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新的目標,肌肉神經再生

第354章 新的目標,肌肉神經再生

劉玉容是劉阿婆年輕時候的名字,現在她已經72歲了。

年輕時的她參過軍,雖然身材瘦小,但是腰背筆挺,眼神有力,是一名英姿颯爽的女兵。

隨着年齡的增加,尤其是65歲以後,她的腰背部經常會隱隱作痛,夜間小腿肚子也經常抽筋,一旦發作就會疼上十幾分鍾,需要按摩很長時間才能緩解,特別影響睡眠。

她的脊背也不再挺直,而是彎了下來,走路總是低着頭,動作緩慢,但好歹還算行動自如。

一直以來,她都覺得這是人老了以後的正常現象,並沒怎麼在意。

直到有一次,在家收拾舊箱子時,她突然腿一軟,滑倒在地,後背狠狠地撞到了牆上。

瞬間,腰背部傳來一陣劇痛,當時她就在地上坐了半個小時,才能爬起來。

腰背部的疼痛從此以後就加劇了,持續了2周才慢慢緩解。

由於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時獨居在家的她爲了不讓孩子擔心,便沒有去醫院檢查。

其實她自己也覺得,不過就摔了一跤,撞了一下腰,不算什麼大問題。

這樣的疼痛,在年輕的時候她經歷得可多了,真的是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但是隨後幾年,她腰背部的疼痛,次數越來越頻繁,經常痛得她直不起腰。

於是她索性一直保持着彎腰狀態,甚至還柱起了柺杖。

慢慢地,她的背彎曲得越來越明顯。

劉阿婆想着“人老腰彎”是常事,便漸漸地接受了自己的駝背生活。

直到兩年沒見面的女兒回家探親的時候,才驚訝地發現母親竟然駝背了,而且駝背的情況非常嚴重,日常生活都明顯受到了影響。

在女兒的逼迫下,劉阿婆終於拄着柺杖去了昆市第一人民醫院。

此時的她,整個後背已經彎成一個非常不自然的半球形,駝背異常明顯。

整個人的脊椎就像蜷曲的蝦仁,要用雙手緊緊地把手杖撐在胸前,才能穩住身體。

腰背壓得非常低,幾乎無法擡頭直視前方,只能低頭看着地面。

劉阿婆就像一隻被沉重的後殼壓得無法透氣的蝸牛,異常緩慢地走進了診室。

女兒站在她身邊,攙扶着她,就像牽着一頭年老體衰的駱駝。

人們一眼望去,只能看到高聳的駝峰,卻無法與她對視。

這一幕,給當時看診的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爲一名骨科醫生,他給許多類似的患者看過病,但這麼嚴重的骨質疏鬆症,連他也很少見。

醫生首先給劉阿婆做了身高變化評估。

結果讓人震驚!

年輕時身高158公分的她,現在身高只剩下147公分了,身高足足丟失了11公分。

再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劉阿婆的骨密度已經達到了-4.1,被診斷爲嚴重骨質疏鬆,同時她的第7和第8胸椎還有陳舊性的壓縮性骨折。

正因爲嚴重的骨質疏鬆和壓縮性骨折,偷走了她的身高,才導致了她明顯的駝背。

住院治療過一段時間後,劉阿婆的疼痛有所好轉了。

雖然醫生也開了抗骨質疏鬆的藥物,但這個年齡,考慮到服藥後的不良反應,能選擇的藥物也比較有限。

最常用的就是雙磷酸鹽治療,但無論什麼治療,並不能大幅度恢復骨密度,而是儘量地降低骨折風險,只能讓她維持住現在的狀態,不再繼續惡化下去。

這其實就夠了。

針對骨質疏鬆的任何治療,都是一個長期且漫長的過程,很多時候,醫生只能幫一把,最終戰勝疾病的只能靠自己。

按照慣例,她住兩週後就出院了,以後每年痛到無法容忍的時候,會再來住兩週,如此循環往復。

出院的時候,醫生看着劉阿婆彎腰的情景,不禁感慨萬千。

這種嚴重的骨質疏鬆,其實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辦法了。

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能爲力,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劉阿婆的病情越來越重。

