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

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

許攸的宅邸在郊外,離雒陽的主城很遠,比劉儉當初剛到雒陽時,租下的宅邸還要遠。

也難怪,許攸在袁紹和曹操身邊,一直乾的是替黨人奔走的活計,單憑這一點,他在雒陽中樞就是不怎麼招人待見的。

袁紹和曹操一個是四世三公之後,一個是官宦高門嫡子,家庭勢力雄厚,這倆小哥在雒陽作妖爲黨人奔走,有家族可以罩着他們,沒人敢動他們。

可許攸差了些。

換言之,別說在雒陽城的中心待着了,許攸這些年在雒陽因爲黨人的事替袁家來回蹦躂,沒被宦官們找人暗中給他弄死,就已經算是命大了。

許攸能活到現在,主要還是衝着袁紹的面子。

此時,劉儉和劉備並肩立於許攸家的宅邸之外,僕役從他們身後的輜車上擡下了兩口木箱,很顯然這裡面是送給許攸的禮物。

劉備有些疑惑的問道:“德然,今日之舉,我實在不懂。”

劉儉一邊環顧許攸家的情況,一邊道:“我若爲牧,日後普天之下,能在冀州謀我權柄者,紹也。”

“嗯……”

劉備一時間沒有聽明白劉儉的話中之意:“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呵呵,不懂了?”

劉備搖了搖頭:“不懂。”

他確實不懂,好端端的,說什麼“謀我權柄”。

你這冀州牧還未等有名詔任命呢,何來的什麼謀權柄?

他這腦子裡想的都是什麼?

“不懂就不懂吧,一會照着我先前教你的做,到最後自然就懂了。”

雖然不理解劉儉的做法和想法,但劉備還是對他無條件的信任。

從小打到,德然的想法有時確實太過跳脫,時不時的就會超出劉備的理解範圍。

但必須要承認的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結果都證明他是對的。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經世之才”“天人之姿”吧。

反正劉備自認爲是達到不了這個境界。

……

不多時,許攸親自出門來迎接了。

“子遠!”

“哎呀,德然和玄德能臨於我宅,實是幸事,如何不事先告知一聲,也好讓許某多有些準備纔是!”

“突然叨擾,不曾事先知會,實是儉之過也,還望子遠勿怪。”

劉備也在一旁道:“子遠勿怪!”

“哪裡會怪,兩位貴人來敝舍,攸高興還來不及呢!”

說罷,許攸伸手衝着身後的一個僕役伸出手,那僕役急忙將一個掃帚遞到了許攸手中。

許攸拿着掃帚,在自家門前的路掃了一掃,隨後又將掃帚遞給了那名僕役的手中。

“貴客臨門,家中準備不周,唯有掃路而相迎,以示敬意!兩位萬勿見怪!”

劉儉心中暗道:這許攸還真能整事兒。

人家都是掃榻相迎,他直接在某口給我來了個掃路相迎。

不過以他這樣的身份,能拿着掃帚在自己面前親自掃路,可算是體現出他對自己的重視程度了。

不過越是這樣做作的人,心中私慾所謀便越多。

這樣最好了!

“子遠如此厚意,我等心實感動。”

說罷,劉儉看向身邊的劉備,問道:“兄長,伱覺得子遠如何?”

話音落時,卻見劉備突然上前,使勁握住了許攸的手,感慨道:“子遠真是可深交之人啊!”

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可經劉備的嘴說出來,卻顯得那般情真意切。

饒是許攸,一時間竟也有些動容。

這劉備卻也不是一般人物!

許攸暗自在心中下了定論。

隨後,便見他一伸手,道:“兩位,請!”

“請。”

……

三人一同進了許攸的家宅,許攸命家人去地窖中取上好的果蔬來招待客人。

三人坐下之後,東扯一句,西扯一句,一會談談朝政時局,一會談談諸州鄉土,反正是東一句西一句,一直都沒有個主題,雜亂無章的很。

但即使是在這樣沒話找話的情況下,三人之間的談話也一直沒有出現尷尬的場景。

關鍵還是在許攸身上!

