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就算是沒有菜,那也得喝二兩

蘿蔔燉野豬肉,辣椒和茄子絲炒豬肉絲,黃瓜片炒豬肉片。

再端上用竹簸箕裝的蘸醬菜。

簸箕裡裝有小蔥、野蒜頭、幾樣野菜、婆婆丁、小白菜,蘿蔔條,配着用大醬炒的二大碗蘑菇豬肉丁。

不知道的,以爲這家要不過了,過年也不敢這麼吃呀。

道道菜裡放肉,香味直往人鼻子裡灌。

白玉蘭看的心疼膽疼。

她就出去瞧兩眼打架揚眉吐氣的功夫,她那倆傻閨女愣是依着她們外婆指示做飯。

算了,白玉蘭勸自己:

今日過的那叫一個有滋有味,比以往一年間全加在一起的事還多。吃些好的沒啥。

尤其是姑爺子們。這一天死去活來、趕路、追野豬、賣肉、打架。這把咱大夥忙的。

左撇子倒是一點兒不心疼吃好的。

他們老兩口平日子吃啥都是吃。

本來家裡有肉也是惦記想讓孩子們吃到嘴。至多這頓少做些,把肉醃起來等孩子們下回來再做。其實裡外裡一樣,又多不出啥,何必費那事。

“都吃飽飽的,咱家難得聚這麼齊,就差我老閨女啦。”

左老漢看向仨姑爺,雖沒到眉開眼笑的程度,但是眉眼間也比往日舒展了幾分。

小稻說:“爹,我有給小妹單獨留出一碗菜。等妹夫回去,小妹就能吃到。難得有肉,正好讓我羅大娘也嚐嚐咱家手藝。”

左老漢一聽更加滿意。要得要得,大閨女心細。

羅峻熙聽出老丈人想小閨女,急忙表態:“爹,我近兩日就帶小麥回來看您和娘。”

才說完,碗裡就多出一大筷子肉,是秀花外婆給羅峻熙夾的。

秀花心想:這得鼓勵,告訴孩子這麼做纔是對的。

這孩子除了有個糟心娘,剩下處處讓人滿意,看那張臉都下飯。

左老漢用手使勁抹下嘴,裝作擦嘴,掩飾嘴邊溢出的舒心笑容,用筷子一指:“開吃。”

朱興德和楊滿山立馬動筷。

羅峻熙慢一些,看到長輩們夾菜,他才動筷,夾的還是黃瓜片。他不想吃野豬肉,總能想起野豬想吃他的模樣。

朱興德用大餅子夾住肉,一口咬下去,半個餅子不見。

一邊說話一邊又用婆婆丁卷着蔥白和蘿蔔條蘸醬,含糊道:

“爹,外婆要是不罵那些話,我都不知曉村裡還有人敢欺負咱家,真是慣的他們。甜水她娘,一天天不知道在尋思個啥,從來也不告訴我。”

爲表達真實性,朱興德說話間還瞪眼小稻。

小稻衝他賠笑臉,心裡琢磨的卻是:

她男人這一昏,也不知咋的啦,還給昏的主動惦記她孃家。

以前可不這樣。

以前,倒不是說她男人對待岳父岳母有多不好,只能說,很平常,和大多數的女婿差不多。

媳婦回孃家,問幾嘴岳父岳母身體咋樣,過年過節拎東西來一趟。

再加上她男人乾的那些不正經活計,起早貪黑的朝外跑,不像莊稼漢還有個農閒能四處看看。

不過,眼下甭管是因爲啥有了變化,她男人能主動關心她孃家是好事,別說瞪她幾眼,就是罵幾句,她也會配合。

朱興德只一眨眼間就吃差不多,吃完六張餅子,其實還能再吃六個,但不吃了,給岳父省些口糧。

速度慢下來,不再嚼着東西說話,這回口齒清楚道:

“要說,主要還是賴我。一天天瞎忙,顧頭不顧腚,總不來露面。整的咱家好像沒有壯勞力似的。等這幾日安頓完我爺,我就來。爹,地裡的活你先放着,你腿腳不好,彆着急,我來幹。”

左老漢連連擺手,“你忙你的,不用來。”

就是不知大女婿在忙啥。

這麼多年,他都納悶。

要是能告訴他就好了。

不過,倒是沒少他大閨女吃喝。一年到頭還能讓大閨女和小外孫女扯布添新衣。

白玉蘭給大姑爺夾一筷子放遠處的豬肉絲炒辣椒茄子絲,也拒絕道:

“用你們幹啥,我一人就能幹完。

再說了,哪有像你外婆罵的那麼邪乎。

別看家裡只剩我和你爹,可一個村裡住着,擡頭不見低頭見,咱家又沒和人結仇,誰能閒的欺負俺們。

俺們也不可能放挺讓外人欺負不是?

