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國王的再一次御駕親征(6)

路易十四認真地傾聽着,法蘭西的密探現在已經遍佈國內與半個歐羅巴,還有英格蘭與蘇格蘭,還有在殖民地的一部分——但這些密探,無論是不是巫師,都沒辦法徹底的深入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不是因爲他們有意懈怠,而是因爲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太特殊了。

首先,奧斯曼土耳其的蘇丹與大維齊爾雖然允許帝國內存在不同信仰,但就像是路易十四在新被征服的佛蘭德爾與荷蘭施行不同程度的稅收,奧斯曼土耳其雖然說是多信仰帝國,但對那些不同信仰的東正教徒、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甚至還有一些佛教徒,他們從來就低人一等,不但要承受比信奉唯一真神的教徒更沉重的稅賦,還要繳納“血稅”——也就是將自己的兒子交出去成爲蘇丹的士兵,這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離開父母與故土,回來的時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奧斯曼土耳其人了,除了這些,他們在法律、商業行爲與婚姻上,各個都要低於唯一真神的教徒。

尤其是在一些被奧斯曼土耳其人統治了多年的大城市,像是波斯尼亞,那個曾經被莫里哀先生拿來作爲一場大劇場,無恥而又大膽地欺騙了利奧波德一世的使臣的城市——莫里哀先生回來之後說,那座城市行走着的幾乎全都土耳其人——不,應該說,是所有人都儘可能地依照他們的裝束打扮自己,任何一個出格的人都會被無數雙眼睛注視着,即便如此,像是那些陌生面孔的人,就算是假意皈依,也會被蘇丹的密探……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從耶尼切裡軍團(蘇丹的親兵軍團)裡退役下來的士兵與軍官,在軍團中他們不被允許結婚,終日接受忠於信仰與君主的教育(說到這裡,莫里哀先生還意味深長地看了路易十四一眼),這讓他們即便離開後,他們也不會捨棄自己的職責。

所以,任何一個外國人,只要出現在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城市裡,他遇到的每一個人,從旅店主人,香料商人,咖啡館的招待,甚至一個做駱駝與馬匹租借生意的人,都是纏繞在他們脖子上的絞索。

至於巫師和裡世界,很遺憾,也許那裡存在過,但奧斯曼土耳其人的教團要比羅馬教會激烈得多——雖然過程不是很清楚,但他們可能是直接劫掠了一批女巫,在孩子誕生後就殺死母親,等到這些孩子長大,他們自然而然就成爲了教團最狂熱的信徒與劊子手,憑藉着這柄鋒利的刀子,奧斯曼土耳其的蘇丹與大維齊爾就像是一個熟練的農民揮舞着鐮刀收割麥子那樣,一點一點地將巫師們驅逐出了他們的領地。

也許會有人問,難道就沒有巫師如法炮製地以各處裡世界作爲棲身之處嗎?有的,但之前說過,奧斯曼土耳其人的信仰是絕對不容許有任何謬誤與動搖的,他們並不如羅馬教士那樣,關心的只有贖罪券的箱子裡是不是有金幣叮咚一響,他們一邊不斷地拓展宗教領地,一邊清洗那些不夠虔誠的人——這對巫師來說相當致命。

就如加約拉島與日列島,巫師們事實上還是會和外界有聯繫的,一個天主教徒,一個新教教徒,一個不管什麼教徒,在看到切實的利益時他們會猶豫,會假裝看不到,聽不到,但真神的信徒卻不會。

裡世界並不是一個額外的空間,它在表世界真實地存在,只是十分荒僻以及不爲人知,同時醞釀着奇特的力量,促使魔法生物的形成,也更適合巫師生存,它們往往是一條深邃的峽谷、一個孤單的小島、一處茂密的叢林,一塊霧氣籠罩的沼澤……但若是有人生了疑心,也有決心,又有足夠的人力去探查,還是能夠從地圖和計算上發覺不對的。

