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

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

初平三年的轉眼間已是到了秋季,今年整個一年,大漢朝以司隸和中原爲中心點,一直都陷入於混戰之中。

如今,時間已經進入了九月份,初平三年即將過去,而各路的戰事卻並不見歇。

特別是令董卓心悸的,是自己派往荊南任刺史職務的王睿被當地的蠻族給殺掉了,至於是哪一路的蠻族,至今也沒有個準信。

而在王睿死後,長沙的孫堅突然率兵北上,公然加入了袁紹麾下荊、豫聯軍討伐董卓的行列。

孫堅乃是當世名將,江東猛虎,聲名蓋世,在大漢朝現存的諸將之中,能夠被董卓視之爲敵手的,只有皇甫嵩,朱儁,盧植,劉儉,孫堅五人。

如今皇甫嵩被董卓羈押在雒陽,京兆尹蓋勳受到脅迫不敢輕動,盧植鎮守冀州不會來前線,朱儁和劉儉目前已經跟董卓爲敵,不過好在朱儁也算是到了歲數,沒有過多的進取之心,一直都採取穩守之勢,因而董卓用李傕倒是可以制衡住他。

如今孫堅加入了戰局,董卓有些頭疼了。

孫堅和劉儉還不一樣,在董卓的印象中,劉儉屬於那種雖然有兵法韜略,但行事還算是比較穩健,能夠冷靜的分析出時局的人,做事不會過於偏激。

但孫堅可就不一樣了。

孫文臺號稱江東猛虎,之所以得到這個名聲,也是因爲他的行事之風和用兵之能猶如猛虎一般,這樣的人普遍都是不知深淺,屬於那種在明面上讓你感到比較棘手的類型。

現在的劉儉剛剛打贏牛輔,再來一個孫堅攪局,確實也是夠董卓受的。

直到這個時候,董卓終於開始感覺到了偌大的壓力。

而且在揚州重新募兵的曹操,也率兵迴轉了南陽郡,其他幾路牧守亦是重新整備兵馬,準備與董卓再戰。

雖然經過了這一年的幾番鏖戰,關東諸牧守手下的兵將們,戰力開始逐漸有所提高,經驗也在不斷增加着,相比於一開始與涼州軍交手時的無所適從,逐漸變成了可以與西涼軍各部打的有來有往。

雖然論及士卒的單兵作戰能力,關東軍依舊差西涼軍不少,卻也並非沒有一較之力了。

董卓着急了,他急忙給正在進兵的胡軫、呂布、華雄下了死令,催促他們快速進兵,並讓他們限期拿下劉儉。

其實按道理來說,胡軫等人早就應該抵達劉儉之所在了,但在聽說劉儉抵達了陽夏與劉寵會和之後,他們便暫時歇腳,未敢擅動。

陳王劉寵這些年來的聲名頗旺,是在孝靈皇帝劉宏下令使諸侯王開府之後,軍政勢力發展最好的一個,而且劉寵本人雖然一把年紀,但也是勇武過人,極爲善射,與董卓年輕的時候一樣,可以左右開弓箭無虛發。

如今鄉里坊間傳說,言陳王劉寵匯聚了十萬之衆,自稱輔漢大將軍。

當然,但凡是明白點事理的人都知道,劉寵再牛逼,憑他區區陳國一個郡國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帶甲十萬,反正這事不是劉寵自己吹牛逼,就是別人替劉寵吹牛逼,或者說有人故意使壞,讓人故意覺得劉寵心懷不軌,妄自發展勢力有不臣之心。

但事實上,歷史上的劉寵乃是陳國的最後一位諸侯王,他死後陳國隨即除國,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劉寵是沒有必要謀逆的。

他確實沒有這方面的動機。

但他偏偏不安生,非要在陳國招兵買馬的作妖,也不知道他到底圖個什麼。

……

胡軫等人的兵馬通過長社,屯紮於鄢陵附近,他們只需要順東而下,就能直抵陽夏!

董卓催促他們進兵的書信抵達之後,胡軫二話沒說,立刻就找來了呂布和華雄。

他當着兩個人的面,直接將董卓的書信,放在了桌案上,讓他們兩個人自己觀瞧。

呂布看完之後,一句話都沒說,直接將信又甩給了華雄。

而胡軫則是一直用一種神奇活現的眼神在看着呂布。

其實這段時間,胡軫和呂布之間發生了一些軍事上的摩擦。

呂布的意見是,劉儉與劉寵合兵,目前實力頗爲強勁。

特別是劉寵麾下都是精銳的弩兵,比較難打,而且劉寵雖然屯兵陽夏,自稱輔國大將軍,但是一直並未表態特意針對誰。

誰知道他是針對董卓還是針對袁紹,你現在就過去直接跟他交手,豈不是將劉寵推向了袁紹的一邊兒?

