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蛋白質合成機

第514章 蛋白質合成機

“衛總,您怎麼來了?”

薛珅遠遠看到衛康的身影出現在門口,立即一路小跑着過來,臉上露出謙卑的笑容。

“我看到報告,據說你們納米實驗室已經把人造血管的樣品做出來了,所以一時好奇,就過來看看。”

衛康隨口說道,兩眼四處張望,打量着實驗室的狀況。

以往空曠的實驗室裡,此時已坐滿了人,各處的角落裡,也見縫插針地安置着一個個文件櫃。

所有設備和資料都擺放得十分整齊,人員也各就各位,井井有條,呈現出一種緊張而忙碌的工作氛圍,與器械事業部那邊的亂中有序,以及生物實驗室的活力四射,都截然不同。

他心中暗自點頭,對薛珅的管理能力,不禁有了一絲認同。

各大實驗室在不同人的領導下,都會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種風格無法複製,很難模仿,但會由內而外,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每一個員工。

他作爲老闆,也是一個局外人,只能冷眼觀望,無法插手干涉,就算影響到了業績,最多也就換一個主任而已。

不過到目前爲止,這種管理風格還是相當有用,導致了各種研究成果井噴,他對此也是樂見其成。

薛珅一見大老闆來視察,表現欲就會瞬間涌上心頭,當即一拍大腿,說道:

“這可太巧了,樣品前兩天才做出來,我正準備跟您彙報呢。”

“衛總,這邊請,讓我給您好好展示一下。”

衛康換上實驗服,帽子,口罩,手套,一整套下來,將全身捂得嚴嚴實實,才走進實驗室。

一進門,就看到幾個工作人員聚集在一個大型實驗臺前,不停地忙碌着。

他走過去一看,實驗臺上擺放着一臺簡陋的機器,看得出來是自行組裝的,由幾個不鏽鋼架子組成,上面擺滿了500毫升格式的玻璃瓶,通過不同的管路進行連接。

最右端則是四個抽屜組合在一起的密封設備,上面密密麻麻接着不同顏色的塑料管,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我宣佈,收回整齊有序這個評價。”衛康一眼看過去,只覺眼花繚亂,忍不住在心裡默默吐槽。

那邊薛珅緊隨在後,來到機器面前,迫不及待地介紹了起來。

“衛總,這是我們自己組裝的一臺桌面自動蛋白質合成機,能夠按照預定的程序,在幾個小時內,將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串聯在一起,大大減少蛋白質合成所需要的時間。”

“這樣一來,就可以按需合成,通過加入不同的氨基酸來設計和製造人工蛋白質。”

“只不過目前還比較粗糙,只能合成300個氨基酸以內的蛋白質分子,無法直接合成更大的蛋白質大分子。”

衛康頓時肅然起敬,同時有些吃驚,這玩得有點大啊。

雖然蛋白質合成技術已經不算什麼新鮮玩意,但不採用最常見的基因重組技術,而是自己組裝了一臺機器,也足以證明項目組的實力了。

“可能是基因重組技術對於彈性蛋白分子的合成有難度,所以採取了這種方式。”他心裡暗暗想道。

緊接着倍加仔細地瞅了瞅正轟隆作響,發出低沉噪音的機器,實在看不出來什麼,只得點點頭,大加讚賞。

“很厲害,彈性蛋白分子就是在這裡面合成的?”

薛珅點點頭,不無得意道:“沒錯,彈性蛋白分子正是由這臺機器合成而來。”

“衆所周知,彈性蛋白是彈性纖維的主要成分,彈性纖維是有橡皮樣彈性的纖維,能被拉長數倍,並可恢復原樣,因此有‘人體橡膠’的美稱。”

“彈性蛋白在組織內大量存在,在肺,大動脈,某些韌帶,皮膚及耳部軟骨等部位,都有它的身影。”

“但生命體中常見的彈性蛋白的分子較大,大概有700個氨基酸,暫時無法用這臺機器合成。”

