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急救

忙的要死的人不光只是劉堂春以及工地上的氬弧焊工人而已。

第四中心醫院配有20臺救護車,其中五臺是負壓救護車——車輛內部氣壓會始終低於外部氣壓,從而保證病房內的病原體不會隨着車輛運行而散佈的滿街都是。

負壓救護車可不是什麼便宜的大路貨色,車輛的車廂部分需要做氣密處理,同時還要安裝抽排氣設備,對車廂內的空氣進行過濾並且排出車廂。

從電路到佈局、從設備到裝載,負壓救護車都和普通的救護車差別甚大。如果不算特種監護型救護車的話,負壓救護車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救護車中的“貴族”車型了。

這五輛負壓救護車其實原本應該是歸給寧遠市疾控中心直接管理。但一方面疾控中心實在是沒有這個預算,另一方面他們自己保留救護車也佔編制和原本就不怎麼寬裕的停車場。疾控中心買這種救護車,處了放上十來年等報廢以外基本沒有任何意義。而當時剛開始步入正軌的四院又有購置救護車的需求,所以兩邊一拍即合。疾控中心給四院補貼一部分購車費用,而四院則需要在疾控中心有需求的時候,優先向疾控中心提供負壓救護車。

現在就到了疾控中心有“需求”的時候。五輛負壓救護車幾乎承擔了寧遠市內80%以上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疑似患者和確診患者的轉運工作。這五輛車基本就是歇人不歇車,24小時等候召喚。

四院的急診休息室裡,橫七豎八的睡了一地疲勞的救護車駕駛員和院前急救醫生。他們自從接到了轉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以及高度疑似病人的任務之後,所有積極參與到任務中的院前急救醫生和救護車駕駛員們就再也沒回過家。

一方面是因爲工作壓力確實太大,回家休息就意味着崗位上至少有10個小時沒有人待命。另一方面,大家也有一個潛在的憂慮——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性實在是太可怕了些,他們擔心自己可能會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感染自己的家人。

這樣的擔憂絕不是空穴來風。雲鶴早期的醫務人員感染情況至今仍然缺乏一個系統的統計,但光從互聯網上看到的那些情況,就足夠讓這羣面對病毒毫不退縮的勇士們心存疑慮了——他們可以爲了人民羣衆生命健康不顧自己的安危,但卻無法讓自己的親人與自己一起冒險。

和孫立恩有過一面之緣的王鴿正在睡覺。他躺在地上側着頭,口水順着他的臉流了下來,地面上有了一片小小的晶瑩水潭。

“叮鈴鈴!”值班室的電話忽然響了起來。幾個院前醫生猛地睜開了眼睛,而趴在電話邊上睡覺的那位一邊捂住胸口,一邊快速接起了電話,“院前值班,有什麼事兒?”

“好的,我們馬上出車。”十秒鐘之後,這位值班員掛了電話。他鬆開捂在胸口上的手,然後揉了揉已經彷彿雞窩一樣的頭髮,“寧靜區柳華路217號,有一個雲鶴旅居史的發熱患者。你們誰去?”

“我去吧。”王鴿坐在地上,擦了擦自己嘴邊的口水,“二號車的皮帶有點打滑,我用五號車行麼?”

“你只要保證不把車再從花壇上開回來就行。”王鴿上次運送頭部受傷合併股骨骨折的那個病人時,爲了搶時間直接把車從道路中間的綠化帶上開了回來。雖說寧遠的道路中間綠化帶主要就起一個美化環境的作用,馬路牙子並不怎麼高。但這麼一搞仍然直接撞歪了急救車的前轉向臂。

雖然王鴿順利的把病人送到了醫院,而且那位患者也成功的活了下來。但王鴿還是捱了一次記大過處分,

並且被扣了一個月的工資以作懲罰。

同事們其實都挺理解王鴿的心情。當時他的左邊,隔着隔離帶就是四院的急診大門。而當天在道路右側的交通流量大的令人沮喪,他在原地拉着警笛等了三十多秒,但車龍卻一動不動。

不是寧遠人民不肯讓道,純粹是因爲道路太急,根本沒有讓路的空間。

王鴿出車去了,其他的院前急救繼續倒頭睡覺。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緊急出動的命令什麼時候會到。在下一次出發之前,所有人都需要儘快休息補充體力——吃飯這種事情都可以往後稍微放一放。兩天不吃飯,人開車還是沒有問題的。但要兩天沒睡覺,碰方向盤就和自殺沒什麼區別。

半個小時後,王鴿和院前急救醫生回到了值班室。兩人就像是剛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就連褲子上都在往外滴着水滴。

“你這怎麼搞的?”王鴿的樣子把隊長嚇了一跳,“你這是汗……還是剛纔穿着衣服洗了個澡?”