但呂布的意見並沒有得到胡軫的認同。

劉儉興兵討伐董卓的事天下皆知。

他覺得劉寵既然肯接納劉儉,那劉寵一定跟董卓也是對立面上的,至少不是同一個陣營。

既然二劉合併,那就將他們一塊兒滅了,也好過逐個擊破,既浪費時間,同時還會浪費糧草。

但呂布的意見,是若與二劉在原野上交戰,那憑藉幷州狼騎和西涼鐵騎完全可以將他們一戰殲滅。

但是劉寵在陽夏城已經修築數月,陽夏城現在已經變得堅固非常。

劉儉的士兵和劉寵的弩兵在陽夏城中,西涼騎兵完全起不了作用。

而且陽夏城現在因爲劉寵長時間的囤積而不缺糧。

若現在他們去圍攻陽夏城,且不說勝敗與否,光是這作戰週期恐就長的可怕。

但胡軫不同意呂布的看法,執意要出兵。

兩個人因此發生了爭執,而華雄在其中也沒有起到什麼好的調和作用。

他沒有公正的來評判胡軫和呂布的策略,而是傾向於胡軫,畢竟華雄也是涼州軍系中的一人。

涼州軍和幷州軍之間的矛盾,自從呂布歸於董卓麾下之後,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呂布在幷州軍實在是太過強勢。

特別是昔日在何進麾下的張遼,也是幷州人,他當年代表何進在幷州招募兵將,致使何進大將軍府下的大部分軍校皆是幷州出身。

呂布轉投到了董卓麾下之後,便與同鄉的張遼站到了同一陣線,兩個人共同進退,與其他的涼州軍將領成爲了分庭抗禮之勢。

若僅僅只是如此,涼州軍將領倒是不會對幷州將校產生過大的敵意,問題是呂布和張遼真是太猛了。

呂布勇猛過人,武藝高強,又善於統率騎兵,可謂猛將中的猛將,西涼諸將沒有一個比的上的。

而張遼雖然年輕,但是卻精於佈陣,智勇雙全,長於衝鋒陷陣,乃是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

這兩個人到了董卓的麾下之後,幾番出征,功勞甚重,直接就把涼州系諸將給壓了一頭。

這就導致了涼州系與幷州系的全面敵視。

而身爲涼州系諸將中的魁首胡軫,對呂布和張遼不論是敵對還是競爭意識,都是最重的。

這種情緒如今也被他帶到了戰場之上。

呂布不建議胡軫急速出兵,而胡軫非要跟呂布對着幹,就要着急出兵。

雙方出現了分歧,而華雄則毫不猶豫的倒向了胡軫。

問題是呂布也不是白給的,面對華雄和胡軫兩個人的意見,他堅決不退讓,就是不贊同快速出兵。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董卓的書信到來了。

胡軫趾高氣昂的道:“奉先,相國有令,命咱們快速出兵!攻打劉儉,這可不是我非要與你作對了,難道奉先還有什麼異議嗎?”

呂布大概的掃了幾眼董卓的信,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相國不知道如今劉儉的情況如何,他也不知道劉儉已經與陳王合兵,當此時節我們要將此事稟於相國,若相國知曉劉儉與劉寵同城而守後依舊讓我們出兵作戰,那我們再出兵不遲!”

胡軫聽到這,頓時大怒。

“呂奉先,伱還有完沒完?自打到了鄢陵之後你就一直推三阻四,不肯討伐劉儉,難不成你與劉儉暗通不成?”

華雄在一旁不屑地道:“聽聞呂都尉與劉儉早年便曾相識,莫不是顧念昔日之情,有意縱容?”

呂布聽了這兩個人的話,卻也不氣,只是傲然地道:“二位如果非要出兵,那就自行出兵就是,何必冷嘲熱諷於我?豈是英雄所爲?布自會向相國公文稟明劉儉與劉寵之事,相國知二劉之事後,若還是要某出兵,那布自會前往。”

說罷,便見呂布當着胡軫和華雄的面站起身,向着帥帳口大步流星而去。

走到帳篷出口時,又見呂布轉頭看向他們二人,道:“對了,適才二位說,布與劉儉相識,顧念舊情有意縱容,這話一半對,一半不對。”

“我與劉儉確實相識,但我阻攔兩位出兵,不是顧念劉儉,而是顧念二位,布爲人直率,就憑兩位的這點本事,怕是旦夕之間就會被劉儉擊潰,搞不好還會危及性命,還請兩位三思!”

(本章完)

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661章 劉丞相第25章 負荊請罪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53章 千古之賭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30章 最後一關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629章 屠虎,屠虎今天母親出院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今天晚上更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78章 拼歌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530章 讓徐州第27章 幷州刺史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