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鹽販子

貫高跟隨張敖到了邯鄲新城,他越看越不對勁,工匠們將一座高大的建築修在了王城之外,宮殿都是給大王住了,這修在王城外算怎麼回事?

“走,過去看看。”張敖並沒有解釋而是帶着貫高到了已經完工的宮殿前。

“這應是邯鄲新城中最貴的建築了,你看建築材料用的都是石塊,連接的部分還用了鋼條,既堅固又防火。”張敖興奮的向貫高介紹。

“大王準備將此處做何用途?”貫高想大王肯定不能到王城外住着吧。

“這裡將是趙國的國家圖書館。”張敖想着在正門上由誰來題寫一個館名,自己那一筆字肯定是不行。

“圖書館是什麼?”貫高最近經常從大王嘴中聽到一些不能理解的詞句,他已經懷疑自己是不是老了,跟年青人有了隔閡。

“圖書館就是存書、看書的地方。你收集來的那些書籍都可以在這裡存放,而且以後只要有趙國戶籍的人都可以到這裡看書借書。”

“把書借給所有的人看?”貫高對此有點兒不理解。

“圖書館不但要保存書籍,而且還要成爲傳播知識的地方,孔子講有教無類,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都有學習的權利,識字有知識的人多了趙國纔可能得到發展。”當今的文字和學識還處於貴族的壟斷之中,張敖想要的卻是文化的普及。

“如果是那樣真是一個善政。”貫高對張敖修建新邯鄲城不支持,但聽說了建這麼大的一座存放書籍的地方,他還是十分歡迎的。

“作爲一國的都城,不光是住着大王,而且還要成爲文化和經濟的中心,邯鄲城中要有圖書館,還要有專門的學宮來進行教學和討論。”張敖現在缺的就是識字之人,在張敖的計劃中邯鄲城中的小學以至於大學都要建立起來。

“可那樣消耗的錢糧會更多。”光收集書籍就讓貫高感到手頭缺錢了,大王還要開學宮貫高感到自己手中的銅錢正在嘩啦啦的往外流。當年齊國的稷下學宮就養了一大批文士,後來齊國國力衰弱給予的支持少了,稷下學宮也就沒落了。貫高現在要考慮投入和產出的問題,養一羣文士天天在王城旁邊上指手畫腳是否值得。

“錢的問題咱們去找晏遊,這次晏遊要是成功了,咱們收集書籍就不會缺錢了。”張敖現在是想辦的事情多,能拿出來的錢少。

“大司空在什麼地方?”貫高此時對這位神秘的大司空有了期待。大司空晏遊負責趙國的建造,許多時候都是直接向張敖彙報的,貫高見到晏遊的時間都少。

“晏遊正在海邊吹海風。”趙國這塊土地得天獨厚,既有豐富的礦產,肥沃的土地,而且還一直延伸到渤海邊。

“大王這次出遊怕是要把我這把老骨頭顛簸散了。”貫高聽出張敖沒有召晏游回來的意思,而是自己要去海邊。

“這個季節正是在海灘上游泳的好時候,您也該放鬆一下了。”張敖知道貫高年歲大了,可考查各地的官吏還是要貫高親自出馬,要不然以張敖少得可憐的政治鬥爭經驗,不知會被騙多少回。

貫高也就是嘴上說說,大王到什麼地方去還是要貼身跟隨的。

張敖和貫高離開了邯鄲,一路上對各郡縣的官員進行了考察。發現趙國官員的情況還不錯,個個都能忠於職守,努力辦事。

“大王怎麼親自來了,有什麼事情召我回去報告就行了。”聽說張敖和貫高來了晏遊急忙來迎接,被海風吹的黑紅的臉上滿是笑意。

“成了?”張敖急切的問。

“成了,大王您請看。”晏遊擡手一指,只見海灘上白茫茫的一片。

“那是什麼?”貫高奇怪什麼東西能讓大王和晏遊如此興奮。

“那都是鹽,或者說都是錢。”張敖帶着貫高向海灘上的鹽田走去。

“晏遊你是怎麼發現這麼多鹽的?”貫高看着鹽工將鹽一層層的剷起來堆在一起,忍不住伸手從滷水中撈了一把鹽端詳着。

“這鹽不是天然的,是我們按照大王教授的方法用海水曬出來的。”即使有張敖講的技術要領,晏遊他們也是在海邊苦熬了幾個月才取得了成功,向張敖彙報之後,張敖纔有了這次到海邊出遊。

“海水裡的鹽不是要用火熬嗎,太陽曬就能曬出來?”貫高作爲丞相,對百姓生活必須品的鹽還是十分關注的。

“這也正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使用曬鹽的方法,節約了人力降低了成本,我們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大量的鹽,至於怎麼把這些鹽賣到各地,就是丞相你的事情了。”張敖看着鹽看到財源滾滾。

“百姓一天也離不開鹽,這些鹽賣出去不成問題。這下收集書籍的錢有了,朝廷還可以辦更多的事情。”貫高恨不得馬上就回去賣鹽了,雖然商人地位低下,這時讓貫高當個鹽販子,他也不反對。

“丞相,丞相,這好象是我的錢。我要用他們來修建邯鄲城的。”

“怎麼是大王的錢?”

“曬鹽的辦法是我想出來的。”張敖覺得技術很值錢的。

“曬出鹽的是大司空晏遊,晏遊是朝廷官員,所以鹽田曬出的鹽是朝廷的,而且剛纔大王已經命令我作鹽販子,賣得的錢自然是朝廷的。”貫高講的很有道理的樣子。

晏遊見大王和丞相爭執一時都不知幫誰好。這大王也是非把朝廷和大王分開,大王就是國,國的一切都是大王的,怎麼會弄得大王沒有錢了?

“好吧,鹽場就由朝廷管理,不過一定要注意保守秘密,賣鹽時要講究策略,不能讓鹽價大跌。”張敖見貫高一副抱着搖錢樹不放手的樣子,決定將鹽場移交給朝廷。

“到年底要是能富裕一點兒,我會撥一部分錢給您修邯鄲城的。”貫高到嘴的肉肯定不會鬆口,當然也要讓張敖聞聞味。

“我以後再想出賺錢的辦法不能再跟我搶了。”張敖本來就是要將曬鹽業交給朝廷管理的。

這次貫高學精了,對於張敖的問話他竟沒回答。

曬鹽在張敖的計劃中是十分關鍵的一步,現在成功了辦其他事情就有了金錢的保障,晏遊也可以脫出身來進行其他試驗了。

“大王您究竟還有什麼賺錢的好辦法?”在返回信都的路上,貫高忍不住向張敖問道。

第三十七章 你有錢嗎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過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吳王造反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七十二章 一道將要關閉的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識認識我第三百六十一章 惱羞成怒的齊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公主做慈善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三章 大漢公主第七十九章 這下麻煩了第十三章 車迷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二十五章 定都長安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二百零六章 捨不得衣服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結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家兄弟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四百三十二章 終極後裝槍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一百六十三章 賄賂第一百四十五章 犧牲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憤怒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品交換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覆撕咬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第三百零四章 大哥的小弟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幹的女人第九十六章 兵棋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變壞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憤怒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九十六章 兵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養馬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識認識我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盤大棋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邦老婆們的出路第一百七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方的張敖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談第十五章 春遊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二百九十二章 蕭何入獄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第二百零四章 最有權勢的女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二十九章 鑄錢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錢的人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三十章 鍊鐵第七十二章 一道將要關閉的門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鄲時報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變壞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人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六十五章 王見王第三百零九章 分身無術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去無蹤第四百三十五章 老熟人新難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十六章 俯視衆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