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敲定實驗方案

昆市,姑蘇大學三清分校。

叮鈴鈴~

早上八點整,上課鈴聲準時響起。

黃勤站在門口,一陣狼吞虎嚥,吃掉手中最後一個包子,隨手把塑料袋扔進垃圾桶,然後踩着鈴聲走進了教室。

隨便找了個角落,掏出一本厚厚的教科書,認真聽起課來。

重返課堂快一年了,他早已習慣了這種來去如風,公司,家和學校三點一線的忙碌生活。

每天上午來學校上兩堂課,中午在食堂吃個飯,下午趕回公司幹活,晚上回家再看看文獻,跟導師同學聯絡下感情,12點倒頭就睡,一來二去,竟然喜歡上了這種異常充實的感覺。

今天是專業課《細胞工程技術》,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口沫橫飛,同學們在下面昏昏欲睡,只有他聽得精神抖擻。

尤其是老師講到《動物細胞工程》這一章,黃勤一聽就樂了。

“哈哈,動物細胞培養,動物體細胞核轉移技術和克隆動物,動物細胞融合。”

“這課程我太熟了,簡直都能上臺教課了。”

“老師這ppt多少年沒換了,還在講克隆羊多利的培育過程呢。”

“期末考試又得考100分了,多不好意思。”

黃勤想到這裡,忍不住撓了撓頭,憨憨一笑。

他這個碩博連讀,2年碩士+3年博士,基本上所有課程都安排在了研一,從研二開始就要正式選課題,爲科研熱身了。

幾門專業必修課,什麼《高等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還有這門《細胞工程技術》,全都是他耳熟能詳,每天工作用得熟極而流的內容。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基本上都能考滿分。

讓他頭疼的反而是馬哲,學術道德這種公共課,根本沒時間複習,只能考前拿着筆記死記硬背,以60分出頭的成績驚險過關。

英語的話,他跟威廉姆斯混了幾年,早就鍛煉出來了,不管是研究生英語還是專業英語,考個八九十分都沒有問題。

至於那些選修課,什麼動物模型應用,常用實驗技術,分子藥理學,基因組學研究,蛋白質工程,電子顯微鏡觀察與活細胞檢測技術,等等。

對他來說全都瞭如指掌,熟的不能再熟,就跟菜場買菜一樣,閉着眼睛答題都行。

哐哐一頓操作猛如虎,考完一看99。

剩下文獻論述課,他把以前寫的一篇讀書筆記改了改交上去,就引來老師一頓誇讚。

總之,這些課上下來,他震驚地發現一切都簡單得不可思議,考試拿高分比吃飯喝水都容易。

而他也徹底完成了從學渣到學霸的華麗轉身,治癒了長期以來對考試的恐懼心結。

除此之外,學校生活算得上輕鬆宜人,是從實驗室的刻板生活中投來的片刻小憩。

一上午的課程轉瞬即逝,黃勤光速跑去食堂,打包了兩份盒飯,興沖沖地跑去實驗室。

“老師,我給你帶了一份飯,有你最愛的雞腿。”

黃勤打開飯盒,露出油光錚亮的大雞腿,他知道老師一般吃飯比較晚,就順手給他帶了一份。

杜彪擡起頭,眼神複雜地看着他:“黃勤啊,辛苦你了。”

這個學生確實沒得說,雖然有時候說話過於直白,但是勤奮好學,開朗熱情,還能帶資進組,有這樣能打的學生,每個導師半夜做夢都能笑醒。

他昨晚就差點半夜笑醒了。

黃勤夾着雞腿,大口大口啃得滿嘴是油,還不忘提醒老師。

“老師,你快點吃,菜都快涼了。”

杜彪只好跟着一起吃起來,只不過他心裡有事,最愛的雞腿吃在嘴裡也是索然無味。

好不容易吃完,他擦了擦嘴,心裡迫不及待,嘴上卻裝着雲淡風輕的樣子,問道。

“小黃,你說的那個課題,有什麼想法和思路了嗎?要不要我們一起商量一下?”

