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

董昭等人臨走之前,乘着旁人不注意,董昭將一卷絹帛偷偷的放在了荀攸的手裡。

“公達先生,此乃家書,乃吾等受人所託,轉交給公達先生的。”

荀攸是何等的聰明人,旦夕之間就明白了這份絹帛乃是何人所寫的。

定然,是自家那位有着“王佐之才”聲望的叔叔了。

送走了董昭等人之後,荀攸拿着荀彧的書信返回了自己的居室。

雖然荀攸是荀彧之侄,但是論及實際年齡,他比荀彧還要大上六歲。

荀彧是有着王佐之才的聲名,但荀攸一直都覺得,自己的政治能力和才華,絕不在這位叔叔之下。

可是直到今日,他終於感覺到,自己還是慢了自己叔叔幾步。

別的不說,單衝眼光上來看,整個荀家中的人就都讓荀彧給比下去了。

劉儉這個人,當真是了不得啊。

先前以爲荀爽爲了荀氏家族,主動替劉儉尋找支持,成就了劉儉,使荀家獲利。

但是現在看來,或許打從一開始,就是劉儉利用了荀家,而不是荀家利用了劉儉。

想到這,荀攸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絹帛,臉上露出了無奈的笑容。

“文若叔叔,終歸還是你眼光犀利!看的深遠啊,侄兒這一次落你真是不下幾百步了。”

……

但是荀攸不知道的是,他現在心中感到驚訝、佩服的那個大將軍劉儉,在長安下一步所做的佈局中,並不是只針對他一個人。

另外還有兩個人也是在劉儉的計劃之中。

而這兩個人並不由董昭負責聯繫。

張既負責替劉儉去聯絡這兩個人,想與這兩個人達成同盟。

這兩個人,一個人是漢室宗親劉表,一個人是關西大儒之馬融之孫馬日磾。

扶風馬氏是關西士林的頂級門族,馬日磾的祖父馬融,經學造詣在關西獨樹一幟。

在關西世子的心中,馬家在經學上的造詣和威望,近來甚至要超過累世三公的楊氏一族。

而因爲都是名門,且在地域上相對較近,馬家一直與楊家走的很近,並且支持楊家任何在朝中的政治決定。

按道理來說,馬家是不應該背叛弘農楊氏爲首的今文系公卿集團的,但是現在來找他們馬氏的人乃是張既,而張既代表的是劉儉。

劉儉是鄭學門人,他的背後是鄭玄鄭康成。

而鄭玄昔日也師從馬融,與關西名門馬家有着極爲接洽的關係。

當然,若是僅僅只是靠一些經學名士之間的師徒關係、祖輩交往,並不能說動馬日磾放棄支持楊彪等人,轉而投向劉儉支持的清流士人隊伍。

但是,劉儉卻能夠掌握一些別的東西,讓馬日磾心甘情願的與自己合作。

劉儉能提供給馬日磾和扶風馬傢什麼東西呢?很簡單,那就是渠道。

什麼渠道能令扶風馬家如此感興趣?

若是真計較起來,扶風馬氏或許會覺得有些愧顏無地。

只因爲劉儉能夠提供給他們的並不是學術性的渠道,而是賺錢的渠道,升級家族產業的渠道。

扶風馬氏這麼多年來一直秉承着學術爲先的家族原則,但是同時也秉持着享受奢靡生活的做派。

因爲扶風馬氏有馬家這個先例……其家族奢靡之風實在太甚了。

馬融活着的時候確實是一代名儒,但是馬融身爲經學大家,並不講究什麼艱苦樸素的作風。

相反,馬融對於物質生活極爲看重,他教學生的時候,設下紅帳,外教學子,內有女樂,每日酒宴,歡娛不斷。

其生活作風很是奢侈。

這也就是因爲有他經學名士的光環加成,若是換成普通人,早就被士林清流找藉口攻擊唾罵了。

馬融本人崇尚奢靡之風,這倒也什麼,一個人享受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是,馬融的子孫也因爲崇拜他們的祖父,行事之風也與祖父幾乎一模一樣。

全家改不了!

