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敗家的大王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張耳在漢朝初年這種條件下能活到六十多歲已經是高壽了。張敖不斷的進行着自我安慰。

只有經歷了離別才明白離別的滋味,張敖是死過一次的人了,所以對死亡有着更深刻的理解。這讓張敖感到更加憂傷。

但生活還要繼續,如今的張敖不再是無牽無掛的少年,他有着自己的妻子,還有整個趙國的民衆要管理。

張敖強打精神爲張耳舉行了葬禮,此時劉邦冊封的旨意也下來了。張敖及一衆趙國的臣子脫下喪服穿上吉服,推張敖繼趙王位。

繼位後的張敖每日裡親自處理趙國的一切事物。實際上王國的事物有丞相處理,張敖並不需要事必躬親,但張敖每日裡都要向貫高請教政事,羣臣們也逐漸適應了將辦公地點設在王城之內。

張敖一天到晚其實是很忙碌的。趙國由戰爭狀態轉爲和平建設,能夠適應管理工作的官吏並不多。下級官吏弄不明白的事自然要向上級請示,層層請示之後,大量的事情堆積到了張敖這裡。

“又這麼多啊?”張敖從堆滿竹簡的舊案後邊伸出頭來,這竹簡不但佔的地方多,而且還寫不了幾個字。張敖終於認爲秦始皇每日裡要讀幾百斤的竹簡的故事是真的。

“沒辦法,現在百廢俱興,要處理的事情多,熬過了這陣子就好了。”張敖繼承趙王之位後對趙國的國家機構沒有作太大的變動,人員也沒有調整,原來的官員還是在各司其職,貫高仍任丞相一職,他對張敖十分滿意。張敖不但勤奮,而且腦子靈活,許多事情都想出了出乎別人意料之外的方法來解決。

“丞相我準備將都城遷往邯鄲。”張敖見大殿內只剩下他和貫高兩個人時停下手中的工作說道。

“遷都的花費很是巨大,我們雖然對漢王提過要遷都,可也不急於一時。”貫高對馬上遷都是持反對意見的。

“我不但要遷都而且還要大張旗鼓的遷,在邯鄲要大興土木,對外號稱要爲我建造宮殿,因爲我當了趙王之後要好好的享受一下。”張敖並沒有因貫高的反對而改變主意。

“這是爲什麼?”貫高很奇怪,通過跟張敖的接觸貫高發現張敖是很節儉的,而且很能吃苦。平日裡雖然喜歡自己做奇怪的菜,卻也不要求使用珍稀貴重的材料。外出行軍打仗跟軍士們同吃,一起住帳篷睡草屋,也沒見張敖不適應,現在突然要住宮殿享受這個變化有點兒大。

“我要快速的在人們心目中樹立起一個敗家大王的形象。現在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漢王滅了反叛的臧荼,然後派自己最信任的盧綰封爲燕王,成爲了我們北邊的鄰居,然後馬上又封劉肥作了齊王,盤踞在我們的東方,更主要的是漢王將左丞相曹參降級使用派到齊國當相國,曹參是除楚王韓信外第二能打之人,齊國除了我們之外根本沒有強大的鄰居。這都說明漢王對我們不放心,早晚要對趙國下手,我要儘量放低姿態,延緩漢王動手的時間,藉機將趙國建設的更強大。”張敖明白歷史上張敖對劉邦已經很恭敬了,劉邦從趙國經過,張敖象子侄一樣跑前跑後的伺候劉邦,爲劉邦端茶倒水沒有一點兒怨言,即便如此劉邦對張敖還是傲慢無禮,各種挑釁,各種欺辱。即便如此張敖也沒有惱,仍然對劉邦恭恭敬敬,讓劉邦挑不出毛病來。

倒是張敖的手下忍不住了想要刺殺劉邦,劉邦以此爲藉口罷免了張敖的王位降爲了侯。

張敖算是想明白了,自己不管對劉邦多好,只要有可能威脅到劉邦,劉邦將會毫不客氣的動手。

“如果有人對大王不敬,我等必將爲大王血戰到底。只是大王乃是漢王的女婿,平時對漢王很恭順,漢王爲什麼非要奪大王的王位呢?”貫高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過他不太相信張敖的話。在貫高看來諸侯王各安其國,漢王劉邦成爲天下共主,是這個世界十分正常的狀態,怎麼會打破這種平衡呢。

