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大孔代向我們告別(下)

在雖然鋪設了皮毛,但牀墊居然還是燈芯草——哪怕是乾燥的,新鮮的,也一樣有蟲子鑽來鑽去的乾草牀墊的牀前站了一會,可憐的小歐根第一次有點無所適從。

他在三歲之前的記憶除了母親一再說他是個皇帝的兒子之外,就沒有多少清晰的了,可他在蘇瓦鬆的時候,蘇瓦鬆女伯爵也已經從善如流地開始使用國王推崇的羊毛牀墊。後來他來到了凡爾賽,凡爾賽在羊毛之外,也有棉花與皮毛,但無論那一種嗎,絕對都是乾乾淨淨,撒過藥粉,保證不會有一隻跳蚤與臭蟲的。

亞麻布的牀單應該是新的,經過漿洗,也許這裡的人們認爲這是一種上好的享受與特權,但小歐根只覺得像是躺在了一處蕁麻地裡——亞麻處理的足夠精細也是相當柔軟的,要不然在路易十四之前一直有人把它當做內衣穿,但還是同樣的問題,沒有那種織物能夠比棉花更體恤人類的皮膚,何況小歐根作爲國王的養子,他的牀品從來都是用阿美利加來的棉花,這種棉花的種子來自於阿拉伯,是相當難得的好棉種,紡織出來的棉布有着絲綢般的光澤,撫摸上去簡直如同流水一般。

小歐根固然打過近十年的仗,但打仗的時候,國王可以帶着他的牀和浴缸,統帥的待遇也不會惡劣到什麼地方去,他是真的沒睡過有活物的牀榻。最後他只能吩咐僕人從行李裡抽出他的白棉寢衣,將寢衣鋪在牀榻上,再蓋上海獺皮的斗篷,胡亂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就覺得臉上又疼又癢,抽出鏡子一看,才發現自己沒有保護的臉上被蟲子咬了好幾口。

他在木盆裡洗漱過,擦了藥,才勉強打起精神走下樓,僕人欲言又止,似乎要阻止他到大廳裡吃飯——他們入住的地方是一座三層建築,只是所謂的三層不過是一個高聳的閣樓罷了,至於一層,昨晚他們來到這裡的時候就已經很晚了,這裡又沒有煤油燈或是煤氣燈照明,蠟燭能夠保證他們看清檯階與地面,不至於摔倒就很好了。

他下了樓,才知道爲什麼僕人要阻止他,看得出,這裡的人還是儘可能地做了一番清潔與修整,譬如牆板上的聖像——一看就知道是從哪個教堂祭壇上拆下來的三聯畫,可能是爲了遮擋後面的大洞,地板上鋪着地毯——但一看就知道不是原配的,它太小了,小到露出了涇渭分明的明暗線,你知道的,就是經過摩擦、泥濘與油膩,或者還有陽光的折磨後,木質地板肯定會留下無法遮掩的痕跡。

這裡小歐根要說或者還有陽光的折磨——是因爲這裡的窗居然還是老舊的木百葉窗,很顯然,陽光並不是能時常光顧這裡,他在桌邊坐下,看到奧爾良公爵正在享用一份極其簡單,甚至有辱其身份的早餐,白煮蛋與酒,酒還是他們帶來的。

“如果你想吃些什麼,”公爵說:“我建議你不要。”他瞥了一眼旁邊的侍從們:“我的一個侍從昨晚跑到廚房要了一點夜宵,到現在還沒停下腹瀉呢。”小歐根一下子就沒胃口了:“先生,”他問道:“他們是有意這樣做的嗎?”

“我想不是。”奧爾良公爵說:“等會我們走出去,你就會明白了。”

小歐根只得按捺住不滿與怒火,在公爵的堅持下吃了兩個蛋。不過一會,布拉格的市長就誠惶誠恐的來了,當然,布拉格是波西米亞王國的一個城市,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領地,但就算是在戰時,一個王弟與一個可能的皇帝私生子,也足以讓這個城市天翻地覆。

就像路易十四必須支持查理二世擊敗護國公克倫威爾一般,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也不能在停戰協議與合約已經簽訂,使團正在正常履行其義務與行使權力的時候玩弄什麼陰謀詭計,這是君王們的默契,不然的話,神聖羅馬帝國今後就別想派出使團,與他國聯姻,或是讓哈布斯堡的王子出去遊學了,他的諸侯也會譴責他行事過於魯莽,以及過於卑劣。

