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國王的巡遊(3)

國王會關心些什麼呢,事實上,在路易十四的御駕還未離開巴黎的時候,巴黎和凡爾賽的達官貴胄們就已經從蒙特斯潘夫人這裡買到了答案,然後將這份答案轉買了一個或是幾個好價錢——這是國王默許的,貪墨與陽奉陰違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有,但若是他們知道國王在意什麼,他們就算是爲了粉飾門面,也會竭心盡力地去完成一部分工作……要不然呢,路易總不能將他們一個個地吊死在煤氣燈柱上。

要培養起一批真正具有職業道德與愛民思想的官員,只怕還要二十年。路易在心中想道,幸而聖日耳曼昂萊的市長的推薦人正是柯爾貝爾,柯爾貝爾也許也有不少欠缺的地方,但對國王的忠誠和了解還是不少的,他推薦的人也是一些很識趣的傢伙——聖日耳曼昂萊市長几乎能夠回答得出國王提出的所有問題:像是初級教育的普及;濟貧院的設置;上下水工程的修繕與維護工作等等,就算不是如數家珍,也不至於結結巴巴,胡言亂語,甚至還能拿出完整的數據和時間,當國王提出,要親眼去看看學校與濟貧院的時候,他也沒有推諉或是爲難,非常乾脆地答應了下來。

雖然這種做法非常地不合傳統抑是禮節,但在場的人沒有一個能夠改變國王主意的,他們在距離聖日耳曼昂萊宮殿還有幾百尺的地方轉了一個彎,往學校和濟貧院所在的地方浩浩蕩蕩地走了過去。聖日耳曼昂萊和所有的城市一樣,無形中分作上城區與下城區,上城區就是距離國王的宮殿與修道院最近的宅邸與公寓,下城區就是緊靠着城牆的低矮棚屋,當時因爲靠近城牆的建築最容易受到攻擊,也有可能在守城的時候被拆掉做工事和投擲物,所以只有窮人會住在那裡。

哪怕現在的攻城戰與守城戰幾乎已經用不到石彈了,但下城區依然不是貴人們會涉足的地方,學校還好點,它是由一座小禮拜堂擴建而成的,因爲是新建的,就算看上去十分粗糙(幾乎沒有任何裝飾),但因爲有着玻璃窗和塗刷白堊,看上去還是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在裡面讀書的都是底層居民的孩子——管事、僕人、磨坊主、金匠等等,他們要比真正的貧民富足,但要讓自己的孩子讀書,在國王提倡普及初級教育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女孩,因爲男孩可以被送到修道院從教士那裡接受教育,但女孩,只有貴族家的女孩纔有可能在女子修道院裡學習。

現在這些孩子都有了學習的機會,他們被一羣羣地驅趕出來,不安而羞澀地在教師的指揮下向貴人行禮的時候,動作居然也不算太過笨拙,路易注意觀察了他們的衣服,與那些擁擠在街道兩側向他高呼萬歲的成年男女不同,後者多半身着鮮豔的綢緞,絲絨,孩子們卻幾乎都只穿着統一的灰色亞麻外套,長褲或是裙子,一些男孩也和女孩一樣在腰裡圍着圍裙,顯然是怕他們太過頑皮,將衣服磨壞弄髒。但看臉色,就算不如玫瑰花兒那樣好看,至少也是圓乎乎,紅彤彤的,他們的鞋子也都挺合腳的,頭髮也足夠整齊——不過這點要歸功於教師們正往手掌心裡吐,然後往孩子們的腦袋上抹的唾沫。

“這裡有多少學生?”路易問。

“三百五十個男孩,一百二十個女孩。”市長恭謹地回答說。

路易溫和地向幾個大孩子提了一些問題,這些大孩子差不多就要從學校畢業了,他們能夠完成萬以內的加減乘除,能夠抄寫、閱讀簡單的文章,還能唱聖歌,不誇張地說,這些已經足夠讓他們脫離簡單重複的體力勞動,從事一些比他們的父輩更輕鬆的工作——還有兩三個最爲出色的孩子已經確定被教師們推薦給主教、法官或是律師,能夠到巴黎或是類似的城市大學裡接受進一步的教育。