“我們所用的彈性蛋白分子跟自然界中的不一樣,分子量比較小,只有218個,摺疊起來結構也比較特殊,呈現一種同心環狀,而且相互之間有獨特的接口設計,這樣一來就能使用機器進行合成。”

“我們通過化學反應,還可以使其相互交聯,層疊組裝成納米網絡,與此同時,我們又加入一些輔助因子,幫助彈性蛋白進行摺疊,比如加入去垢劑或者脂質體,就可以使其表層的附屬多肽形成一層光滑的薄膜。”

“啪啪啪!”衛康忍不住鼓起掌來:“真是令人驚歎。請爲我詳細講解一下這臺神奇的機器吧。”

“好的。”薛珅走上前去,指着機器的不同部位,滔滔不絕地講解起來。

“這臺機器採用了一種固相肽合成技術,只需要加入含有相應氨基酸的化學物質,就能合成所需的蛋白質。”

“在合成的每一步中,這些化學物質都會通過含有樹脂牀的加熱反應循環,進行優化後,形成每個肽鍵只需要1分鐘,長達86個氨基酸的胰島素前體,在一個半小時內就能組裝完成。”

“我們對合成的胰島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結果顯示,其功能和結構與天然人胰島素完全一樣。”

“爲了提高成功率,找到每個反應的最佳配方,我們在許多不同條件下進行了氨基酸特異性偶聯反應,終於組裝除了一個通用的流程。”

“每個反應的平均效率超過了99.99%,即使在組裝數百個氨基酸的蛋白大分子時,也能將差異率降低到0.01%以下,大大提高合成的成功率。”

“目前這臺機器還是試驗機,每個反應過程都需要實驗員手動操作,所以他們得時刻盯着,不能出錯。”

“當然,我們還在繼續對機器進行優化,使整個製造過程實現自動化,這樣蛋白質合成後,切割,純化和摺疊步驟也會隨之發生,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預。”

“等到優化完成後,任何一個實驗員都可以進行操作,只要簡單地走過去,在機器上輸入一串蛋白質序列,它就能將這些氨基酸串在一起,等到反應結束時,就能夠得到想要的任何蛋白質。”

“哇!”聽完以後,衛康瞬間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他好奇地問道:“這跟常用的基因工程技術好像完全不一樣,有什麼差別嗎?”

“當然不一樣,這是一種全新的技術改進。”

“您應該知道,人體中存在的大多數蛋白質都長達400個氨基酸,而這些氨基酸一共只有20種。”

薛珅看見衛康緩緩點頭,不由亢奮起來,語調也變得愈發高昂。

“事實上,這20種氨基酸構成的多肽鏈可能是地球上用途最多的材料。

“作爲一名納米技術科學家,我們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能夠利用蛋白質多肽鏈的多樣性去構建任意三維形狀。”

薛珅說到這裡,臉上洋溢起一股俯瞰天下的自信神態,卻又馬上收斂起來,恢復了謙遜。

他乾笑一聲道:“當然,我們目前離這一目標還有些遙遠,正在朝着這個方向前進。”

“言歸正傳,蛋白質的合成目前採用的是重組基因技術,將含有定製蛋白質編碼的DNA分子植入大腸桿菌或者酵母菌等微生物中,用來大量製造這種蛋白質。”

“胰島素以及其他生物酶,都是使用這種技術製造。”

“但這種傳統基因技術也有一些缺點,微生物能構建的蛋白質比較有限,只能製造小分子多肽,對於自然界中沒有的人工蛋白質就有心無力了。”

“甚至對於大分子蛋白質也束手無策,因爲大分子蛋白質在構建時會形成預料之外的摺疊與結構。”

“所以,通過化學反應合成蛋白質纔是更優良的技術,不但能夠合成大分子蛋白質,還能加入自然界中沒有的人工氨基酸,構造全新的人工蛋白質。”

“蛋白質的形狀主要由它的氨基酸序列和環境因素決定,在正確的溫度,PH以及鹽濃度等條件下,氨基酸序列會自發摺疊成功能性的三維蛋白質結構。”

