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

曹操就沒有想過劉儉會在徐州和青州組建水軍,然後從海上掏他的腚嗎?

他當然想過,而且不只是他想過,周瑜、曹仁等人都想過。

但是即使如此,曹操還是在江東的腹地,組建港口與劉儉進行商貿。

那這又是爲什麼呢?

因爲曹操非常清楚,他就是不在江東建港口,劉儉的海船,若是要從海上向江東的腹地進行襲擊,也是完全能可以做到的。

他修不修港口,與北方進行商貿是兩回事兒。

修建港口,至少他還能通過與北方的商貿來使江東的貿易達到一個最高峰,使江東富庶。

曹操其實真的想過,如果劉儉跨海從江東腹地進入,那就讓他來吧。

江東腹地,別的優勢沒有,就是地域廣闊。

江南土地在開發的程度上有着很大程度的不足。

而江東的地域非常大,其面積甚至幾乎可以涵蓋整個北方。

劉儉的船隊如果是從海上向江東進攻,那麼他的兵士必然沒有多少戰馬。

沒有戰馬的北方軍隊是不足爲懼的。

而且,因爲船運送有限的原因,他們甚至可能都帶不了很多甲冑。

若是跨海而來,那就等於他們自己斷了自己的糧道補給。

一旦他們進入江東腹地,卻沒有足夠的補給,這些士兵就會成爲刀俎上的魚肉。

曹操就不信他在江東安排的壁壘,擋不住這些沒有戰馬又沒有糧草的軍士。

爲了防備劉儉跨海襲擊他的腹地,他在江東那些港口的附近修建了很多的城塞堡壘,另外還有烽火臺。

同時,他將糧草的囤積向着江東內陸的主城轉移,沿海地區的倉敖只留下少許。

一旦劉儉的兵士登陸,那麼曹操就讓他江東腹地的將士們只守不攻,拖延對方。

沒有糧草,沒有戰馬,曹操就不信拖不死他們。

……

與此同時,劉儉的軍隊已從成都向着荊州方向前進。

劉儉一邊率兵趕路,一邊在思考未來的事情。

在劉儉看來,他已經勝券在握了,現在需要籌備接下來的事情。

他開始設計自己統一以後的大漢帝國的戰略構想。

劉儉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就和之前不一樣了。

之前是爭霸思維,現在是帝王思維。

作爲帝王,國家元首,他需要的思考的就是如何在將來開拓大漢帝國的生存空間,如何開發江南,如何在西域和南疆殖民,如何跨海登倭島。

如何繼續打壓消耗豪強和士族的力量,如何加強中央集權,如何提高生產力,如何放開教育。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開發江南。

對於大漢帝國來說,北方是個大糧倉。

但是若想稱雄海外,勢必開發南方。

開發江南需要先平定曹操,掃滅江南的豪強大戶,然後在江南實行新政,逐步的從長江流域往南開發,往南遷移人口,把江南可以一年兩熟的土地開發出來。

再往後,就是開發嶺南的土地,將可以一年三熟的土地開發出來,繼續提高生產力,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以增強國力。

這是千年大計,是千年國策,不是他一代人可以完成的,甚至可能不是大漢王朝可以完成的,這需要好幾代人不斷的開拓。

過去,劉儉覺得就目前的生產力來說,中華大地養不活那麼多的百姓,人口達到一定的峰值之後就會爆發分.

可隨着他經營河北,打擊豪強,開拓荒地,實施屯田,劉儉發現,其實中華大地的生產力還是可以提高的,而且還是大幅度的提高。

不然,僅僅只是憑藉着河北十幾年的開發,他又如何能席捲天下呢?