黃勤點了點頭,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老師,我的思路是這樣的,主要分爲兩步走。”

“第一步是解決豬作爲異種器官來源本身的一些問題。”

“豬作爲理想的人類器官供源在移植學界已經趨於共識,但需要解決病毒感染,免疫排斥反應以及凝血功能異常等問題,才能算得上一個合格的供源。”

“病毒感染這方面,很好解決,可以通過無菌環境飼養,篩選供體的方法,避免肝炎病毒,鉅細胞病毒,淋巴性皰疹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受體。”

“此外,基因編輯技術也能敲除豬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降低進入人體後的感染風險。不過這些豬器官還沒有植入過人體,潛在風險還需要進一步的臨牀驗證。”

“至於免疫排斥方面,相較於同種器官移植,異種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應更加嚴重,也更加複雜。但我們可以通過基因編輯敲除特定抗原基因,轉入人源化基因,這樣可以有效抑制移植排斥反應的發生。”

“學術界已經發現了29個相關免疫基因,其中21個需要插入的外源基因,8個需要突破或敲除的內源基因。”

“我們的第一步研究就是要先搞清楚不同的基因組合,看看哪種基因組合對哪種器官移植效果最好。”

“聽起來似乎工作量很大,不過很多基因已經有了明確的研究結果,我們只需要進行排列組合研究,再驗證結果就行了。”

“至於驗證方式嘛,可以選擇非人靈長類動物,把基因修飾過的豬的內臟,移植到獼猴或者狒狒體內,觀察它們的存活時間,再對器官的功能,凝血蔘數,以及受體活性進行測定,就能知道移植器官的結果了。”

杜彪越聽越是心驚,不愧是能帶飛導師的領軍學生,不但能自己選擇課題,還對課題的解決方法有了深入且可行的思考。

他想要發表一點意見,但張開嘴卻不知道說什麼,欲言又止了好一會,才緩緩吐出兩個字。

“很好。”

想了想,又補充道:“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幹得漂亮!”

黃勤憨厚地笑了笑:“謝謝老師誇獎,基因排列組合驗證這塊,工作比較簡單,又很繁瑣,可能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忙。”

“畢竟有29個基因呢,也不排除研究過程中又會發現新的影響基因。”

杜彪沉吟道:“你考慮得很周到,如果要窮盡這幾十個基因所有的排列組合方式,需要開展的實驗數量是極其龐大的,不過這裡面肯定有一些關鍵基因,我們只要抓住幾個關鍵基因,就能出結果。”

“所以工作量其實也沒那麼大。我們可以使用一些數學方法,比如窮舉法來進行篩選。然後經過一些精心設計的實驗,找出幾個關鍵基因。”

說到這裡,他露出了一絲自信的微笑:“你導師我當年數學成績還是數一數二,這方面的研究分析,肯定沒問題。”

黃勤連連點頭:“太好了,老師這麼說,我就放心了。”

“至於算法和驗證,老師你不用擔心,三清有強大的人工智能,只要你們把實驗數據都記錄好,我把數據拿回去跑跑模擬,應該能很快出分析結果。”

杜彪臉上的笑容頓時垮了下來,他想起了三清的AI診斷,不由心下一沉。

黃勤見老師臉色不好,趕緊安慰道:“不過AI分析和模擬能力再強,沒有老師和同學辛苦做實驗,也沒有數據可分析啊。呵呵。”

“說得也是。”杜彪臉色恢復了正常,緩緩說道。

“對了,你剛纔說課題分爲兩步,第一步說了,後面的方案呢?”

黃勤清了清嗓子,回到正題上來,繼續說道。

“第二步啊,這個跟幹細胞研究有關,也跟胚胎髮育有關。”

“您應該很清楚,任何動物從受精卵發育成胚胎,不但要接受祖傳DNA的指令,也受到細胞外組織的影響。”

“體外細胞培養無法模擬體內細胞與細胞間,細胞與組織間的複雜相互作用,而這些相互作用是器官形成所必須的。”

“就好像一個人能不能成才,除了自己的智商,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再聰明的孩子,如果有一個悲劇的童年,恐怕也很難不長成歪脖子樹啊。”

“言歸正傳,我們研究豬的最終目的還是用它來培育人的器官。”

“本來不同物種之間是有隔離的,豬是不可能長出人的器官來的。”

“但幸運的是,我們所有的哺乳動物,都來自同一個老祖宗,雖然關係有遠近,但畢竟同生同源,大家都是從單細胞生物進化來的,共享同一套底層細胞運行機制。”