“如果有人足夠聰明,就能夠通過氨基酸序列來人工合成蛋白質。”

“當然,蛋白質人工合成過程困難重重,因爲蛋白質會在化學反應中摺疊成一系列過度狀態,在真實的生命中,這種摺疊發生在幾毫秒之內,蛋白質足夠小的話甚至只需要幾微秒。”

“所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彈性蛋白分子也是因爲它結構比較特殊,能夠交聯在一起,相對而言容易一點,如果是真正的700個氨基酸的蛋白質大分子,我們目前實現起來還有較大的困難。”

衛康心情愉悅地一揮手,說道:“無妨,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你們能有現在的成果,我感到深深的自豪。”

“聽你說了這麼多,我對人造血管更加期待了。”

“那麼,”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搓搓手,道:“讓我看看真正的生物人造血管吧。”

“這就是了。”薛珅抑制住內心的激動,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玻璃皿,獻寶一樣將其展示在衛康面前。

衛康睜大眼睛看過去,只見透明的容器內,躺着一根5釐米長的纖維束,纖細而光滑,略有些透明,呈現出微黃色的光澤,看着像一根橡皮筋。

他呵呵一笑道:“外表看起來倒有些平平無奇啊,這是多大口徑的?”

薛珅趕緊解釋道:“這個是4mm的小口徑人造血管,技術含量非常高,主要用在冠心病的心臟搭橋手術上,因爲冠狀動脈直徑很小,在2-7mm之間,非常容易堵塞,所用到的人造血管必須在6mm以下。”

“我們這周在做性能測試,它在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優良,數據爆表,簡直就是吊打一片。”

“這個血管看起來很細,但它彈性很大,有超強的抗凝作用,而且結構非常緊密,不會滲血,各方面比起來,都要比進口的滌綸人造血管好太多。”

“其實我們也不是不能做得更細,但外科搭橋手術再精細,也有個最大值是吧,醫生們戴的是放大鏡,不是顯微鏡,最細也就在三四毫米的血管上操作,這個尺寸已經足夠了。”

說着說着,就掏出鑷子,夾住玻璃皿中的人造血管,進行長度上的拉扯。

這根人造血管肉眼可見地被拉長了許多,一直拉到足足十幾釐米長,才停了下來。

緊接着,又將人造血管往兩邊拉,使其變粗,拉到接近2釐米粗的極限,才鬆手。

如此這般,反覆拉扯,人造血管也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形和損壞。

最後,薛珅直接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這根血管,朝衛康遞了過來。

衛康接過這根人造血管,放在掌心,慢慢體會。

透過塑膠手套,感受着這種獨特的手感。

血管整體中空,但管壁並不厚,顯得裡面空間較大。

輕輕一碰,觸感就像摸在少女的皮膚上一樣,光滑柔軟,又有一股彈性。

揉搓起來,又像煮熟的牛筋一樣,非常有韌性。

總之,手感很特別就是了。

他在掌心揉搓了一番,很輕鬆地就捏成了黃豆大小的一團,但一鬆開手,人造血管又迅速恢復了原樣。

“手感很好,捏起來不錯。”衛康點點頭,放回玻璃皿中。

“什麼時候能開始動物實驗?”

薛珅沉吟道:“最快也要下週。計劃是兩輪動物實驗,第一輪用在小鼠身上,第二輪則是豬。”

“小鼠實驗比較簡單,只要切斷一小節血管,用人造血管替換縫合上去就行,在四肢上就可以。”

“豬作爲實驗對象的話,要分爲兩個實驗組,一組使用我們的新型人造血管,另一組使用普通的進口滌綸人造血管,進行主動脈置換手術。”

“通過對兩種不同人造血管在手術期和術後三個月各項指標的觀察,進行病理學,影像學,以及統計學上的分析,從而評價人造血管的實際性能。”

“豬實驗我們要去第三方醫療研究機構,因爲實驗室沒有醫生和相關設備,得交給專業人士進行。”

“如果動物實驗順利的話,就可以申請人體臨牀了。”

