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縱論列強

這名土財主一開口,便讓陳盛忍不住心中的厭惡之感。他聽不得這人口中的我大清怎麼怎麼之語。

那名土財主立刻叫道:“你是何人,敢說大清只剩下三十年國祚?如今李中堂興辦洋務,大清蒸蒸日上,興盛發達指日可待,你居然敢咒罵大清將亡?”

陳盛嘿嘿一笑:“我乃茅山上清符篆一脈的主人陳盛!如今是光緒六年,再有三十二年,也就是廢帝宣統三年,世上便再也沒有你大清了!何談詛咒一說!若是屆時你未死,還能親眼看到大清亡國的那一天!”

陳盛張口就說出清國未來的結局,甚至連年號也說了出來。

那名土財主大驚失色,看着陳盛說的有眉有眼,心中不由地驚駭萬分:“我乃李中堂的席下幕僚張佩綸,敢問先生何做此語?”

原來這個人是張佩綸。他是同治年間進士出身,如今在李鴻章的幕下聽令,深受重用。他這種舊式文人,與佛道高人交遊,對國運測算是深信不疑,由不得他不大驚失色。

他這次來茅山,是有大事要拜託石堅的。

只因爲李鴻章興辦洋務,想要在天津和上海之間埋一根電報線,開辦全國第一條有線電報。

此舉受到天津上海各界人士反對,而且朝堂之中,滿朝官員一致擔心傷害了兩地風水,慈禧太后遲遲不肯下旨。他奉了李鴻章的命,帶着書信前來茅山請天下最大的權威一劫鬼仙石堅入紫禁城,上朝堂上和官員辯論,促使慈禧下旨興辦電報線。

憑藉石堅茅山掌門和天下第一的身份,足以立在朝堂之上,屆時若是石堅說了一句不傷害風水,那天下又有誰敢再說風水之事?

“何作此語?”陳盛哈哈大笑:“你有問,我便回答你,且不管你是否能聽懂!”

“我不跟你說什麼民意,也不跟你說什麼腐朽。歷來封建政權,帝制國家,滅亡原因唯有兩點。要麼外敵入侵朝廷威嚴喪失,要麼分配機制變化,內部利益集團發生分裂!”

“兩次鴉片戰爭,皇帝逃命,圓明園被燒,在外令你大清威嚴大損,不再有顏面統治天下;在內,你等血腥剿滅農民誕生軍閥,內部利益分配機制發生變化,有此兩點,爲何不亡?別看此刻你們搞洋務,吸收新技術新思想,但是未來滅亡清廷的只怕正是受你們洋務運動影響之衆人!”

“十四年後,甲午年間,還有一場關係國運的海戰。此戰敗後,清廷便再無回天之力了,餘下的十幾年,也是苟延殘喘,能拖到廢帝宣統三年,也是你們大清的運氣呢。”

張佩綸又是大驚,他萬萬想不到陳盛講出這麼一番話。眼前這個人既是茅山上清符篆一脈的主人,又行事氣魄甚大,說的話更是堅定不移,莫非是什麼洞察天機的高人?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個世界,真是一點也不吸引我了,看着那些麻木枯瘦呆滯的老百姓,我真是不想再看一遍。”

陳盛站在廢墟中,嘆了一口氣。

張佩綸連連行禮,語氣焦急地問:“先生,可否詳細講解一下,若要海戰勝利,該如何做呢?”

