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來

我跟爺爺去捉鬼

寫在前面的話:

有人會說,你這是寫在後面的話啊,即使後面還要繼續寫,那也是寫在中間的話啊,怎麼是寫在前面的話呢?

各位鬼迷有所不知,但資深的鬼迷或許知道,以上所有文字都在某網站簽約,算是一個不完美的完結版。而以下要繼續寫的文字,則是全新的。

因此,以上文字可以算作是《我跟爺爺去捉鬼》的第一卷。而以下的文字可以算是第二卷。

在時間上,第一卷與第二卷也有所區別。

第一卷結束時,寫到我再次返回大學。第二卷則從我畢業的第三年開始。中間爺爺歇息了好幾年,儘量避免捉鬼的事情,有時故意出錯,讓人相信他確實不行了。

爲什麼我畢業後的第三年,爺爺又開始捉鬼了呢?

鬼迷莫急,現在聽我繼續說來……

爺爺再次親自捉鬼,是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三年。

沒有人能讓爺爺重拾舊業,除了我和我弟弟。當然,捉鬼算不是上“業”,業是用來謀生的工具,所謂事業有成就是這個意思。爺爺一直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做着一個鄉下農民該做的一切,種田纔是爺爺的“業”。

我畢業後一直在北京上班,只有放長假或者過年的時候纔回去一趟。因此,爺爺重拾舊業的那次,並沒有我的參與。但是媽媽接二連三地打電話給我,讓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那時快過年了。我在北京都開始掰着手指算離回家還剩多少天。沒想到在我回家之前,我弟弟遇到了怪事。

弟弟長年在外打工,那年回去得比我早一個多月。他跟爺爺的感情也非常深厚。他經常騎着摩托奔波在我家和爺爺家之間,要爺爺給他“講古”——講過去那些有趣的事情。

畫眉村跟爺爺一個年齡段的老人越來越多過世了,加上舅舅也長年在外務工,所以爺爺可以說話的人很少,他很樂意跟弟弟講很多話。

有一天,弟弟閒來無事,又去了爺爺家,在爺爺家吃了晚飯還拉扯着爺爺說這說那,一時忘記了時間。

在家裡的媽媽非常擔心。因爲去爺爺家的路上有一段陡坡,那裡不久前發生了一場車禍,死了人,後來發生過好幾起怪事。這件事情是弟弟從外回來之前發生的,所以他不知道。

那時候舅舅也在家。於是,媽媽打了一個電話給舅舅,說天色太晚了,怕弟弟回來的路上摔倒,叫舅舅留着他在畫眉村過夜,今晚不必趕回來了。

可是我弟弟跟我一樣,在外面睡覺睡不習慣,很認牀。當然了,如果外公不是跟舅舅住在新建的房子裡,而是住在泥牆青瓦的老房子裡的話,我和弟弟都住得習慣,因爲小時候就很熟悉了。

舅舅自然按照媽媽的吩咐留弟弟過夜,但是弟弟怎麼也不肯。他覺得來去的路程不遠,他又是騎着摩托來的,幾分鐘就能到家,根部用不着留在這邊過夜。

剛好舅舅也是常年在外打工,也不知道去常山村的路上有個發生過好幾起怪事的陡坡,所以,舅舅見弟弟堅持要回去,便沒強留。

媽媽打過電話後不久,弟弟起身發動摩托往回走。

從我家到外公家有兩條路可以走。我小時候跟着媽媽去外公家,走的是一條比較近也比較崎嶇的山路。這條路也是我們常走的路。另外一條路有點繞,但是路面寬,開車或者騎摩托比較方便。

弟弟騎着摩托,自然會選擇那條比較寬的路。從畫面村出來,要繞到一個名叫駱家坳的地方纔能回到常山村。那個陡坡就在出駱家坳的路口。坡傾斜的角度將近四十五度,一邊是山,一邊是崖,看起來就有幾分危險。

