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盛世華章

東皇鐘的鐘聲在響過一聲之後便再度悄然無蹤影,那被萬衆矚目的蓬萊島也在衆目睽睽下消失於他們的眼前。

只是剛剛的那道東皇鐘鳴的確是做不得假的,故而給了那些因爲東皇鍾而出世妖神們極大的信心。

在極短的時間內,這羣昔日的妖族妖神就在十萬大山中成立起了一個妖盟,收攏天下妖族,而日後東皇的徹底歸來,儲備兵力。

而悄然潛入蓬萊島又悄然離去的呂嶽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路思索着東皇的話,回返了邙山。

其實東皇所說的,他之前也有過猜測,只是要他捨棄人族之身,再換一具更強的肉身,這卻是讓他有些接受不了。

早先就是因爲他刻意迴避這個問題,所以纔會有在蓬萊島求問那一幕的發生。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他自己的這具身體存在着很大的問題。

與其他的人族天才不同,他自己早先的修爲其實是靠外物強行提升上來的,只是因爲他每一步的根基都打得十分夯實,所以纔有今日的成就。

但那都是在還未結成大羅道果之前,在結成大羅道果之後他就明顯的感到自己在修煉上有些力不從心了,那道準聖的壁障比之前更加的厚實。

雖說他最終還是將其衝破了,但這千萬年過去了,他的修爲也不過是從準聖一重天提升到了準聖二重天,就連比他慢一步證道準聖的雲霄如今都趕上並且超越他,達到了準聖四重天的地步。

不過因爲呂嶽平時也不怎麼顯露修爲,所以雲霄看向呂嶽的時候基本上是一團迷霧,根本無法看清他的修爲到底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加上之前的一些認知,以及呂嶽本身實力的強悍,所以也沒有被雲霄抓到什麼馬腳,但看着雲霄修爲的遞進,他的心底說不難受自然是假的。

雖說準聖十三重,一重一重天,但在準聖修煉前期,也就是他們這個修爲的時刻,修爲進境其實並沒有那麼慢。

當然了,若是那些個因爲機緣才偶然破境的準聖有這樣的修煉進度也不算什麼,可是呂嶽是正常的突破,完全沒有所謂的機緣所說。

那麼這就是癥結的所在了,因爲他自身修爲的原因,所以導致他現在對於自身大道的探索進度,處在了一個瓶頸期。

戰力基本上沒什麼變動,讓他不由得有些許的心急。

洪荒大地局勢變幻無常,現如今的他僅僅依靠毒主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那般近乎碾壓的威勢。

而東皇的事情更如同一座大山一般壓在他的心頭,加上時不時冒出頭來搞點事情的魔祖羅睺,他又怎麼甘心自己就此止步。

不過在此之前,就讓他爲人族做一些最後的貢獻吧。

事到如今,改換自身血脈已經成了必然的事情,只是在此之前,他還是想爲這人族的盛世,多增添上些許的光芒。

在邙山上留下自己的一具分身,而他自己則是繼續開始了行遍天下的旅程,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他需要儘可能的爲人族多增添一些底蘊。

而人族王朝的變更也隨着齊國的滅亡而開始了真正的大爭之世。

齊國自公子小白死後,被田氏代替,晉國晉文公揭竿而起,成爲了新的霸主。

不過好景不長,因爲在晉國爭霸的過程中,晉文公親征,導致自己體內有了隱疾,不過八百年,就魂歸天地,晉國也被三分爲韓、趙、魏三國。

楚國當代君王楚莊王看緊時機,發兵而起,吞併了周圍的小國,大施道家之學,很快的就將這些戰利品轉化爲自己強盛的國力,進而成爲了春秋時期的第三位霸主。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本名子茲甫。周惠王三十一年立,以其庶兄目夷爲相,行“東宮圖治”,核心有弦高、華元、華椒和樂祁。

自齊桓公病逝,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裡應外合,擁立齊孝公,襄公因此小有名氣。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宋與楚戰於泓水之戰,當時楚兵強大,大司馬子魚勸襄公趁楚人渡水之時截殺之,此時襄公卻大講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才攻擊之;當楚軍上岸時,子魚又勸宋襄公趁楚軍此時陣列尚未成形時襲殺之,襄公再拒絕。

最後襄公以仁義之名降服了楚軍,最終成爲了春秋時期的第四位霸主。

秦穆公是春秋時代秦國國君。嬴姓,名任好。秦穆公是秦德公之少子,成公之弟。秦穆公繼位之後,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王位。

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爲爲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

晉文公死後,之前因爲幫助晉文公奪回王位的秦晉聯盟瓦解,秦晉對抗。

不過年崤之戰、彭衙之戰,秦軍兩次被晉軍大敗,秦東進的路被晉牢牢地扼住。

穆公三十六年,秦穆公親自率兵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後,將渡船全部焚燬,表示誓死克敵的決心。秦軍奪得王官和郊。晉軍拒不出戰,秦軍從茅津渡過黃河,到南岸崤地,在當年的戰場爲戰死的將士堆土樹立標記,然後回國。轉而向西方發展,確立了他春秋五霸最後一霸的地位。

