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餿

本章加更是爲了感謝書友“勤瘦杜”在2018年至2021年間所捐獻的14次成分血而加更。這是最後一章爲他的加更。

鬥嘴是醫生們緩解工作壓力的一大法寶。這樣的法寶一共有三樣,分別是聚餐、鬥嘴和黃段子。

黃段子在外科出現的比較多,尤其是在手術室裡——不會開黃段子玩笑的外科醫生那一般就只有剛入行不久的菜鳥而已。手術室裡,就連看起來和藹且氣質極好的女醫生們偶爾也會開開帶顏色的玩笑。

黃段子的效果主要體現在讓所有人都能同時意會上,而且用來活躍氣氛鬆弛神經的效果比其他普通笑話要明顯的多。

再加上以前的手術醫生以男性居多,各式各樣的“手術室黃段子”就這麼被繼承了下來。現在的工作環境裡,年輕人們對黃段子的反應普遍都不是太好。所以,黃段子這種東西也就在手術室裡還能偶爾聽到,平常已經幾乎絕跡了。

而聚餐這個東西,平常要搞一次還得挑個大家都有空的時候。現在在雲鶴,想聚餐的唯一可能就是每天早上大家出發去上班之前集中在酒店大堂,然後一人手裡捧個泡麪碗。

聚餐不可行,黃段子孫立恩不會說。那就剩下鬥嘴這一條路可以選了。好在鬥嘴這種事情不需要太深的研究,大家互懟就完事了。突出一個簡單快捷而且方便。

張教授被孫立恩懟了半天,最終以掛起白旗宣稱自己要去洗澡告終。而孫立恩則帶着鬥嘴勝利的得意感回到了北五區準備上班。

支援鶴安醫院的任務不能只交給孫立恩這一組。李承平教授帶着自己的組員已經出發前往鶴安醫院了——據說這一次爲了總結和收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們的早期臨牀表現,李承平特意多帶了十幾號人,並且人人都拿着手機準備一邊接診一邊錄像。

而孫立恩則在北五區發現了一個之前從來沒見過面的女醫生。

“您是?”一週多的時間裡,孫立恩對於自己這一支醫療隊的隊員已經很熟悉了。雖然不敢說見到人就能馬上不借助狀態欄想起對方的名字,但有狀態欄的輔助,他還是能把人都認下來的。

可是這位31歲,名叫林杏安的女醫生卻實實在在的是個生面孔。

“我是咱們市傳染病醫院的,我叫林杏安。”林醫生大大方方的做了個自我介紹,然後說道,“我之前是耐藥結核病病區的副主任醫師,12月初的時候回家待產,結果這一回家就被困在家鄉回不來了。”

“您這剛生完孩子?”孫立恩有些驚訝的看了看這位醫生稍顯圓潤的臉龐,

然後問道,“怎麼不在家裡多休息休息呢?”

林醫生笑着搖了搖頭,“現在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底氣嘛。我一個人在家天天看新聞,看的自己心裡煩得要死。好不容易熬過了月子,這下我要回來上班,張院長總沒有藉口可以拒絕了。”

“雖然我不是婦科醫生,不過咱們一般都認爲坐月子對於剛剛生產完的產婦健康很重要。”孫立恩對張智甫的行爲表示了認可,“其實您完全可以再休息休息的。”

“在家待不住啦。”林杏安有些苦惱似的說道,“我老師都上了一線,天天穿着防護服坐門診——他都八十三歲了。我這就是剛生完孩子而已,他都上了一線,我憑啥躲在後面?”

疫情期間,不光是醫護工作人員會覺得自己不能躲在別人身後。有無數的中國人也抱着這樣的念頭在積極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去。尤其是那些積極捐款捐物的熱心人們,如果要問他們這麼積極捐贈的原因,大多情況下,對方的回答也就只有這麼一句,“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

國難當頭,人人都要出一份力。這是根植於中國人骨子裡的責任心和集體感所帶來的必然結果——能幫忙的幫忙,幫不了忙的也要出力。如果出不了力也幫不上忙,大家湊點錢出來也是好的。

沒有人能置身事外,那就一起努力去戰勝困難。

那些從寧遠送來的湖畔雞、那些當晚就送到雲鶴市傳染病院的平板電腦,孫立恩等人現在用着的工業用防護服……這些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那……你現在就離開孩子沒問題麼?”被林杏安的理由說服後,孫立恩自己有些擔心的問道,“現在孩子才一個多月吧?你不在旁邊沒問題麼?”

這個體提問其實有些“蠢”,哪個剛生完孩子的母親願意離開自己的孩子呢?林杏安的神色頓時就有些不太好看,但她很快就化解掉了這一點尷尬,“我現在不在他旁邊,是爲了以後能夠一直和孩子在一起。不戰勝疫情,我們就沒有未來可言——我可不想自己的孩子以後要生活在一個到處都是高致病性傳染源的世界上。”

·

·

·

林杏安的決心遠比她說出來的更加堅決。這一點光從她來到雲鶴的交通手段就能看出來——由於省內所有公共交通途徑全部停運,林杏安是自己騎着自行車回到雲鶴來的。

是的,自行車。家住黃州的林杏安是騎着自行車,長途跋涉三百公里,連續騎行了四天才回到雲鶴的。

本來林杏安的丈夫死活放心不下,想要送自己的妻子至少到雲鶴高速的下道口——在這個位置應該能夠找到正在執勤的交警同志,然後請他們幫忙送一下就好。但在林杏安準備出發的前一天,作爲市應急辦工作人員的林杏安的丈夫被單位召集。他們所有人都要前往山東省醫療隊駐守的大別山醫療中心,爲那裡的醫護工作人員提供保障服務。

