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

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

“旦夕可也?旦夕可也!”

公孫瓚的表情扭捏:“大漢的朝廷是你劉師弟說的算的不成?封侯拜將,也是你一句話的事?”

面對着公孫瓚質疑,劉儉回報的只是淡然的態度。

大漢朝的朝廷不是我說了算,但是這個世間的走向,我卻比你們清楚的多。

“師兄不必如此驚訝,我自不可能使伱拜將封侯,但我此時已然看到一件功業。”

“如無意外,這份功業可使參入之人聲名威望響徹北地,類你這般人物,日後獨領一軍馳騁建功,威震胡虜便非空談之事,而那封候拜將,掃清邊患的志向,也自可順水推舟。”

公孫瓚的表情變的有些扭曲——不是憤怒,而是驚訝和興奮的那種相結合。

他死死地盯着面前的劉儉,想從他臉上找出些許端倪。

劉儉活了幾十年了,別的一般,但掩飾內心想法的本事還是極佳的。

他鎮靜地與公孫對視,儘量控制自己面部的表情,不讓對方抓住什麼端倪。

公孫瓚盯着劉儉瞅了一會,終究還是什麼都沒看出來。

別的不說,單說風骨,自己這個小師弟絕對是有的,當年在緱氏山時就是如此。

從兩人談話開始,這小子對自己絲毫沒有怯懦之意,單衝這份風骨和志氣,就值得稱讚。

其實,公孫瓚不知道,早在緱氏山的時候,自己的性格特點就被劉儉掌握了。

劉儉早就知道,公孫瓚身爲大族庶子,從小境遇特殊,幼年時的自卑,造就了他如今的傲氣和偏激,對於和他有同樣境遇且同樣驕傲的人,他會發自內心的尊敬,因爲這會讓他下意識的聯想到自己。

相反的,那些因爲他如今身份而向他諂媚服軟的人,反倒會讓他愈發瞧不起。

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不健全人格,跟這樣的人相處,很講究方法的。

……

“好,我且聽聽你所言的大功,若果真有理,瓚絕無二話,定負荊請罪登門致歉,但你若輕諾寡言,又當如何?”

“放心,我自會給兄長一個交代!”

“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你我擊掌爲誓!”

說罷,公孫瓚伸出自己寬大的手掌。

劉儉毫不猶豫,伸手與公孫瓚‘啪啪啪’,連擊三掌立誓。

公孫瓚心中暗贊,先不說他是不是吹,但這份果敢真是讓人激賞。

放下手掌之後,公孫瓚遂正視劉儉,道:“你說有大功於我,不知是何功績?”

“鮮卑三部,若無意外,數月之內,定有鉅變!當此時節,正是男兒掃定邊患,建立大功之際,若能抓住這個機會,封侯拜將必不在話下。”

公孫瓚聽了這話先是一愣,隨後不由大笑起來。

那笑聲聽在劉儉的耳中,自然不是什麼好笑,那笑聲中的不屑他還是聽的出來的。

公孫瓚的這個性格是真惹人不快,什麼事都不懂的含蓄一點。

劉儉自然的矗立在原地,一臉的輕鬆無畏,毫不羞怯,也絕不退卻。

說白了,其實他心中對自己的這個猜測,也有些沒底,這只是他根據前世所知和今世所觀而分析出來的,但到底準不準,他說不好。

正因爲心裡沒底,所以這件事劉儉一直也沒往外說,直到今日與公孫瓚對賭。

倒不是劉儉衝動,只是這十多年的生活使他也受到了漢人行事的感染。

他是個有心思的人,他自認不能做到俯仰天地行浩然正氣大公無私,但也想活的坦坦蕩蕩,守心明性,行磊落之事,立君子威風。

可被人堵在廁所門口說教,試問還有什麼所謂的君子威風?

況且事到如今,或許也該到了一搏的時候,畢竟這件事對他而言,也是一個十年難得一見的良機。

潛身縮首爲人欺笑,不是他的風格……要玩,咱們就玩把大的。

眼下是與對方打心理戰的時刻,自己越是顯得躲閃、怯懦、對方的氣勢便是越足,對自己的話,也越發不能相信。

當你想折服一個人的時候,若你連自己這關都無法過,又怎麼能取信於旁人?

果然,公孫瓚笑了幾聲之後,發現劉儉非但不羞愧,還嘴角微微上挑,隱隱似有譏諷之意。

如此,公孫瓚心中也有些吃不準了。

難道,這小子當真是有什麼依仗?

仔細想想,當初在緱氏山的時候,劉備那小子平日裡上躥下跳,逢人便以中山靖王之後自居,端的是沒皮沒臉。

但這劉儉,和劉備一脈所出,行事卻沉穩紮實,從不自我標榜,也不刻意曲迎於人,確實是一個有城府的。

且他這些年時不時給自己書信,也多是同窗之言,從無半分諂媚之意,也不亂打聽公孫瓚的現狀……

總之,劉儉給公孫瓚的感覺,就是知進退,有城府,行事極有分寸。

這樣的人,真的會當着自己的面,胡亂吹噓麼?

事實證明,平日裡的人設很重要,人設好了,就算是偶爾吹個大牛逼,人家或許也會當真事聽的。

公孫瓚收起了笑聲,上下打量劉儉,細細揣摩。

“你當真如此自信?”

“難道我閒來無事,故意請兄長事後羞辱於我嗎?”

“好吧,你且說說看。”

劉儉心中鬆了一口氣,終歸還是公孫瓚先打破了他們之間適才的對峙局面。

別看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問話,但對於劉儉在公孫瓚面前建立心理優勢非常重要。

“兄長試想,近三年來,我大漢與鮮卑一直是何局面?”

