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重組天庭

昊天端坐於凌霄寶殿上,看着下方不在空蕩,甚至有些擁擠的朝堂,一股自豪之感油然而生,這些都是自己的班底啊,是他自己拉下臉面求道祖相助得到的。

當了三界共主那麼多年,他今天第一次覺得自己這個天帝的頭銜纔算得上是名副其實。

雖說這些人大都是三教中人,或者說與三教中人頗有瓜葛,對自己肯定心存芥蒂,但那又如何?只要上了封神榜還不是要受自己擺佈,他有的是時間來將這些人收服。

不過這一次因爲呂嶽的插手,導致截教的一些弟子沒有身死上榜,但總體上來說也算得上傷筋動骨了,表面上截教看起來也是元氣大傷。

但真正的情況如何恐怕也只有諸聖才清楚,截教四大弟子未亡,甚至金靈聖母還更進一步,三霄歷劫,道心脫俗,趙公明因禍得福,失了那二十四枚定海神珠的他反而得到了通天教主的指點,也算是走上了正路,只要繼續修行下去,成就準聖也不是不可能。

總體說來,截教也算是經歷了一場浴火重生,剔除了其中的糟粕,雖說沒了那萬仙來朝的威勢,但此時的截教纔算得上是真正的聖人門庭,人人如龍。

不過就算如此,大量截教弟子入主了天庭,聽候昊天的調遣,通天教主也有些不放心,遂在離開之前,將自己門下的弟子投入了天庭之中。

總體來說就是讓自己門下的弟子去投奔天庭中當差的那幾位,求一個散職,日後若是發生什麼事情,他們也好相互照應。

至於通天聖人自己,則是離了金鰲島,遵循道祖的命令,入主了上清禹余天,也算是變相的關了禁閉,從此之後,聖人當是不可輕出了。

留下的金鰲島也交予自己的弟子金靈聖母打理了,至於自己門下的大弟子多寶,他則是另有要務。

元始天尊也是一般無二,入主了玉清清微天,自己的洞府崑崙山玉虛宮則是交給了廣成子代爲打理。

太上老子倒是不用搬離洞府,因爲他現在本就在太清大赤天中安家落戶了,他這人向來無慾無求,隨遇而安,也極爲喜靜,所以纔會在道祖賜下這片福地時就將自己的洞府挪到了這裡。

至於準提,接引兩位雖說現在脫離了玄門一脈,但此刻的鴻鈞道祖所代表的是天道,他既是天道,但天道又不是他,所以這兩人還是要遵守道祖的諭令的。

整天貓在自己的西方極樂淨土中,爲自己的教派大興做着謀劃,聖人雖然不出,但不代表不能在背後謀劃。

加上三清的口頭答應,這次事件若是完成的好,準提興許就能掙脫天道誓言的束縛。

畢竟身爲聖人應當無所滯礙,但準提聖人卻是因爲對着天道發下五十道大宏緣,得以借取功德成聖,是以諸聖之中他的根基是最爲不穩的,一旦宏願無法完成,他自己則會因爲受到天道誓言的反噬,跌落聖位還是小,徹底身隕道消,連重修之機都沒有才是真正的恐怖。

不過準提也不後悔,畢竟這種機會稍縱即逝,紅雲那個老好人就是前車之鑑,雖說這傢伙朋友滿天下,但真正交心的也不過是地仙之祖鎮元子一人,得了鴻蒙紫氣還不自知,不靜守洞府,默誦黃庭,以求聖道,還滿洪荒的亂竄,弄得好像洪荒衆人不知道你身負一道鴻蒙紫氣一般。

最終還不是落了一個身隕道消的結果,就連那道鴻蒙紫氣也不知所蹤,興許被哪個有機緣的傢伙拿到了,藏在什麼地方隱修吧。

但不論被誰得到了,那也無關緊要,畢竟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所以有些事情是羨慕不來的,時也命也,這茫茫天道,說到底就連聖人都無法徹底算透。

至於今日爲何昊天會將諸天衆神,但凡有資格上凌霄寶殿的都叫到了凌霄寶殿,其一就是爲了彰顯自己的帝君風範,他乃是這三界之主,天地權柄的執掌者。

這其二麼,那自然是要立威了,現在天庭人手充足,不再是以前那般小貓一兩隻,只要是個人都能欺到頭上。

所以作爲天庭之主的昊天自然要將天庭的名聲撒向三界,這也是彰顯他這個天帝威嚴的渠道之一。

他要讓他們知曉,這個三界只有他這個天帝纔是真正的主宰者。

於是抱着這樣的心情,昊天便讓自己手下的太白金星傳令諸天衆神,今日來到凌霄寶殿議事。

至於爲何要選在今天,那自然是因爲諸天衆神剛剛歸位,很多事情都需要交代清楚,很多職務都需要理清,這樣才能保證天庭這個機構能夠有序的運行。

如今天庭那時隔多年未曾運轉的星斗大陣再度運轉,無窮星力撒向天宮,本就靈氣濃郁的天庭福地,轉瞬之間竟隱隱有堪比聖人福地的趨勢。

感受着一切大好的昊天,常年苦着的臉上都不由露出了一絲笑意,當然了,這是在底下的時候,他不可能在衆神面前顯示出自己的這一面。

天帝的形象應該是威嚴的,肅穆的,尊貴無比的。

隨着太白金星的宣讀,昊天清楚的知曉了這次朝會究竟有哪些人物參與了進來。

其中最爲醒目的自然是他之下的四御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承天效法后土皇乃是平心后土娘娘的尊號,雖說在他之下,但他可不會說什麼氣顧頤指的話,要知道就算是道祖也對平心娘娘平輩論稱,他昔年不過是道祖座下的童子,實在是沒這樣的膽氣。