“別提了。”王鴿和自己的搭檔院前急救醫生一肚子苦水,“我懷疑我們出的這個病人壓根就不是肺上有病——他可能是腦子有病。”

這位自稱發熱的患者半月之前從雲鶴抵達了寧遠。一週多以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消息讓所有人都精神高度緊張了起來,這位患者也不例外。新聞上說,新型冠狀病毒在56攝氏度的溫度下會很快失活。而當時寧遠已經買不到消毒水和酒精了。

這位天才般的患者靈機一動,決定對自己和家中進行高溫消毒。而他選擇的高溫消毒的方法是同時在自己65平米的家中堆放10臺電暖氣,外加三臺小太陽。嚴密關閉門窗,然後把自己也關在房間裡不出來。

最後一臺電暖氣今天到貨。而這位患者也終於開始執行起了自己的計劃。由於房間較大,他盯着溫度計在房間裡待了四個小時,氣溫仍然沒有上升到他所期盼的56攝氏度。

房間內的溫度最後維持在了45攝氏度左右。11度的溫差讓他決定增長消毒時間——從半個小時增加到了三個小時。

四十五攝氏度的高溫下,他在房間裡又堅持了兩個小時。等他開始停止出汗之後,這位老哥終於發現了有些不對勁的地方。於是,他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王鴿和自己的院前急救醫生抵達現場時,房間內的溫度已經突破了47攝氏度大關。而患者體溫在這個環境下根本測不出來。他們穿着防護服在房間裡只待了十分鐘,兩個人就感覺自己已經快虛脫了。這十分鐘還是爲了把房間裡所有的暖氣先關掉,以防止等會他們帶着患者離開後發生火警。

患者被包裹起來,然後帶出了房間。寧遠現在的日間氣溫大約在零度左右。從撒哈拉沙漠一步跨入冰箱的溫差很容易讓這個腦子不怎麼正常的患者更加不正常一點。院前急救一身給他紮了一瓶生理鹽水,然後在負壓車廂內開始用常溫生理鹽水袋替他降溫。因爲生理鹽水本身在車裡放着,溫度不算太低,上車前,院前醫生還特意從一旁的綠化灌木叢上取了兩捧積雪。把積雪塞進乳膠手套裡,就成了一個簡易的冰枕。

自從疫情開始之後,這種類型的急救出車次數頗爲頻繁。比較多的就是用酒精消毒,結果酒精還沒有完全揮發,就被明火引燃。更麻煩的則是那些剛開始決定進行消毒的人。反正王鴿自己是想不出來,究竟什麼樣的人才會決定在開着火的竈臺旁邊噴酒精消毒檯面。

大年初六的寧遠,奮戰在崗位上的衛生系統工作人員沒有一個有好心情。

高速文字手打我能看見狀態欄章節列表

第一百零五章 錢益紅(6月30日1/1更)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再查第一百五十三章 繃不住了(8月8日2/3更求訂閱)第六章 三贏第一十五章 快速反應第一百六十六章 吸引火力第一章 再見第一百六十九章 認真(8月18日三合一6K2大章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強回聲團-19 D-day (下)第四十九章 過敏反應(5月2日1/2更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多方關注第一百九十五章 聚餐第一百六十四章 急轉直下(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交代(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談判第十三章 救援隊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是一回事兒(補9月5日1/1更)第二百一十九章 抵達第七章 小黑貓(兩萬爆更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喜憂參半(補6月3日2/2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回國(8月16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 送機第二百八十四章 用拳頭說話第三百零二章 三重綜合徵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家的路(8月3日1/3更)第二百七十三章 教育第一百五十四章 舊日重逢(補8月8日3/3更求訂閱)第十八章 指導第十二章 引流第三百九十九章 換個路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熱情歡迎第三十五章 寧遠之夜第三百五十章 燈下黑第二百五十八章 緊急出動第六章 三贏第七十四章 熟人的熟人(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過去與現在(7月14日1/1更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 猛士第七十一章 2月23日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依據的方向第八十九章 另一個結論第四百章 抽血第二章 一言九鼎第一百九十二章 多行不義(特別加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儘量幫一把第八十五章 傳統(6月6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六章 糖尿病(9月27日1/1更)第五章 邊吃邊聊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第三百八十七章 邀約第九十九章 急性甲基苯丙胺中毒第七章 作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毒搶救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輪採訪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略第一十八章 提議否決第四章 幫倒忙第一百七十章 同情第二十九章 辦公室第七章 光明前途第二百九十二章 郭英(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真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帕斯卡爾博士的診斷建議推書單章第二百六十章 人才引進第二百九十四章 郭家村(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評估(8月28日1/2更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障第一百六十三章 確診(8月14日1/2更求訂閱)第十三章 機會性寄生蟲第一十一章 生意第一百九十五章 聚餐D+1 day 4第十章 難以拒絕的交易第一百六十四章 急轉直下(第一更)D+3 day5第一百九十八章 哈克·布魯恩第三百九十七章 代價第四百四十二章 羣情激奮第八十一章 第三套預案第七章 光明前途第一百三十四章 支援第一百八十一章 張教授(8月29日1/2更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四章 斷聯(8月14日2/2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 直男的操作第二百二十七章 姚巧玲第一百四十二章 孫立恩的推理(下)【特別加更】第三十一章 覺悟第二百九十五章 郭家村(下)-22 D-day(下)第四十七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八十六章 曹博士(3)第九十九章 急性甲基苯丙胺中毒第二百零六章 分工區別(補10月9日1/1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安心(7月29日1/1更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三章 PS4第三百九十章 脫褲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三大矛盾第一章 千辛萬苦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