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豪門水深

第314章 豪門水深

“我欲向袁氏門人公佈袁紹罪狀,聲討其行,不知二位以爲如何?”

聽了袁術的話之後,閻象與楊弘先是驚呀,隨後皆沉默了。

說實話,他們並不贊成袁術在這個時候對袁紹進行聲討。

或者說,他們永遠都不希望袁術會對袁紹進行聲討。

楊弘與閻象之所以投靠在袁術麾下,並不是因爲袁術有多麼強大的個人魅力,實在是因爲他們的家族與汝南袁氏頗有交情,其中不乏很多利益輸送。

而在楊,閻兩家與汝南袁氏多年來的交易中,這兩個人與袁術接觸的是最多的。

故在袁術被下放爲北揚州牧使之後,投靠在袁術麾下,最符合他們的家族利益。

現在的汝南袁氏體量龐大,其家族代表的是天下望族的利益。

只要袁氏強盛,能夠壓過皇權,那跟隨汝南袁氏在地方興風作浪的望族豪右,便可以從中攝取到更多的營養,從而逐漸發展壯大。

可汝南袁氏一旦出現內部分裂,亦或是有了衰敗的苗頭,那對於這些衣冠巨室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他們的利益也將隨着袁氏的內耗受損而受損。

二袁相爭,不管最後誰輸誰贏,必都會牽連到他們這些追隨袁氏的家族。

這是他們不想看到的。

聽了袁術的話之後,楊弘先行問袁術:“不知袁公要以何罪名聲討袁紹?”

袁術這段時間以來,也沒有將袁基寫給袁遺的書信拿出來,故二人都不知道袁術的底牌。

楊弘詢問之後,袁術這纔將他珍藏多時的殺手鐗擺在了二人的面前。

二人向袁術行禮,隨後,楊弘就先伸手拿了起來。

他翻來覆去的看了一遍之後,臉色頓變。

最後,楊弘又將書信交給了旁邊的閻象。

閻象看過之後,垂頭不語。

“袁本初心懷詭詐,借伐董之名,暗中謀害吾叔吾兄,此等血海深仇,我袁家兒郎定與其不同日月!”

“袁某一直隱忍,今日見時機已至,當將此書派人交付於汝南的族中長輩,夥同天下諸豪門聲討袁紹!兩位,還請助我成事。”

袁術想請二人幫忙,但是,這兩個人卻並不想作死啊。

楊弘勸袁術:“使君與袁紹乃是一父同胞,彼此間有手足之情,如今天下紛亂,朝綱不振,豪傑四起,英明有識之士皆望袁氏能夠站出來主持天下大局,還天下清平,此天賜袁氏之機。”

“當此時節,不論本初曾經做過什麼,使君若是對他聲討,都無異於會讓董卓之流看了笑話,撿了便宜,空使袁家受累,這不是天下英傑想看到的,還請使君三思。”

袁術的表情一下子就僵住了。

很顯然,他對於楊弘的這個回答很不滿意,非常非常不滿意。

“袁本初,謀害宗族長輩,爲了家公之位,甚至不惜設謀害死叔叔和長兄,此兇頑之人畜生都不如啊,你卻讓我放過他?怎麼想的!”

袁術這話說的義正言辭,讓人無法反駁。

而且他的雙眸中已經爆出兇光。

很顯然,他已經動了殺心了。

楊弘和閻象也都知道袁術平日裡是個什麼德行,眼見袁術已經露出了這樣的表情,他們知道沒有辦法再勸袁術回頭了。

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就是輔佐袁術辦成這件事情。

仔細想來,這封信在袁術的手中已經握了很長時間了,但袁術一直沒有拿出來,最近聽聞孫堅抵達南陽,毫無疑問這是已經投袁紹而背棄袁術。

看來,袁術是因爲這件事惱羞成怒,所以終於決定跟袁紹決裂。

一直沒有說話的閻象終於開口道:“袁公若要對付袁紹,僅是靠着一封信還不夠,畢竟這封信上的內容,雖然隱隱指向本初,但並未確實言之。”

“袁公若將這封信交付於汝南族中諸老,雖可以使袁紹的聲威低落,受人猜疑,但卻不能徹底扳倒他,天下時局已是錯綜複雜,關東各族皆有所動作,亂世將開,此物在太平時節或可成事,但在亂世卻不足矣顛覆。”

閻象乃是袁術手下的第一智者。

他既肯開口。袁術自然是高興的。

“閻君覺得我當如何行事?”