“我們正要去聖維塔大教堂做禮拜,您也一起來吧。”奧爾良公爵冷漠地說道。

布拉格市長略微放鬆了一點,他還擔心這些尊貴的法國人要到布拉格位於老城或是廣場的教堂,譬如救主教堂與聖尼古拉斯教堂,不是他不願意,而是在布拉格城堡裡的聖維塔大教堂顯然要比其他教堂更安全一些。

天光大亮,小歐根能夠看到的東西就更多了。

布拉格是什麼地方呢?它並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不僅如小歐根所說,它距離維也納並不遠,它還曾經是波西米亞王國的首都,那時候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還是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他同時也是波西米亞國王,對這座城市,他賦予重望,不但修繕與擴建了原先的布拉格城堡,還在老城邊建起了新城,還有大學,橋樑與許多教堂,布拉格城堡中的聖維塔大教堂正是其中的一座。

小歐根在早餐的時候懷疑他們遇到的事情,是否是出自於布拉格人的仇視或是輕蔑,但他一走出官邸,頓時就明白了,這座官邸可能是整個布拉格最完整,最潔淨的建築——布拉格曾有多少繁榮,現在就有多麼衰敗,街道上坑窪不平,污水橫流,建築牆面斑駁不堪,殘留着火把的油煙刻下的黑色痕跡,或許是爲了不出意外,面對街道的門板與窗戶都緊閉着,它們會讓人想起女巫的牙齒——又髒,又歪斜,又到處都是缺口,不過還是有骯髒的煙霧從裡面時不時地冒出來,與那些從馬蹄與車輪下溢出,卻很難找到根源的臭氣混在一起。

他們經過廣場邊的教堂時,教堂居然都少了好幾處彩窗,黑乎乎的一片,就像是一個瞎子空洞的眼眶。

要知道教會一向是最富有的,甚至超過國王與皇帝,“這裡的大主教實在是懈怠了一點。”小歐根不禁說道。

“主教先生一直在在忙於整修聖維塔大教堂。”市長不敢說布拉格大主教一直在忙於聚斂錢財,設法回到羅馬或是謀取另一處富潤主教區的行爲。

奧爾良公爵猜到了,但這與他確實沒多大關係。

一路上他們竟然沒遇到什麼人,直到進了布拉格城堡,城堡裡的侍從竟然都是面黃肌瘦,反應遲鈍的,小歐根甚至都快毛骨悚然了,直到他看到了布拉格的主教先生與他的教士們,教士們倒是各個肥壯,面色紅潤,才讓他放下心來。

他們簡單地領受了聖餐,做了祈禱,聽了講道之後,小歐根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這裡的貴族呢?”

按理說,就算他拒絕了利奧波德一世的冊封,奧爾良公爵在這裡,他們也應當來拜見公爵纔是。

“要麼沒有資格,”菲利普同時兼具王弟與奧爾連公爵的兩重身份,除非他特許,不然不是什麼小貴族都能有榮幸一睹其尊面的:“要麼就是跟着皇帝去了維也納。”

“是兩次擲出窗外事件嗎?”小昂吉安公爵問道,“兩次擲出窗外事件”都是由宗教衝突引發最終卻引發了政治大地震的事件,簡單地說吧,就是波西米亞的新教徒“胡斯教徒”第一次因爲其首領胡斯的死亡舉行遊行的時候,被市政廳的人從高處投擲石塊的行爲激怒,衝進市政廳將市長等人從窗口投出窗外,由此打了十五年的“胡斯戰爭”。

第二次則是因爲初成爲波西米亞國王的哈布斯堡的費迪南,因爲要在波西米亞復興天主教,而大肆迫害胡斯教徒,於是胡斯教徒重蹈覆轍,衝進布拉格城堡,將國王的三名大臣扔出窗外……這次莽撞行動帶來的是著名的“三十年戰爭”。

在三十年戰爭中,瑞典人打進了布拉格,國王連同他的大臣,將軍,王后一起逃走了,留下了布拉格人迎接搶掠、qiangbao,焚燒與屠殺,布拉格在短短几天了就化作了一片廢墟,如果在這之後,波西米亞國王還願意重新回到這裡,重建都城,布拉格或許還有興盛的機會,但哈布斯堡的薄情寡義在這個時候就初露端倪,國王不但沒有回來,還直接遷都到維也納。

