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王見王

張敖送走了齊國的使臣回到後宮之中。皇宮的內侍們已經知道了張敖的習慣,關好宮門然後消失了。

“累死我了,還是自己家裡舒服。”張敖躺在炕上對着房頂喊。

“這麼大人了,一點兒大王的樣子也沒有。”劉樂在旁邊給張敖揉着腿,取笑道。

“我就是大王,我什麼樣大王就什麼樣。說說你認爲大王應該是什麼樣?”張敖問劉樂。

“大王應該板着臉,一副很威嚴的樣子。”劉樂一副認真思考的樣子。

“我岳父就是大王,是不是他平常就是那個樣子?”張敖想起來劉樂對大王的樣子還真有發言權,畢竟現在劉樂的爹是最大的大王。

“我爹更沒有大王的樣子,還不如你呢。他會和那些武將打架,還會騎在文臣脖子上灌酒。我這樣說我爹他不會知道吧?”想起劉邦的樣子劉樂都笑了,然後又覺得做女兒的不應說老爹的壞話,急忙捂住了嘴。

“這下你完蛋了,你爹已經知道你說他壞話,專門派你哥哥來找你算賬來了。”張敖坐起身來一本正經的說道。

“啊!”劉樂嚇了一跳,然後明白了過來。“我剛說的,我爹怎麼會知道?”

“你哥哥來了是真事?”

“哪個哥哥?”劉邦家的人事關係比較複雜,劉邦雖然只有劉樂一個女兒,兒子卻有好幾個,除了劉盈其他還都不是呂雉生的。

“是劉肥。你父親封他做了齊王,剛纔有齊國的使臣過來說齊王想念你要專程過來看看。你和他平日裡關係怎麼樣?”張敖放下嬉笑的心思,認真的問道。

“是大哥啊,我們平日接觸的不多。但大哥是個老實人,對我和劉盈都很客氣。”劉樂努力回想着。劉肥是劉邦的大兒子,但他是劉邦與情婦曹氏的私生子,在劉邦家中是沒有地位的。幸虧呂雉還算大度,允許劉邦認下了這個兒子,劉肥這才成爲了劉邦家中的一員。因此劉肥對於嫡出的劉盈和劉樂都很尊重。

“那我要好好的接待他了。”聽到劉樂這麼說張敖就放心了,張敖不但有個厲害的岳父而且還有個厲害的丈母孃,呂雉是個很強勢的女人,做爲劉邦的正妻,其他人對呂雉很是畏懼,相應的劉盈和劉樂的地位很高。

“離家幾個月了,終於又可以見到家人。”劉樂的眼淚不由自主的掉了下來。

“別哭啊,不是還有我陪伴在你身邊嗎。”張敖最見不得女孩流淚,見劉樂哭了一下子手足無措。

“沒事的,我不是傷心,只是想流淚。”劉樂一邊擦眼淚一邊說道。

女人真是水做的,張敖終於相信了這句話,不知什麼時候女人的眼淚就會流下來。

幾天之後齊王劉肥和相國曹參如約而至,張敖帶領趙國的羣臣親自迎接。

雖然齊王劉肥和張敖是整個儀式的主角,但一切都不用他們操心,他們只需要臉上保持着符合大家期待的笑容,被執掌禮儀的官員帶着走來走去。

張敖甚至有時間去觀察來訪的劉肥和曹參。

齊王劉肥看上去三十多歲的樣子,穿着華麗的衣袍,頭戴王冠,遠遠望去確實有一個大王的樣子。張敖走近仔細觀察卻看到劉肥黝黑的皮膚和滿臉的褶皺。看來劉肥以前的生活並不好,歲月的風霜過早的在他臉上留下了痕跡。

