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敗家的大王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張耳在漢朝初年這種條件下能活到六十多歲已經是高壽了。張敖不斷的進行着自我安慰。

只有經歷了離別才明白離別的滋味,張敖是死過一次的人了,所以對死亡有着更深刻的理解。這讓張敖感到更加憂傷。

但生活還要繼續,如今的張敖不再是無牽無掛的少年,他有着自己的妻子,還有整個趙國的民衆要管理。

張敖強打精神爲張耳舉行了葬禮,此時劉邦冊封的旨意也下來了。張敖及一衆趙國的臣子脫下喪服穿上吉服,推張敖繼趙王位。

繼位後的張敖每日裡親自處理趙國的一切事物。實際上王國的事物有丞相處理,張敖並不需要事必躬親,但張敖每日裡都要向貫高請教政事,羣臣們也逐漸適應了將辦公地點設在王城之內。

張敖一天到晚其實是很忙碌的。趙國由戰爭狀態轉爲和平建設,能夠適應管理工作的官吏並不多。下級官吏弄不明白的事自然要向上級請示,層層請示之後,大量的事情堆積到了張敖這裡。

“又這麼多啊?”張敖從堆滿竹簡的舊案後邊伸出頭來,這竹簡不但佔的地方多,而且還寫不了幾個字。張敖終於認爲秦始皇每日裡要讀幾百斤的竹簡的故事是真的。

“沒辦法,現在百廢俱興,要處理的事情多,熬過了這陣子就好了。”張敖繼承趙王之位後對趙國的國家機構沒有作太大的變動,人員也沒有調整,原來的官員還是在各司其職,貫高仍任丞相一職,他對張敖十分滿意。張敖不但勤奮,而且腦子靈活,許多事情都想出了出乎別人意料之外的方法來解決。

“丞相我準備將都城遷往邯鄲。”張敖見大殿內只剩下他和貫高兩個人時停下手中的工作說道。

“遷都的花費很是巨大,我們雖然對漢王提過要遷都,可也不急於一時。”貫高對馬上遷都是持反對意見的。

“我不但要遷都而且還要大張旗鼓的遷,在邯鄲要大興土木,對外號稱要爲我建造宮殿,因爲我當了趙王之後要好好的享受一下。”張敖並沒有因貫高的反對而改變主意。

“這是爲什麼?”貫高很奇怪,通過跟張敖的接觸貫高發現張敖是很節儉的,而且很能吃苦。平日裡雖然喜歡自己做奇怪的菜,卻也不要求使用珍稀貴重的材料。外出行軍打仗跟軍士們同吃,一起住帳篷睡草屋,也沒見張敖不適應,現在突然要住宮殿享受這個變化有點兒大。

“我要快速的在人們心目中樹立起一個敗家大王的形象。現在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漢王滅了反叛的臧荼,然後派自己最信任的盧綰封爲燕王,成爲了我們北邊的鄰居,然後馬上又封劉肥作了齊王,盤踞在我們的東方,更主要的是漢王將左丞相曹參降級使用派到齊國當相國,曹參是除楚王韓信外第二能打之人,齊國除了我們之外根本沒有強大的鄰居。這都說明漢王對我們不放心,早晚要對趙國下手,我要儘量放低姿態,延緩漢王動手的時間,藉機將趙國建設的更強大。”張敖明白歷史上張敖對劉邦已經很恭敬了,劉邦從趙國經過,張敖象子侄一樣跑前跑後的伺候劉邦,爲劉邦端茶倒水沒有一點兒怨言,即便如此劉邦對張敖還是傲慢無禮,各種挑釁,各種欺辱。即便如此張敖也沒有惱,仍然對劉邦恭恭敬敬,讓劉邦挑不出毛病來。