想到這裡,他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感覺到一絲悲哀和無奈。

其實劉阿婆最好的預防骨質疏鬆的年齡是在30多歲,但時光倒流四十年,那正是80年代。

對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幾乎是沒有骨質疏鬆這個概念的。

這也就決定了這一代人其實已經過去了最好的時間。

這也是爲什麼現在那麼多的老人患上骨質疏鬆的原因。

這大概就是時間的代價吧,醫生搖了搖頭,心中嘆息道。

劉阿婆的女兒對母親的病情很看重,專門回家照顧她,還下載了最權威最熱門的龍圖APP記錄病例和服藥情況。

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一條通知發到了劉阿婆女兒的手機上。

她瞬間歡呼起來:“媽,三清出治療骨質疏鬆的藥了,現在開放臨牀三期試驗名額,我幫你報上名啦。”

劉阿婆坐在陽臺的椅子上,金色的陽光灑下來,她卻只能看着腳下發呆。

“什麼試驗啊?報啥名?”她神情木訥,有些口齒不清地問道。

女兒笑着走過來,蹲下說道:“就是去住院吃藥,一會我就帶你去。三清的藥效果都很好,這款想必也不會讓人失望。”

“哦。”劉阿婆應了一聲,沒再說話。

女兒興奮不已,說個不停:“這個藥很厲害的,天上的宇航員都在吃呢,他們在空間站吃,在地球上也吃,肯定效果好啊,不然國家能讓他們吃嗎?媽,你要是吃了肯定也會變好的。”

劉阿婆突然緊緊抓住她的手,顫聲道:“宇航員都在吃嗎?那應該是很好的,我相信國家。”

女兒看向母親,只見她渾濁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麻木的眼神裡似乎冒出了一絲希望。

於是趕緊點頭道:“錯不了,絕對效果好。”

當天下午,劉阿婆就來到醫院,一番體檢後,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她被分在重症組,跟一羣彎腰駝背的老頭老太在同一個病房。

這些人,年紀最輕的也有65了。

隔壁還有絕經組,輕症組,甚至還有青年組,加起來足有好幾百人。

絕經組都是一羣大媽,輕症組是一羣大爺,至於青年組,人數也不少,這個病對年輕人來說,越來越常見了。

他們患病都是因爲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比如不曬太陽,缺乏鍛鍊,經常喝碳酸飲料,吃垃圾食物,從而導致鈣流失,維生素D缺乏,損害了骨骼。

每個組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吃的藥也不一樣。

像青年組,由於年富力強,恢復力很強,配合藥物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就行了。

至於大媽大爺們,大媽要服用性激素類藥物,大爺則不用,而是服用促進骨形成的藥物。

而且這次除了重症組,其他患者都是要參加雙盲對照試驗的。

因爲市面上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很多,所以要跟已經上市的一線藥物,進行對比試驗。

重症組患者年紀都比較大,而且都治療了好幾年,該吃的藥物都吃過一遍了,市面上現有的藥物已經沒啥效果了,所以治療方案要更慎重一點。

這羣老頭老太可經不起折騰,自然不用參加雙盲試驗。

劉阿婆由於脊椎變形,只能側躺在病牀上,她全身疼得厲害,不住顫抖。

接下來,她每天除了補充鈣質,就是吃三清的新藥。

第一週,她並沒有太明顯的感覺。

第二週,似乎全身的骨頭不怎麼痛了,乏力的現象也有所改善。

第三週,腰背的疼痛沒那麼嚴重了。

第四周,檢測結果顯示,骨密度增加了7%,達到了-3.8。

雖然骨質疏鬆還是比較嚴重,但已經得到了抑制,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又過了一個月,劉阿婆的腰背疼痛現象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緩解,疼痛變得可以忍耐了。

她的骨密度值已經達到了-3.4,比起之前,骨密度增加了18%,效果可謂立竿見影。

女兒在病牀前,握着母親乾枯的雙手,激動得淚流滿面。

“媽,抗骨質疏鬆治療非常成功,骨密度已經提上來,接下來,只要手術修復畸形的脊柱,伱就能挺直腰桿,正常行走了。”

