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誤打誤撞

田康是一個有基礎病的病人。

他有腎衰竭,有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現在又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三病合力下,他的生命一直都面臨着巨大威脅。

而爲了拯救他的性命,醫療組非常果斷的對他進行了康復者血漿治療方案。

而問題就出在了這個康復者血漿上——孫立恩實在是沒想到,狀態欄居然能把自己的思路誤導到這種地步。

很不幸,陳學榮醫生一語成讖。那份康復者血漿裡確實有不太尋常的東西。

這份血漿採於2月27日的雲鶴市傳染病院單採站,並且在經過處理後,第二天輸入到了田康的血液中。

雖然,血站和生物公司那邊對於血漿的捐獻者信息保密,但孫立恩卻很清楚這份血漿是誰的——27號當天,雲鶴市傳染病院單採站的捐漿者有且只有一位,那就是出院之前還專門和孫立恩合影了的錢國建。

錢國建在出院前一週還接受了一次託珠單抗治療,他的累計託珠單抗使用量爲1200mg。而根據之前的測算,800mg託珠單抗的半清除率約爲23天。他最後一次接受託珠單抗注射治療,再到康復出院然後捐贈血漿的時間是21天。換言之,當時錢國建體內的託珠單抗應該還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上——他的血漿中的託珠單抗總量肯定大於600mg。

人體內一共有4000ml左右的血液,而錢國建捐獻了兩個單位的血漿,也就是400ml。就算按照他體內當值的託珠單抗總量僅爲600mg計算,兩個單位的康復者血漿內也含有至少60mg的託珠單抗。

對於其他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而言,康復者血漿裡有點託珠單抗雖然不算是好事兒,但比起血漿裡的抗體,有點抑制免疫系統的單抗這絕對算的上是利大於弊。

但對田康來說……情況可能就沒有這麼樂觀了。

假如伯納德醫生的推理是正確的,那麼導致田康體內原本因爲血液系統癌症而膨脹的淋巴節縮小的一個主要原因,恐怕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導致的人體免疫反應。

免疫反應導致腫瘤縮小的雖然具體機制仍然不明確,但無非就是這麼幾種可能——在新型冠狀病毒的“介紹”下,人體的免疫細胞重新識別到了腫瘤。或者大量免疫細胞四下奔襲,然後在腫大的淋巴結裡產生成了無差別攻擊,而這種攻擊恰好讓田康的淋巴結開始縮小。

無論是哪種可能,這樣的反應首先都建立在免疫系統的反應上。

而託珠單抗,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可以有效阻斷白介素-6受體的單抗。雖然還不確定田康目前的淋巴結縮小是否和白介素-6介導的免疫反應有關,但接受這種完全沒有徵兆的免疫治療,本身就意味着風險。

孫立恩三步並作兩步衝到了田康的病房,然後開始觀察起了他頭上的狀態欄。

嚴格來說,狀態欄並沒有通過惡意的方法來誘導孫立恩的思維。它似乎還沒有這麼惡趣味。但同時,狀態欄確實漏過了一個可能非常重要的問題。

其他所有的接受三聯療法的患者頭上,都並沒有直接出現“免疫抑制”的字樣,狀態欄對於託珠單抗使用的反饋就是把患者頭上可能不怎麼明顯的“免疫風暴”四個字變得更淡一點,僅此而已。

所以,現在田康的腦袋頂上並沒有任何特別的提示。就連那個“霍奇金淋巴瘤第四期”的狀態,也一如既往的黯淡半透明。

孫立恩眨了半天眼睛,瞪得眼睛都有些乾澀了,愣是沒從狀態欄上看出什麼變化來。

該半透明的依然半透明,該跳動的數字仍然跳動,看不出是好轉還是惡化。

事到如今,就需要從其他角度來考慮一下問題了。

要終止託珠單抗的作用,那就得通過血漿置換的方式來進行。託珠單抗在人體內的代謝並不直接通過肝臟和腎臟,也無法通過利尿或者促泄以及吸附等傳統方式來清除。而血透能夠清除的分子大小一般在50納米左右,對於這種尺寸一般不到10納米的微小蛋白科裡,只有直接進行血漿置換才能夠達到快速減少體內含量的目的。

換句話說,現在的事情就是一個單獨的選擇題——進行血漿置換,還是就這麼繼續等着看看。

使用血漿置換,目的是爲了保證田康似乎正在奇蹟般好轉的成人霍奇金淋巴瘤繼續“奇蹟”下去。而不用血漿置換,則是爲了保證田康體內已經被輸入的,來自錢國建的新型冠狀病毒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他體內自然產生的、對新型冠狀病毒高度敏感的抗體水平。

田康的感染問題現在基本不再需要擔心——他已經在三天的連續三次核酸檢測中表現出了咽拭子陰性。

按照之前的標準,田康已經基本可以考慮出院了。但現在孫立恩卻不那麼確定——在託珠單抗的干預下,田康的免疫系統是否已經產生了足夠多的抗體還需要打一個問號。在這個“問號”的作用下,對田康的後續處理就得更加小心。之前,國內已經報道了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康復者核酸“復陽”的案例。

雖然這些“復陽”案例在孫立恩看來並不需要太過緊張,但這並不妨礙衆多民衆的擔憂。爲了讓這些康復者在出院後能夠更好的迴歸生活,這樣的“復陽”病例數量必須被按回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康復者的復陽,並不意味着他們身體裡排出了活病毒。事實上,孫立恩個人認爲,這樣的復陽更有可能是他們排出了一些死亡了的病毒片段,然後被PCR擴增識別成了陽性而已。

換句話說,田康還需要再住院一段時間,至少在他肺部的病變縮小到孫立恩滿意之前,他的出院還是需要再等一等。

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繼續等待?

