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黑道之神

第344章 黑道之神

除了黃忠之外,正面戰場上,現在與張舉和張純交戰的,在幽州也只有公孫瓚了。

但是依目前公孫瓚的情況,因爲得不到地方的過多支持,所以與張舉等人交手也頗爲吃力。

按道理來說,公孫瓚身爲遼西有名的大族中人,在聲望上應該不比漁陽張氏要差,得到的支持應不會少。

歸根結底,還是東漢朝廷這些年對幽州做的不夠,這纔給了張舉和張純可乘之機。

當然,就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

其實,之所以很多人要跟張舉和張純造反,歸根結底還是兩個字——利益。

或者可以歸納成一句話——利益沒有得到滿足。

這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最遠可以往當年劉宏派兵征討鮮卑說起。

再往後可以往征討北宮伯玉和李文候說起。

還可以向幽州邊境對異族的各種戰爭說起。

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問題就是,打了這麼多仗,朝廷欠幽州各地的軍費開支欠的太多——拒不兌現!

朝廷也是真沒錢了。

大漢朝發展至今,因爲土地兼併的問題,稅收方面的漏洞可謂千瘡百孔。

有錢的不上稅,沒錢的上不起。

再加上連年的戰亂,特別是征討檀石槐,張角,北宮伯玉三場大戰,已經將劉宏的家底掏空了。

當然,劉宏也並不是完全的沒錢,西園賣官鬻爵的錢不少,劉宏還是有個小金庫的。

但這個小金庫屬於劉宏私人的,是他用來享受奢靡生活的,怎麼可能拿出來支付軍費?

軍費不能夠有效支付,底層的軍士打仗得不到應有的撫卹,上層幽州地方豪族無法藉機在中間搜刮剋扣。

而身爲僱傭軍的烏桓人,更是不可能憑白給漢室朝廷憑白的流血。

那不給錢最終導致的結果會是什麼呢?

你乃公的,反唄!

這也就造成了,如今在幽州境內支持張舉和張純的家族,反倒是比較多。

如此一來,正面對抗叛軍的公孫瓚,壓力就比較大了,除了與叛軍在正面戰場周旋,公孫瓚暫時沒有餘力去應付其他的事件。

因此,經過了反覆的衡量,張舉和張純得出了一個結論,此時進攻無終縣,完全沒有問題!

百分之一百的將荀彧的礦產資源全部拿下。

無終鐵礦一丟,那朝廷在幽州的最後佈局,就算是徹底完蛋了。

關羽和張飛抵達幽州的事情,張舉和張純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不過這在他們看來,這並不算是什麼大事。

雖然這兩個人如今聲名在外,實打實的都是一方大將級別的人物,但聽聞他們此番回來,並沒有帶領多少人馬,大部分的精銳,都留在冀州修整了。

雖然關羽當年在遼東屬國操練了一支精兵,不過那支精兵此番陪同劉儉征戰中原之後,也時留在了冀州,此刻在遼東屬國境內,留給關羽用來指揮的精銳,最多不超過兩千。

如此,關張兩個人在張舉和張純的眼中,就屬於光桿司令。

光桿司令,有什麼可怕的呢?

只是張舉和張純,還是小看了關羽的幽州這些年所積攢的威望了。

這也不能完全怪張舉和張純,畢竟關羽這些年在幽州所做的精密佈局,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

……

關羽到了幽州之後,立刻派人從遼東屬國調來了他僅剩的兩千人馬,另外還又派心腹人去往各郡,召幽州各郡這些年被他所征服的大戶賊寇首領往遼西的盧龍塞見他。

盧龍塞位於遷西縣與寬城縣接壤處,是燕山山脈東段的隘口,後名喜峰口。

幾千年歷史,盧龍塞均爲軍事要塞,乃兵家必爭之地。

盧龍塞是依山修築的半山城寨,有三道城牆構成一個“日”字形的防禦體系。

外圍主城牆高五丈,寬三丈,長百丈,由石塊從裡到外整體碼堆而成,中心豎有一兩丈高城樓。

在主城牆兩端,依着山勢修建了輔牆,城牆上也各有一樓。矗立在梅山與雲山上。

由兩邊輔牆開始,向更遠的山上延伸,大漢修建了一道大約兩百多裡的城牆,用以防止胡族入侵。

現在負責鎮守盧龍塞的司馬名爲樊立,昔日乃是幽州刺史部的曲軍候,後屢立戰功,被關羽一力提拔,終於也算成了氣候,在盧龍寨鎮守。負責這個接連南北兩族的關卡要路。

若是換成別人,想要在盧龍塞招呼一衆賊寇首領,樊立早就給他腿打折了。

但若說是關羽,別說在此處會見一衆賊首,就是關羽要在此處商討聚衆叛變的事,樊立也會立刻倒戈加入的。

而除了樊立之外,幽州各地的賊寇,對於關羽也是極爲佩服的。

不論是對他的人品,義氣,能力,用兵手段。

關羽這個人,傲上而不凌下,即使是對那些聚衆反抗的賊寇,只要他們是真心服氣的,關羽對他們都一視同仁。

似關羽這樣的人,在地位比他低的人眼中,那就是天下楷模。

就拿幽州諸郡的賊寇來說,只要是與關羽有過接觸的,就沒有一個不佩服他。

看看周倉對關羽的敬佩和忠誠程度,就可見一般了。

這一次,關羽找了二十四名跟他有交情的幽州境內的賊寇頭領,他們都是幽州各地比較有名氣的大賊,手下也有不少賊衆,且戰鬥力不低,昔日也都是些能與郡國之兵相抗衡的人物。

勢力和戰力較小的,關羽根本就沒招呼。

按照關羽的估計,以他的聲名邀請這些頭領前來相見,二十四人估計能來十七八個。

但是這次,關羽有些低估自己的能力了。

他這次召集二十四個人,二十四個人全到。

關羽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居然會有這麼大的號召力。

看着下方這二十四名賊寇首領,張飛心中升起了對關羽的無限敬佩之情。

雖然張飛這些年一直都多少存着點與關羽競爭的意識,但他卻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真的能夠比過關羽。