弟弟從外公家出發的時候就已經天黑了。

他經過了駱家坳,順着那個陡坡從上往下溜的時候,忽然看見陡坡末端的路邊站着一個不認識的老太太。那個老太太乾瘦如枯柴,佝僂如煮熟的蝦,臉色蒼白得像紙。

弟弟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覺得心裡有點發毛。

老太太見他的摩托靠近來,急忙朝他招招手,示意要搭順路車。

按照弟弟平時的性格,他是不願意用摩托載老人家的。不載不是不願意幫助別人,而是老人家一般身子骨不好,而弟弟騎摩托的方式比較兇,橫衝直撞,怕老人家坐了受不了,或者在急拐彎的時候把老人家甩下來。更何況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了,路有些看不清楚,肯定比白天要顛簸很多,這樣的話,老人家肯定更是受不了。

雖然他心裡這麼想着,但是那個老太太一招手,他就出乎自己意料地在她旁邊停了下來。

老太太見他停下,毫不客氣,立即跨上來坐上了摩托。她不道一聲謝謝,也不說要順路坐到哪裡再下來。一聲不吭。

弟弟心想,到了地方老太太自己會說的,便沒有在意。他重新擰動油門,點火啓動。

怪事來了。

他一連擰了好幾次油門,也打了好幾次火,可是摩托一動不動。

弟弟忍不住自言自語:“咦?這是怎麼回事?平時一踩就會動的呀!”

老太太聽了他的話,立即將雙手從背後抱住了他。

弟弟感覺後背一陣涼意,像是貼着一塊冰,忍不住打了一個寒戰。

他看了看油表,前幾天才加的油,不可能是沒油了。於是,他再次點火。摩托還是一動不動。

同時,他感覺背後的老太太越抱越緊,似乎意識到摩托不動跟她有關係,害怕被趕下來。

這時,弟弟感覺到不對勁了,腦後頭皮一陣發麻。

於是,他側頭對後面的老太太說道:“您老人家還是下來吧,您老人家一坐上來我的摩托就發動不了。”

老太太還是抱着他,一聲不吭,也不挪動。

弟弟有點不高興了,重申道:“我說您還是下來吧。我的摩托壞啦。”

老太太依舊緊緊抱着他,沉默不語。

這時候,弟弟已經有幾分肯定這個老太太不正常了,估計是碰了鬼。他想起爺爺曾經說過的“鬼怕惡人”,於是壯起膽來大聲喝道:“快給老子滾下去!你把老子的摩托車弄壞了!再不下去別怪老子不客氣!”

果然,老太太一聽弟弟兇她,立即麻利地下了車。

就在她下車的一剎那,早已擰足了油的摩托車像離弦的箭的飈了出去!剛纔積蓄的力量瞬間爆發!原來摩托並沒有出問題!經常高速行駛的弟弟都猝不及防,差點衝進旁邊的深溝裡去。

弟弟急忙剎車,纔在深溝的邊緣上勉強停住。

他剎住車後回頭一看,嚇了一跳!路邊空無一人,哪裡有什麼老太太!

他頓時慌了神,急忙騎車回家。

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快十一點了。

從摩托上一下來,他就感覺身上半邊涼半邊熱。

弟弟從外公家出發的時候,舅舅打電話告訴媽媽了。媽媽一直在門口等着他回來。

媽媽見他臉色不好,料到擔心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不過看見弟弟平安回來,她在心中連道萬幸。

故事外的事情:【簸箕與箢箕】有三種物品被稱作簸箕,一是一種鏟狀器具,用以收運垃圾(我們那方言叫側箕)。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揚米去糠的器具(我們那方言叫筲箕)。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紋。而故事中的箢箕跟以上三種都不一樣,箢箕是專門用來挑土的,形狀像半個貝殼,半個平方大小,是一種勞作工具。

有人老問我箢箕是不是就是簸箕,在此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