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太平五行

第97章 太平五行

一聽到劉宏問到了劉儉這裡,呂強的神經頓時繃緊了起來。

聽着似是無心之問,可依着呂強對這位腹黑帝王的瞭解,天子對內侍詢問外臣之事,一則代表了他對這個內侍的信任,二則也代表了天子對於這個臣子些許猶疑。

而在這個時候,被詢問的內侍所諫之言,對於那位被詢問的外臣,是至關重要的。

或許只需內侍的一言,就能決定這名外臣是上天還是入地。

不過,就這件事而言,劉儉早就叮囑過呂強了。

呂強心中早有腹稿,他爲了這一天,已經準備的太久太久了,爲了今日的這個場面,他甚至在家中還做了好多次的演練。

劉宏問完之後,便見呂強作出沉思狀,認真思索了許久。

隨後,方見呂強向着劉宏作禮道:“老奴覺的,陛下的這位越騎校尉,很是聰慧。”

“哦?

劉宏頗爲好奇地看向了呂強。

一般情況下,劉宏問出這句話時,宦官們大多都會回答劉儉是‘忠心’還是‘不忠心’,這纔是劉宏問題的真正核心點。

但呂強張嘴卻說劉儉聰明,這就有點超乎劉宏的預料之外了。

呂強好歹也是當了這麼多年的近侍,按道理是不可能連這點眼力見都沒有的,所以劉宏倒是覺得他的回答頗爲有趣。

“怎麼個聰明法?”

呂強認真地道:“老奴不過是個內官,雖舔居中常侍之位,但與朝中諸人接洽的並不多,依照老奴看來,陛下用這位劉越騎,說明陛下是信任他的,而能夠得到陛下信任的人,卻同時也能在袁基那邊立住腳跟,單憑這一點,老奴覺得他比陽方正要聰慧,且還是聰慧的多。”

劉宏點了點頭,開始陷入沉思之中。

正如呂強所說,單衝這一點來看,劉儉確實要比陽球聰明的多,至少他不會得罪太多的人,能夠在雒陽立住腳跟,不會很快的被清除。

若如陽球那般,遇到誰得罪誰,對於劉宏而言,確實是一柄快刀,但這樣的快刀剛而易折,並不適合長久使用。

到了關鍵時刻,劉宏想保也保不住他。

而劉儉對於劉宏來說,更像是一柄軟刀子。

“呂卿,其實雒陽城中人盡皆知,劉德然如今乃是袁基刎頸之友,依照呂卿看來,若是真有一日,朕與袁基相爭,劉德然是會站到朕這一邊,還是會站在袁基那一邊?”

確實,對於劉儉這個人而言,只要這件事纔是讓劉宏最爲掛心忌憚的。

呂強沉思片刻,對劉宏道:“啓稟陛下,依照老奴看來,劉越騎之所以能被袁基所重,乃是因爲陛下當初爲他正予了宗親名分,劉越騎能與袁氏爲友的資本,是陛下給的,沒有了陛下,他縱是立下了再多的功勞,也不過是一邊郡子弟而已,若老奴是劉越騎,那心中就得明白,本末不可倒置,得勢不可滿志啊。”

這一番話,說的極是到位,既沒有過分的說劉儉忠心,也沒有說他不忠,只是從劉儉個人的利益角度出發,來做出分析。

而這個分析的結果,令劉宏深感滿意。

“有理,呂卿此言,深解朕惑,令朕頓開茅塞也,如此朕與德然,再無憂也。”

“陛下乃聖主,劉越騎乃是能臣,天下何其之大,似這般忠臣,日後定會層出不窮,陛下終可一展胸中之志。”

“哈哈,愛卿甚會說話,去安排一下愛卿的新玩意吧,讓朕愉悅愉悅。”

“陛下放心,老奴這段時間已是提前準了,老奴在後宮中,選了幾名手巧的綵女,傳授了她們‘鬆骨’之法,陛下可先去更衣,老奴請陛下先往汗蒸。”

“什麼,什麼?”劉宏一聽這從未聽過的新詞,頓時來了興致:“鬆骨……汗蒸?是爲何物?”

“陛下去了,自然就知曉了。”

劉宏點了點頭,隨即站起身,在呂強的帶領下,往新的“鬆骨園”去了。

路上,劉宏又對呂強吩咐了另外一件事。

“愛卿閒暇之時,可替朕再去探望皇子,愛卿說的對,宮闈之事,終是與皇子無干。”

“陛下放心,老奴謹記!”