這個人實在是太能說了!

不是一般的能說!

饒是劉儉和劉備也都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在許攸的“口若懸河”“指點江山”面前,也幾乎只有招架之功。

就在許攸吹噓的興起之際,他家中管事來到堂外。

許攸遂站起身,藉口如廁出堂。

來到堂外,那管事帶許攸來到偏房,打開劉儉和劉備帶來的禮品。

許攸也算見多識廣,不過見了劉儉的禮品,心中也是頗爲吃驚。

馬蹄金餅、美玉、上號的錦緞、特別是一尊雕刻精良的踏獸玉卮,絕對是價值不菲。

不想涿縣劉氏,家中竟是殷富至此!

許攸心中大爲感嘆。

回到了堂內,許攸的態度比起適才變的更爲熱情了。

“兩位,今日來許某這裡,咱們談古論今,縱論時局,已是樂事,如何還要帶這麼多的禮品?實是讓許某愧顏無地!”

劉儉笑道:“區區薄禮,不足掛齒,非爲其他,只爲聊表我兄弟二人對子遠之敬也。”

許攸嘆道:“既如此,今日我略備薄酒,相宴兩位,還望莫要推辭。”

劉備道:“如此最好,德然怕是不日就要出京了,今後要再相聚,可是難了!”

許攸聽到這,頓時一愣。

“德然要去哪裡?”

劉儉淡淡一笑,道:“左右明日朝會之際,陛下就會與諸卿公議此事,現在就是告知子遠,亦是無妨……陛下有立牧之意。”

其實,從打去年董卓,皇甫嵩,劉儉被授予三邊牧守,處在雒陽旋渦中的人基本就可以斷定,立牧一定是一個趨勢,只是早晚的問題。

即使是袁家人,也在積極的推動此事。

誠然,劉宏活着的一日,就不會輕易開這個口子,即使是開了,也定然是往宗親的腦袋上落,不會授予外人。

但現在明眼人都知道,劉宏活不長了。

皇子劉辯只有十二歲,等他上位了,有了先例的立牧政策,在朝中諸卿的推動下,就不可能只限於劉家人了。

別看許攸是局外人,但這些事,他大概都清楚。

所以劉儉的話,並沒有讓他非常驚訝,反而多少有些在他意料之中。

許攸道:“恭喜德然,可爲陛下牧守一方,身爲宗親重任一方,日後定可留名史書。”

劉儉笑道:“子遠如何就覺得,一定是我會被立牧?”

許攸捋着短鬚,笑道:“陛下若要立牧,必然要立先立以宗親,似德然這等被陛下引爲臂膀之人,必當是牧使之首選。”

劉備在一旁道:“就是不知除宗親之外,外姓公卿何時方可爲陛下分憂?”

若是換成旁人,此刻針對此事或許不會多嘴。

但許攸這個人和正常人不太一樣。

他的智慧極高,深通謀略之術,卻偏偏有一個最大的毛病。

那就是他嘴碎,好彰顯。

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許攸這個人沒有一個尺度標準。

若是換成別的智謀之士,聽到劉備的話或許就是隨意一笑,不接這話茬了。

但許攸偏偏要接!

當下,便聽許攸大大咧咧的道:“依某看來,陛下眼下只會以宗親爲牧守,但宗親中人可當大任者畢竟還是不多,天下英才何其之衆?兩三年內,能和德然一樣位列牧使的外姓之人,定會絡繹而出,德然,你說是吧?”

劉儉沒有反駁,而是接着許攸的話茬道:“天下諸家,在公族中爲翹楚者,首推汝南袁氏,畢竟是四世三公之門,若日後陛下真要從士族公卿中選取英傑爲牧守,替大漢鎮守一方,我覺得袁氏當以爲先!”

許攸笑呵呵的道:“真是英雄所見略通!德然真不愧爲袁家摯友!我也深覺如此。”

劉備在一旁道:“你們二人皆與袁家人相善,那依照二位所見,袁家人若派人出任牧守,何人可爲先?”