馬家的祖父子孫,個個崇尚奢侈,學習學的很好,但花錢玩樂享受,那也是全大漢朝一等一的家族了。

說實話,馬家人在吃喝玩樂這方面玩兒的比劉宏玩的都花花。

玩的好,能奢靡也不是一件壞事,問題是你得看財力能不能支持的住。

財力能支持的住,你就是風雅之士。

財力支持不住還敗家,你就是瘋了之士。

扶風馬家原本在關西也是有些產業的,但是他們的產業絕對經不住數代子孫都這麼敗禍。

到了馬日磾這一代,說句不好聽的話,扶風馬氏雖然表面上風光,但是其賬務已經完全呈現了赤字,只是靠家族遺留下來的田產,是根本支撐不了馬氏家族中人這麼大開銷的。

但是這麼多年來,扶風馬家一向都是以這種生活作風聞名於關西,奢靡的生活也是他們家族的驕傲。

在外人的眼中,馬氏人是有學問又有錢的家族,令人羨煞。

你讓扶風馬氏對外說,他們瀕臨破產,馬氏的子弟寧肯全都跳樓自殺。

對於這些家族的人來說,面子有時候可能比命都重要。

因此,問題就來了,在大漢朝,最有錢又最有資源、商貿渠道最廣、產業分佈最多的人是誰?

只要是不傻,基本都會回答兩個字。

劉儉!

誰能夠伸手將扶風馬氏從這深淵之中拉出來?

答案是……劉儉。

如今,中原的八廚集團,在張邈的帶領下,與劉儉進行了深度的合作。

河北的商貿產品以及他們從遼東和北境,韓州等地弄來的珍奇事物,包括對外輸出的商品,通過中原散往諸州的渠道就掌握在了劉儉手中。

劉儉想讓扶風馬氏有錢,很簡單。

只要他掐緊手中的渠道以及河北優良產品的資源供應,讓扶風馬氏在關西佔據大頭的河北商品批發權,那他就等於在一夜之間使扶風馬氏登上頂峰。

所以,當張既見了馬日磾,並委婉的從側面對他進行旁敲側擊之後,馬日磾的立場就有點不確定了。

畢竟劉儉給他的許諾不是一般的許諾啊。

那是能堵住他馬家三代所造成虧空的巨大利益許諾啊。

過了這村絕對沒這店了。

馬家奢靡之風,如今也是影響馬家在大漢朝名聲的一個重要指標。

畢竟,很多士人都羨慕着他們!

但是,若是這樣下去,馬家在維護住他們奢靡之風尊嚴的同時,也會破產,這是一個進退兩難的道路……

就算是弘農楊氏面對馬家這麼大的虧空也無能爲力。

放眼整個大漢朝,現在能夠幫助他們的只有劉儉了。

張既笑呵呵的將青州錦,實木傢俱的模型放在了馬日磾的面前。

“只要馬公願意與大將軍合作,這兩樣商品今後在關西的代理銷售權,就是你們扶風馬氏的了。”

馬日磾的喉頭滾動了一下,竟然是在無意之間嚥了一口吐沫。

“河北石墨,還有畜牧牛羊馬匹呢?”

馬日磾這個人倒是貪多嚼不爛,直接又問起了另外兩樣他非常關注的東西。

張既嘆了口氣:“馬公啊馬公,有些事是要循序漸進的,大將軍能給你這兩樣東西的銷權,就已經是算對扶風馬氏仁至義盡了,你要是真想要其他河北資源的銷權,那你就得拿出誠意,好好的爲大將軍辦些事才行。”

“畢竟河北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是不是?”

馬日磾捋着鬚子,認真的考慮了許久,最終卻見他的雙眸驟然一亮。

“我親自給大將軍寫一封書信,煩勞德容轉交。”

“自然,自然。”張既笑了。

能說出這話,基本就代表這事成了。

第69章 內外相合第170章 劉十億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72章 朕之族弟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526章 校事府第781章 讓人期待的孔明第53章 千古之賭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293章 是戰是和?再請天假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今天母親出院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整理一下思路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72章 朕之族弟第661章 劉丞相請假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30章 最後一關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今天陪老婆複查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335章 神臂營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7章 官場利弊請假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54章 鄭家婿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