他對陳盛的話半懂不懂,但是聽清了未來有一場關係國運的海戰,心中急切,急忙問道。

“海戰勝利?”陳盛啞然失笑:“要想海戰勝利,需要先明白西洋列強的各自定位。”

“當今世界,英法俄最強,德美隨後。

但沙皇俄國卻想侵入英法所在的歐洲大陸,一共打了連綿241年、十場俄土戰爭,就在兩年前,俄軍一口氣打到了君士坦丁堡,作爲英法的看門狗的土耳其如此不中用,但英法又不願意跟俄國這蠻子直接幹,這就處境尷尬。

你大清若是親善英法,迎合英法,表明敵視近鄰沙俄的態度,獲得遠國英法的武器、金銀、財物、技術等支持,倒是有一線生機,然而它卻和俄國簽訂了伊犁條約,立場就已然錯誤。

若是得了英法支持,說不定那時能在海戰中獲勝。不過也終究只是拖延了一下滅亡的時間,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遭受的苦難更多,未來更是要遭到清算。是福是禍,難說的很。

三十四年後,列強在歐洲還有一場第一次波及世界的大戰要打,到那時候,這天下的老百姓生活纔可能會好那麼一絲罷了。”

那是未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那個時間段,列強忙着打仗,無暇東顧,大清民間商業將緩緩起色,在這腐朽的清末,老百姓的日子會好過了那麼一些。

陳盛說完,便沒有了談話的興趣。他拉着小翠的手,在露臺上清理了一塊乾淨的地方,盤膝坐下。

此時清末年間,英法畏懼沙皇俄國的威脅,妄想在遠東扶持一個代理人,用來抗衡俄國,清國就是他們選定的扶持對象。

英法不是不想瓜分清國,只是那時候沒有汽車火車網,他們機動兵力不足,根本不能統治整個廣大的清國,只有保留清廷,使清廷做一個守土長官,纔是最符合他們的利益的。

二十三年後,陳天華在日本出版了一書《猛回頭》中明確唱出如下話語:“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計中藏。法蘭西,佔廣州,窺伺黔桂;德意志,膠州領,虎視東方。新日本,取臺灣,再圖福建;美利堅,也想要,割土分疆。這中國,那一點,我還有分?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壓制我,衆漢人,拱手降洋。”

甲午海戰之後,清國的紙老虎面目被人一下子看穿,從此東方只剩下日本是強國,而清國則成爲了野蠻國家。日本取代了清國在東方的位置,爲英法抗擊俄國,成爲了列強的扶持對象,取得了發展機會。再此之前,清國還是大英帝國鑑定的“半文明開化國家。”

不過更深層次的話,陳盛也是懶得說的。就像是滿漢關係,清廷壓制漢人這類原因,這是永遠也解不開以少統多的矛盾,這羣清代讀書人從明朝滅亡就研究到現在,早就研究得爐火純青了,故而此刻陳盛也不必提。

清廷風雨飄搖,最後主動退位,結束帝制,這使得他們保留了一絲體面。若是僥倖未來在甲午海戰中勝利,得到了一口轉機之氣,讓天下的老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難,那麼以後必然遭到清算,只怕是變成血海滔滔。

只剩下張佩綸呆呆地立在廢墟中。

他是舊式的知識分子,雖然接受了點西洋思想,但是哪裡知道列強國家的各自立場?

在這光緒六年的時刻,陳盛的話不亞於給他開啓了眼界。他想不到世界上還有眼光站得如此高度之人,他對陳盛升起了敬佩之心。

陳盛的眼光自然是站在後世的歷史書上看待的,論起高度,這個世界又有誰能比得上?後世的歷史書,各種研究資料,將清末的列強形勢研究了個透徹,此刻他只是簡單說了幾句,便叫張佩綸心中佩服。

陳盛此時剛經歷高考,正處在普通人一生之中各種知識的巔峰期。

以當時的清國情況,想要對萬里之外的國家瞭解,必須建立完善的對外情報體系,派遣留學生,商人收集情報,但是大清又怎麼能做到。

英法等列強,在此刻大清紫禁城滿朝官員的眼裡,不過是遙遙萬里之外的一個番邦,所知也就僅此而已。

便是魏源的《海國圖志》,在這個時候也根本沒人注意。只有在甲午之戰後,滿清上下才如夢初醒,才發現了這本書。

倒是這本提出了“師夷之技以制夷”主張的書,偶然傳到日本,迅速風靡,對日本的現代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思想作用。

“先生,先生,綸願與先生徹夜交談,還請先生不吝賜教。”張佩綸急匆匆地走到陳盛的身邊,鞠了一躬。

陳盛的見識,陳盛的眼光,深深地震撼了這名清末文人。

陳盛用手指了指閉目養神的小翠,道:“你沒有看見我妹妹正在休息嗎?”

