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過猶不及

第85章 過猶不及

果然,劉儉此言一出,便見張讓和趙忠兩個人從旁站了出來,齊齊地跪倒在了劉宏的面前,聲淚俱下地向皇帝哭訴:

“陛下,黨錮之策乃是爲了遏制大漢弊治而生,施行十餘載,這些年來陛下與奴等因爲黨錮之策,與世族公卿及古今文兩派士人多有相爭,時至今日,士人餘力已竭,只要再稍作堅持,則陛下所期可成!當此時節,劉校尉居然讓陛下解除黨錮,實乃是誤國之言啊!”

趙忠亦是哭泣道:“陛下若解黨錮,奴等情願去死!奴等死不足惜,只求陛下萬莫聽信小人讒言,而置十載努力毀於一旦,若陛下不解黨錮,則奴請求陛下詳查劉校尉,此人與袁基乃刎頸之交,定是其一系中人!故意助袁基來從旁說服陛下的!”

也不怪張讓和趙忠當着劉宏的面就開始直接抨擊劉儉,毫不顧忌。

黨錮之策中,衝在最前面的人就是宦官,尤其是曹節,王甫,張讓,趙忠等人。

一旦黨人開釋,可以入朝爲官,試想張讓和趙忠等人的結局又該如何?

朝堂之上,會憑空多出許多政敵……恨不能致他們於死地的政敵!

劉宏並沒有着急做定論,也沒有着急做評判。

他甚至看都沒看張讓和趙忠。

皇帝只是輕輕地敲打着几案,半晌方道:“爾等先下去,只留劉愛卿一人在此與朕這說話。”

張讓聽了這話,心中頓時生出一股萬念俱灰之感。

“陛下!若聽佞臣之言,則大勢去矣!”他再次激動的喊道。

不過劉宏已經是伸出手,擋住了他的話頭。

“諸卿暫退。”

劉宏重複了一遍皇命,同時也是不容置疑的最後一次。

張讓望着面容不善的劉宏,心下嘆息。

希望陛下莫要犯傻。

只希望陛下能殺了劉儉這小人!

隨後,包括劉焉在內的一衆人盡皆退出去了。

呂強心中忐忑,有心替劉儉說話,卻又不知如何說,亦只能無奈而退。

一衆人走後,只剩下劉宏與劉儉二人。

“啪!”

一個承載着果品的漆盤被打翻在了劉儉的面前。

劉儉只是輕輕地挑了挑眉毛,卻並不多言。

劉宏陰沉地看着劉儉,面容竟頗有些駭人:“劉德然,汝適才不但碰到了朕的底線,同時也碰到了張卿和趙卿他們的底線,你可知曉,憑你適才一言,朕可以立刻殺你?”

對於劉宏這種嚇唬人的把戲,劉儉心知肚明。

真要是取死之道,伱也不會對我解釋了。

不過即使如此,劉儉還是對着劉宏誠惶誠恐地道:“臣只是進忠義之言,並無私心,陛下何故殺臣?再說旁人皆可進言解除黨錮,爲何臣獨獨不行?”

“因爲你是朕一手提拔的!難道你要跟朕對着幹?殺你的理由,張讓和趙忠適才皆說完了,難道不夠充分嗎?”

劉儉沒有回答,只是假裝一幅緊張的樣子,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眼神還四處亂轉飄忽,顯得猶豫不定。

這荒唐皇帝想看自己緊張,那自己就緊張給他看。

你演我也演,演戲誰不會?

劉宏盯着劉儉看了一會,心中頗爲滿意。

“愛卿,朕適才所言,相戲爾!”

劉宏收起了適才的冷厲嘴臉,換上了平日裡那副笑呵呵的表情。

他站起身,走到劉儉身邊,將他拉到桌案前,道:“你何必如此緊張?你是朕的族弟啊!”

劉儉心中暗道:

呵呵……打一棒子給個甜棗是麼?

中華上下幾千年早就讓人玩爛了的套路。

不過,他還是衝着劉宏長長作揖:“陛下和宗正爲臣證明了臣漢室族親之身,但臣卻從來不敢以皇弟自居,在陛下面前,臣永遠都是臣,一個爲了陛下敢於直諫的忠臣!”

劉宏滿意地點了點頭,嘆道:“愛卿如此忠心!成了宗親後也對朕恭畏如昔,忠心可鑑,朕心甚慰!”

此時,劉宏心中有點後悔試探劉儉了。

畢竟,這時候的劉儉在他看來,確是良臣,正是他喜歡的那種人,有能力而且很聽話。

這樣的人,以後還是少試探吧,容易傷感情。

“愛卿,將你適才所言的理由,跟朕說一說?朕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你能說出解除黨錮之言,一定有你的理由吧?”

劉儉沉吟了一下,問道:“陛下,臣想請問陛下一句,天下士人,從古至今,可有哪位帝王可以完全收服?”

劉宏搖頭道:“無人可能。”

“那在陛下看來,閥閱之門,累世公卿,可得完全除滅?”

劉宏沉吟了片刻,道:“我朝閥閱世家,皆因壟斷官吏晉升途徑,掌控五經釋意,廣納門生,日積月累,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再加上諸先皇即位年幼,若是沒有這些,朕倒也不信朕對付不了。”

劉儉搖頭嘆息道:“陛下,臣以爲,您縱然有經天緯地之才,能夠敗盡壟斷五經解釋權的閥閱,盡攬皇權,但隨着天下土地開墾,民思漸開,文化愈興,物饒漸富,壟斷這世間關鍵資源的人羣,依舊會層出不窮,生生不息,”

“他們或許不會再以世家門閥的身份出現,只是換成了另一種形勢而已,陛下,壟斷之權是滅不盡,消不沒的……好比今日的今文經壟斷朝堂,古文經與之爭,臣的岳父兼古今兩文創立鄭學,爲天下古今文士子所推崇,但臣敢斷言,五十年之內,能夠與鄭學相爭的學派必然現世!陛下,只要有人在,這種事和物便是生生不息的,打不盡,滅不絕,只會以另一種形勢現世而已。”

劉宏聞言沉默了。

半晌之後,方聽他緩緩言道:“愛卿的意思,朕的黨錮,錯了?”

“陛下的黨錮沒錯,陛下只爲收復皇權,這又有何錯?只是有些政策時不亦長,長則勢窮,陛下的黨錮之政,確實對陛下收權頗有成效,但這成效最多也不過是體現在熹平年間,如今黨錮十有三載,天下古今士人已組成壁壘之勢,兩派學說互相抵制,卻又漸行相融,對於古今文來說,他們彼此之間爭的是道統,但對於士人與陛下,他們與陛下爭的是生死,陛下以生死之道的黨錮經年的困守他們下去,年復一年,還會有多大好處?”

劉宏眯起了眼睛,道:“過猶不及?”

“陛下,正是如此。”

(本章完)

第561章 紹,術,譚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653章 君君臣臣請個假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第739章 大捷報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36章 共成大事!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58章 劉儉上雒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701章 阻擊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今天晚上更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36章 共成大事!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10章 以少搏衆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739章 大捷報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694章 義子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92章 酒醉獻子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750章 誰用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