布拉格從此成了一處政治與經濟的窪地,這裡可以說是哈布斯堡一處最爲醜陋的瘢痕——國王曾經在這裡被暴民逼迫,又被敵國驅逐,就像是利奧波德一世不太願意提起佛蘭德爾,當初的費迪南與繼位者也不怎麼願意提起布拉格,布拉格幾乎成了一個不可明說的流放地,凡是從維也納被髮配到這裡來的官員,都是被上層厭棄了的,他們到了這裡,不是全心竭力地搜刮錢財,好早日被調任,要麼就是自暴自棄,一心一意地盡情享樂。

雖然這裡已經糟糕到連稍有姿色的“名姝”都不會踏足的地步了。

小歐根關注了一下城堡裡的侍從,他們應當是布拉格城裡的平民中過得最好的一羣人才是,但他們除了瘦弱之外,令人心驚的就是彷彿已經失去了對生活的期望——他們身上的衣服是乾淨整齊的沒錯,但他們竟然會疏忽到擰錯鈕釦,露出內襯,折斷蠟燭,祭壇上也許足夠乾淨,但窗簾上灰塵密佈,屋角堆滿糞便,讓小歐根不由得聯想到了昨天的浴桶,那些明明能弄乾淨的小刺……

他們之中甚至沒人動過跟着他們離開的心思,他們看向法國人的使團,充滿了厭倦與憎惡,每一眼似乎都在驅趕着他們,希望他們能趕快離開,不要在這裡礙布拉格人的眼。

小歐根覺得,哪怕他們投來了如米蘭的流民兇狠的眼神,也要比這種彷彿散發着腐朽氣味的……不作爲要強得多。

“這裡與維也納相比,”奧爾良公爵笑吟吟地問道:“如何?”

小歐根不願意承認利奧波德一世已經是個不壞的統治者了,但接下來的旅程中,他看到和聽到的事情才徹底地顛覆了他原先的想法——原來看似簡簡單單的,讓民衆有東西吃,有衣服穿,有片瓦遮頂,可以有一份工作,可以養活孩子,可以在生病的時候得到治療,繼而安然在牀上離世,進一步,可以讀書,可以購物,可以享樂……居然那麼難,那麼罕見,有些城市裡的管理者,無論是主教,還是市長,又或是領主,只要能做到前面的五步,也就是說,可以保證城市與鄉村裡的平民能夠生存與繁衍,就算是又慈悲,又有能力了。

一些心性殘酷,又或是有心無力,容易被矇蔽的人,他們的領地大概就和現在的布拉格一樣,是個死氣沉沉的泥沼。

那些眼睛中沒有亮光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們也曾掙扎過,反抗過,就如之前的胡斯教徒與波西米亞的本地人,受到了不止一次的打擊與摧殘,纔會變成現在的這個樣子——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去死嗎,還是活着?那個更容易些?

“想想巴黎也差點變成這個樣子,”奧爾良公爵說:“真是可怕啊。”

“怎麼可能呢?!”小歐根立即說,旁邊的小昂吉安公爵也露出了贊同的神情。

“往下走吧,我們快到波蘭了,”奧爾良公爵說:“還有更糟糕的東西在等着你們呢。”

——————

小歐根並不覺得還會有什麼比他們看到的那些城市更糟糕,哪怕他聽說過波蘭的施垃赤塔階層依然施行奴隸制度,也就是從烏克蘭平原上劫掠哥薩克人(有時候也有韃靼人)作爲自己的奴隸。

哥薩克原先的意思是“輕便的馱包”,代指“輕騎兵”,“哨探”,後來才被人附會成“自由人”或是:“勇於反抗的人”,事實上,最初的哥薩克是一羣不堪忍受金帳汗國奴役的斯拉夫人,他們爲了避開蒙古人的鞭子,才跑到了當時還人跡罕至的南歐與東歐草原,並在那裡繁衍至今。

只是這些斯拉夫人怎麼也不會想到,居然在金帳汗國徹底覆滅之後,落後的農奴制度居然還被與他們同樣膚色的人繼承了下來,甚至發揚光大,他們曾經逃過的劫難,再一次降落在了他們頭上。

