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肺結核?(5月21日1/1更求訂閱)

結核是個很麻煩的病。不管對呼吸內科還是傳染病科甚至急診科來說,結核都是一個非常非常麻煩的疾病。

這個麻煩不光體現在漫長的治療期以及更加漫長的病期上,更麻煩的還在於診斷。

是的,結核是世界上最難診斷的疾病之一。

以前曾經流行過一個呼吸內科醫生之間的笑話,大概內容是這樣——如果你在大會診的時候被老教授點名要求對患者情況作出診斷,而且你還很不走運的走了神,壓根沒有聽清楚患者情況,彆着急,你只需要輕咳一聲,然後擺出一副非常沉穩的樣子回答“結核不能排除”就行了。

沒有任何一個老教授能夠否定這個診斷,基本上所有的呼吸內科疾病都可以用“結核不能排除”進行診斷。這也能從側面說明,結核這種病究竟有多少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有20%的肺結核患者沒有症狀或者只有輕微症狀,而就算是有症狀,基本也就侷限於“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發熱”而已。換句話說,肺結核患者發病要麼沒症狀,要麼沒有特異性症狀。

那麼引入影像學檢測呢?

情況同樣糟糕。肺結核的胸片表現也沒有特徵性改變,影像科的醫生們只能通過一些鈣化斑點;病變發生於非上葉尖後段、下葉背段、後基底段;有球形病竈以及病變吸收慢之類的,非常主觀且不可靠的“特徵”提出“懷疑結核,請結合臨牀”的意見。

CT有一定的補充性診斷價值,但也只是對於某些隱匿部位的病變,或者診斷有困難的病變進行進一步分辨。CT和X光片一樣,無法直接給出確診的意見。

在經過了症狀和影像學兩波不太靠譜的診斷後,如果醫生們仍然認爲這有可能是結核(當然,也可能是因爲他們實在是想不出其他的疾病類型),那就會對患者開展病原學診斷。

接下來最不靠譜的地方出現了,由於結核病診斷一般採取採樣塗片染色的檢測手段。在臨牀檢測中,結核採樣塗片染色陰性的可能性實在是太高了。以至於診療指南上都推薦,對患者需要連續進行最少三次以上的採樣塗片染色檢測,以儘量降低假陰性的可能性——更要命的是,塗片陽性也不見得就真的是結核病,非結核分歧桿菌、麻風分歧桿菌、努卡軍和放線菌也可能在染色下呈現假陽性反應。

因此,現在的“金標準”推薦使用分離培養法進行更加準確的診斷——但分離培養法的陽性率依舊不夠理想,而且整段時間長的不是一般。國內常用的改良羅氏培養法需要培養四到六週,也就是一個月到一個半月,三十到四十五天左右。

大名鼎鼎的PCR技術可以用在檢測中,它能夠將樣本中的微量結核菌DNA擴增,短時間內擴增上百倍以方便檢測。但假陰性和無法區分結核分歧桿菌與非結核分歧桿菌的缺陷不但沒有得到改善,甚至還有無法分別死菌活菌,無法判定臨牀療效等更多的麻煩。

而同樣作爲特異性比較強的結核菌素皮膚試驗(TST)就更慘了——年齡超過三歲後,這種檢測的效果就基本沒有了意義。原因也很簡單,TST無法分辨患者是現症感染,還是曾經有過感染史。而由於國內普遍爲嬰幼兒進行卡介苗接種,它的參考性就更差了。鬼知道成年人的TST陽性反應到底是因爲接種了卡介苗,還是因爲曾經有過感染,又或者是正在被感染。

檢測技術的優缺點暫且放在一旁,加入連續三次痰塗片且一次分離培養結核桿菌的檢測均爲陰性,那麼可以排除這名患者感染了結核麼?

答案是不行。

在治療結核的領域裡,有一種東西叫做“菌陰肺結核”的玩意。

哪怕無法檢測出結核分歧桿菌,但如果患者有肺結核臨牀症狀——也就是那些沒有特異性的症狀;有肺部X線表現——同樣是沒有特異性的病變;並且抗結核治療有效,排除了其他非結核性肺部疾病,PCR檢測陽性,TST檢測陽性,肺外組織病理檢查證實結核病變,支氣管或者肺部組織病理證實結核病變,之後才能診斷爲“菌陰肺結核”。

更不用說各種基礎疾病下,肺結核的表現都有所差異了。免疫損害者,極度免疫功能低下者,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肺結核進展和各種表現都有區別,甚至支氣管結核所導致的肺結核,也和原發性肺結核患者症狀表現不同。

肺結核簡直就是一座巨大的迷幻魔方大廈。只要你踏足於這個區域,想要知道“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去哪兒”都得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勉強搞到一個方向。