更何況平心娘娘需要坐鎮六道輪迴,沒有來那也是自然的事情。

至於其他三御盡皆到來,讓昊天十分的舒心,畢竟有封神榜在手,這羣神仙還是頗爲聽話的。

東方崇恩聖帝,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帝君,北方北極玄靈鬥姆元君,中央黃極黃角大仙等重要的人物也都到了。

餘下的便是六部,七星,八極戰神,九曜星官,不過讓衆神都有些不解的是,六部之中瘟部的瘟癀大帝呂嶽並沒有到來,只是他門下的一位弟子來到了這裡。

而這名弟子在他所執掌的瘟部掛了一個司掌的職務,負責幫助呂嶽處理一些雜事。

昊天原本紅潤的臉上因爲呂嶽的缺席而變得古怪起來。

第三百五十五章:呂嶽之談第二百七十三章:鬼皇鬥角蕪第二百七十三章:鬼皇鬥角蕪第三十五章:呂嶽出關,道魔秘辛第一百零四章:考驗結束(一)第一百八十章:世間真魔,演武堂的異變第三百八十九章:血洗龍族第三十五章:呂嶽出關,道魔秘辛第八十五章:雲霄指點,煢玉煉氣第一百八十三章:武神遺蹟的隱秘第一百三十二章:選擇第三百四十八章:局勢紛亂第三十章:僵局延續,闡截殺起第三百六十五章:寄魂蠱第十四章:斬仙飛刀第三百四十七章:化身血奴第二百零二章:兩敗俱傷,圖謀西遊第六十八章:天之將傾,小乘佛教第三百五十九章:稷下閉宮第一百二十八章:盛世華章第二百四十五章:天衍祭道,龍皇無情第三十七章:天魔影蹤第一百七十九章:行宮之內第一百二十八章:盛世華章第二百五十五章:浮雲小比第一百六十一章:戛然而止的戰鬥第一百章:法能治國(三)第二百三十章:清凌與釋迦牟尼第二百九十三章:辦法第二十二章:斬卻執念成準聖第六十六章:化胡爲佛第五十二章:劍道之爭第三百五十三章:人族議會第八十七章:邙山問道第三百二十二章:劍公子第一百八十八章:魔祖之謀第五十四章:重組天庭第二百二十四章:白衣功成第一百一十二章:天帝歸天(續)第二十一章:九曲黃河大陣第二百二十七章:佛教驅魔第二百三十七章:敖蒼到來第二百七十八章:洪荒局勢第二百四十五章:天衍祭道,龍皇無情第三百七十二章:呂嶽出島第二百三十三章:瘟皇幡第二百五十八章: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一百一十三章:蟠桃盛會第三百七十二章:呂嶽出島第三百二十章:鳳凰戰人族第二百零六章:進的仙府修全真,得賜真名話悟空第三百九十三章:白衣瘋魔第二百八十三章:山海之海第二百八十一章:即翼山第三百七十四章:超脫出手第七十九章:盛世華章第二百三十一章:佛祖身隕,西方大亂第一百一十七章:蓬萊現世第四章:溯幼第二百九十四章:兩難選擇第八十四章:三霄到訪第二百四十九章:小店瑣事第十一章:遙遠的記憶第三百四十五章:約定第二百二十三章:鐘聲鳴徹,道祖顯威第三百八四十章:羽皇請命第十七章:救治呂嶽第三百九十六章:超脫隕落第二百六十一章:八強首戰第十三章:瘟君六寶第五十三章:疑雲,殺伐,決斷第三百六十三章:巨賭第三百一十二章:嬴政超脫第三百零七章:泰山封禪第一百八十九章:天庭誅魔,準聖皆隱第一百零五章:考驗結束(二)第三百一十章:地藏現身第三百一十七章:謝無衣第一百七十五章:突兀來人第二百一十五章:行蹤暴露第三百零四章:事態發展第一百二十七章:琰燚旗與交易第一四十四章:道魔之戰第三百章:佛教瑣事第三百七十三章:戰起第九十章:稷下學宮的設想第一百四十二章:花果山,水簾洞第二百四十五章:天衍祭道,龍皇無情第十二章:呂嶽戰玄都第五十二章:劍道之爭第一百四十七章:李斯獻計第一百七十九章:行宮之內第二百零五章:尋仙訪道(爲書友“沉默的天空”加更)第二百五十六章:天才迭出,驚爆眼球第二百五十八章: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三百七十二章:呂嶽出島第二百零九章:猴王歸山,四海不平第六十四章:刑天斷首,昊天隕滅第十四章:斬仙飛刀第二百七十九章:九龍島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