……

五月之際,劉儉全家喜遷新居,爲此他特意置辦酒席,按照給他送禮的名單,宴請雒陽城中的諸多貴胄名士。

當然,不光是給他送禮的,另有一些劉儉沒有關係,但袁基卻認爲,劉儉應該與對方相交的人,劉儉也是派人送去了名刺。

宴席當日,整個劉府賓客甚衆,廳中坐落不下,唯有在院中按置諸多案几,宴請諸人。

所邀賓朋之中,盧植身爲劉儉老師,自當上座爲長,這不是依照官職而論的,而是依照漢朝的忠孝義理論,必須如此。

其次的就是袁基等身份顯赫之人。

另外還有一些古文經的宿老,劉儉雖然誠意邀請,但他們大多自持身份未至,不過還是送上了禮品以及賀書,也算是給足了劉儉面子。

另外,包括袁紹,曹操,袁術,許攸等人,也被劉儉請至府邸。

如此多的貴人赴宴,席間酒食用度可想而知,且漢朝人喜豪飲,縱是朝中公卿亦不例外。

開席不過一個時辰,就已經開始有人酒醉了。

很多人跑去廁所嘔吐,還有昏沉之人被劉府的家僕暫時先安排到後院休息,待酒醒之後再回席。

身爲東道主的劉儉,也喝的非常多,不過好在他酒量不淺,應對這些朝中的酒蒙子,還算是頗爲夠用的。

酒宴數巡之後,諸人所談之事,便從朝中公議之事變成了大傢俬生活中的諸事,還包括一些雒陽城內近來的一些趣聞。

大家不在共議一個話題,那就沒有必要依席而坐,而是以敬酒之名串席,諸人兩兩相談,三三議聚,場中的氛圍頗爲輕鬆。

劉儉此時乃是和議郎陰修以及長水校尉袁術三人齊聚暢談。

說實話,劉儉不是特別想和這兩個人說話,但該巧不巧袁基適才專門將自己引到了陰修的旁邊做了介紹,說了一會話喝了一爵酒,袁基自己就偷跑串到別的桌案去了,只把劉儉一個人仍在陰修的身邊。

偏這位議郎陰修還是個願意吹噓的主,又趕上多喝了幾爵馬尿,絮叨個沒完沒了,不一會,旁邊的袁術竟也坐落過來了,劉儉更是不方便挪地方可,只能聽着這兩人自顧自地吹噓個不停。

南陽郡被封爲南都,亦是光武帝鄉,爲大漢經濟首府,望族林立,聲勢頗隆。

其中,陰氏家族興起於南陽新野,光武皇帝昔時曾多讓皇室與功臣宿將的家族聯姻,用婚姻關係來維繫政治關係,藉此鞏固皇室統治,其中陰家和鄧家,在南陽頗具顯名,只可惜後來皆逐漸衰退。

昔年在朝堂上佔據絕對主要力量的南陽一系,經過幾番朝堂清洗,在朝中的軍功勢力被逐漸拔起,而在向經學化望族轉型的時間段,南陽諸族大多也沒有把握好機會,特別是在朱穆死後,南陽士人並無一超羣的領袖級人物,名聲不及潁川汝南兩地。

故有些時候,南陽望族和汝潁望族之間,始終有着幾分較勁地味道。

就好比今日:

南陽的陰修雖有見識,此刻卻頗爲傲,談吐之間有凌人之勢,不時的總是擠兌袁術兩句,時不時的就開始嘲諷袁術平日裡的一些荒唐行爲。

而袁術也不是什麼心胸寬大之人,對於陰修這樣的誇誇其談者且暗藏譏諷者,也總是在找機會回懟他。

劉儉見兩個人有爭吵起來的態勢,急忙相勸。

好在他這些年跟簡雍相處的時間多,勸架的經驗很是豐富,因此纔在這兩位望族公子撓起來之前,將他們兩個人勸住,沒有讓勢態更進一步升級。

劉儉勸架的初衷很樸素,要打你倆滾出去打,別在我新家打,新刷的房子,再濺一牆血不好。

最終,就見袁術仰頭喝了一口酒,然後重重的將酒爵撂下,如同公牛一般的喘着粗氣瞪視着陰修。

陰修也不甘示弱,盛氣凌人地盯着對面的袁術。

劉儉實在有些鬧不明白,既然不是一路人,彼此看不順眼對方,那爲什麼非要往一張案几旁邊湊?就不能走一個,讓此處的氣氛稍稍放鬆一下嗎?

他暗歎口氣,轉頭跟陰修轉移話題:“陰兄見多識廣,劉某深爲佩服,咱們莫要說些不高興的,不妨談一些坊間的風聞趣事,如何?”

陰修不再瞪袁術,而是轉頭笑呵呵地看着劉儉。

“德然此言甚是,今日乃君喜遷新居之時,還是應該談一些高興的事,哦,對了,我這裡有一份手抄圖,關乎強身健體,求取長生之道,今日想特贈於德然,以表喜遷新居之賀。”

劉儉推辭道:“哎,不好吧,前番陰兄已派人送過我禮物了,豈能再收?”

陰修很是正經的回答:“前番所贈之禮,皆爲凡俗之物,今日這禮物乃我隨身所帶,意義非常,德然可莫要等閒視之。”

說罷,便從袖囊中翻找出了一份絹帛。

袁術雖然不屑,但也是偷眼瞧了過去。

劉儉將絹帛接在手中,低頭細瞅。

卻見上面用飛白體寫着四個字:太平五行。

劉儉的心微微一緊。

(本章完)

第739章 大捷報第162章 劉儉立牧請假第95章 四大金剛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36章 共成大事!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364章 冠軍侯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13章 牛棚思過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72章 朕之族弟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712章 赦俘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632章 孫家之殤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25章 負荊請罪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411章 朱車騎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16章 廁中爭雄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整理一下思路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