問題是這樣的話,巫師們要在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領地上活動,就變成了一件難事,除了信仰問題之外,他們就像是潑灑在白紙上的墨水那樣顯眼。不過讓路易十四意外的是,阿蒙對他說,雖然奧斯曼土耳其人的教團無法容忍巫師,卻能容忍吸血鬼和一些魔法生物,雖然他們全都被歸納爲魔鬼,但有些時候,也有墮落的信徒願意與他們做交易。

在阿拉伯地區就遊蕩着一支吸血鬼氏族,阿蒙稱他們爲阿薩邁,這些阿薩邁在黑暗與熱砂中游蕩,做着僱傭兵與刺客的買賣,他還問路易十四有無興趣收買這羣血族,路易想也不想地就拒絕了。他是在與梵卓的提奧德里克,茨密希的阿蒙兩位親王接觸,以及閱讀了大量巫師的典籍,才知道血族對自己的祖地十分看重——一般來說,血族的祖地就是二代或是三代吸血鬼出生的地方,他們甚至還有可能做過國王和領主,在對於血族來說也極其漫長的時間裡,他們精心經營自己的領地,培養繼承人,建立軍隊,甚至舉行審判,處決那些被他們認爲可能對氏族造成危害的血族,也都在那裡。

茨密希在十三氏族中,是相當強大的一支,可命運多舛,他們竟然是第一個因爲人類的權力交替,國土更迭而失去祖地的血族,這讓本來就有點瘋瘋癲癲的阿蒙親王做起事來更加無所顧忌了,與此同時,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岡格羅一族也很尷尬——這種情況對他們來說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那就是一族徹底地毀滅另一族,而後統領兩處領地。

但岡格羅不敢對上茨密希……

好吧,這些姑且放在一邊,主要是阿薩邁一直遊蕩於阿拉伯地區,而奧斯曼帝國疆域最龐大的時候,有着四個核心領域——尼羅河流域u,兩河流域,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這裡分別誕生過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以及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以阿拉伯也只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他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才能讓這羣血族放棄領地?

而且“魔鬼”也沒法進入蘇丹的皇宮,甚至都城都很難進去,他們提供不了什麼有價值的情報。

路易十四有關於奧斯曼土耳其的情報,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商人,雖然威尼斯人和英國人一直在和奧斯曼土耳其人暗通款曲,但要說到關係親密,他們暫時還無法與法國相比,而且在路易親政之後,像是葡萄酒、香料、土豆、巧克力、咖啡、脂粉、玻璃、瓷器,絢麗多彩的衣料與新切割法的寶石,還是源源不斷地被送往了伊斯坦布爾,蘇丹的白人與黑人總管是最大的買家,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商人往往身兼兩職,但誰讓法國商人總是能夠不斷地拿出新鮮的好東西來呢。

但想要探知到什麼真正的機密就很難了,“我只知道默罕默德四世迄今爲止仍然沒有親政,”路易有點無奈地說:“他的父親易卜拉欣一世據說是個狂妄的瘋子,所以在默罕默德四世六歲的時候就被強行罷黜,現在的王太后,她是個威尼斯女人,就拔擢了科普呂利的人做大維齊爾。”這也是爲什麼奧斯曼土耳其人雖然在69年的時候從威尼斯人這裡奪取了克里特島,威尼斯人卻還抱着一線希望的緣故,畢竟之前有三百年,奧斯曼帝國都在王太后的把持之下,也許他們以爲,這位威尼斯女人,默罕默德四世的母親也會成爲一個女蘇丹呢。

可惜的是這位女士註定無法成爲第二個許蕾姆(註釋1),科普呂利雖然是她拔擢的,但一開始,就毫不客氣地向她索取了四大特權,一:行政權不受干涉;二:擁有人事任免權;三:所有的奏疏都要經過他過目;四:要求完全的信任,不能對他有所質疑。這四條要求幾乎就是要將蘇丹與他的母親完全地架空,若是放在蘇萊曼一世,甚至是許蕾姆蘇丹時期,只需要他說完第一條,後面的事情就無需勞累他的舌頭了,因爲蘇丹會立刻命令守候在身旁的宦官拿長弓來絞死他。

