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作保

第235章 作保

但即使是王秀娟已經儘量往少了說,付林君也十分震驚。

北方糧食畝產一百到兩百石,南方好一些的地方,可能最高也只能到三百石。

這南瓜雖然不是平日常見的糧食,但付林君是吃過的這東西的,吃起來甜甜蜜蜜的,比糧食的口感還要好,還不用脫殼。

畝產居然能有五百石!

付林君唰的就從座位上站起來,“大娘你說的是真的嗎?!這南瓜真有畝產五百石?!”

王秀娟道:“自然是有的,雖然我才種了半畝地,但我的半畝地就有三百多石,考慮到有可能是山中土地肥沃的原因,但若是在山下畝產五百石應該也不是有什麼問題。”

付林君笑了,“太好了!就算沒有五百石,能有個三四百石也很好了!”

百姓太苦,若是多了這一種能吃的糧食,不知道能救多少人。

王秀娟想說這南瓜雖然可以當飯吃,但也不能只吃南瓜,但又想了一下城外那羣流民的慘況,她把這句話嚥了回去。

這年頭有東西吃就不錯了。

還是不要說出何不食肉糜這種讓人見笑的話。

“咱們北方吃水稻的比較少,但我想着我們靠近大河,水源充足,也可以種一些水稻。”王秀娟拿出另外一小袋水稻,都是她精心挑選的種子。

付林君遲疑,他們是北方人多數還是吃小麥,但也不是說不吃水稻,只是說北方用水不方便。

王秀娟又道:“原先我在山上琢磨出一種方法,本想試驗,但誰知道後來又出了那些事,急急忙忙搬到縣裡來,這才耽擱了,眼下開春天氣漸漸變暖,我想試試種水稻,用魚稻共生的方式。”

聽到陌生的名稱,付林君疑問道:“大娘,何爲魚稻共生?”

王秀娟解釋道:“魚稻共生,顧名思義就是魚跟水稻一起生長,秧苗插進田裡的時候放入苗魚,跟水稻一起成長。這樣子養出來的田魚肉質香甜。水稻也能長得更好。”

付林君不是不識五穀的人,她問道:“那魚不會吃水稻嗎?”

“把魚苗放進去的時候魚還小,就吃田裡面的那些害蟲,等它長大的時候,水田裡面也長出了不少雜草,而這些雜草就是魚類最好的草料,也省去了咱們除草的功夫,魚類的糞便還可以做水稻的養分,讓水稻長得更好。這是一個互利共生的生長方式。”

付林君不太理解能不能成,但聽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想了想她開口道:

“行,我把靠近大河的那五十畝地劃給大娘你負責。”

“大娘,雖然你說的很有道理,但到底大家都沒見過,所以我也不敢冒險給你太多的土地,這五十畝給你試試,若是能成咱們再推廣,若是不行咱們就不考慮了。”

要是沒有南瓜,付林君肯定不會這麼痛快的就劃五十畝地給王秀娟當實驗田。

北方本來就地少山多,像河邊的那些上等田更是難得。

但有南瓜打底,她多了一絲底氣。

她相信王秀娟不會幹出欺騙她這種蠢事。

王秀娟本以爲能有個十畝地就不錯了,誰知道居然能得個五十畝地,她心裡也滿意了。

然後歇了半個冬天的王秀娟又開始忙活起來了。

……

付林君帶人去給王秀娟圈出地後又派了不少人給她打下手就離開了。

等晚上回到家中和常淵通過氣,常淵也沒說什麼,他的夫人並不是那種只知閨中事物的大家閨秀。

他相信自己夫人不會亂來。

一日,王秀娟吃過午飯打算往地裡走去。

“西西她奶。”

王秀娟看去,是丁婆子。

“咋的了?”她停下邁出去的腳步。

丁婆子解釋,原來是她爲自己小兒子相中兩戶人家,想來找王秀娟琢磨琢磨。

王秀娟還以爲是什麼大事,不過這對人家來說確實是人生大事。

“你家娶兒媳婦兒我也拿不了什麼主意。”王秀娟可不想攬這種事兒上身,到時候討來的媳婦兒丁婆子不滿意,那不得埋怨她?

丁婆子一臉糾結,“有一戶人家,那姑娘品性倒是不錯,模樣也長得好,還說是可以不要聘。”

王秀娟驚訝,長得好,品性好,還不要聘禮,怕不是有什麼問題?