如這些教師期望的那樣,國王滿心讚賞地勉勵了他們一番,不僅僅在精神上,也相當現實地給了他們每人一個金路易的賞賜,這些孩子如何又驚又喜就不說了,他們的老師都幾乎興奮到要昏厥過去了。

按照國王的吩咐,學校幾乎都依靠着水渠或是取水的機井建造,配置完整的衛生設施,好讓孩子們從小養成愛好潔淨的好習慣——這道水渠從學校延伸出去,直到下城區,下城區的狀況當然不如國王的隊伍之前經過的上城區良好,這裡還有一部分牆面覆蓋着木板,地面也不夠平整,市長有些氣惱地說,因爲總有人偷走水泥塊,這種說法讓現在人聽來匪夷所思,誰會要水泥塊呢?但事實上,在這個時代,棚屋裡的人們可沒有那個錢來鋪設木地板或是大理石磚,他們看到水泥路這樣好,就動了心思,把它們敲碎了挖回去鋪在自己的房屋裡。

“不過等到明年,或是第三年,我們就有足夠的資金來完成下城區的改造了。”市長說。

路易倒不認爲他在說謊,因爲聖日耳曼昂萊曾經是國王駐蹕過好幾年的地方,就像是巴黎和凡爾賽因爲有了路易十四而光輝日盛,也有不少人跑到聖日耳曼昂萊來參觀這位偉大的太陽王曾經的住所,雖然宮殿進不去,但他們也可以嚐嚐國王“稱讚”過的美食,光顧國王“定製”衣服的裁縫鋪,以及專供國王的王室夫人,著名的科隆納公爵夫人的脂粉鋪,爲國王以及他忠心耿耿的火槍手們打馬蹄鐵的鐵匠鋪,甚至還有人聲稱他曾經在路上爲國王服務過——他是一個總是擔着兩個大木桶,披着一個大披肩的“服務人員”,兩個木桶一頭裝着清水,一頭供人解決個人問題,他就說自己有幸見過國王的尊臀……這當然是在胡說八道,但就有人相信,因爲誰都知道他們的國王很愛乾淨,不會像那些貧民那樣隨隨便便找個角落就蹲下來釋放……

天曉得,在聖日耳曼昂萊已經建造了公用盥洗設施的時候,還是會有遊客願意付上一個小埃居來享受一下國王同款……

雖然也有人說這簡直是造謠和污衊,但在“太陽王”強大的帶貨能力下,沒有什麼產出的聖日耳曼昂萊確實藉此達成了收支平衡甚至還略有盈餘——市長這麼說,也是因爲國王巡遊的第一站就在聖日耳曼昂萊,他已經想好了要仿效某個特殊地點的苦路——讓遊客們按照國王巡遊的路程走一次聖日耳曼昂萊了,當然了,在這段路程上,肯定會有很多需要他們慷慨解囊的地方。至於國王是不是真的品點過這些食物,用品或是有過什麼美妙的風流韻事,遊客們還能跑到凡爾賽宮去問嗎?

這種做法或許確實有些……過於魯莽了,但這個市長不愧爲是柯爾貝爾推薦上來的人,他很清楚比起所謂的王室威儀,國王更在意他的旨意與法令是否貫徹到底了,他也起過一些不該有的心思,但最終還是壓抑住了自己的慾望——他甚至可以驕傲地說,聖日耳曼昂萊的收入中,至少有三分之一被他真真切切地用在了實處。

至於另外的那三分之二就別說了吧……這還是因爲聖日耳曼昂萊的主教和監察官都不是太過貪婪的人呢……

說到聖日耳曼昂萊修道院的主教,他也真不是一個壞人,至少濟貧院的修建工作就是他主持完成的,這是一座新的建築,運用了最新的建築材料,也就是水泥磚,有三個庭院,呈品字排列,中間是教堂,裡面居住着最爲窮困的人——主要是外來的流民與乞丐,然後就是病人,這位主教原先在迎接國王的隊列裡,但一聽到國王要參觀濟貧院,他就馬上跑到濟貧院收拾去了。

“這裡可以容納多少人?”

