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金剛之毫無懸念的陶非

王超是我老鄉,天津人,有的時候說着說着臺詞就冒出天津口音,他是空政話劇團的演員,在加入重案六組之前,在《炊事班的故事》裡是個好脾氣的領導。他的確是個好脾氣,整天笑呵呵的,沒毛病。他每次開拍前都要深吸一口氣,以便使自己向上翹的嘴角撇向反方向,至少要讓人看着嚴肅。

多年的話劇表演經驗使他適應性非常強,無論導演提出的方案跟他預想的方案有多大差別,在跟導演簡短溝通後,他都能按照導演的要求出色地完成。導演總說:看看,這就叫職業演員。

可突然有一天這頭順毛驢耍起了犟脾氣。按劇本描寫,寒冷的冬天,綁匪劫持人質躲在民宅裡,王超飾演的陶非要進去談判,綁匪怕陶非攜帶武器,要求他脫光衣服,只穿一條短褲進屋。那天,劇組從通州趕到昌平,在山腳下的農房裡架好了搖臂攝影機,調來了20幾名特警,萬事俱備只等導演一聲令下開機,偏偏這時候王超出了問題,他死活不肯脫光上衣,堅持保留一件跨欄背心,大家都在猜測,他是怕冷嗎?可那個時候已經是三九天了,穿一件跨欄背心和脫光膀子有什麼區別?顯然不是因爲怕冷。眼看着太陽就要落山,前來配合拍攝的武警也等得不耐煩了,遠遠看着他和導演還在面紅耳赤地爭着,我悄悄湊上前偷聽,只聽他說:“導演,這跨欄背心已經能夠說明警察身上沒有攜帶武器,完全沒必要脫的光脊樑,咱別動不動就在熒幕上露點好不好?”導演最終無奈只得依着他。一場戲拍完,王超還是結結實實地被凍透了。

給他倒了一大碗薑湯,我說:“當時編劇設計這場戲的時候,我覺得特別有意思,要的就是這種人民警察在別人都穿棉大衣的時候,爲了談判救人質光着膀子凍得直打哆嗦的視覺效果。”

他笑笑,用天津話對我說:“姐姐,嘛視覺效果,好麼,介要真脫了那就崴泥了,胸毛那麼重能看麼?哪兒像人民警察啊!回頭戲裡不像警察,生活當中不像軍人,我裡外不是人呢!”我一下子明白了,嘿,看不出這個老好人,關鍵時刻還挺愛惜自己的“胸毛”的。

戲拍完了,他媳婦給他生了個大胖兒子,我說:嘿,你這革命生產兩不誤!他給兒子起了個小名兒:胖橘子。我聽着耳熟,好像是四世同堂裡的老二媳婦的名兒,我說你別叫了,不好聽。他卻不以爲然,整天樂呵呵地忙着給胖兒子掙奶粉錢。

(本章完)

★小瘋丫頭的快樂童年★那些來六組串過門的人“金牌醬油”★不給季潔升職的秘密☆1☆.家是停靠的港灣★要想順,心態很重要序一 想看到季潔美麗的耳朵第二章 茜變萬化的生活:我是王茜★四大金剛之從天而降的佟林★當“人民藝術家”那幾年★12年,改變了什麼☆2☆. 電影學院的快樂生活★減肥那點事兒(上)★12年,改變了什麼第二章 茜變萬化的生活:我是王茜★吃貨的“健康”人生★打小就臭美★將女警進行到底★不靠譜的浪漫★打小就臭美★永遠失去的親人★拍“重案”,玩兒的就是感情★畢業前夕,人生的另一扇門被開啓序一 想看到季潔美麗的耳朵☆1☆. 女屌絲的演藝之路★減肥那點事兒(上)★做製片人,就得豁出這張臉★吃貨的“健康”人生★演警察演到警魂附體★畢業前夕,人生的另一扇門被開啓★三進山城,結緣繡花鞋劇組☆4☆.大女人的幸福生活★業餘警察成長記(上)★弟弟的一封家書★放下槍,拿起刀第二章 茜變萬化的生活:我是王茜☆5☆.《重案六組》締造傳奇的背後★畢業前夕,人生的另一扇門被開啓★麻辣閨蜜孔琳☆1☆.成爲“重案六組”中的一員★當“人民藝術家”那幾年★張潮最愛耍寶第二章 茜變萬化的生活:我是王茜序二 把握好人生,演好自己的每一場戲★“重犯”是六組的孃家人★“大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12年,改變了什麼★做製片人,就得豁出這張臉☆2☆.“徐家軍”麾下的“四大金剛”★《坐莊》:顛覆自己,表演無禁區★不靠譜的浪漫★當“人民藝術家”那幾年★永遠失去的親人★打小就臭美☆2☆. “王老順”的寶貝們★四大金剛之毫無懸念的陶非★永遠失去的親人★拍“重案”,玩兒的就是感情★減肥那點事兒(上)★業餘警察成長記(上)★不靠譜的浪漫★減肥那些事兒(下)★四大金剛之從天而降的佟林★拍“重案”,玩兒的就是感情★業餘警察成長記(下)★麻辣閨蜜孔琳★將女警進行到底☆3☆.六組是個大家庭★做製片人,就得豁出這張臉★國外拍戲,苦中作樂★品牌劇怎樣煉成★媽媽,求求你別走★永遠失去的親人★我們劇組“病號”多★將女警進行到底★12年,改變了什麼第一章 獻給《重案六組》的青春:我是季潔序二 把握好人生,演好自己的每一場戲第三章 茜程萬里的人生:我是王老順第一章 獻給《重案六組》的青春:我是季潔★放下槍,拿起刀★12年,改變了什麼★做製片人,就得豁出這張臉★12年,改變了什麼序一 想看到季潔美麗的耳朵★當“人民藝術家”那幾年★演警察演到警魂附體★品牌劇怎樣煉成★四大金剛之從天而降的佟林★不給季潔升職的秘密☆3☆. 老友記☆2☆. 電影學院的快樂生活★不給季潔升職的秘密★“大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劇組“病號”多☆2☆.“徐家軍”麾下的“四大金剛”★永遠失去的親人序一 想看到季潔美麗的耳朵★當“人民藝術家”那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