但令人咋舌的是,默罕默德四世的母親竟然真的答應了,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信服這位大維齊爾,於是他執政五年,處死三萬五千人,其中有四千個是達官顯貴,這是什麼概念呢——當時在奧斯曼土耳其的宮廷裡處理政事的官員也不過三百個——他的刀斧手讓託普卡帕宮的議會大殿上的成員在五年裡輪換了至少十次甚至更多。

憑藉着這樣酷烈的手段,這位大維齊爾穩穩地坐定了無冕之王的位置,他也不是一個只有殘暴的天性,沒有卓越的才能的人,在他統治這個龐大帝國的這些年裡,他重新組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解除了威尼斯人對伊斯坦布爾的封鎖,奪回了兩座重要的島嶼;他派軍剿除了小亞細亞的叛軍;將帝國的邊境線推到頓河,伏爾加河一代——直接對上俄羅斯;還有的就是再一次攻佔羅馬尼亞,恢復在那裡的統治。

如果說之前奧斯曼帝國在易卜拉欣一世的掌控下,就像是一輛被瘋馬拖拽着飛快奔馳,隨時可能散架的馬車,那麼科普呂利就是讓這座馬車緩下來的人,當然,同時他也舉起了手中的武器,讓人們看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依然有着獠牙利齒,他在61年死去,將職位與權力交給了自己的兒子。

“您知道他在臨終前是如何對默罕默德四世說的嗎?”路易說:“還是四條,永遠不要聽女人的話,永遠不要讓大臣變得富有,永遠保證國庫充盈,永遠別讓軍隊閒着。”

路德維希一世怔了一怔,“看來默罕默德四世確實做到了,至少肯定做到了最後一條,”他品味了一下:“難怪您會說他是一個如黎塞留主教一般的人物。”

“還有他的兒子,艾哈邁德,”路易補充說道:“也繼承了他父親的理念與思想,這次大戰,就是一個最爲確鑿的證明。”

“多麼可怕啊,”路德維希一世說:“只是爲了一個人,或是兩個人的意願。”

“所以人們纔會追逐權力。”路易說,“不惜一切。”

路德維希一世很難確定路易是否意有所指,他搖了搖頭,若路易十四是這樣的人,他現在還是孔代親王,甚至更糟——只是一個傀儡,就像是之前的波蘭國王,“那麼接下來就由我來說吧,”他站起來:“我的情報多半來自集中在軍事方面,陛下,這次我們可能要面對二十五萬個敵人。”

“聽起來相當可怕,”路易回答說:“說給我聽聽吧。”

“首先就是您剛纔提到過的耶尼切裡軍團,不過包括戰士和付輔兵,而且這場戰爭,蘇丹和大維齊爾允許所有的奧斯曼參軍,所以總人數達到了十七萬人,包括西帕奇騎兵,還有大量的阿扎普(步兵);他們的附庸,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的庫爾德人,巴爾幹半島的魯米利亞人,特蘭西瓦尼亞,摩爾達威亞和瓦拉幾亞(羅馬尼亞地區)的僕從軍,還有爲蘇丹服役的克里米亞韃靼人,以及匈牙利新教徒,他們可能還有數之不盡的火槍,火炮和彈藥,從被特蘭西瓦尼亞大公佔領的上匈牙利到特蘭西瓦尼亞,一路往下,都是他們的領地,他們可以從中獲得補給,無需攜帶太多輜重。”

“那麼我們呢?”

“您這裡有三萬人,”路德維希一世說:“我這裡有一萬五千人左右,還有奧地利人,丹麥與挪威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以及瑞士……我們的總人數可以達到十五萬人左右,但陛下,這裡有個問題。”

他站起來,走到窗前:“請往外看。”

註釋1:羅克塞拉娜(Roxelana,1506年-1558年4月15日),土耳其語稱許蕾姆(Hürrem,意爲“高興者”),阿拉伯語稱卡里瑪(,意爲“尊貴者”),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皇后。因爲在政治上權勢很大,所以在奧斯曼帝國的歷史上被稱爲許蕾姆蘇丹。