“很好。”衛康豎起大拇指,讚許道:“我很期待伱的實驗報告。”

看着老闆心滿意足地離開,薛珅頓時一陣雀躍。

這次的努力沒白費,總算在老闆面前大大露臉了一番,想必這臺蛋白質合成機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接下來,成敗與否,就看人造血管在動物身上的表現了。

(本章完)

第148章 華夏之光第182章 互聯網新醫療,病人自己的電子病歷第481章 人造器官市場的攪局者第648章 猴子胸中跳動着人類的心臟第93章 最高科技獎候選人第520章 原研藥齊頭並進第556章 人道主義豁免手術第373章 病樹前頭萬木春(下)第409章 不好了,超聲科和住院部打起來了第361章 春節吃席,全家感染第230章 獅子大張口第39章 《柳葉刀》腫瘤治療論文發表第372章 病樹前頭萬木春第173章 一位藥神父親的求助第385章 一針下去,徹底治癒第98章 全球專家驚歎,競爭對手繞行第498章 到處尋覓第406章 海洋塑料狙擊戰第398章 老闆,我想做個好人第172章 堅定薅洋毛路線不動搖第21章 瘋了吧,居然想要廢棄藥方?第307章 各有各的方案第37章 胰腺癌,萬癌之王第459章 合作共贏第426章 以身試械第215章 分配任務第34章 最強解酒藥誕生了第537章 人造血管內痿,透析生命線第272章 種子大戰,華夏上門送溫暖第415章 過年領證第403章 友邦驚詫狂喜第160章 一去不回的間諜第463章 圓夢而歸第311章 戴着手錶登珠峰第282章 全球召回,獨缺華夏第401章 塑料廠的驚喜第312章 直播登頂,智能手錶顯身手第568章 新的腦機接口項目第192章 生物黑客一戰成名第105章 程序員美夢成真第441章 論砸錢,我們是專業的第187章 被舉報了?動了誰的蛋糕第442章 五個字,讓投資人爲我瘋狂第362章 幽門螺旋黴素的威力第397章 諾貝爾和平獎?第22章 跨國巨頭聞風而動第575章 用意念上網第43章 FDA該換人了第156章 百萬總裁獎第655章 成功就是一次飛躍99步第20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344章 瘋狂女粉絲,戀情被曝光第331章 還沒上市,就成了戰略物資第109章 一位走投無路的母親引發的悲劇第479章 新年新方向第205章 未雨綢繆第528章 驚變第51章 醫療行業劇變第17章 全場質疑,這數據真的沒造假?第456章 洛陽紙貴第82章 逆推合成方法第266章 接二連三的噩耗第508章 再也不用天天打針第468章 耐藥寶寶,黃勤的夢想第340章 餘波第90章 對比療效,三清完勝第359章 我就喜歡你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402章 行業聯盟,一致對外的價格保護第180章 龍圖正式面世第252章 若無遠慮,必有近憂第543章 最完美的工具人第238章 仿製藥代工廠第82章 逆推合成方法第417章 來自五湖四海的結婚禮物第28章 歐來雅的提案第326章 臨牀效果驚人第516章 年輕人腎不行了第1章 公司破產,肝癌晚期第126章 不僅僅是減肥第580章 殘障電競選手第653章 圓滿解決,度過急性反應期第489章 奧林巴斯:哥寂寞如雪第423章 不走捷徑第479章 新年新方向第547章 以一己之力拉昇全省GDP第247章 劫富濟貧哪家強第486章 與國家隊合作第172章 堅定薅洋毛路線不動搖第37章 胰腺癌,萬癌之王第160章 一去不回的間諜第262章 低得離譜的專利費(下)第442章 五個字,讓投資人爲我瘋狂第40章 感謝三清救命之恩第136章 可憐的戴維斯第470章 嘴強王者走投無路第200章 贏麻了第484章 萬事俱備第651章 體外透析成功,全民參與的難題第492章 超聲刀初試身手第601章 大腦,從輸出到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