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深井

趙離拿着大王張敖給他的地圖努力尋找着。經過張敖的教導趙離對於地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讓趙離不理解的是大王張敖好象沒怎麼來過韓國卻將韓國的地圖畫的十分詳細。如今的趙離已經完全信服大王了,大王讓他幹什麼他定會不折不扣的執行。

“就是這裡了。”趙離對照着地圖找到了地方,而且大王還講過站在這裡可以看到周圍的山川是什麼形狀。仔細辨別之後趙離確信大王肯定來過這裡,放眼望去周邊的景色與大王所說沒有兩樣。

趙離還真猜對了,張敖確實曾經來過這裡,只不過是在前世,張敖來此參觀中國陸上第一口石油井,作爲一個旅遊景點被張敖牢牢記住了。

“走,跟我四處看看,打聽一下這塊地是誰的。”趙離確定了地點,開始帶着手下巡查此地。

“這就是一座荒山,周圍也沒幾戶人家。”手下很快將調查的情況彙報了過來。

“把這片山林都買下來,原先的住戶給錢讓他們搬走到別處謀生。在山谷入口修建房屋派人把守,私人領地,嚴禁外人入內。”趙離一張嘴就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領地。

“還是有錢好辦事啊。”趙離的手下雖然在這幾天差點兒跑斷腿,工作積極性卻高漲,還有精神發感慨。有錢能使鬼推磨,趙離用了幾天的時間就將整片山林買了下來。山林的主人聽說荒山有人要立即收拾東西拿了錢到晉陽享福去了。

“用錢買到的東西只是少數,大多數事情還要靠自己的努力,買下山林只是開始,一部分人去高奴附近收購石脂。其餘的人在這裡修建莊園,以後你們要長住在這裡了。”

“這次大王花起錢來還真大方,以前一文錢掰八瓣用。”隨從對趙離發着感慨。

“買下荒山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許多活要做。”按照張敖的吩咐,這裡要建成一個與外界隔絕的所在。

“我們先幹什麼?怎麼幹?”趙離帶來的人中間有許多是工匠,他們從趙國運過來不少的物資,卻不知道具體的幹什麼,怎麼幹。

“大王之所以看上這裡是因爲這裡有風水。”趙離說的是張敖編的瞎話。

“風水?我們在這裡既看不到風,更沒有多少水。”工匠們向四周張望着說道。

“大王說了這裡有最好的水,所以我們第一步是先挖井。”

“也對,要建莊園,這水井是必不可少的。”

“你們聽好了,這口井將要挖三十丈深,沒準會挖幾年的時間,活一定要乾的認真仔細,如果出了問題大王砍你們的腦袋不會猶豫的。”在趙離的印象中大王張敖是不喜歡砍人腦袋的,這次卻少見的下令,如果井打不好會有人掉腦袋,莊園的秘密泄露出去,也會有人的性命不保。

“什麼三十丈深?水井根本挖不了那麼深的。”工匠們聽了趙離的話嚇了一跳,大王的要求根本就達不到,腦袋搬家是早晚的事。

“你們修好井口之後再向下要用打井機來打井。”趙離雖然沒打過井卻也知道打一口三十丈深的深井的難度。臨來之前張敖特意給趙離介紹了打井機的用法。所謂的打井機就是用楠竹支起高高的架子,架子下吊一個巨大的木輪,木輪連接着絞盤,用牲畜拉動絞盤帶動木輪轉動,帶動用繩索吊着的一個巨大的鐵製鑽頭,鑽頭不斷的被提起放下衝擊着地面,產生的碎石被灌入的水流帶走。鑽頭日夜不停的衝擊,不斷的深入,總有一天會打到需要的深度。

張敖的方法原先是來鑽鹽井的,最深的鹽井曾打到過幾千米。這次只要求鑽入地下幾十米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這打井機確實厲害,可一個莊園真的需要這麼深的水井嗎?”連趙離都對張敖的決定有所懷疑。大王這敗家的毛病越來越重了。趙離看着豎立起來的井架下鑽頭一寸寸的向下深入,覺得大王是個天才卻真的敗家。