倒是張敖的手下忍不住了想要刺殺劉邦,劉邦以此爲藉口罷免了張敖的王位降爲了侯。

張敖算是想明白了,自己不管對劉邦多好,只要有可能威脅到劉邦,劉邦將會毫不客氣的動手。

“如果有人對大王不敬,我等必將爲大王血戰到底。只是大王乃是漢王的女婿,平時對漢王很恭順,漢王爲什麼非要奪大王的王位呢?”貫高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過他不太相信張敖的話。在貫高看來諸侯王各安其國,漢王劉邦成爲天下共主,是這個世界十分正常的狀態,怎麼會打破這種平衡呢。

“漢王的想法與以前的天子完全不同。漢王的目的就是要在全國實行郡縣制,將所有的臣子都控制在他手下,最終要天下歸一成爲一家一姓的劉氏天下。其他的異姓王在劉邦心目中就不應存在,即便是他的女婿也不行。”張敖早就知道他們這幾個王除了吳芮,沒有一個能將王位平安交到子孫手中。

“大王說的有道理,可是要想假裝敗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貫高有點兒頭痛了,真敗家容易,假敗家就難了,況且張敖還說要藉此機會將趙國變強,貫高想不出有什麼敗家的辦法讓趙國變強。

“所以我才向您把話說在前邊。而且以後您對我有什麼看不慣的地方要私下多溝通。要讓漢王看出我敗家,肯定敗家的名聲早就在趙國傳遍,朝中大臣更會有許多反對之事。這還需要丞相從中協調,保證朝廷的正常運轉。”張敖也知道難度大,可相比被劉邦奪了王位,敗點兒家也算不了什麼。

“以後的日子要很艱難了。”貫高明白了張敖的想法,一個勁的直嘆氣。貫高認爲很正常的諸侯國卻成了劉邦非滅不可的對象。張耳東征西討最後才贏得裂土封王,貫高也不可能有讓張敖自動去除王號的想法。本來可以相安無事,最終卻要大費心機,還不知最終結果如何。

第二天一早趙國的主要大臣齊聚王宮大殿。

趙國雖然是一個諸侯國卻有權實行與大漢相同的官制。由丞相貫高統率百官,張敖任命孟舒爲中尉管理軍事,另外太傅趙午輔佐張敖。其他的卿大夫等官職和大漢一樣。

在商議完着急要辦的事務之後張敖開口了:“信都這個地方太破舊了,宮殿還比不上薊城燕王的住處。我既然當了趙王就要住在豪華的宮殿中,舒舒服服而且其他諸侯來趙國時又有面子。所以我決定遷都邯鄲,在那裡修建新的城池和王宮。”

這時丞相貫高說道:“大王不可,新建都城和王宮勞民傷財,除了讓大王過的舒服一點兒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我是大王,我過的舒服一點兒不是應該的嗎?丞相既然不願意,那就不勞煩你老人家了。太傅趙午修建都城的事就由你負責。”張敖很不高興,一點兒也不給貫高面子,直接下達了修建新都城的命令。

趙午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今天的畫風有點兒不對,大王從來沒駁過貫高的面子。是不是坐上王位本性又回來了。這大王要開始敗家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方的張敖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三百六十一章 惱羞成怒的齊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三百一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尋書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二百四十六章 稱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要去長安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二百零六章 捨不得衣服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二百一十章 投資辦廠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九十四章 車馬砲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盤大棋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自逃命第二百五十四章 剋制不了的貪慾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二百一十六章 沒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威脅皇位的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簡單防箭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獎學金第四百一十八章 吳王造反了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龍門飯店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難當第三百零四章 大哥的小弟第二百八十六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沒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覆撕咬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九十一章 贈書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六章 漢奸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傳戰第四百零二章 回頭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三十四章 黃老之學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舉制度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二百零三章 瘋狂的女人第四十三章 圖書館的構想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爲了錢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你陪葬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三百五十四章 壓水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賄賂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一百五十章 刎頸之交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臉與有前途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戰鬥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四百零四章 張敖是個忠臣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第二百零三章 瘋狂的女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八十八章 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