“漢王的想法與以前的天子完全不同。漢王的目的就是要在全國實行郡縣制,將所有的臣子都控制在他手下,最終要天下歸一成爲一家一姓的劉氏天下。其他的異姓王在劉邦心目中就不應存在,即便是他的女婿也不行。”張敖早就知道他們這幾個王除了吳芮,沒有一個能將王位平安交到子孫手中。

“大王說的有道理,可是要想假裝敗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貫高有點兒頭痛了,真敗家容易,假敗家就難了,況且張敖還說要藉此機會將趙國變強,貫高想不出有什麼敗家的辦法讓趙國變強。

“所以我才向您把話說在前邊。而且以後您對我有什麼看不慣的地方要私下多溝通。要讓漢王看出我敗家,肯定敗家的名聲早就在趙國傳遍,朝中大臣更會有許多反對之事。這還需要丞相從中協調,保證朝廷的正常運轉。”張敖也知道難度大,可相比被劉邦奪了王位,敗點兒家也算不了什麼。

“以後的日子要很艱難了。”貫高明白了張敖的想法,一個勁的直嘆氣。貫高認爲很正常的諸侯國卻成了劉邦非滅不可的對象。張耳東征西討最後才贏得裂土封王,貫高也不可能有讓張敖自動去除王號的想法。本來可以相安無事,最終卻要大費心機,還不知最終結果如何。

第二天一早趙國的主要大臣齊聚王宮大殿。

趙國雖然是一個諸侯國卻有權實行與大漢相同的官制。由丞相貫高統率百官,張敖任命孟舒爲中尉管理軍事,另外太傅趙午輔佐張敖。其他的卿大夫等官職和大漢一樣。

在商議完着急要辦的事務之後張敖開口了:“信都這個地方太破舊了,宮殿還比不上薊城燕王的住處。我既然當了趙王就要住在豪華的宮殿中,舒舒服服而且其他諸侯來趙國時又有面子。所以我決定遷都邯鄲,在那裡修建新的城池和王宮。”

這時丞相貫高說道:“大王不可,新建都城和王宮勞民傷財,除了讓大王過的舒服一點兒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我是大王,我過的舒服一點兒不是應該的嗎?丞相既然不願意,那就不勞煩你老人家了。太傅趙午修建都城的事就由你負責。”張敖很不高興,一點兒也不給貫高面子,直接下達了修建新都城的命令。

趙午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今天的畫風有點兒不對,大王從來沒駁過貫高的面子。是不是坐上王位本性又回來了。這大王要開始敗家了。

第二百二十章 無禮第四百三十四章 臉上笑嘻嘻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九十二章 荷花大少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三香第二百九十四章 兄弟與君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戰鬥第四百章 登島作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剋制不了的貪慾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陸倭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你來晚了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二十九章 鑄錢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認真讀書的好學生第二 百二十三章 一塊肥肉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四百零四章 張敖是個忠臣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你變成豬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九十一章 贈書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二百八十一章 賠錢貨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三百一十六章 見錢眼開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樣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六章 漢奸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一百四十五章 犧牲第二百九十四章 兄弟與君臣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四百二十章 函谷關硝煙再起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難當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養馬場第三百一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三十四章 臉上笑嘻嘻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報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四百一十一章 乾媽來了第三百零九章 分身無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龍門飯店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爲了錢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三十二章 二牛之力第二百七十八章 漲工資第九十一章 贈書第一百八十七章 久居長安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到孔府去挖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習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乎意料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三百七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四百一十章 劉肥壓力大第六章 漢奸第四百一十一章 乾媽來了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難當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十四章 雙轅馬車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王辛苦了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發突然第十五章 春遊第二百九十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師的重要性第十五章 春遊第九十一章 贈書第五十九章 敗家的大王第十七章 閱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對勢力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