劉儉沒有說話,而是看向許攸:“願聞子遠兄高見!”

許攸笑道:“好說,好說!依我看來,士紀兄身爲袁氏家公,執掌萬千故吏,自不可能離開朝堂,如此縱觀其餘袁氏英傑之中,以本初爲最!我斷定,若從袁氏中擇英傑立牧,當首選本初也!”

劉儉拍手讚歎道:“子遠兄真是高見!本初日後若是替朝廷執掌一方,子遠必爲股肱人物!”

劉備亦道:“袁本初能有子遠這樣的大才爲輔,當真是他的幸事!”

許攸聽了二劉的讚賞,很是得意。

劉備又向許攸拱手道:“子遠乃是本初第一心腹,翌日本初如當真去往地方就任,依子遠之智,必然已經爲袁本初謀定好了該去往何處吧?”

“嗯……”

許攸聽到這的時候,頓時一愣。

說實話,袁紹將來到底會不會被下派爲牧,這一點許攸心中也是沒準,適才他只是一時興起,跟二劉吹吹牛逼。

如今話題一閃,居然把話風吹到這來了。

不過仔細想想也是,日後袁紹若真有一天要前往地方,那究竟該往何處去最好呢?

這事還真要好好的琢磨琢磨。

不過……

許攸終歸是智謀之士,雖然嘴賤了一些,但智慧還是有的!

此刻他已經看透了劉儉今日來此的目地。

“哈哈哈,哈哈哈哈!”

許攸突然哈哈大笑,他大笑着來回看着二劉,道:“我道今日德然來此尋我何事,原來卻是在這等着呢!”

劉儉淡淡的笑着:“子遠以爲,儉在何處等君?”

“德然,許某雖非天下頂尖的智者,卻也絕非庸人,你我心中皆知,不日之後,你就要下往地方爲牧,但當此時節,你卻來此詢問本初,是何道理?”

“我若猜的不錯,你是心中顧忌本初,想要探聽本初的虛實吧?”

“不過許某有些不明白,你心中顧忌的是什麼?”

“本初日後之所向,與你何干?你如今不也是袁氏門人麼?”

劉備見許攸似是說破了劉儉的心事,急忙轉頭看他。

不過,劉儉卻並無任何緊張的神色。

他無所謂的笑着。

其實打他來之前,他就知道自己的目地,最終不會瞞過許攸。

畢竟眼前這個人,也是天下一等一的智者,不可能會輕易被自己瞞過。

不過,他不怕!

就算是許攸識破了自己的意圖,他也有方法,能夠保證在這件事上,許攸願意爲他所用。

許攸會心甘情願的當自己的工具人的。

劉儉將身體向前靠了靠,道:“不瞞許兄,在劉儉看來,天下之大,能稱呼爲英傑之人,聊聊無幾,本初和子遠都是其中之一,我不瞞你,我若爲牧,最不想的,就是與本初爲鄰,畢竟袁氏中人聲名太甚,進取心太強,我好不容易去一方爲牧,只想好好的過點消停日子,懇請子遠兄能夠相助一二。”

許攸捋着鬚子,搖頭道:“這個,我恐怕幫不了你,事關本初前程,我豈能爲了你,而胡亂向本初諫言?怕是要對不住德然了!”

劉儉卻道:“子遠誤會了,我的想法,並非全是私心,我其實有一個三贏之法,既能讓本初實現心中抱負,同時也能讓你實現心中抱負,又可讓我也實現胸中抱負,無一人吃虧,大家還都相安無事,豈不美哉?”

“三贏之法?你們二人當地方牧守,如何能讓我也贏?”許攸有些不明所以。

劉儉笑道:“子遠兄不妨一聽,你若是覺得沒理,大可不必理會,也不必向本初諫言,你若覺得有理,咱們可再仔細研究一下,如何?”

(本章完)

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77章 肉由我分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739章 大捷報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507章 定胡虜!第11章 官場中的白馬將軍第99章 上架感言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662章 降董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576章 試探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77章 肉由我分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36章 共成大事!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36章 共成大事!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今天晚上更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713章 破袁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