她直接就問出來,“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丁婆子解釋,“年紀稍微有些大,但我家那小子也不小了,這我倒是不介意。就是她家沒有壯丁,就只有一個老孃和弟弟,平日裡就賣茶水討生活,要是娶了她,肯定也不能不管她家人。那姑娘也事先說過了,自己嫁進婆家肯定會管孃家的,起碼要等到她弟弟成年可以頂起門戶纔會放手。”

王秀娟聽了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反而覺得這姑娘有情有義,而且也知道輕重,幫助孃家,是因爲孃家沒有生存的能力,但是等她弟弟成年頂立門戶之後,她也知道分寸,放手迴歸婆家。

丁婆子又道:“還有一戶人家,家裡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她是最小的,聘禮要五兩銀子,我倒不是嫌他們要的多,只是這家人跟我相談的時候,這話裡話外就像賣閨女一樣,我聽着就不舒服。不過這姑娘模樣倒是也不錯,在家裡也挺能幹的,屋裡屋外一把抓。不過他們現在住在城外。”

王秀娟自己是傾向第一家的,但她不能這麼明着說,她只能提出自己的意見讓丁婆子自己參考。

“第一家雖然說那姑娘還要拖着孃家,但她孃家的弟弟按你說的,年紀也已經12歲了,要不了幾年就可以頂立門戶了,而且她們姐弟關係這麼好,等她弟弟長大之後肯定也會是姐姐的助力。這姑娘嫁人都還惦記着孃家,可見品性是個不錯的,也知道在弟弟成年後放手,是個有分寸的。”

“第二家雖然要的聘禮有些多,但娶了之後沒有孃家的拖累,她是最小的,家裡有什麼事也找不到她頭上。而且也是個勤勞肯幹的。”

丁婆子無語,她是想找王秀娟幫她分析分析,可是王秀娟淨挑着兩人的好處說了,然後也不給她什麼意見。

王秀娟又打發了丁婆子兩句,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城外已經開始就近分配流民了,馬上就要到農耕的時間,這些流民正好就近分配到那些空的村子裡面,把地全都種起來。

種子是常淵賒給他們的,包括田也是常淵佃給他們的,不過要耕種十年這田纔會真正的屬於他們。

幾戶人家聯合作保賒糧種,只要糧食種出來就立刻要去還了糧食,剩下的交完三成稅就是他們自己的。

當然,若是出了事情,也是幾戶人家一起承擔。

(本章完)

第224章 運送第179章 剖腹取子第211章 一網打盡第129章 琉璃第428章 官身第28章 小瓷瓶第187章 人心惶惶第268章 聲名俱散第418章 告御狀第337章 混亂第461章 信任第212章 融入第48章 研究經費第126章 全民皆兵第384章 治療第248章 奸細打工記1第175章 水車下水第373章 拜訪第299章 拒絕,短視第242章 出發第338章 狗皮膏藥第353章 無根,落地第237章 作威作福第137章 建城第197章 感謝朝廷第42章 縣尉第17章 陷阱第169章 金瘡藥第225章 蠢笨第165章 軍令狀第71章 睡都不敢睡第49章 越想越氣第357章 踏上金鑾殿第416章 棺材第305章 熟人,突襲第383章 看病第330章 驅趕,過了病氣第371章 親自接,安排差事第117章第127章 豁出命去保護第271章 刀利否第90章 人氣居高不下第251章 出事第187章 人心惶惶第51章 應該凍不着吧第162章 感激第268章 聲名俱散第143章 我要是知道不就是將軍了第227章 左膀右臂第402章 同鄉威力第347章 哭嚎第76章 全村上陣第161章 孵小雞第177章 夫人怕是不行了第418章 告御狀第223章 雪橇第304章 婉拒第136章 別打他們的主意第101章 分工合作第400章 推廣,來信第21章 良言難勸該死的鬼第110章 西域商人第251章 出事第315章 勸服,助紂爲虐第399章 老家來信第346章 求情,打聽第52章 事態嚴重第271章 刀利否第78章 糧食荒第472章 不是看上姐姐了?第273章 上門第137章 建城第298章 商討,傲氣第147章 並不是饋贈第450章 天狼城第18章 送行第142章 巡邏士兵第417章 面聖第179章 剖腹取子第439章 一傳十第364章 營生第261章 工匠搬遷第421章 狗咬狗第208章 掐我一下第407章 實情,怒火第120章 悲從心來第442章 “請人”先鋒再次出發第473章 外室,真相第386章 支支吾吾第119章 抱頭痛哭第469章 名聲在外的賴婆子第342章 驅趕第266章 演戲第456章 市儈第250章 奸細打工記3第463章 孔明燈第249章 奸細打工記2第434章 偶遇第112章 攤派第154章 屠夫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