而林杏安自己……並不會開車。她甚至不會騎摩托車。

於是騎自行車回雲鶴就成了她的唯一選擇。出發當天,她一共騎了八十公里,並且在黃州市內的一家酒店臨時住了下來。

第二天,在吃了兩口餅乾之後,林杏安再次上路。由於自行車不能上高速,她就一直沿着國道騎着自行車。這段時間天氣不太好,下着小雨的時候她還能騎着車繼續往雲鶴走,雨要是下大了,那就只能找個避雨的地方短暫休息一下。

第三天,林杏安被國道上的交警同志們發現了。在看到了林杏安的工作證件,以及她家鄉黃州開出的通行證後,交警同志們當機立斷讓林杏安先停下別走了——暫時先在交警隊宿舍休息一下, 他們馬上去請示上級領導,看看能不能開車把她送到雲鶴——至少也要讓她少走一段路。

第三天的晚上十一點半,林杏安坐上了前往雲鶴的高速巡邏車。這輛皮卡車後鬥裡裝着林杏安的自行車,然後將她一路送到了黃州市和雲鶴市的交界處高速服務區。在這裡,雲鶴市的高速交警加入接力隊伍,然後將林杏安送到了高速公路的雲鶴收費站路口。

今天凌晨三點二十分,林杏安已經抵達了收費站路口。按照一旁的雲鶴高速交警同志們的說法,大約在早上七點會有一輛外省支援雲鶴運送血漿的車輛從這裡下高速,並且一路開到雲鶴市血液中心附近。從血液中心到雲鶴市傳染病院有14公里,從這裡出發能夠稍微輕鬆一點。

但是林杏安拒絕了這個建議,她騎上自行車,朝着單位的方向進發。今天早上六點五十份,她成功抵達了雲鶴市傳染病院大門口。並且在院長室裡找到了整個人都快餿了的張智甫教授,要求馬上歸隊開始工作。

張智甫看着這個渾身泥點,剛生完孩子三十六天的年輕女醫生,半天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後,他擺了擺手說道,“你去北五區吧,到綠區那邊先去洗個澡——你都快餿了。”

第二百零一章 黨員第四百五十三章 紅包第二十四章 中毒第二百四十七章 腫瘤第八十一章 第三套預案第八章 祁鏡第十八章 昏迷第四十九章 建議第六十七章 發熱(5月18日2/2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五章 診斷訓練系統第二百九十二章 郭英(第二更)爆更活動通知D+4 day9第一百一十八章 陰雲與陽光第二百四十四章 停業整頓第一百六十四章 斷聯(8月14日2/2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九章 思想教育第四十九章 過敏反應(5月2日1/2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七章 診斷小天才(7月16日1/1更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多管齊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職業暴露第三百零五章 重要工作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半一半(特別加更)第五十二章 骨科(補5月4日2/2更)第二百九十一章 難第四百五十四章 薪火相傳第四十一章 波折第一百一十六章 光輝歲月第二百六十章 人才引進第一百四十二章 損傷調查(8月2日2/3更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局第二百四十章 病史採集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封白信封第六十一章 安全事故(5月11日2/2更 求訂閱)第十七章 討價還價-2 D-day 爲盟主星雲若雨加更11第二百四十二章 遺傳性?D+3 day3第六十六章 體系差異-23 D-day爲盟主“淹不死的胖頭魚”加更6D+2 day7第一百零八章 緊急救援(7月3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重意思(7月17日1/1更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建立靜脈通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開道(200月票特別加更)D+4 day(4)(散論文)第三百七十一章 前路第十二章 三十年的潛伏第一章 再見第三十章 詢問第四章 幫倒忙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立恩的推理(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第四百三十章 猛士第一百四十四章 下意識反應第一百八十章 騷擾電話第一百九十一章 情報第一百零五章 錢益紅(6月30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九章 熱情歡迎第七章 徐教授第七章 經驗性用藥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相逢第九章 交流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略第三百七十一章 前路第四百零四章 有備無患第八十三章 醫德循環(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升職(8月19日2/2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漿置換(9月4日1/1更)D+4 day(3)(喜訊)請假一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曹操,曹操到-16 D-day 爲盟主星若雲雨加更5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刑第五十五章 婚第六章 目標,寧湖第八章 祁鏡第二十二章 把心放在肚子裡請假……第四百三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麻煩第三百五十一章 走後門第三百零七章 推理要在服用後D+6 day9爲盟主“義烏大尾巴”加更4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依據的方向第一百五十三章 繃不住了(8月8日2/3更求訂閱)-4 D-day第二百八十四章 用拳頭說話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路平安(7月21日1/1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突發情況第三十八章 心理第三百六十七章 驚悚D+4 day5-3 D-day第十五章 阻止(中)第三十二章 羣體性癔病第八十二章 平安落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普通門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明原因腦膜炎(7月23日1/2更求訂閱)第三章 準備第二百八十二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