“三千人左右。”聖日耳曼昂萊修道院的主教殷勤地回答道,市長猶豫了一下,他當然願意繼續做國王的嚮導,但……總不能讓他一個人拿走所有的好處吧,在法國,高等聖職人員的任免權在國王而不是教皇手中,主教也是需要向國王展現能力與忠誠的,所以市長在考慮了一會後,退後兩步,將舞臺讓給自己的同僚。

可以看出,濟貧院經過匆忙的打掃,路面都是溼漉漉的,庭院裡也見不到吵鬧的孩子與粗魯的婦人,從擦拭過的窗戶看進去,可以看到每個人都在認真而又忙碌地做工——濟貧院雖然算是一樁慈善事業,但每個人都要做工,男人們負責磨碎從各處收羅來的骨頭,這些被碾磨成齏粉的東西最後會變成田地裡的肥料;女人們則做紡織與編織的工作,孩子們有時候會去給他們打下手,有時候則會去挑揀羽絨。

每個房間裡都非常安靜,這倒不是因爲國王賁臨,而是因爲濟貧院的規矩就是如此,有些地方的濟貧院就算是庭院和睡覺的地方也不允許被收容的人說話,他們必須保持沉默來顯示自己的謙恭。

從連接着三處的長廊走過去,在教堂的後面,就是醫院了,姑且這麼說吧,因爲醫學院中的醫生與護士數量還沒奢侈到可以下放到這些地方的緣故——這裡負責照顧病人的只有修女與修士,不過現在的他們所能用的不只有向上帝祈禱:“我們提供糖、滾水和藥草。”主教說:“還有乾淨的牀鋪。”

確實如此,這裡的牀鋪乾淨的會讓人吃驚,因爲國王來到濟貧院完全是突發奇想,可以說這些雪白的牀單與蓬鬆的帷幔不至於全是表面功夫,“這裡只有一些輕症病人。”主教恭維道:“您的子民虔誠,富足又健康,聖日耳曼昂萊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瘟疫和畸形了。”

“這是件好事。”路易說,這裡沒有一個病人,或是幾個病人一個房間的傳統,大約一百八十張牀鋪,所有的病人都在一個大廳裡,用帷幔隔開,但既然主教說這裡沒有傳染病人,那就還能忍受,空氣中雖然有點酸臭味,卻也不可避免,國王停留了一會,就離開了,畢竟他身邊的隨員太多,留在這裡對病對他們都不好。

有趣的是一直跟在國王身邊的大郡主,還有如費迪南以及腓特烈這些身份尊貴的少年人都不由得眼睛睜得大大的,只怕他們也是第一次親眼看到這些呢,畢竟作爲郡主,大公之子與王子,不是路易十四,誰敢帶着他們進濟貧院這種地方呢?而且別處的濟貧院只會更壞,更混亂。

“我剛纔看到有人在啃骨頭。”大郡主低聲說。

“嗯,不奇怪。”路易也低聲說,大郡主肯定是看到了那些負責碾磨骨頭的男人們偷偷地啃了骨頭,這在濟貧院是司空見慣的常事,畢竟這裡的人不可能經常吃到肉,有些骨頭還算新鮮,帶着碎肉,殘留着骨髓,他們就免不了啃上兩口……所以說這份活兒是很有油水的,在一些比較嚴苛的濟貧院,還會有人因爲一根肥美的骨頭打架呢——這也是他親政很久之後才知道的。

“所以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路易對大郡主說,“最好能夠儘可能地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方方面面。”

有時候好心辦壞事就是這個緣故,就如他們現在看到的,也許會有好心人認爲這種辛苦的工作不應該讓濟貧院的人來做,卻不知道沒了這份工作這些男人們就得失去生活中的最後一點安慰,他們只會感到憤怒與失望,最後釀成什麼結果誰也不知道。

看過了濟貧院,又大致看了看下城區的情況——國王終於願意回到他的聖日耳曼昂萊宮了,這讓很多人都鬆了口氣,國王在下城區裡走來走去,又不安全又不穩妥(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如此),幸而陛下看上去還算滿意,也答應了會在第三天召開宴會和接受人們的覲見。