當然,心中知道歸知道,但張飛從來沒有在嘴上承認過。

可這一次,在看到了關羽在幽州黑道的號召力後,張飛可算是服氣了。

若是換成張飛在幽州待幾年,是絕對沒有這個能力以及人望的。

“四兄……”

張飛小聲的對坐在正中的關羽耳邊嘀咕道:“俺這次可是真服了你了!”

關羽一開始似乎沒明白張飛說的是什麼。

但是後來他反應過來了。

關羽這個人很高傲,但是在兄弟面前,他這方面還是比較剋制的。

關羽笑呵呵的回答道:“一時湊巧而已,弟莫取笑爲兄。”

說罷,就見關羽站起身來。

一旦不是跟張飛說話,而是面對旁人,關羽的氣勢就大有不同了。

他昂首挺胸,單手捋着長鬚,另一隻手則是瀟灑的一揮,對衆人道:“諸位遠來辛苦,請坐。”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被二十四名賊寇聽在耳中,猶如聖旨一般。

二十四人各自向關羽施了一禮,隨後就坐落於兩旁。

衆人坐下之後,關羽反倒是站起身來,環視在場諸人。

“某與諸位,亦是相識多年,這些年來,咱們彼此交往不多,聯繫卻從無中斷,關某的身份雖與諸位對立,卻一直彼此相惜,今日能被關某叫到這盧龍塞的,在某心中,都是一方的豪傑,也皆爲一時之雄。”

“今日邀請諸位前來,乃是因爲張舉和張純這兩個賊子,在幽州境內爲禍,無端惹起戰事,荼毒境內黎庶。”

“關某不才,爲一國都尉,時刻不敢忘卻國恩,今番歸來,只是爲了徵調兵馬,與二賊決一死戰。”

“二賊手下之兵,皆爲臨時徵調之徒戶,雖爲烏合之衆,怎奈人數衆多,不好對付。”

“故,羽想起了諸位朋友,諸位朋友雖是草莽中人,然關羽心知,諸位皆仗義豪傑,昔日落草爲寇,非爲自願,實乃形勢所逼。”

“今幽州變亂,正是討伐逆賊,安邦定國,報效國家之時。”

“關羽想邀請諸位,與某一同討伐張逆,功成之後,諸位皆可論功行賞,不再爲賊身,不知意下如何?”

這一番話說完之後,廳堂之中一時間沒有了動靜,落針可聞。

也難怪,關羽冷不丁拋出這麼大一件事兒,這些人一時半刻恐怕無法接受,畢竟關乎自家性命啊。

關羽見衆人不言語,也不發怒。

他很是灑脫的道:“關某召各位前來,也只是商議,並不是逼迫諸位非要與關某同討賊寇,關某雖不是什麼聖人君子,卻也自詡不失爲大丈夫,斷然不會行逼迫他人之所行。”

“諸位若是不願意與關某合作討賊,也沒什麼打緊,關某這裡的大門爲你們敞開,直管各自離去便是了,關某絕不強求……不想留下的,就請吧!”

話音落時,卻見一名叫王煥的賊首站了出來。

“公乃是王某平生所見最爲信義之人,當年公率兵剿殺王某,於阜龍渡將我等千餘衆圍困,王某揚言與公馬戰單挑,若能擋公十招,公便放我手下離去,後八招爲公所擒,公不但不殺我,還稱我爲豪士,任憑我等離去,此恩此德,王某終身不忘……今關都尉徵召我等,別人我不管着,王某人願爲公驅馳,雖死無恨!”

話音落時,又有一名叫李生的賊首站出來道:“當年公率兵剿殺於我,我表示願意歸附,從此再不擾民,公言“如不擾民,但有爲難之事可尋吾也”……後值我山寨糧草告罄,派人前往求之,公三日之內與我糧草五百石,解我燃眉之急,此等恩情,豈能不報?”

又有一名叫熊招的說道:“當年我自持勇力,與公爲敵,爲公連擒三次而不殺,後深覺慚愧,歸附於公,若無雲長公當年釋命之恩,焉能有我的今日?願將這條命交付於雲長公也。”

衆人伱一句,我一句,紛紛感慨關羽的恩情。

他們一個個言辭懇切,舉手之投足之間甚是動容,足見所言非虛。

看來,關羽在他們的心中,其地位確實是至高無上。

不多時,二十四名賊首竟然全部表示願意歸順關羽,與他一同去討伐二張。

張飛在一旁看到直咧嘴。

“唉,還是四兄厲害,俺不如也,俺不如也。”

(本章完)

第193章 廣積糧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今天母親出院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20章 詐!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759章 陽平,開了今天母親出院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221章 賈詡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309章 和談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333章 漢之疆,不可止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53章 千古之賭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70章 送禮之人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626章 差距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