“這無疑給異種移植帶來了一個天大的機會。”

“只要掌握天機,就能讓幹細胞言聽計從,自動生長出我們想要的器官。”

“到底該怎麼辦呢,就是對宿主動物進行改造,爲所需要的器官人爲創造出一個龕位。”

“只要對宿主胚胎進行改造,使其失去形成某種器官的能力,就能在原本的位置上留出一個空位。”

“然後再把人類的幹細胞注射進宿主的胚胎,就能急速填補這個空缺,自動長出本來長不出的器官。”

“整個過程相當奇妙,堪稱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蹟之一。”

“就好像你改造一個小鼠,敲掉一個關鍵基因,讓它無法產生免疫系統的白細胞,然後你再把正常小鼠的幹細胞注射進去。”

“這些被注射進胚胎的幹細胞一開始沒有特定的命運,它們擁有可以發育成任何類型組織的潛力,但是渾渾噩噩,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幹嘛。”

“隨着胚胎的發育,胚胎中原有的細胞似乎在說,是時候產生免疫細胞了,等等,我們沒有產生白細胞的基因,啊,看,這些外來戶有,乾脆讓它們承擔這個任務吧。”

“更神奇的是,這些外來戶還真聽話,聽到指令後,真的發育成了白細胞。”

“可見胚胎髮育中,如果它們有什麼缺陷,就會利用來自別的生物體的合適細胞,主動填補一個空白的組織龕位。”

“人爲地創造一個龕位就能夠誘發這個過程。”

“同樣的辦法也適用於胰腺,腎臟,肝臟,等等器官。”

“跨物種的應用同樣有效,如果做一個大鼠和小鼠之間的跨物種實驗。”

“大鼠雖然沒有膽囊,但是細胞依然擁有形成膽囊組織的能力,條件允許的話,小鼠胚胎能發出‘是時候長出膽囊’的信號,從而解鎖這種能力。”

“這種能力來自於大鼠和小鼠進化上的共同祖先,這位祖先是有膽囊的,只是大鼠的膽囊在進化過程中消失了。然而大鼠的細胞仍然把膽囊的發育指令銘記在心,就像保存它們進化歷史的記憶一樣。”

“不過這方法在人和豬身上就沒那麼簡單了。”

“一方面實驗時間更長,豬的妊娠期爲3個月,而小鼠只有3周。”

“另一方面,人類和豬在進化上的親緣關係比小鼠和大鼠的親緣關係要遠得多。”

“豬體內可以製造出器官的龕位。在移植了另一頭豬的胚胎幹細胞後,缺乏胰腺發育關鍵基因的豬胚胎確實能夠長出胰腺。”

“但是把人的誘導多能幹細胞導入囊胚期的豬胚胎,這些幹細胞的存活率卻很低,只有一小部分細胞能夠存活下來,發育成肌肉以及一些器官的前體細胞。

“同樣的,人誘導多能幹細胞也能在牛胚胎中存活,但存活率同樣不高。”

說到這裡,杜彪興奮地插嘴道:“這個原因我知道,我看過一篇論文,差異過大的物種,幹細胞之間會產生競爭,彼此殺死對方。”

“這種物種間的進化差異,能夠形成有效的發育壁壘,保持物種之間的隔離,不會長出奇奇怪怪的生物出來。”

“啪啪啪!”黃勤用力鼓掌道:“老師真是博學多才。”

他話題一轉,說道:“這個論文我也看過,好像是兩年前《nature》上面的一篇論文。”

“研究發現只要抑制NFKB信號通路在人源IPS幹細胞中的激活,就能夠抑制細胞間的競爭以及凋亡,提高人鼠嵌合胚胎的存活率。”

“不同物種之間存在不同水平的競爭力狀態,大鼠和小鼠,人跟猴子之間,幹細胞競爭力相似,所以就不會出現細胞競爭現象。”

“但是人跟豬,牛,老鼠,彼此幹細胞的相對競爭力不同,所以會導致細胞戰爭的發生,競爭力強的細胞直接誘發弱者的凋亡,至於孰強孰弱則取決於兩者之間的進化距離。”

“所以只要我們敲除豬的相關基因,就能讓豬長出人的器官來。”

“這條路是非常明確而有前景的,只是目前還沒有人找到出口,拿出最終的成果。”

“老師!”黃勤緊緊握住杜彪的雙手,神情激動地說道。

“前途一片光明,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只要拿下這座科學王冠上的明珠,老師你的傑青,穩了!”