閻象道:“袁公,依我看來,咱們若是想要扳倒袁紹,由袁公統領汝南袁氏割據天南,還需要推出一位名正言順的袁氏宗主纔是。”

袁術有點兒沒聽明白。

袁氏宗主?

我大兄袁基死了,這袁氏宗主不就是應該是我嗎?

我不就是爲了這個袁氏宗主的位子纔要弄死袁紹的嗎?

若要推出別人,我還在這兒跟袁紹費個什麼勁兒?

閻象言道:“袁公,閻某並沒有別的意思,閻某隻是說,若以袁公目下的身份,與袁紹爭奪家公之位,並不算是佔據絕對優勢……而且這封信中,並不能完全說明太傅與安國亭侯之死是袁紹所爲,故,一旦袁紹反擊,袁公就容易弄巧成拙,反而被動,更會使外人以爲家公乃是圖謀宗主之位,陷害袁紹。”

袁術不滿的皺起了眉頭:“那你說,這宗主應該推薦何人?”

閻象道:“劉德然先前打着爲安國亭侯報仇的名義,領兵南下,渡過黃河,與董卓爭鋒,屢屢勝績,其雖損失了不少兵馬,但其義氣之名卻廣傳天下,爲四方豪傑稱頌。”

“今袁公不妨仿之,先斥責袁紹之所行,然後號召汝南袁氏衆人,擁立安國亭侯之子爲宗主,則天下人便不會以爲袁公此行乃是爲了與袁紹爭奪家主之位,而只是爲了給兄長和叔叔討個公道,”

“如此袁公義氣之名,也便如同劉德然一般,爲四方稱頌,而袁紹謀害太傅和安國亭侯,就更坐實了幾分。”

這一番話說出來,袁術和楊弘兩個人都沉默了。

他們都在細細的思索這件事的可行性。

少時,便聽袁術緩緩開口說道:“此法倒也不是不可行,只是我大兄之子,現在河北劉德然手中,你說我袁氏宗主,如今反倒是在姓劉的手裡,這算是什麼事?”

閻象道:“所謂的袁氏宗主,現在也不過只是一個虛名了,畢竟前兩代宗主已死,這傳承已亂,袁士紀之子爲宗主,不過小事而已。”

“袁家資源豈能由他掌控?終歸還是在本初與袁公的手中,只是袁公可用此名義,讓袁本初陷入兩難之境。”

“而我們,也可以針對此事來要求劉德然將我袁家子嗣歸還,送於壽春。”

“那劉儉若是答應,則袁公照顧侄兒統領袁氏,大事成矣!”

“劉儉若不答應,那他手中握有袁家宗主,卻不還與袁氏本宗,是何用意?簡直其心可誅!屆時就可以用這個理由,聲討劉儉,亂其名聲,讓他在天下士人面前擡不起頭來!”

“屆時劉儉必爲天下人所唾罵。”

袁術點了點頭道:“不錯,私自扣押其他家族的少年宗主,這險惡心思若是稍加修飾,傳佈於天下,那劉儉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他只能是乖乖的將我侄兒送到壽春,休要攪和在袁家之事中方爲上計!”

“哈哈哈,公果然高見,不但治了袁紹,也給劉儉出了一個難題,甚好!”

(本章完)

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34章 豪俠關羽第42章 師徒定事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12章 赦俘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58章 劉儉上雒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582章 謙亡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507章 定胡虜!第75章 與誰買醉?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18章 大青駹再請天假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432章 咱們應該是朋友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364章 冠軍侯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333章 漢之疆,不可止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請個假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701章 阻擊發燒了今天陪老婆複查第36章 共成大事!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