對於霍奇金淋巴瘤而言,治療方案其實相對比較成熟。通過兩個週期的ABVD化療(阿黴素、博來黴素、長春花鹼、氮烯咪胺)的治療後,36個月無進展生存率在78%以上。如果使用PD1單抗,單藥劑有效率高達82.7%。

總之,霍奇金淋巴瘤算得上是目前治癒率最高的腫瘤之一。只要能夠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患者治癒率能夠接近80%。就算是到了晚期,仍然有一系列治療方案可以提供很高的控制疾病進展的機會。

那麼……現在應該怎麼選?是讓田康去高康復率的治療方案裡碰碰運氣,還是馬上開始血漿置換、盡最大可能保證他正在自愈的過程持續下去?

孫立恩陷入了苦惱中。

“孫醫生?”就在孫立恩苦惱的時候,田康似乎是睡醒了。他迷瞪着眼睛看着站在自己牀腳的孫立恩,有些不解的問道,“有事兒麼?”

“啊……沒什麼特別的。”孫立恩搖了搖頭,然後忽然問道,“你這次住院過來,家裡人很擔心吧?”

“嗨……擔心是肯定的。不過我倒是不怎麼操心這個。”田康咳嗽了一下,然後說道,“我身上大病小病一堆一堆,把娃娃拖慘咯。死了也不慌,就當給娃娃減負了嘛!”

孫立恩眨了眨眼問道,“怎麼能這麼想呢?你孩子肯定也希望你能好起來的嘛。”

“哎,生病好費錢。”田康輕輕搖了搖頭,“每個禮拜都要去透析,就算有醫保,一次也要二百幾十塊。化療的費用更高,搞一個療程七八千咯。”

“你就在這兒安心住着。”孫立恩點了點頭,“放心吧,國家醫保全報銷,你在這兒住院不收錢!”

第三章 ICU第五十八章 爲難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糧拌飯-8 D-day(下)第一十六章 勸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輪採訪第九章 收治(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等待第七十四章 買二送三(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標誌物(8月22日1/1更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六章 回家(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善後請假一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拖字訣(7月14日1/1更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應對方案第二百二十六章 後續工作(1)D-day 10 爲盟主“改名字也太貴了罷”加更1第四百五十三章 紅包第一百四十六章 劉堂春的計劃第四百一十章 多方應對第七章 麗娜·費爾南德斯關於某些評論區和章節說內容的說明第一百七十九章 評估(8月28日1/2更求訂閱)今日更新推遲到下午第二百零六章 準備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談第四章 家屬第一百九十八章 哈克·布魯恩第七章 經驗性用藥第一百三十四章 急診作風(7月28日1/1更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不科學第三十一章 覺悟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識體系第一十二章 麗娜·費爾南德斯第三章 奧蘭多第五十三章 科研第一百八十三章 頭緒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糧拌飯第八十二章 醫學院往事(下)D+4 day6第一百二十章 徐有容的計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查房第十九章 縫針(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求證(7月25日1/2更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二十七章 病史採集(上)(7月24日2/3更求訂閱)第一十八章 提議否決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年輕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第二百二十章 親屬間輸血第六章 口不擇言(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其他檢查(8月11日1/2更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奇思妙想第九十一章 診斷科第二百零八章 推斷(補10月11日1/1更)D+3 day6獻血加更51第二章 選擇第二百三十七章 回家(下)第四百零九章 蹭飯對談第一百三十七章 厲兵秣馬第一章 千辛萬苦袁平安第八章 道路曲折第三百三十七章 學術自信第九十五章 鋪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喜D+2 day6第四百二十五章 供電第三章 急救第二十八章 頭暈(第一更)第二十章 短暫休息第一百零四章 後手第二十章 隱私D+4 day10第十四章 說話的藝術第二百一十三章 胃出血第五十一章 難,難,難第一百九十二章 試錯(9月14日3K3更新)第一百六十三章 確診(8月14日1/2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七章 診斷小天才(7月16日1/1更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後手安排第一百四十七章 拱火(8月5日1/2更求訂閱)第八章 道路曲折第二百四十章 病史採集第一百七十一章 升職(8月19日2/2更求訂閱)第一十九章 夾縫中的希望D+1 day 1第九章 矛盾第十八章 抗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繃不住了(8月8日2/3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林偉強(8月8日1/3更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羣體性癔病第四十七章 咕咕咕(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強回聲團-24 D-day第一百七十章 同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博士(4)第二百八十四章 用拳頭說話D+3 day6獻血加更51第四百五十四章 薪火相傳第九十二章 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