公孫瓚的語氣很坦然:“彼勢強。”

“不錯,彼勢強!大漢近年來在北地邊防戍卒不足,一直無法擋住鮮卑的腳步,幷州我不知曉,但上谷、漁陽、遼東屬國這些年,光是死於鮮卑擄掠的人都有多少?兄長昔爲遼東屬國長史,心裡應比我清楚的多。”

公孫瓚嘆息道:“別的地方我不知曉,單就遼東屬國的六處縣邑,三年前原有戶三萬,口十八萬,可是今年初統計人丁,卻已是十三萬不到了。”

劉儉聞言一驚,邊郡遭鮮卑襲擾,人口遭劫掠銳減,這倒是在他意料之中,只是沒想到會被劫這麼多,光是一個邊塞屬國,三年間就少了五萬人?

他沉吟片刻,方道:“兄長,不對吧?僅僅只是鮮卑劫人,若只在遼東屬國一地劫五萬之衆,那遼西,玄菟,漁陽,上谷這三年豈不損失數十萬?鮮卑人再能搶,還能把大漢朝整個搬到彈汗山去?這失劫的五萬人中,最少有三萬,應不是失於外族吧?”

公孫瓚的表情怪異,他沉默良久,伸手指了指劉儉的胸口,後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你知,我知,便是!不必說出來,這也不是你我能管的事,咱們只說胡賊!”

劉儉心中感慨——是啊,這確實不是我能管的事,至少目前是管不了的。

他的腦海中,陡然又想起了那日,那名寧死在張飛劍下,也叫鬧着不回幷州的太行流寇。

對於黔首黎庶而言,最可怕或許真的不是鮮卑……

“好,咱就說胡賊,兄長,鮮卑這些年,靠着劫持邊地,日子是過的愈發好了,勢力也日漸壯大,在這種時候,兄長你若是檀石槐,需要做什麼?”

公孫瓚顯然時常考慮這種問題,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張嘴就道

“胡人這些年雖猖獗,也不過是因大漢昔年一時失利也,我大漢軍士,不論是兵械甲冑還是糧秣供給,皆遠在胡騎之上,若能保國內安泰,後方穩定,派良將鎮守邊塞隘口,再集中力量北進伐胡,鮮卑依舊不能抵擋!”

“我若是檀石槐,自會正視雙方差距,當乘着大漢內戰頻發之際,潛心發展壯大,收攏各部人心,積攢糧草,統一建制,以免大漢日後報復……”

說到這的時候,公孫瓚似乎有些想明白了,他清楚劉儉想要說什麼。

他能想到的事,檀石槐也一定會想到,對於鮮卑來說,乘着大漢無暇北顧,多多劫掠邊境,充實自身才是正道。

但也最多不過只是劫持邊郡而已,若真派人聯合太行山賊,覬覦幽州內地,反倒是會惹的漢廷震怒,萬一對方不顧一切,集中精銳力量向北而戰,不論最後誰勝誰敗,鮮卑的壓力都會驟然加大,這絕不是檀石槐這樣的梟雄應該幹出來的事!

這事是有違常理的!

“看起來兄長也想明白了,現在的鮮卑行事不同尋常,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有內變!”

“什麼內變?”

劉儉沒說話。

如果他估計的不差,檀石槐應該是快死了。

他並沒有牛逼到能夠記清楚每一個歷史人物的生死年份,特別是檀石槐還不是漢朝人物,所以劉儉記不得檀石槐是哪一年死的。

但他卻記得的大概,檀石槐死後,鮮卑三部分裂,彼此爲政,互相攻伐,這纔給當時千瘡百孔的大漢騰出了喘息之機。

即使是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之際,也沒有遭到北方鮮卑過多的進襲,直到曹操執政,軻比能纔再次統一東部和中部鮮卑。

這中間,太多年了,漢朝有太多的喘息之機。

所以說,檀石槐的死,對於即將陷入四分五裂的大漢朝來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若檀石槐還活着,鮮卑三部還是統一的狀態,之後的黃巾起義、董卓亂政絕不會少了這位胡族梟雄的影子。

可事實上,並沒有!

黃巾起義時,漢境北方並無戰事。

這說明檀石槐是在黃巾起義前死的。

根據這些推斷,再加上眼下發生的蹊蹺事情結合來看,劉儉敢賭,檀石槐大概是快不行了,而鮮卑三部即將陷入內鬥紛爭。

可你讓公孫瓚來賭這件事,他絕對不敢。

若非先知先覺,一個人的壽命,怎麼賭?

“我此刻有一個想法,但我不想直說,因爲沒有實證……師兄可否讓我前往縣署,去審一審那個前番被我生擒的胡騎首領?”

公孫瓚皺眉道:“你有什麼想法直說就是了!如何還要審他?”

劉儉心說,我要是不去審一下,光是這麼紅口白牙的跟你嘮檀石槐要掛……你能信?

“兄長若是覺得不方便,就算了,大不了來日我去縣署向兄長認錯就是。”

這話擺明了就是激他,好像公孫瓚不讓劉儉審那俘虜,是故意逼着劉儉服輸一樣。

但公孫瓚偏就挺吃這一套的。

“你這什麼意思?我還能故意壓你不成?不就是審個胡賊嗎?審!現在就去審!”

“別,現在天太晚了,我明兒白天去就行。”

“等白天作甚?就現在審,你趕緊跟我走!連夜就審!”

“我要睡覺,我不去!”

(本章完)

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235章 託 子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335章 神臂營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561章 紹,術,譚第701章 阻擊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92章 酒醉獻子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303章 趙子龍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364章 冠軍侯第740章 議降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今天母親出院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229章 劉董聯盟再請天假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631章 虎落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今天陪老婆複查第739章 大捷報第15章 家中豪飲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526章 校事府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