期間呂嶽遊歷人族,也遇到了好幾位不錯的人族子弟,分別是:商鞅,百里奚,重耳,蹇叔,丕豹這些在人族帝王爭霸過程中做出了卓絕貢獻的人。

而他的邙山之上,孫武送來了自己的嫡孫孫臏,以及一位早年自己尋上山來的龐涓,在他的悉心教導下,二人成材下山,只是因爲所處地位不同,最終倒戈相向,此次之後孫臏心如死灰,自此隱居稷下學宮,不再輕出。

“啪嗒,你這小子,想些什麼呢,這些書籍可都熟悉了?”呂嶽手中的藤條打在一個七歲幼童的頭上,讓他忍不住捂住了自己的小腦袋,一本正經的看着自己的師傅,悻悻的說道:“師傅,如今天下大亂,羣雄並起,雖說百家因此得以昌盛,但最終受苦的還是這些平民百姓,弟子剛剛想着日後一定要掃盡霍亂,還我人族一片清明。”

呂嶽看着這個小童竟然發出如此的豪言壯語也不由得摸着他的小腦袋輕聲說道:“既然如此,那你便更要好好的熟讀這些兵書了,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小白起,光是嘴上說說可是誰都會的。”

第一百零八章:李悝出山,官拜丞相第二十九章:自古長生非易事,求道路上難且艱第三百零八章:言出法隨,諸強迎戰第十一章:遙遠的記憶第三百一十一章:人族的底蘊第二十二章:斬卻執念成準聖第二百四十八章:南城小店第二百九十四章:兩難選擇第一百一十九章:大神齊聚第十一章:遙遠的記憶第三十八章:魔祖兇威第三百八十三章:揭底第十三章:瘟君六寶第七十章:不該發生的戰鬥第一百八十二章:演武堂之戰(二)第九十三章:邙山迷陣,鬼谷顯蹤第三百六十三章:巨賭第三百八十八章:東皇請求第一百零六章:考驗結束(三)第一百五十七章:師徒相見第三百四十五章:約定第三百三十九章:陣鎖天地第九十一章:鬼谷之名第四十二章:誅仙陣起衆聖驚第三百六十一章:會面羅睺第一百七十六章:穿越者?!第三百二十七章:龍鬥場第三百九十三章:白衣瘋魔第三百一十七章:謝無衣第三十九章:空虛求救第三十七章:天魔影蹤第五十三章:疑雲,殺伐,決斷第一百六十八章:崆峒印第一百七十七章:武神行宮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二章: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二百三十三章:瘟皇幡第二百三十六章:無言的交易第一百零一章:武能安邦(一)第二百三十三章:瘟皇幡第三十七章:天魔影蹤第二十六章:青玉神,寂滅蟻第三百四十九章:密謀第九十章:稷下學宮的設想第一百一十四章:回返天庭第二百八十四章:僞超脫之境第二十章:三霄出山第一百四十二章:花果山,水簾洞第一百九十六章:毒主與刀帝的交易第一百八十九章:天庭誅魔,準聖皆隱第一百零九章:孫家會議第二百一十四章:天宮軼事第二百三十二章:風起雲涌第二百七十三章:鬼皇鬥角蕪第一百八十六章:遺蹟崩塌,準聖廝殺第三十七章:天魔影蹤第二百五十章:浮雲天闕的來客第三百九十九章:最後的黑手第九十二章:李悝與孫武第一百七十二章:太古神文,呂嶽的手段第二百七十章:橫斷的歷史第一百五十五章:三霄請戰第四百章:呂嶽現身第八章:修道本難事,一往亦無前第三百二十五章:敖蒼的想法第四十五章:羅睺魔影的底氣所在第二百二十八章:趕屍派的後手第六十章:出征第三百九十九章:最後的黑手第二百八十七章:再見白起第八十四章:三霄到訪第一百五十四章:出征(上架5/5,求首訂!)第三百六十七章:寂夜迴歸第二百一十四章:天宮軼事第一百二十五章:再返蓬萊第五十五章:兵臨三界第八十六章:謀劃第一百七十二章:太古神文,呂嶽的手段第一百七十三章:武神遺蹟第九十一章:鬼谷之名第二十五章:三招之約,肉身上榜第三百五十二章:大聯盟第三章:光陰蟬第二百一十七章:大鬧天宮終成空,五行山下定心猿第一百三十六章:長平埋骨屍百萬,人屠之名天下傳第一百八十八章:魔祖之謀第三百六十五章:寄魂蠱第一百二十五章:再返蓬萊第三百一十三章:兵發鳳凰族第六十四章:刑天斷首,昊天隕滅第一百一十五章:瘟癀宴會第二百四十二章:敖霆第一百一十五章:瘟癀宴會第一百六十八章:崆峒印第二百章:超脫,超脫第一百四十六章:十二金人第三百九十七章:嬴政強勢第二百九十五章:蒼天的辦法第三百七十一章:諸方準備第一百九十七章:心靈照破,仙本自私第三百四十三章:劍神山的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