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文死諫

大龍皇帝李政高高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威嚴的掃視着下方的文武百官:“諸位愛卿,除了兗州蝗災的問題還有沒有奏本啊?”

朝中文武大臣相互巡視了一眼,端王李楊出列站到中庭:“啓稟陛下,臣弟有本要奏。”

李政眉頭一皺,看着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端王李楊:“准奏,端王所奏何事啊?”

端王李楊從衣袖中取出一本奏摺:“回稟陛下,兗州發生蝗災大禍,蝗蟲過境,寸草不生,如今兗州百姓肯定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臣弟懇請陛下開倉賑災,兗州刺史羅林有負聖恩,竟然枉顧百姓安危與不顧,隱瞞兗州蝗災的消息,導致衆多大龍朝的百姓食不果腹餓死街頭,臣弟以爲應當即刻下旨將兗州刺史就地革職查辦,以儆效尤,至於詳情臣弟已經在奏摺中一一敘表,請陛下查看。”

李政衝着一旁的太監示意:“呈上來。”太監馬上走下龍梯接過李楊手中的奏摺呈給皇帝。

“陛下,奏摺。”

李政細細翻看手中的奏摺,越看越是眉頭緊皺然後看着端王:“戶部侍郎馬泰來負責賑災事宜,兵部郎中於同浩出任兗州刺史?”

端王行禮:“回稟陛下,臣弟只負責舉薦,至於如何處置臣弟並不會過問,陛下明鑑。”

李政掃視了一下諸位只曉得眼觀鼻鼻觀心的大臣,嘴角輕輕揚起:“端王所奏,諸位愛卿以爲如何?兗州刺史羅林就地革職查辦,戶部侍郎擔任賑災糧餉,兵部郎中出任兗州刺史的摺子諸卿可有異議?”

一個站在左邊排頭身穿紫色官袍的中年人站了出來,手持朝笏,“啓稟陛下,臣童三思有異議,有本要奏。”

“哦,右相有何要奏?准奏!”

“回稟陛下,兗州雖然是山西府的一個下州,可是我朝規定,下州刺史官居三品下四品上,兗州刺史羅林是先皇在位時威赫三十七年的進士,資質頗深,且爲官廉潔,官居四品上,太祖令有言,審理四品以上官員必須經過三司會審,查出實據方可以定罪,如今端王所言直接將羅刺史就地革職查辦不符合法制。臣諫言,將兗州刺史安全押解回京,經過三司會審之後,證據齊全再行處置。”

李政點點頭:“右相所言甚是,這是太祖定下的規矩,四品以上官員審理必須經過三司會審之後一切屬實才可以定罪,諸卿以爲如何哪?”

“啓稟陛下,臣魏永有奏。”

“魏愛卿也有本要奏?准奏。”

“兗州刺史羅林是否有罪暫且難下定論,如同右相所言,需要經過三司審理之後纔可以定罪,臣無異議,但是端王奏摺之中舉薦戶部侍郎賑災,兵部郎中於同浩出任兗州刺史臣有異議,官員任免須有吏部審覈任免,何況是一州封疆大吏,如此輕而易舉的決斷,僅憑一份奏摺便可定論這是對兗州百姓的不負責,請陛下明鑑。”

“啓稟陛下,臣夏公明有本要奏。”

“御使大夫,你也有本要奏?”

“回稟陛下,臣彈劾端王李楊,枉顧宗法禮制,禍亂朝綱。”

端王李楊臉色陰沉,稍微側身狠狠的盯着出列的御使大夫夏公明,御史大夫有責檢查朝中百官的一切舉止行爲,有風聞奏事之責,想不到今日竟然會將火燒到自己身上。

李政眼睛一轉:“哦?夏愛卿何出此言?端王致力賑災,爲朕排憂解難,怎麼能是不顧宗法禮制,禍亂朝綱哪?”

“回稟陛下,吾朝太祖令有言,後宮與宦官不得干政,上到親王郡王,除太子以外,李氏宗親有爵無權,逾制着斬,端王乃是親王,根據禮制,過問朝政,舉薦官員便是逾制,論罪當斬。請陛下削去端王爵位,押往天牢,有宗府審理錄證,秋後問斬。”

滿朝文武皆是震驚的看着站在中間的御史大夫夏公明,想不到他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端王逾制不逾制那還不是皇帝說的算,如今其搬出太祖令來,這是徹底斷了端王的後路啊,夏公明,你可真是又公又明。

端王嚇了直接跪在地上:“陛下明鑑,臣弟只是爲了陛下排憂解難,絕無逾制之舉,夏公明老賊這是誣陷臣弟,臣弟請陛下做主。”

李政面露難色:“夏愛卿,端王也是好心,無心之舉,朕看還是算了吧。”

“陛下,法制就是法制,臣身爲御使大夫,職責在此,好心與無心都是逾制,請陛下執太祖令,削去端王爵位,押解天牢。”

夏公明身後的一衆御史相互看了看,還是跟着老大走吧,身爲御史的職責註定如此,相接跪了下來:“請陛下執令,削王爵,下天牢。”

李政一陣頭大:“夏愛卿,朕想......”