孫立恩一心一意搞診斷已經快一年了。他從來不覺得診斷是個難題——只要別涉及到結核就行。

他甚至在祈禱狀態欄給點面子,碰到結核病人直接提示一個“結核桿菌感染”就行了。千萬別再和往常一樣,給出一些症狀讓自己來推理。但是現在看起來……狀態欄好像並不打算給他孫立恩這個面子。

劉保國的症狀確實有些像結核,雖然不能確定高燒和結核平時多出現的“午後低燒”爲什麼表現不同,但的確不能就憑這個否定結核的可能。結核表現出來的症狀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有高燒好像也不奇怪。

“劉先生,你以前也……這麼咳嗽過麼?”孫立恩心裡瞬間把警惕度拉到了最高程度,出於一個搞診斷的醫生的敏感性,他決定首先針對結核做一些詢問,“您這段時間除了腰疼和高燒以外,有沒有過胸痛,呼吸困難或者咳血之類的情況發生過?”

“咳咳……沒有,沒有,什麼都沒有。”劉保國終於把氣給喘勻了過來,他有些無奈的看了一眼孫立恩,似乎明白自己這一陣咳嗽嚇着了這個年輕的醫生,“我沒啥事兒,就是剛纔喝茶的時候不小心嗆到了而已。”

喝水嗆咳,這可能只是一個意外,但也有可能提示着劉保國出現了軟齶吞嚥功能障礙——這有可能意味着神經中樞病變,有可能是某種感染,也有可能是腔梗——即發生在大腦深處的某些缺血性微梗死。

“那您這一個月來大概嗆過幾次水?”孫立恩還是有些不放心,劉保國看上去似乎是那種不太喜歡配合醫生的患者。他既然不肯自己主動說,那就只能一點一點去問了。

“好傢伙,天天嗆水那還了得?”劉保國很不滿的看了一眼孫林,“別說一個月了,我這幾年都沒被嗆過!”

第一百七十二章 安排(8月20日1/2更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有些寶氣第一百六十六章 吸引火力第二百四十五章 要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滷雞腿(8月5日2/2更)第五十四章 計劃第八十章 另一場戰鬥-19 D-day (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溯源第二百六十一章 可能性第四百五十三章 紅包第三百三十八章 解鈴換需繫鈴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緊急救援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波黴素(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禍水東引(盟主洛九QAQ加更第三章)第一十一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九十四章 郭家村(中)第四章 家屬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年輕第一百三十四章 急診作風(7月28日1/1更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挑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派出支援第三章 ICU第六十三章 無意冒犯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不科學第一百六十章 突如其來的陽性(8月12日2/2更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八章 後續工作(3)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大了(補10月12日1/1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放飛自我第一十七章 質變第一百零三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轉科(8月26日1/1更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中毒第一百三十一章 鞘內注射(7月26日1/1更求訂閱)第十章 難以拒絕的交易-9 D-day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事第二百零四章 頭疼(補10月7日1/1更)第二十五章 治療方案-22 D-day(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走後門第一百零九章 厚賂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劃第六十章 尷尬對話(第二更)第二十章 盼第二百三十七章 回家(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放飛自我第六章 幫幫我(爆更兩萬求訂閱)三百一十一章 下本錢第二百五十四章 逛街第九十二章 蜘蛛第五十三章 科研第六十七章 兩個絕症第七十一章 追問來的靈感(5月22日1/1更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四章 緊急救援第四百零二章 抱薪者第二百五十七章 帕斯卡爾第二百七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第二百六十章 AQP4蛋白第二百三十八章 路數不同第三百三十一章 排除法今日更新推遲到下午第三百章 另闢蹊徑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平安安第二百五十七章 帕斯卡爾第二十二章 新冠時期的愛情(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推理(特別加更)第五十一章 難,難,難第三百七十八章 試探性診斷第一百六十八章 多次誤診(8月17日4K5求訂閱)第六十四章 烤乳鴿(5月14日1/1更3000字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新冠時期的愛情(上)第二百零二章 觀察(10月5日1/1更求訂閱)第九章 矛盾第十六章 善意第二十九章 辦公室第一百三十一章 鞘內注射(7月26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露怯第五十三章 科研第七章 血壓第二百四十五章 尋找方向第二百三十四章 交易第二百零三章 蛛絲馬跡(10月6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三章 禮物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間(下)D+2 day 1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舍突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麻煩(9月22日1/1更)第五十四章 靈感來源徐牧羊第一百章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D+7 day 4第二百零一章 黨員第二百八十五章 熱心羣衆第一百一十五章 繼續深造(爲盟主心韻淺吟,加更第三章)第六十五章 指名道姓(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不按套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時間不等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D+7 day 2第一百二十八章 病史採集(下)(7月24日3/3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