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

確實如同曹操所言,他比周瑜更加的瞭解劉儉。

雖然曹操現在也很疑惑劉儉是怎麼如同天兵一樣降臨在徐州的,但是現在搞清楚劉儉來到徐州的方法,對於曹操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劉儉來到了徐州,就算是徐州本土的兵馬的數量不增加,但那情況也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

至少先前劉備來支援徐州的時候,這隻屬於他的個人獨斷專行的行爲,並未直接牽扯到整個河北集團的核心勢力。

但是如今劉儉既然來了,曹操若是執意要與劉儉交戰,那就等於曹氏集團主動要與河北集團掰腕子,做他們的對手。

曹操心中深知,自己現在的實力是不及劉儉的,他一個人根本抗衡不了劉儉,他必須抱住袁紹的大腿,組團幹,才能與劉儉相抗。

但是主動與劉儉交鋒交惡,並不符合袁紹集團目下的戰略,曹操也吃不太準袁紹的態度。

橫豎看都沒有與劉儉交戰的必要。

而且劉儉來徐州的目地,曹操心中非常的清楚。

依照曹操對劉儉的瞭解,劉儉此來,一則是擔心劉備的安危,生怕劉備在徐州出什麼事情。

二則如今陶謙和袁術的聯軍大敗,徐州內部權力已經成爲一片真空。

劉儉一定是來佔據徐州的。

劉儉要佔據徐州,那曹操自然不能與之硬拼。

但是已經到手的地界,諸如下邳國和廣陵,曹操是不會輕易拱手讓出的。

曹操的意思就是且畫地爲界,以泗水河爲界,將徐州南面的下邳國和廣陵劃入自己的版圖。

至於徐州北面的廣大地域,劉儉願意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吧。

曹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爲曹操知曉,劉儉現在一定不會輕易用兵。

首先,河北現在大興土木,各式各樣的工程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聽聞在河北,劉儉爲了建立以船運商貿爲主導河北與遼東的運輸體系,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包括本土其他的技術行業也正在蓬勃發展着,現在對外戰爭的規模過大,並不符合河北的實際利益。

二則,劉儉畢竟是朝廷所任的撫遠大將軍,專職對外諸事,但是徐州之事是屬於漢境內的,劉儉如今來摻一腳,多少有些越俎代庖,畢竟陶謙還沒死。

當然,劉儉也可以不遵守朝廷的指示,直接插手徐州的內務,以徐州爲基本盤南下對付他曹操,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劉儉這些年一直自我標榜的就是一個最忠誠大漢朝的人設。

曹操覺得劉儉不會因爲區區的下邳和廣陵,放棄自己維持了這麼多年的人設。

而且對於現在劉儉來說,將徐州北部收攏到自己的手中最爲重要。

雙方現在罷兵,讓劉儉安心的在徐州建立他的人設,收攬徐州人心,從陶謙的手中順利將徐州過渡過來,這對於劉儉來說或許纔是最重要的。

有時候,曹操真是劉儉肚子裡的蛔蟲。

在某種程度來說,這是一種雙贏的方法,曹操覺得劉儉一定是會答應的。

所以他派人來告訴周瑜,暫時不要輕舉妄動,他要派人與劉儉議和。

只是現在的曹操還不知道,曹純已經落到了劉儉的手裡……若是知道,曹操估計得瘋。

不過想來他很快也會知道了!

有曹純這塊籌碼在手,劉儉與曹操議和的時候就會佔據主動。

……

……

劉儉的兵馬徐徐北上。

在進入了東海的地界之後他就命人去通知蕭建和劉容,讓他們率兵也返回東海。

而劉儉,則是要去往郯城見陶謙。

不過,在進入郯城之前,劉儉覺得自己還有一些事情要做。

校事府如今在徐州境內的總領校尉,乃是王越六個徒弟中的李谷,這個人是王越徒弟當中最機靈的一個,而賈詡也對這個人的能力也很是讚賞,所以將與江東、徐州等地交界諸事宜交給了他總領。

而因爲徐州的戰事緊急,需要操辦的事情多,所以身爲在東南境這一塊負責人的李谷很早就親自抵達了徐州境內。 東南境內的校事府校尉,現在其首要任務自然是要留聽從劉儉的吩咐和安排。