這纔是一個國王應做的事情呢。

第兩百三十八章 救救我們!第兩百九十二章 奧比涅夫人與裡世界與羅馬教會的關係(2)第兩百七十五章 蒸汽鐵甲船第兩百七十二章 國王的親子時間(3)第四百七十九章 法國王太子的婚禮(中)第兩百七十五章 蒸汽鐵甲船第五百六十四章  利奧波德一世向我們告別(中)第九十二章 國王給予的權力第兩百九十七章 一場滑稽戲(3)第兩百六十五章 卡洛斯二世的畫像第八十二章 主教先生憂心忡忡(三江推薦加更)第五百零九章  托萊多的大主教與馬德里的唐璜公爵(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聖地亞哥第三百七十章 哈布斯堡的公主們第一百五十九章 倫敦的黑死病(2)第三百九十九章 布盧瓦皇家醫學院的特殊研究項目第五百三十一章 奧地利的安妮之死第兩百九十六章 一場滑稽戲(2)第一百六十五章 霍夫堡(3)第兩百五十二章 瓜分荷蘭第四百八十七章  國王的第三次御駕親征(3)第兩百二十九章 海上與陸地上的戰爭(4)第三百三十八章 孩子們的第一場婚禮(4)第兩百六十八章 波蘭國王路易一世!(2)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茹公爵菲利普將要面臨的抉擇第二十九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國王的巡遊(2)三更合一第六十一章 國王的婚事第二次被提起第兩百零六章 亨利埃塔的勸說與查理二世的決定(2)第五百零一章  聖地亞哥(4)第六十四章 巫師維薩里的過去與巫師界的一角(中)第九十三章 國王來到敦刻爾克(上)第兩百五十八章 蒙特斯潘夫人的價值第三百三十章 卡姆尼可會戰(3)第一百九十九章 路易十三的凱旋式(2)第五百零五章  聖地亞哥騎士團的大首領三歲半(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巴士底獄的約克公爵(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孔代向我們告別(中)第二十六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後一個斯福爾扎第兩百九十五章 一場滑稽戲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2)第五十五章 怪物以拉略第四百六十一章  失敗與成功第兩百八十五章 安娜.瑪麗亞.路易薩.德.美第奇的驚奇歷程(5)第五百三十九章  白色與紅色(下)第三百零七章 國王的再一次御駕親征(4)第五百五十四章  哈勒布爾公爵與蒙特利爾公爵(下)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上與陸地上的戰爭(2)第五百一十八章  吉爾.美第奇的補充記述(上)第兩百二十三章 可笑又可怕的自由之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吉安.美第奇的補充記述(下)第九十六章 1658年的敦刻爾克戰役第五百零一章  聖地亞哥(4)第九十章 軍費與胭脂第九十四章 國王來到敦刻爾克(中)第兩百九十七章 一場滑稽戲(3)第五百四十八章 蒙特斯潘夫人向我們告別(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王太后的葬禮(上)第八章第三百零七章 國王的再一次御駕親征(4)第兩百七十八章 裡世界的戰爭第一百一十四章 科隆納公爵夫人第兩百三十七章 絕望 (兩章合一)第兩百六十七章 大公主與大郡主們的工作第二十一章(兩更合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戰之前(3)第三十三章第九十七章 敦刻爾克戰役的勝利第三百七十章 哈布斯堡的公主們第兩百六十章 蒙特斯潘夫人的價值(3)第五十七章 並不令人愉快的勝利第三百七十章 哈布斯堡的公主們第兩百九十二章 奧比涅夫人與裡世界與羅馬教會的關係(2)第三百二十章 罕見的爭執第一百六十四章 霍夫堡(2)第八十九章 國王是如何回報瑪利.曼奇尼的(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來說服科西莫三世的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克雷基幹的好事兒以及馬里奧.齊吉乾的好事兒第兩百九十一章 奧比涅夫人與裡世界與羅馬教會的關係第兩百八十二章 安娜.瑪麗亞.路易薩.德.美第奇的驚奇歷程(2)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死病(5)第四百六十三章  傑瑪對奧爾良公爵對傑瑪的想法第五百七十章  大孔代向我們告別(下)第三百章 腓特烈與大郡主(2)三百七十六章 國王的巡遊(5)第兩百七十三章 國王的親子時間(4)第一百二十章 頭生子與王后(4)第三十六章 意外的拜訪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戰前的風平浪靜第兩百六十四章 大郡主的噩夢第一百章 敦刻爾克的入城儀式(2)第兩百六十八章 波蘭國王路易一世!(2)第兩百二十章 荷蘭的吸血鬼們第兩百七十一章 國王的親子時間(2)第四百三十章  回報(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路易十四的凱旋式第兩百五十五章 哈勒布爾公爵駕到!第五百三十九章  白色與紅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