這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原先,佔有最廣大土地的豪強地主階級是不會開墾荒地的。

他們只會佔有現有的肥沃土地,至於荒地,那他們不在乎,只要日子過得去,黎庶的死活他們不在乎,他們就在乎自己的土地是否肥沃。

開墾荒地需要投入,需要人口和物資的投入,要等好幾年纔能有收益,這樣的過程豪強地主階級是不能接受的。

他們所能接受的,就是把黎庶開墾出來的現成的土地據爲己有。黎庶們被逼着離開自己的土地,留給他們的路只有一條,就是開墾其他的荒地。

但是開墾荒地本身就需要糧食的投入,需要有人組織,古代王朝很少有強大的基層組織力,皇權不下鄉,鄉中豪強地主誰願意拿自己的錢去辦這種事情?

失去土地的黎庶們沒有更多的糧食支撐到荒地有收成,在這個過程之中要麼餓死,要麼,就是揭竿而起。

大量荒地根本等不到開墾的時候,王朝就滅亡了,人就死的差不多了,新的輪迴開始了。

所以,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的開發,那片肥沃的可以一年三熟的土地,沒有人開發,沒有人在意。

沒有組織力,皇權不下鄉,私人不會願意付出這種成本來搞建設的,願意辦到的能辦到的,在這兩千年歲月裡,只有國家,只有君王。

可惜在大漢,合格的君王太少了。

一直到所謂的衣冠南渡,四百年大漢,也沒有一位強權帝王可以真正意義上擴大全民族的生存空間。

可笑最肥沃的地域開發,是因爲中原政權幾次被逼着南渡,爲了生存被逼着開發江南和嶺南。

是被北方遊牧民族給逼的。

多麼悲哀的開拓進取。

江南大開發勢在必行,這是劉儉堅決要做到的。

江南不開發,中華就不會向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不過好在現在的江南情況也並不是那麼糟。

曹操到了揚州之後,雖然沒有完全貫徹北方的政策,但他一直在向自己學習。

江南很多的豪強都已經被曹操打壓了,而且曹操在江南大興屯田,這有利於自己日後從他手中接過江南。

而且,讓太史慈率領大船隊從曹操的後方襲擊江南內陸,是可以最快速度解決江南的辦法。

不過,船隊所拉載的物資終究有限,糧食和馬匹只怕都供應不上。

一旦孤軍深入,很有可能被困死在江南。

不過這一點,諸葛亮當年就已經鋪好路了。

諸葛亮當年與曹操談妥,與江南進行商貿互市,同時讓曹操在江南的岸邊開拓港口,與北方進行貿易。

當時爲了達成這項協議,諸葛亮甚至做出了非常大的讓步。

爲的是什麼?爲的就是今天。

港口往來貿易不是爲了讓太史慈的船隊進行登陸用的。

而是爲了加強江南與北方的聯繫。

將北方更多的商品輸出到江南。

將北方更多的商品通過貿易輸出到江南,除了會使江南富庶,還會打造出什麼?

那就是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利益鏈條。

現在江東六郡很多大士族以及大豪強,他們在被曹操逐步壓制之後,其家族靠的就是通過跟北方的貿易來支撐的。

北方的產品向江南輸出,他們就是中間商。

這當中的利益使他們可以保持在江南的頂級生活。

這造就的是什麼?

造就的是北方一旦斷了像江南的貿易輸出,這些頂級豪強就會立馬從金字塔的頂尖兒掉下來。

也就是說,在某種意義上,這些人已經被河北商貿協會給捆綁了。

如果太史慈一旦在江南登陸……那麼通過北方貿易協會的利益輸送,這些大豪強和大士族將不得不妥協,暗中資助太史慈糧草,甚至是兵器和人口。

這樣就可以保證太史慈在江南的後勤保障。

想到這兒,劉儉的臉上就不由露出了幾分微笑。

等到天下平定的時候。

也就是時候將諸葛亮調入朝廷中樞了。

讓歷史上的諸葛丞相專心治國,不再爲北伐和而憂心忡忡,這樣的諸葛亮最終又會成長成什麼樣子呢?

真是讓人期待呀。

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7章 官場利弊第32章 關長生第36章 共成大事!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母親突然腦梗了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755章 陽平亂第710章 八千騎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702章 大事件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735章 都瞄着荊州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740章 議降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507章 定胡虜!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再請天假第739章 大捷報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69章 內外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