劉肥和張敖言不由衷的說着事先編排好的客氣話,然後向趙國的王城走去。

跟隨着劉肥的齊相國曹參腰板挺的筆直,兩眼放出精光,五十多歲的人了,沒有顯出一點兒老態。他也在觀察張敖。

一行人來到張敖的王宮分賓主落坐。

“齊王新就國,我還沒有前往祝賀就勞繁您移架趙國。”張敖作爲主人自是先客氣一下了。

“趙王客氣了,公主在此小王自然要前來拜會,我離開關中時父親叮囑要多到趙王您這裡走動走動。”劉肥雖然比劉樂年紀大,卻因爲一個是庶出一個是嫡女,反而是劉肥對劉樂要恭敬有加。

“咱們是一家人,就不必客氣了,不知齊國今年的莊稼長勢如何?”張敖記得劉肥是個膽小之人,歷史上呂后讓劉肥將齊國的一部分土地獻給劉樂,並且尊劉樂爲太后,劉肥也全都認了。對於這樣一個人張敖覺得兩個人坐在這裡說虛情假意的話沒有意思,因此把話題引向了一個未知的方向。

“今年戰事平息了,許多士卒返鄉務農,開墾出不少的荒地,天公作美,風調雨順的,齊國的莊稼長勢良好,到今年秋天應會大豐收。”聽到張敖問莊稼劉肥的臉上有了神采。

“百姓最關心的就是能不能吃飽飯,不餓肚子。糧食豐收了日子就好過多了。我對耕種不十分了解,有許多事情還得向齊王請教。”張敖一副十分恭敬的樣子。

“種田最主要的是不務農時,按時耕種,餘下的就是要付出辛苦,看老天賞不賞飯吃了。”這年月種田更多的是靠天吃飯,即使是種田多年的劉肥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我們作大王的就應該儘量減少百姓的徭役,少干擾農夫的生活。”張敖想起他所見到的情況,也覺得農夫的生活確實十分艱苦。

“趙王說的對,我聽聞趙王鑄造了許多鐵製農具分發給了趙國百姓,這些農具比以往的青銅農具好用了很多。”劉肥做了齊王,他最關心的還是農夫種地的問題,這也是他最懂的事情。

“確有其事,齊國如果也需要這種農具,我可以便宜出售給齊國。”現在晏遊帶人不斷的對鍊鐵高爐進行了改造,新的高爐建了許多,煉出來的生鐵已經不少,張敖準備對外銷售鐵製農具,誰上張敖窮來着,現在所有可以賺錢的行業張敖都想插手。

“這事我還得和曹相國商議。”劉肥也不隱瞞,他雖然當了齊王可許多事情都不懂,遇事還要和曹參商議。

曹參在旁邊看着兩位大王在那裡先說種田,接着又開始做起了買賣。這王見王的儀式被他們倆弄得一點兒也不嚴肅了。

而且那張敖一再提種田,不知是不是影射齊王以前種田出身。曹參有點兒不高興,這時見齊王提到了他,他有了說話的機會,於是說道:“大王說要減輕百姓徭役卻又是爲何要在邯鄲舊地興建新城,如果真的開工所徵集的百姓不會是少數吧?”

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七十二章 一道將要關閉的門第八十六章 看屍體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五十二章 堅強的劉猷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難當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難當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勝者有賞第八十二章 晚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百五十六章 斬將奪旗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幹正經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鄲時報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結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四十七章 趙納第四百二十章 函谷關硝煙再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一百四十四章 絕境第八章 劉邦開創的遊戲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九十一章 贈書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談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四百零四章 張敖是個忠臣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三百二十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理論與實踐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珍惜生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一百七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塗仗第十七章 閱兵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謀反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四百章 登島作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對抗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八十章 程序正義第四百二十一章 珍惜生命第一百一十章 吃飽飯很難第九十一章 贈書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五十九章 敗家的大王第八十二章 晚了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廣闊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歷史的偶然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王不好當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養馬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零三章 獵人與獵狗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久居長安第三十四章 黃老之學第二百二十章 無禮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主回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