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紹有猛虎!

第445章 紹有猛虎!

其實袁紹這個人的能力非常強,他取捨策略的本事也是有的。

但是袁紹的用人方式和他傾向於藉助家族力量的諸侯運營模式,註定了他最終肯定會遭遇到這種困局。

各種意見劈頭蓋臉目的向他砸來,有對的有不對的,林林種種,別說是袁紹,你就是換成別人,也會變得好謀無斷。

人會因爲聽的太多而崩潰的。

不是袁紹自己有天生的選擇困難症,實在是他所處的政治環境,註定他會有這樣的弊端。

就得需要他自己克服了。

在衆人皆被袁紹遣走了之後,袁紹便自己在帥帳中來回轉着圈圈。

他在仔細的思考,剛纔諸位謀士給自己留下的那些話。

袁紹麾下的這些人都出身於高門望族,他們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大漢朝最頂尖的,見識也非常的多廣。

所以說,即使是爲了家族利益,但他們向袁紹所吹出的諫言,也都是有他們各自的道理的。

既然確實都有道理,這就讓袁紹很難決斷了。

這就是身邊文化人太多所造成的困擾。

一個個說的都有理,你特麼讓我聽誰的?

換成劉儉和曹操在這兒,也未必能比袁紹強到哪兒去。

就在袁紹冥思苦想,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孫堅來到袁紹的帳外求見。

適才的會議,大部分都是高門望族在帥帳內給袁紹出意見,但是軍中的豪傑猛將當時皆未在場。

此時,孫堅突然前來,袁紹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將眼前他所面臨的這場軍事困境與孫堅一同商議商議,看看孫堅能不能在軍事層面相助於他。

畢竟那些世家望族的諫言,雖然聽着各個都有道理,但是他們心中的小計較也實在是太多了。

或許從孫堅這樣的人物耳中所聽到的話,纔是真正符合當下形勢的。

“速速請文臺進來!”

少時,便見孫堅走到了帥帳內,向袁紹問安。

“末吏孫堅,拜見將軍!”

“文臺不必多禮,快請坐。”

孫堅倒也不客氣,隨即按照袁紹的吩咐坐在一旁。

“末吏針對三軍調換了外營營防,各營佈置已變,這是末吏重新布排的防禦陣營,特交由將軍驗看。”

袁紹隨手接過孫堅遞給他的皮圖,大略的看了一下,隨後就摺疊起來放在了一邊。

“文臺辦事我很放心,沒有必要事事問我,你就盡該做什麼就儘管去做什麼,不必過多詢問。”

袁紹這話是這麼說,但孫堅可是不會當真的。

袁紹說歸這麼說,孫堅只需要那麼一聽就是了,若是有事他真的不向袁紹彙報,那回頭定然沒有好果子吃。

當老大的,一般都會說幾句客套的屁話。

“文臺啊,今日軍議之時,有一件大事,我與諸公正在商議,只是一時之間不能決斷,還請文臺助我謀劃謀劃。”

孫堅道:“還請將軍明言。”

“文臺,如今呂布、牛輔、張邈、曹操在司州皆遭敗績,他們每個人現在都已經沒有辦法與劉儉在司州繼續爭雄。”

“而我軍若是要獨自面對劉儉,也是阻礙頗多,如今諸公對於是否要繼續在司州與劉儉交戰,意見很不統一,袁某對此事也有一些猶豫,故而想請你代我一決。”

孫堅聽了這話,大感驚訝。

自己雖然是一名善戰的猛將,但也最多不過是在戰場上協助袁紹東征西討。

至於這些政治上的東西……該不該打的事兒,並不是孫堅所能決定的,孫堅也從來沒尋思過。

孫堅覺得袁紹若是讓他打,他就去打就是了。

哪管什麼該不該打,這非我分內之事啊。

“將軍,這些事似乎不應該是堅應參與的吧?”

袁紹搖了搖頭,道:“有什麼不能參與的?你也是我的臂膀之人,是我的心腹大將!”

“如今前陣逢上兵家大事,諸人雖皆有意見,各有道理,但這回頭跟劉儉,董卓打仗的事情,卻落不到他們的身上。”

“這衝鋒陷陣、與敵周旋的事情,還是得仰仗你孫文臺啊。”

“所以,這事若是不問你,又應該問誰呢?”

孫堅聽了袁紹的話,急忙起身,向着袁紹施禮。

“既然將軍問我,那孫某就略做諫言。”

說罷,就見孫堅走到袁紹背後的輿圖前,在上面指點江山。

“將軍,依末吏之見,劉德然如今兵鋒正盛,若要退兵,確實是最穩健的方式,只是將軍在司州投入甚多,若是現在就撤走了……我不知道將軍如何做想,但是末吏身爲軍士,肯定是心中不願的。”

袁紹點了點頭,又道:“若是不甘撤走,那就只能是在這裡繼續與劉儉相爭,只是若董卓率兵而來,我等又該如何是好?”

孫堅言道:“如今袁術兵發淮南,欲斷曹孟德之後路,將軍可以答應孟德,讓他回兵淮南去戰袁術,如此此地就只剩下我們一軍!”

“而豫州與荊州本地的望族,如今因是否出兵之事互相爭鋒,將軍不妨將此事散佈出去,然後回兵魯陽,末將則是率領一軍,留在陽人,觀劉儉和董卓動向。”

袁紹聽了這話,頓時精神一振。

他已經明白了孫堅話中之意。

這是一招以退爲進之計啊。

先讓曹操返回淮南,表面上是折了自己的一條臂膀。

然後再將自己陣營之中,汝潁系家族和荊楚系家族爭論戰與不戰的消息散佈出去,讓董卓和劉儉都以爲自己的內部出現了問題,不能順利的作戰了。

隨後,袁紹將大軍撤回魯陽,然後留孫堅在陽人城斷後,這就是在己方在用行動來印證這是一個事實。

如此一來,在劉儉和董卓的眼中,袁紹就暫時沒有能力對付劉儉和董卓!

若這般,董卓和劉儉就可以暫時將袁紹扔在一邊。

袁紹則假裝返回南陽郡應對袁術對豫州的騷擾,另外還有處置自己內部的事宜。

雖然袁紹需要在魯陽做出一幅假相,但孫堅可以在陽人縣審時度勢,隨時出兵,爲己方爭取最大的利益。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袁紹看向孫堅,讚道:“文臺不愧爲勇略之將!不但善於作戰,且對戰場的把控也如此精準,某有文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文臺可爲大都督,坐鎮陽人縣,全權負責司州戰事,荊楚,豫州各路兵馬戰將,由文臺想用誰人,可任意調遣!”

孫堅聽了這話,遂道:“謝將軍信任!堅必以死相報!”

“聽聞文臺長子如今也隨你在軍中?”

“是,小兒孫策,自歸回到我身邊之後,一直在軍前聽用。”

“哦,孫郎現居何職也?”

“回稟將軍,小兒只是暫爲我的親衛,未有軍職。”

袁紹搖頭道:“既是少年英雄,豈能無有軍職?傳吾之令,遷孫策爲曲軍侯,隨軍聽用!既是文臺之子,必有勇略,定可成爲你在陽人的臂助!”

“謝將軍!末吏一定督促小兒,爲將軍建立功勳。”

(本章完)

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再請天假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19章 審鮮卑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13章 牛棚思過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161章 恐懼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735章 都瞄着荊州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58章 劉儉上雒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10章 以少搏衆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85章 過猶不及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今天陪老婆複查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561章 紹,術,譚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226章 遺物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