第兩百三十一章 陸地上與海上的戰爭(6)第五章 兩個亨利埃特第一百七十八章 耶羅尼米斯·博斯第一百六十四章 霍夫堡(2)第兩百四十二章 戰爭結束,戰爭開始第兩百二十一章 風雨欲來的荷蘭第四十三章 國王是如何說服蒂雷納子爵的(上)第八十九章 國王是如何回報瑪利.曼奇尼的(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塢之後是海船第一百二十四章 金路易第八十三章 克里斯蒂娜夫人憂心忡忡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王的一個小決定第三百四十二章 來說服科西莫三世的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博斯的最後一夜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獵第三百一十章 國王的再一次御駕親征(7)第兩百五十五章 哈勒布爾公爵駕到!第兩百四十章 冷酷第四百零八章 木匠約瑟(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易十四的首次御駕親征!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戰爭——開戰之前的喜樂融融(下)第兩百五十六章 蒙特斯潘夫人進入宮廷第四百二十六章  魔鬼的末日(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雙灣海戰(5)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戰之前第兩百六十三章 蒙特斯潘夫人的價值(6)第四十五章 國王與弗雷德里希.紹姆貝格的談話第五百六十四章  利奧波德一世向我們告別(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錢永遠是個問題(上)第兩百四十八章 小歐根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巴爾的一夜第四百四十七章 第一聲號角(3)第六章 國王的預言第一百二十四章 金路易第四十五章 國王與弗雷德里希.紹姆貝格的談話第三百六十八章 柏林宮的父子(兩更合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霍夫堡(5)第五百三十四章 巴士底獄的約克公爵(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頭生子與王后(5)第一百三十一章 五百年後人們所看到的第五百一十三章  意大利之王(2)第一百零七章 裡世界的面紗(2)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年後(4)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孔代向我們告別(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好事連連第兩百九十一章 奧比涅夫人與裡世界與羅馬教會的關係第四百八十三章 婚禮進行時(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馬紮然主教的離去第四百八十七章  國王的第三次御駕親征(3)第七十四章 前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其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易十四的首次御駕親征!第五十一章 敦刻爾克的入城儀式(5)第九十章 軍費與胭脂第一百六十一章 孔蒂親王與利奧波德一世第九十五章 國王來到敦刻爾克(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來自於米萊狄的提點第五百六十一章  七夕番外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死病(2)第四百九十七章  法國人與西班牙人(5)第二十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孔蒂親王與利奧波德一世第五百六十章  英國國王向我們告別(下)第五十一章 敦刻爾克的入城儀式(5)第五百七十四章   賜福第三百二十五章 風花雪月的凡爾賽(2)第三百二十七章 薩瓦河(三更合一))第二十七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別了,蒙特斯潘夫人(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反噬(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摩納哥公國的來客第三百九十八章 切割布列塔尼與布盧瓦皇家醫學院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我們的國王!?(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回報(上)第三章第八十章 國王的想法(上)(三江推薦加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小歐根第四十八章 國王繼續與富凱的對話以及兩位達達尼昂先生第四十三章 國王是如何說服蒂雷納子爵的(上)第五十三章 兩個叛逆的戰爭第五百八十章  路易十四向我們告別(下)(全文完結)第三百一十二章 國王的再一次御駕親征(9)第四百八十五章 國王的第三次御駕親征(2)第兩百七十六章 科隆納公爵的婚事議定第三百四十二章 來說服科西莫三世的人第兩百八十七章 令人垂涎三尺的王太子妃之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楓丹白露的一些事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肉翻滾的盧布爾雅那第一百六十一章 孔蒂親王與利奧波德一世第兩百六十二章 蒙特斯潘夫人的價值(5)第四百八十八章  國王的第三次御駕親征(4)第一百五十三章 黑死病(4)第十六章第兩百一十七章 荷蘭的約翰.德.維特第五百七十九章 路易十四向我們告別(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段小插曲第兩百二十五章 第二個對荷宣戰的人第兩百五十六章 蒙特斯潘夫人進入宮廷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茹公爵菲利普將要面臨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