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

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

劉儉的話,讓孫堅心中頗無奈。

這小子年紀輕輕的,文治武功皆有其獨到之處,怎麼辦起這點小事來,竟如此費勁?

不過就是一羣亂賊賤民爾,說殺就可以殺的,誰還能因爲這點小事整治你不成?

這可是宣揚武功的大好時機,爲何不做?

你不想宣揚武功威望,我們還想呢!

想到這,就見孫堅深吸了一口氣,拱手道:“將軍身爲四府公議的中郎將,持節於外,自有臨機專斷之權,何必委是非於雒陽?”

劉儉嗤笑一聲:“我這叫委是非於雒陽嗎?我這是尊命守節,四萬降俘我交給朝廷處置,朝廷願意殺降願意議罪願意驅使爲奴或願意使其往邊境屯邊,皆是朝廷之事,我爲何非要把這些人從朝廷那裡搶回來行殺伐之事,難道就因爲此事可以使我立威揚名?”

孫堅正色道:“這是爲了大局着想,這四萬人皆屬叛逆,一旦聚衆譁變,置宛城於危機,將軍其罪大矣!”

劉儉的臉沉了下來,他隨手將水卮扔在了桌案上,語氣逐漸變的冰冷。

“四萬降俘,分別安置於宛城四個甕城之內,手無寸鐵,每日只有從城牆上扔下去的掛籃一飯養之,俘無食皆無力,如同籠中之待宰羔羊,若要殺之,只需在甕城之上安插一百蹶張士即可,何來譁變一說?”

“就算是譁變,如今也是南陽太守接管其衆,出了事乃其看管不利之過,與本將何干?”

“汝在此不斷地勸我殺降,也不過是爲了彰顯虛名,以謀威望!”

“今日京觀一立,不只是我劉儉,你孫文臺還有參與南陽征戰的諸位佐軍司馬,也當名揚諸州,得武功名望!不過如此簡單,何必饒舌?”

說到這的時候,就見劉儉從桌案上拿起了一份簡牘,對着孫堅晃了晃,道:“我已經將伱們的功績盡皆書表,擇日便會送上朝廷,如何你還不知足,非要藉此事揚功名乎?”

“難道不築這京觀,你孫文臺的武略功名,便打不響了嗎?”

劉儉說話之時,帳外諸司馬紛紛魚貫而入,分別侍立於左右兩側。

劉儉此刻乃是孫堅上官,按道理來說,劉儉已經說了這話,孫堅就應該知道主將的意思,不宜再多言了。

但孫堅這個人的性格暴躁,行事執着,且功利心遠比一般佐軍之將要高。

如今眼下有彰顯武功,揚名天下的機會,他自然不想放過。

當下,便見他依舊是執拗諫言:“末吏並非只爲一己之私,實乃是爲了大局着想,蛾賊皆爲叛逆,若盡屠之,可使餘賊驚恐,致天下逆賊不敢再反叛!”

劉儉聞言,不由哈哈大笑。

不過他的笑聲很冷。

“孫司馬,這天下的叛逆,難道只是看你建一座京觀,便不敢再叛了?我告訴你,該叛的人,你建一座百萬人冢,也攔他們不住!”

黃忠也是站出來當和事佬:“孫司馬,南陽諸路賊寇盡爲我軍所除,況且將軍的奏呈已經呈遞給何大將軍了,此時殺俘完全不必,我軍已不需要用此法去震懾賊寇了。”

孫堅心中明白這個道理,問題是他就是個牛脾氣,若是劉儉好言相勸也就罷了,偏偏劉儉不慣着他臭毛病,冷言駁斥,又時逢衆人進帳,使孫堅頗爲無顏。

他的秉性就是這樣,硬着頭皮也得往下說了。

“孫某並非爲了一己私利,乃是爲公義而論,據聞皇甫將軍在長社築京觀之後,汝潁士門無一人責備皇甫將軍殺伐過重,且儒林之中,各路名士盡皆稱好,大讚皇甫將軍武功之盛!這一點,劉將軍不能否認吧?”

劉儉聽了這話,緩緩的站起身來。

他從桌案後邊走了出來,環視着在場衆人。

“不錯,本將承認,皇甫將軍此舉大得汝潁士門之心,如果我們現在殺俘築京觀,南陽諸望族,也會讚揚我們的功德,因爲蛾賊起事,以天補均平之說,大肆攻打諸州門閥,”

“克其鄔堡,奪其財貨,毀其田屋,沒其輜重,很多豪右士門一朝返貧,沒入底流,所以他們對黃巾蛾賊深以爲恨,現在不論是誰,只要屠戮了蛾賊,就可得天下士門中人的稱讚!”

“但是,你們想沒想過,這份稱讚只是一時之贊!三年之後呢,五年之後,十年之後呢?”

“本將可以很負責任的告知你們,不出數載,天下閥閱士門,將無一人再會記得今日之事,也不會有人感激你們的今日的功業,史書筆錄,只會鑿鑿記載,我們在南陽郡爲震軍威,殺俘四萬,血染城牆!”

“數載之後,若有歹人想整治吾等,就會以此作爲手段,來抹黑我們今日的行徑,而到了那時,不論你如何解釋都不會有任何用處!也不會有人聽!世人只會評說你們的惡,朝廷也不會記我們的功,說不定,到那時候手書我等之惡行者,就是今日拍手稱讚你們的人!”

一時之間,帳篷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包括孫堅本人在內,無一人再出聲反駁。

少時,便聽劉儉再度開口喝道:“孫文臺!”

孫堅沉悶地望向劉儉。

劉儉一字一頓地道:“劉某人做事,一求爲國盡忠,二求問心無愧,若論沙場報國之心,我劉某不在你們任何人之下!”

“只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這纔是吾輩中人應做之事!而不是靠着殺俘揚名!”

“與賊衆戰於邊野,除暴徒爲大漢,若是果真能爲國家解憂,若是果真能爲萬千黎庶除苦,莫說如今在宛城的區區四萬的降俘,”

“便是讓他伏屍百萬,我劉某人也能殺得!!!”

在場的一衆佐軍司馬聞言,臉色都變了。

孫堅臉上的不屑之色消失,他似有些無奈,垂下了頭。

少時,卻聽劉儉的語氣逐漸又變爲平靜。

“但是今日這個情況,不值得!今日的殺俘之舉除了能讓我們短暫的獲利武功之名,無任何用處,甚至還會給我們留下把柄,日後落旁人口實,況且朝廷既然接受了這批俘虜,若是要殺,自有朝中之人公議,我們身爲軍人,只需把握戰場便是,旁事莫要染指。”

“嘩啦!”

“嘩啦!”

隨着劉儉的話音落時,便見賬內衆人,除了孫堅之外的佐官,紛紛單膝而跪。

這當中,包括眼高於頂的徐榮,也包括平日裡沉默寡言的程普。

更有黃忠,也更有高順。

他們齊齊的對着劉儉抱拳施禮。

“承蒙將軍教誨,我等受益終身!”

“請將軍受我等一禮!”

十餘名軍漢的聲音,在這小小的營帳中響起,竟似震耳欲聾。

直到這個時候,一直垂頭不語的孫堅擡起頭來,長長地嘆了口氣。

“將軍之言甚是,是堅偏執了。”

(本章完)

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731章 失陷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576章 試探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再請天假第89章 二代出位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735章 都瞄着荊州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43章 教導張飛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687章 涼州戰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97章 太平五行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576章 試探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92章 酒醉獻子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85章 過猶不及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72章 朕之族弟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740章 議降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43章 教導張飛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