第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霍夫堡(6)第兩百五十八章 蒙特斯潘夫人的價值第三百零二章 腓特烈與大郡主(4)第五百零五章  聖地亞哥騎士團的大首領三歲半(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五年後(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熱熱鬧鬧的叛亂活動(3)第一百七十八章 耶羅尼米斯·博斯第四百七十七章 雙灣海戰(完)第二十九章第兩百三十七章 絕望 (兩章合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風花雪月的凡爾賽第四百八十二章 法國王太子的固執(下)第八十二章 主教先生憂心忡忡(三江推薦加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國王的第三次御駕親征(2)第一百一十章 裡世界的面紗(5)第一百八十七章 聖但尼(9)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生子與王后第三百八十六章 布列塔尼的微妙之處(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馬紮然主教的離去第五十九章 摸治儀式與沃邦第四百六十七章  獠牙第三百二十九章 卡姆尼可會戰(2)第三百八十章 國王的巡遊(9)第兩百九十三章 奧比涅夫人與裡世界與羅馬教會的關係(3)第七十八章 貓和臭鼬(三江推薦加更)第一百零九章 裡世界的面紗(4)第兩百四十五章 戰爭結束,戰爭結束(4)第兩百七十三章 國王的親子時間(4)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戰之前(4)第五十二章 國王這章沒有談話第五百六十三章  利奧波德一世向我們告別(上)第五百二十章  巴勒莫(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意大利之王(4)第兩百三十八章 救救我們!第兩百九十二章 奧比涅夫人與裡世界與羅馬教會的關係(2)第四百零八章 木匠約瑟(下)第兩百零七章 亨利埃塔的勸說與查理二世的決定(3)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小小的測試第五百三十六章 來自於蒙特利爾與詹姆斯敦的印第安人(上)第兩百三十四章 阿姆斯特丹!第一百九十八章 路易十四的凱旋式第五十二章 國王這章沒有談話第五百零六章  上帝的旨意(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巴勒莫(下)第兩百七十四章 國王的親子時間(5)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王的復仇第三百二十章 罕見的爭執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年後(2)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戰之前(4)第四百二十八章   回報(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郡主的修羅場第三百八十二章 艦隊!艦隊!!艦隊!!!(上)第兩百零六章 亨利埃塔的勸說與查理二世的決定(2)第三百二十九章 卡姆尼可會戰(2)第四百九十九章 聖地亞哥(2)第兩百二十一章 風雨欲來的荷蘭第一百二十章 頭生子與王后(4)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戰爭——開戰之前的喜樂融融(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就是我們的國王?!(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悲哀的芙里尼第八十八章 國王是如何回報瑪利.曼奇尼的(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小小的測試第五百三十三章  王太后的葬禮(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布列塔尼的微妙之處(中)第一百五十章 黑死病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郡主的修羅場第一百一十八章 頭生子與王后(2)第四百二十六章  魔鬼的末日(中)第兩百七十九章 裡世界的戰爭(2)第五百六十二章 七夕番外(續)第三十四章第兩百五十二章 瓜分荷蘭第三百七十五章 國王的巡遊(4)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法蘭西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死病(5)第五百七十三章  地獄與天堂(續)第一百三十章 無恥的路易十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前的談判第三百三十三章 聖路易第兩百一十六章 醫生們的大冒險(下)第五十四章 宗教審判長——以拉略第三百零一章 腓特烈與大郡主(3)第八十七章 國王是如何補償瑪利.曼奇尼的(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開戰之前——羅馬-克里斯蒂娜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廉三世向我們告別(下)三百七十六章 國王的巡遊(5)第一百二十八章 克雷基幹的好事兒以及馬里奧.齊吉乾的好事兒第四百一十九章 異教徒與叛逆的勝利(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國王的再一次御駕親征(8)第兩百零八章 亨利埃塔的勸說與查理二世的決定(4)第四百七十章  雙灣海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頭生子與王后(2)第兩百一十七章 荷蘭的約翰.德.維特第一百零二章 敦刻爾克的入城儀式(4)第一百二十四章 金路易第六十九章 達達尼昂爲風流所付出的一點點小代價第四百六十九章  反噬(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路易十三的凱旋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