“呵呵”,張佩綸圓臉上露出了尷尬的笑容。

第三百七十四章 寒冰道封山百年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置退路第五十章 抽血第二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召見一百八十二章 將變形金剛公佈於衆第二百五十一章 傳授釣蟾氣第四百四十八章 二弟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互相爭執,勝者執榜第六十七章 一路行醫第四百九十二章 強行索要第一百九十七章 寒冰道元神第三百三十八章 洪玄機出手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結局,開闢宇宙,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凝煞1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宮的商務晚宴第一百三十章 開闢洞府第五章 茅山四大佬第二百三十一章 美女主播的戶外飯店遊第五十三章 入校第三百五十章 大陣真實雛形顯露第一百零八章 收尾和新世界的準備第四百九十七章 原始眷顧第四百三十三章 重立玉虛宮第三十九章 小事第四百六十章 消弭劫災,酒宴失儀第二百一十四章 兩大高手齊聚高峰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斗到手,兩個法寶第四百零三章 分化靈識、關閉仙府第三百三十二章 猛扇耳光第四百二十六章 諸真來賀(第二更)第二百五十章 王室的家庭教師第二百四十章 沖天而起滿心歡喜第五十章 抽血第一百二十七章 入門第二百九十三章 法力強大,先天靈寶第一百零九章 商山流水第三百零六章 名單內定,直上天庭第四百四十一章 寶光衝宵第四百一十章 顛倒大陣第四百七十八章 劫信和投靠第三十八章 西行見聞2第四百四十九章 二講第四百九十一章 道祖大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道歉和講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滅1第二百四十四章 跨龍而去第一百三十九章 掌門1第四百四十四章 殺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引起父母憂慮的繪畫第四百零四章 推算細節,偏僻星域第一百零三章 擒拿一百零八魔頭第三百零九章 十枚蟠桃,渡第一災第八十六章 收穫第六十九章 晉升先天1第二十四章 鬼仙降臨2第三百六十章 滅世與重建(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計算三劫,未來滅世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經閣的免費講道第三百八十四章 法寶渡劫第二百零六章 劍分純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化爲烏有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條靈識降臨第一百九十四章 寒冰道真傳弟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萬箭射下第三百一十章 上門打鬥,鳳凰救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描淡寫改根基第二百三十八章 奇異的鐵八卦第四十章 求見不得第三百八十五章 拜見銅鼓,道祖來訪(下)第一百二十章 玉虛宮第四百八十八章 十絕寒冰陣入手第四百一十章 顛倒大陣第二百二十二章 衆真齊齊來賀第六十七章 一路行醫第二百零九章 仙府的來龍去脈和關鍵第四百三十一章 落寞和元神榜出第二百六十七章 進入玉虛福德天第四百章 仙府大開,教導弟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打算尋人、後殿召見第二百零五章 仙府出世世界第四百一十八章 成道 上(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尋人第四百六十章 消弭劫災,酒宴失儀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鯨任務(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暫代掌教第三百三十一章 第一重天嫉妒第四百六十章 消弭劫災,酒宴失儀第五十二章 錄取第一百二十二章 借宿第三百八十四章 法寶渡劫第四百零七章 堵門一百年第六十七章 一路行醫一百八十二章 將變形金剛公佈於衆第十九章 何爲元神第二百九十八章 茅山道宗主第四百五十八章 遊南華山,建元神臺第四百一十七章 茅盈祖師 (第一更)第二百三十八章 奇異的鐵八卦第一百五十七章 茅山的一個時代過去第三百六十六章 遨遊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