兩個月的臨牀試驗,效果很明顯,母親的病情得到了抑制,在不斷好轉。

接下來,她會請醫生爲母親進行脊柱矯正手術。

手術難度很高,對技術和設備硬件的要求很高,同時創傷大,時間長,也有一定風險。

不過母親現在的骨密度已經提高了,早日做手術,就能早日正常行走。

到時候,就只需要吃藥,長期康復治療就行了。

在三維成像CT系統的引導和超聲骨刀,磨鑽等先進手術設備的輔助下,手術順利實施。

術後,劉阿婆的脊柱得到了矯正,她終於可以安適地平躺在病牀上了。

阿婆艱難地轉動腦袋,看完四周的景物,又看向天花板。

她的眼眶溼潤了。

五年了,總算可以擡頭望天了,再也不用盯着腳面了。

只要以後繼續吃這個航天員認證的藥物,她肯定能徹底康復。

劉阿婆黯淡的雙眸中,對未來生活的希望之火,重新點燃了。

像劉阿婆這樣的在慢慢康復的患者,還有很多。

試驗接近尾聲的時候,所有參與的試藥者,病情都有了極大的改善。

******

骨吸收抑制劑的臨牀三期實驗報告很快到了衛康手上。

他對結果非常滿意,即便採取了雙盲實驗,數據依然驚豔。

比起對照的藥物,服用三清骨吸收抑制劑的患者,骨密度都增加了20%以上,新患椎體骨折的風險降低了81%,非椎骨骨折的風險降低了62%,髖部骨折的風險降低了73%。

不良事件方面,三清的新藥也更少,基本上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衛康不禁心中感慨,系統出品的藥物,總是這麼安全有效。

一般來說,藥物的副作用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輔料和製作過程中的雜質。

能做到這麼低的不良反應,藥物分子提純技術必須達到一個非常高超的地步。

由不得衛康不羨慕。

“咚咚咚!”

敲門聲突然響起。

“進來!”衛康看了眼日程,想起來這是跟陳以清的工作例會。

果然,陳以清很快推門而入,坐在了他的對面。

“衛總,最近神經科學實驗室的科研項目安排如下…..”

陳以清條理清晰地彙報着實驗室的工作進展,聽得衛康直點頭。

“你們實驗室又有新的科研目標了,這次是要研究運動神經元的再生。”

衛康好奇地看向這個新項目,問道:“有發現了?還是隻是一個想法?”

陳以清微笑着解釋道:“我們在腦神經元再生方面的研究有了巨大的突破,但是人體神經系統並不是只有大腦纔有,肌肉裡面神經也很發達,這次我想要研究的是運動神經元再生。”

“運動神經元通過脊髓來連接大腦和肌肉,是非常有潛力的研究對象,對人體神經系統的深入瞭解大有用處。”

“你知道的,運動神經元病也叫漸凍症,會導致患者全身肌肉萎縮和吞嚥困難,最後呼吸衰竭而亡。這個病非常出名,一直以來都是絕症,但是最近幾年,科學家們發現了該病的潛在治療靶點,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我想試試。”

“不過這只是一個新藥研發項目,我還是會繼續人類大腦方面的研究,畢竟大腦纔是我的最愛。”

衛康心中頓時大喜,這做老闆的,不怕員工太積極,就怕員工不積極。

老陳能主動發掘新的項目,進軍新領域,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他當即拍着胸脯答應下來:“沒問題,你需要什麼資源,多少投入,隨時跟我說。”

“好的,我會和我的助手張莉一起研究這個項目,她在神經科學方面非常有潛力,我準備好好培養她。”

陳以清沉吟片刻,又提起了一件事。

“不錯啊,上次你發表的論文,好像第二作者就是她,你能爲公司找到優秀的人才,我非常高興。”

“是的,她已經是實驗室的一名組長了,非常有天賦的一個小姑娘,沒準以後能接我的班。”

“可以啊,只要她表現出足夠的能力,以後就算成爲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也沒問題。”衛康呵呵一笑。