將莊園的事務安排好趙離這才前往韓國的都城晉陽拜見韓王信。

韓王信馬上在大殿之上接見了趙離。

韓王信也是奇怪,這趙國的使者大張旗鼓的來訪,到趙國後卻沒了音訊,好不容易趙離到了自然要問個究竟。

“貴使到韓國已經有些日子爲什麼一直未來覲見?”韓王信如今只有三十歲,年青爽快,怎麼想的就怎麼問。

“來貴國之前趙王叮囑我購買一些東西,所以才耽擱了。”

“什麼是韓國有趙國卻沒有的。”趙國作爲第一大諸侯國物產豐富,韓王信想不到什麼東西非得到韓國來採購,如果有那麼肯定是一筆好買賣。

“我家大王正在邯鄲修建新都,大王不喜歡地上有泥土,所以決定用韓國特有的石脂混合石子鋪在地面,即便是下了大雨地面也不會變得泥濘不堪。”趙離沒有告訴韓王信,他收購了點兒石脂混上石子鋪在地上確實沒有泥了,可黑黑的粘粘的根本沒法走路。

“石脂?”韓王信沒聽過這個詞,疑惑的望向自己的大臣。

馬上有大臣解釋道:“在韓國高奴縣的河流上漂着一些油脂一樣的黑色東西,當地百姓收集後可以用來點火,沒聽說還可以用來修路,不過石脂放的時間長了確實會變得十分粘稠。”

“用石脂修路會不會很貴?”韓王信想如果便宜自己也可以試試。

“石脂雖然不值錢,但收集起來也不容易,花費在收集石脂的百姓身上的錢不會少。”大臣回答。

“你家大王可真會想啊。”韓王信覺得做大王幹出點兒稀奇古怪的事算不了什麼,可趙王這麼做差不多可以算敗家了。

“我家大王最近迷上了修城建宮,經常有得有一些奇思異想。”趙離表示沒辦法,這是大王讓乾的事情。

“貴使來韓國不會只是爲了買東西吧?”韓王信想的是買東西讓商人來,派什麼使臣浪費自己的時間。

“趙王的意思是,韓趙兩國相鄰有許多物品可以互通有無,他派我來主要是爲了增強兩國間的商品流通。另外趙王想對您說,晉城當都城很不錯,不要輕易遷都,如果非遷都的話趙王對建造都城很有心得,”到現在趙離也沒弄明白張敖爲什麼非要向韓王信說這句話,明顯的會引人不高興。

“什麼?我看趙王是修都城修上癮了,連韓國是否建都城都要管。”韓王信果然發怒了。

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十七章 閱兵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發突然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二百六十八章 僞趙王必須死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一百八十八章 龍門飯店第九十六章 兵棋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二十九章 鑄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奉命來殺你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一百七十三章 佔便宜第八十章 程序正義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章 吃飽飯很難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八章 劉邦開創的遊戲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二百三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輔導班第三百七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兒子是優勢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四百三十章 開發房地產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四百零四章 張敖是個忠臣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三十章 鍊鐵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深入敵營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過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滿長安第四百二十一章 珍惜生命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六章 漢奸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四百章 登島作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家兄弟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一百零二章 黃金盃聯賽第一百七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塗仗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樣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盤大棋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懷心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對勢力被消滅第七章 惦記公主的黑胖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零六章 皇家的威嚴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蹤第三百三十七章 奉命來殺你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邦老婆們的出路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四百一十章 劉肥壓力大第二百七十四章 親情與宮鬥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一十章 吃飽飯很難第一百四十章 軍校生活第二十五章 定都長安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九十四章 車馬砲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九十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二十七章 環境破壞的先行者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盤大棋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邦老婆們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