體。’她會說:‘我的身體,反正沒人關心,死了最好。’卻感動的眼圈發紅。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是這樣麼?我原來沒有注意,現下細細想想,卻似乎真是這樣。

一邊想着,我口裡卻道:“這個鳳兒,遭遇之慘,自是可憐,又生得這般容貌,偏一心想要攻取東吳報仇。朕手下不少將領都對她存着心思,向朕提起過,連你弟弟和諸葛喬都動了愛意,唉,真是麻煩啊。”

星彩抿嘴一笑:“臣妾也可憐鳳兒妹妹。臣妾倒是有個辦法,可以管住了她,給陛下解憂。”

“什麼辦法?”

“陛下娶了她不就成了,那樣她就成了我的妹妹,不再是小姑子,我就有辦法管她了。”

第四章第85章 兵出徐州第5章 江東來的人第87章 迷霧重重第59章 白帝之戰第44章 攻心第93章 狼煙第12章 破城第4章 所謂嫋雄第66章 再設圈套第3章 第一次轉折第30章 風雲突變第39章 領軍第41章 且蘭城下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28章 傷逝第13章 世多歧路第11章 天降神火第9章 戰曹肇公主用計 思前事阿斗明心第22章 山雨欲來第80章 舉國動員的曹魏第54章 縱橫捭闔第71章 靈州第43章 人心第14章 林中夜宿第十八章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11章 公子“成名”第26章 合圍第16章 鮮卑使者第56章 圍捕虎豹第四十七章第50章 鄴城雲亂第68章 司馬再變第6章 歷史不是那麼好改變的第71章 章武元年第78章 鬥智鬥力第9章 添械增兵第32章 口利如刀第53章 伯約論政第66章 再設圈套第20章 軍校風雲第61章 吞刀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92章 燒船第14章 董昭定計縱廖立 李嚴報信戲張苞第9章 大禹定鼎第百一十章 馬忠第68章 司馬再變第17章 舉士第16章 曹真的念頭第33章 錦馬超第3章 洛陽攻守第89章 雨中破敵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86章 陸遜獻計第94章 謀攻第58章 劉璿劉諶第66章 再設圈套第54章 殘局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51章 許儀逞雄第66章 再設圈套第89章 雨中破敵第1章 完美的開始第百零六章 蠻人第百零五章 誰是獵手第71章 樓船破敵第22章 濁浪滔天第14章 林中夜宿第9章 戰曹肇公主用計 思前事阿斗明心第98章 南下第9章 添械增兵第五章第85章 降魔神杵第56章 圍捕虎豹第百零二章 關鳳第61章 吞刀第25章 慕容族的異類第75章 計騙闞澤第41章 守城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2章 割地賠款?第81章 暗箭第36章 亂營第15章 張魯第5章 父子之間第85章 逆擊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87章 巧妙周旋第51章 許儀逞雄第10章 我要伴讀第26章 合兵第80章 長城之戰第8章 司馬昭之心第90章 漢軍退卻第64章 巨星隕落第47章 死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