會議結束後,衛康從電腦上點開一個名單。

這個名單上的人,都是表現優越的年輕員工,值得公司大力培養。

他把張莉也放進了這份重點關注名單裡。

能讓陳以清這麼推介的一個人,應該足夠優秀,值得保持關注。

幹完此事後,他又看向桌面,那裡是其他幾個新藥的臨牀實驗報告。

上次他一口氣提取了八種新藥,現在它們的實驗結果都出來了。

(本章完)

第419章 實戰演習,升級完成第478章 積分兌換,再次提取第567章 王者歸來第461章 雙軌並行第38章 齊院士得救,FDA受阻第500章 決勝場第33章 這個副作用真是太棒了第312章 直播登頂,智能手錶顯身手第329章 車神甦醒,粉絲狂歡第577章 零延遲的遊戲體驗第247章 劫富濟貧哪家強第481章 人造器官市場的攪局者第152章 正經和不正經的專利授權第530章 長期抗衰老試驗第52章 買買買,新總部對標水果飛船大樓第122章 我對虛名不感興趣第46章 國內定價牽動人心第48章 這個價格真的太低了第323章 一篇Cell引發的巨震(下)第487章 超聲刀片肉吃?第586章 半自動手術機器人第445章 海思下場,三方聯手第367章 醫療糾紛,不看療效看證據第100章 全球上市,公佈售價第57章 系統抽獎,智能實驗室系統第562章 人造膀胱臨牀,靈魂拷問第642章 臨牀醫學?不,是臨牀現學第1章 公司破產,肝癌晚期第394章 開啓微生物的寶藏第525章 我靠海,排個核廢水很合理吧第145章 國家最高科技獎第187章 被舉報了?動了誰的蛋糕第349章 四處碰壁後的騷操作第75章 他們的問題也太多了第624章 論一頭豬能有多水第469章 應對抗生素危機,真正的科技與狠活第467章 院感有救了第331章 還沒上市,就成了戰略物資第255章 FDA的主動邀約第491章 內鏡世界盃?第267章 專利背刺第565章 嘴強王者的摘袋方案第440章 培養CMOS供應商第176章 龍圖的誕生第420章 醫療器械商城第420章 醫療器械商城第44章 三清抗癌藥,何日上市?第382章 HIV零新增的驚人成果第212章 七款新藥第441章 論砸錢,我們是專業的第557章 戴着人工心臟的生活第648章 猴子胸中跳動着人類的心臟第83章 治標容易,治本難第26章 身價百億,史上最大海外授權合同第474章 克利夫蘭的進修之旅(下)第309章 測不準?肯定是三清的問題第486章 與國家隊合作第96章 海外臨牀終於重啓第329章 車神甦醒,粉絲狂歡第171章 又到了猜藥價的時候第95章 巨大成果第249章 畝產千斤的超級大豆第358章 過年見家長第329章 車神甦醒,粉絲狂歡第47章 醫保談判組到來第605章 體驗和定價第360章 被治癒了精神內耗的威廉姆斯第107章 全球醫藥科研競賽第169章 臨牀治療開啓,患者蜂擁而至第96章 海外臨牀終於重啓第251章 大豆戰爭,我們贏定了第264章 天價專利費第613章 興奮劑,醫療科技的副作用第537章 人造血管內痿,透析生命線第381章 人用藥到寵物藥的新思路第198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259章 針對三清的專利絞殺,第一次和解第523章 抗氧化奇蹟第202章 留宿第126章 不僅僅是減肥第552章 不好了,機器人被打了第148章 華夏之光第330章 還好有這個地方第106章 王子與禿之神的對決第604章 假腿也好了第558章 億萬富豪的續命遊戲(上)第11章 第二次提取,美白神藥第512章 殺瘋了的禮來第434章 第一次航天訓練第421章 新方向,招兵買馬第341章 這次升級有點猛,多功能便攜監護儀第436章 從嘴裡飛了出來第66章 最紅小花,毛遂自薦的帶貨王第255章 FDA的主動邀約第353章 骨質疏鬆症患者的福音第403章 友邦驚詫狂喜第576章 上網技能包第45章 真相大白,加速上市第309章 測不準?肯定是三清的問題第442章 五個字,讓投資人爲我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