杜彪反手握住學生的手,也是興奮不已,顫聲說道。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皆在彈指一揮間!”

“老師能不能當上傑青,全靠你的培養了!”

第649章 異種移植的臨牀悖論第256章 地貧新藥海外上市第367章 醫療糾紛,不看療效看證據第556章 人道主義豁免手術第73章 天才化學家的奇葩履歷第159章 華夏應該有自己的諾貝爾獎第319章 全球出貨第一,大嘴吹的牛又實現了第152章 正經和不正經的專利授權第76章 陳以清的心結,阿爾茨海默症第120章 約會風波第96章 海外臨牀終於重啓第234章 掙了筆60億美元的小錢第353章 骨質疏鬆症患者的福音第54章 知名主持人酒駕了,又沒酒駕第31章 三家都談崩了第309章 測不準?肯定是三清的問題第295章 輝瑞:真香!第521章 實驗方案設計第657章 癌症:進化的宿命,永生的詛咒第421章 新方向,招兵買馬第427章 空中ICU第555章 賽博心的豬站了起來第189章 自制藥對錯之爭,蓋棺定論第200章 贏麻了第504章 縣級醫院開啓超聲刀時代第647章 人豬嵌合體第656章 再次升級,衛氏科學獎第62章 順利解除合約,所謂高級審美第546章 全球第一,千億美元俱樂部第80章 齊院士的請求第144章 衛總竟成三清美妝代言人第12章 正式官宣,新藥發佈會第264章 天價專利費第207章 優勢在我第435章 可以回收的膠囊胃鏡第163章 從罕見病開始的基因治療第100章 全球上市,公佈售價第492章 超聲刀初試身手第34章 最強解酒藥誕生了第198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528章 驚變第243章 奇蹟發生,徹底恢復第603章 斷肢再生,手隨心動第255章 FDA的主動邀約第424章 煢煢孑立第614章 嗑藥嗑進了奧運第549章 全球第一,千億美元俱樂部第149章 三清美妝進軍海外第244章 餘震第555章 賽博心的豬站了起來第110章 孤兒藥仿製計劃第78章 新藥研發方向,阿爾茨海默症第220章 祛疤魔藥第345章 正式官宣,全民祝福第454章 第一次臨牀應用第174章 伸出援手第498章 到處尋覓第600章 仿生機械手第613章 興奮劑,醫療科技的副作用第390章 提前實現目標第429章 生命突擊第156章 百萬總裁獎第274章 世衛組織拒絕三清仿製藥第335章 華夏友人的含金量第139章 海王明星的最愛第197章 搬到新總部撐不住了,請個假第657章 癌症:進化的宿命,永生的詛咒第622章 診斷亭大火,新的研發項目第487章 超聲刀片肉吃?第423章 不走捷徑第155章 行業霸主第319章 全球出貨第一,大嘴吹的牛又實現了第101章 懟院士的出擊第17章 全場質疑,這數據真的沒造假?第229章 神級殺蟲藥第114章 被拯救的罕見病患者第480章 口服胰島素立項第71章 生化專業終於要脫坑了第614章 嗑藥嗑進了奧運第342章 久違的提取第542章 發佈會上初露鋒芒第216章 貓傳腹特效藥第259章 針對三清的專利絞殺,第一次和解第526章 全球聲討,漁民痊癒第7章 父女同震驚,直播試藥第124章 畫風清奇的保健品第296章 大肆搜刮廢棄藥方第107章 全球醫藥科研競賽第171章 又到了猜藥價的時候第249章 畝產千斤的超級大豆第308章 水果上門,只要硬件第256章 地貧新藥海外上市第355章 我真不是送子觀音第568章 新的腦機接口項目第319章 全球出貨第一,大嘴吹的牛又實現了第291章 《財富》世界五百強第71章 生化專業終於要脫坑了第28章 歐來雅的提案第150章 時代週刊封面,馬布斯竟成頭號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