只村裡幾個碎嘴婆子講閒話而已。”

朱興德道:“閒話也不行。一般這種情況,就是家裡男人沒管。我就不信了,真管,封不住她們那張破嘴?還是她們男人欠收拾。”

楊滿山給小豆夾幾筷子菜還被訓了。

小豆低聲訓過:“吃你的吧”,訓完俏臉一紅。

過一會兒又數落滿山:“你咋不夾肉?只吃蘸醬菜乾啥。”

所以楊滿山全程陷入低落、疑惑的情緒中。感覺小豆又在嫌棄他。也不知醒來那陣,媳婦說的話到底算不算數。

只這時候,插嘴說句:“爹,我明日就來幹活。”

左老漢從沒想過還有這種幸福的苦惱,要主動攔着姑爺子們來幹活。

像大女婿,真推不開,來就來吧。

畢竟大女婿上有老,耽誤掙錢能“啃老”,家裡不缺吃不少喝。

二女婿可不成。

二女婿沒田地、沒其他掙錢道。

一年到頭全指望這時節打獵。等入了冬,那獵物更不好上套。

所以說,從吃到穿,一年的嚼用,全指望二女婿在這一陣打獵多少。

給他來幹活,誰去打獵?等幫他家收完糧,二閨女家一冬吃啥喝啥。

“就五畝地,快拉倒,都不許來。”

大女婿、二女婿:你老別再勸,我們非要幹。

“幹也不用眼下,秋收再說成不成?快去忙你們的。”

大女婿、二女婿再次表示:你老別安排了,我們自己會看着辦。

羅峻熙倒是知曉自己情況,沒敢打包票,但是也湊熱鬧說:“爹,到時兩位姐夫受累,那我往家送吃的。”

左老漢一個激動,騰的站起身。

白玉蘭疑惑:“這好好嘮嗑呢,你要幹啥去?”

“我去取酒。”說完就直奔後院。

到後院還能聽見白玉蘭在納悶:“老頭子,你哪來的酒?那幾罈子,閨女們成親不是都喝了嗎?”

左撇子心想:不,他還有第四壇,當年藏在桃樹下。

當初,想着媳婦萬一能生出老四呢,到時娶兒媳喝。

這回不藏了,給姑爺們喝。姑爺能頂半個兒。

再回來時,左老漢抱着酒罈子激動的臉紅,手指蓋裡全是泥,挖酒罈子挖的:“咱爺幾個喝點兒。”

秀花女士瞟眼他那沒出息的女婿。

只幾句熱乎話,今兒稍稍爲你出頭,就能給你哄成這樣?

不過,難得高興,秀花沒說啥打擊左撇子的話。扭過頭召喚甜水,來牆根兒底下說話。

“甜水,告訴太姥姥,那肉好吃嗎?”

“好吃。”

“大聲點兒。”

“太姥姥,那肉吃的我滿嘴流油!”

可苦了東西兩院的鄰居,聞着飄香的味兒,還得聽人家形容那肉嚼起來有多香。

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鄉村宅鬥第一百零七章 率先遞出橄欖枝(二更)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們是純潔的關係第十一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爲蝶豆花打賞+)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何處不報仇第二百三十章 慢慢地品雪落下的聲音第二百六十九章 看臉(二章合一)第三百零七章 深山哧溜滑第二百一十五章 家裡養的“小白臉”回來了第三百一十章 這不是大爺,這是老北鼻第四章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預防(七更,爲清和亦然打賞+)第二百六十章 遠距離傳真(二章合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第一百九十一章 貪民者之賊也(二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的頭第一百六十四章 來吧來吧,相約山下(八更,爲遊雪打賞+)第八十六章 愛要說出口(兩章合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切自備(二章合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成詩第三十五章 女兒是爹孃小棉襖第二百三十八章 醒不來的夢,醫不好的痛第二百零七章 兩章合一第四十五章 別讓我一個人睡(一更)第二十七章 從小丫鬟到小心肝第二百三十七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家超市第八十八章 你入學那新書包有人給你拿(兩章合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沒整明白(十一更,爲書血1314打賞+)第三十八章 最親的人(爲小妮就是矯情打賞+)第七十章 這要是真的該多好(兩章合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無名之輩(一更)第二百八十九章 辭舊迎新第二百三十五章 這該死的壓迫感第五十六章 社會搖(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六更(爲禿驢竟和貧道搶師太打賞+)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是否懂(兩章合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他從怒火中走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他會魔法吧第二百三十一章 佚名第一百三十章 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第五十九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二更)第二十二章 總有那解不開的小疙瘩第一百二十一章 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一更)第七十二章 東邊在獵豬,西邊在收糧(一更)第三十七章 我有錢有錢啦,我都不知道怎麼去花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顯擺如錦衣夜行第三百三十章 被惦記第二百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兩章合一)第三百零八章 二百零五第六十三章 放開嘴就是罵(一更)第八十章 點點滴滴(一更)第六十章 因爲愛你們,我一如既往(一更)第二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要生了第一百四十章 左家秘方就此誕生第二十五章 爲了你,換了心腸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娃萬事足(二章合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他會魔法吧第二百五十章 牛愛上羅呀愛的瘋狂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六更(爲禿驢竟和貧道搶師太打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雪中送炭(兩章合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醒不來的夢,醫不好的痛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第三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家超市第二百七十二章 登門第十七章 想你就亂亂亂頭緒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當家做主站起來(爲20190723093113097+)第一百六十四章 來吧來吧,相約山下(八更,爲遊雪打賞+)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第三百八十五章 從頭再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潑水節第二百八十九章 辭舊迎新第二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孝順叫作給錢第三百二十四章 計劃存儲第十四章 就算沒人爲我鼓掌第三百八十二章 遊寒村纔是你永久的家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孝順叫作給錢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做大哥好多年(二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噢大哥,你是我心中一首歌第九十九章 人間精品嗨起來(兩章合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今夜無眠(十七更,爲苦竹精舍打賞+)第三百一十六章 鄉村宅鬥第一百五十四章 誰還不是個演員(兩章合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你讓你倆有話題第六十一章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二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第二百六十二章 牛魔王(二章合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家超市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價之岳母(兩章合一)第四章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百家姓上少了第二姓第一百一十六章 無名之輩(一更)第五十一章 歡沁(四更,爲也是亦然打賞+)第一百五十一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