“回稟陛下,臣死薦,皇帝李政,你忘了祖宗的禮制了嗎?數典忘祖便是不孝,賞罰不分便是無信,李政你想當一個昏君嗎?”夏公明將近六十歲高齡,鬚髮皆白,眼神凌厲的看着高坐在龍椅之上的皇帝。

李政神色發紫,氣氛的看着先帝遺留下來爲數不多的老臣之一的御史大夫,想指着鼻子罵他一頓,可又怕將他一不留神的罵走了,畢竟五六十的高齡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啊,難得一諍臣,再說了在其位謀其政,夏公明確實沒錯,御使大夫的職責便是糾察百官。

“臣夏公明請陛下削王爵,下天牢。”

看到剛正不阿的夏公明李政嘆了口氣:“傳旨,端王無視祖宗禮制,逾制朝事,即日起貶爲郡王,面壁一月不得上朝,欽此。”

端王狠狠的瞥了一眼夏公明,恨不得弄死這個老頭子,可是李政已經下旨了也不敢反駁:“臣謝主隆恩。”

“夏愛卿啊,君無戲言,朕已經下旨了,你不能讓朕朝令夕改吧。”

御史大夫叩頭起身,他剛正不代表他不懂禮制,爲君者不可朝令夕改,事情已成定局,在逼迫下去就是不識擡舉了。

見到回到原處的御使大夫,李政鬆了口氣,萬一夏公明繼續以死相諫可真的有夠頭痛的了,這也是夏公明敢直呼天子高姓大名卻依舊穩坐其位的原因,明大理,知進退,諍臣纔是好諍臣,真要是一根筋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而且李政需要夏公明這樣的元老,資歷深厚,爲人不負其名,公明,有時候夏公明確實是一把好劍。

第七百一十二章打土豪呢第一百八十四章父慈子孝第七百零四章去追啊第3146章 容不下我第一百一十七章獸人永不爲奴第三百七十六章請封第一百零九章各爲其主而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如隔三秋第二十一章李濤入殿第七百一十一章爲人處世第三百五十二章睥睨第一百一十七章好喝吧,我女兒發明的第七百五十三章兵發鬼背山第一百三十四章這樣的江湖第三百五十一章武庫第七百一十六章不打死就行第一百三十七章它的宿命第三百零六章柳影帝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公平第一百一十九章柳家的天第二百七十二章春秋大夢了無痕第五百二十三章難能可貴第七百二十一章戰事擱置第六百八十一章酒後失德第二百零二章青青草原第三百七十七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八百七十八章眀悉第三百五十四章老夫就是不要臉第九百四十三章通病第一千七十九章小溪三煮柳表哥第三百三十六章驚天巨響第五百五十一章愛信不信第六百二十二章創造機會第3232章 罪魁禍首第一百六十二章裡應外合第一千零一章翻身了第三百四十二章能者居之?第一千四十九章傷殘勿論第三百四十章天下我要九十九第六百五十九章雷聲大雨點小第九百四十三章通病第一百三十六章國戰十九第一千六十三章一場豪賭第一千二百一十章江山如畫第七百八十四章告老還鄉第二十八章顛倒黑白第七百四十章拉鋸戰第五百七十章能容我否第五百一十六章巴結扛把子第四十五章更近一步第十九章內閣定型第五百零九章人情世故第一千六十二章好戲開場咯第五百二十七章誰還沒幾個親戚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誰解其中味第六百四十八章我像傻子嗎第二百七十九章大鬧吏部第三十章睡服她第三十四章狂風暴雨馬蹄疾(月票)第九十一章 想歪一點點第三百零八章萬里家書報平安第一百二十四章困獸之鬥第九百五十六章馬放南山刀兵入庫第六百八十三章調虎離山第一百零九章 局內人,局外人第一百二十八章那是什麼書第一千三十二章你中有我第七百一十一章爲人處世第二百一十五章 閱歷不同第六百七十二章異數(爲全體兄弟月票)第六百三十七章呼延玉不行第一千零八章雙喜臨門的想法第六百七十五章一禮亡國第六百八十七章被截胡了第一百五十四章都吃的起茶葉蛋第四百三十四章壓低價格第五百章我打第九百一十二章萬里長征人未還第七百七十四章癡心人第五百三十四章畢生所求第二百六十八章 養寡婦了嗎第四百三十五章提親第四十二章不日?就完婚第十九章看你如何當忠臣第二百五十四章誰有意見第八百一十三章回還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歪曲事實第二十九章放心,叔叔不是什麼好人第八百八十四章難言第七百八十二章生死相隨第四百六十七章初交鋒第五百六十六章行不更名第七百一十七章不像你的性格第六百零二章泛泛之交第一百四十三章打上門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老匹夫第二百一十七章來事了第一百六十一章秋闈二第七百四十九章大局爲重第二百九十一章縴夫的愛(爲寒笑寒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