劉儉等人的兵馬抵達東海南境內之後,李谷就迅速前來拜見。

“末吏李谷拜見主公。”

“起來吧,這段時間,校事府在東南所做之事我大概都知道,你做的很不錯,不愧爲王大家的徒弟,也不枉我對你們師兄弟幾個的傾心栽培,以後這東南諸事,我便皆全權委託於你,校事府的成員擴充,包括資金的調度,我也會根據伱們的任務完成情況爲之傾斜,望你做出更大的功業,可莫要讓我失望了。”

李谷聞言大喜過望,他急忙衝着劉儉長長一拜:“末吏願爲主公效死力。”

一個有上進心,勤於工作事業的人,最渴望的就是可以碰到一個賞識他的上司。

而對於李谷來說,劉儉這個老闆顯然是可遇不可求的。

他能夠體諒自己,瞭解自己,併爲自己的事業提供更大的支持與幫助,讓李谷能夠在前線盡情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李谷心中真是感到非常的幸運。

劉儉雖然是上位者,但是他卻能夠從手下人的角度去感觸他們自身的境遇,分析出他們需要的東西,並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爲他們提供,輔助他們做出更多的功業,這一點,在整個大漢朝的諸侯牧首當中,劉儉可謂是當仁不讓,排名第一的。

“記住,東南這邊的校事府,除了徐州之外,一定要傾盡全力往壽春、江東等地滲透。”

“特別是針對曹操在江東的一舉一動,一定要給我盯緊了。”

“如果你有十分力的話,記住八分力要用在揚州的曹氏上面。”

劉儉這話可以說是說的非常明白,李谷心中自然清楚。

他急忙道:“末吏一定謹遵主公的吩咐,牢記主公的指點。”

“很好,現在還有一件事,即刻就辦,花多少錢,還有人力物力都在所不惜,在徐州界內給我大肆宣揚劉玄德這一次征伐曹操的功績,同時,要大力渲染玄德這一次在亦縣被孫堅和曹仁兩路兵馬圍困的事情,將玄德的境遇說的越慘越好,廣傳玄德是徐州的恩主,眼瞅着危在旦夕之時,卻得不到徐州本部一兵一卒的援助。”

“一定要把這件事弄得人盡皆知,口口相傳。”

“大概的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至於其中的細枝末節,你們自己去考慮,我不多與授權,我的意思你能明白否?”

李谷自然是清楚劉儉想法的。

他急忙長長的向着劉儉作揖。

“主公放心,這件事末吏一定會盡快辦妥。”

“很好,很好。”

“去做事吧。”

“諾”

隨後,李谷便迅速退下去了。

他這個人不論是辦事還是說話都是乾脆簡練,讓劉儉很是欣賞。

看着李谷往外走的身影,劉儉的嘴角慢慢的挑起了一絲笑容。

不論是曹操還是袁紹,他們奪徐州的手段都未免過於激烈,說實話,類似於他們這樣的行爲,實在會令徐州本地人非常反感。

特別是曹操也就罷了,好歹有個報父仇的名義,袁紹讓孫堅入住了彭城國,這就是趁火打劫,乘亂劫人疆土。

這樣的行徑,試問,徐州本地的豪傑和士子怎麼可能會容忍呢?

他劉儉當然也想謀徐州,不過謀的手段一定要比曹操和袁紹高明一些。

用武力奪取,說實話,還是走了一些下乘的路線。

若是不用武力奪取,而是順其自然的讓陶謙將徐州過渡,這纔是真正的高手所爲。

當然像陶謙這樣唯利是圖之人,你讓他直接將徐州交給你,那也是很爲難他,就算他六十多歲了,也不會輕易放棄屬於自己的地盤和利益。

陶謙手下也有親近他的嫡系,這些人也不會那麼心甘情願的就看着陶謙將徐州讓到別人的手裡,破壞徐州原本的固有利益鏈條,所以這輿論施壓的是前奏。

至於剩下的事,就等着他劉儉回到了郯城之後,與陶謙還有他那一衆手下見過面之後,大家有招兒出招,各顯其能吧。

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763章 益州危第364章 冠軍侯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626章 差距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26章 郡署徵辟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3章 兄友弟恭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春節快樂!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75章 與誰買醉?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530章 讓徐州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740章 議降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43章 教導張飛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36章 共成大事!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10章 以少搏衆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