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

劉邦對異姓諸侯王始終不放心,這次公主劉樂大婚成了觀察諸侯王動向的一個大好機會。

令劉邦比較欣慰的是這次諸侯王派到趙國道賀的使臣規格並不高,諸侯們並沒有藉此機會互相勾結。只有燕國派出世子臧衍算是級別比較高的人物了。

還好張耳父子對燕國的態度不冷不熱。

“連項羽都被我消滅了,我還怕諸侯王反叛。”劉邦心中也在爲自己打氣。

劉邦的擔心並不是無中生有,轉眼到了這年的七月,燕王臧荼叛亂了,不再承認劉邦天下共主的地位。這下把大漢的臣子們嚇了一跳。

“這臧荼的腦子是不是有病。”劉邦將羣臣召來議事,大多數人的第一個想法竟然是這個。

“打了這麼多年仗,還沒有打夠嗎?”

“裂土封王地位還不夠尊貴嗎?”

“以他那點兒兵力,純粹是找死。”

羣臣們的關注點雖然不同,卻也有共同點,一致認爲臧荼現在反叛很不明智。

“先不想臧荼爲什麼反叛,先想想怎麼應對。”劉邦敲着面前的桌案說道,他對羣臣們的表現很不滿,全都是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這好辦,派人過去將他滅了好了。”這種說法沒多少反對意見,大家對大漢的軍事力量還是很有信心的。

“那派誰去合適呢?”這是劉邦比較糾結的一點。

“要不給趙王下一道旨,讓趙國攻打燕國。”有大臣出了個覺得還不錯的主意。

“要是趙國與燕國相持不下怎麼辦?”劉邦不悅的問道。這個辦法劉邦也想過,只不過命令一下趙國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訓練軍隊,徵集糧餉,趙國的軍事實力將會增強,如果與燕國相互勾結,出工不出力。將戰事拖下去,事情就不好辦了。

“要不然,讓楚.....”一個大臣把話說了一半被瞪了一眼,馬上住嘴了。大漢戰鬥力最強的自然是楚王韓信,可劉邦自打奪了韓信兵權之後就沒有再讓韓信重新執掌軍隊的想法。

“我看應當由漢王帶隊親征,這樣做主要是表明大漢的態度,如果有反叛的將會受到大漢全力打擊。”張良出班向劉邦建議。

“好,那我就再到燕國走一遭,幾個月不打仗,有人會認爲我老了,另外命令趙王張耳派兵協助我。”劉邦最後做了決定。

大漢的戰爭機器又運轉了起來,十萬大軍在劉邦的帶領下直奔燕國。

此時趙國的氣氛有些緊張,太平的日子沒過幾個月,北邊的鄰居就叛亂了。還好趙軍在張敖的命令下,控制了燕趙邊境的關口,使得叛亂沒有漫延到趙國。

“公主吃早飯了,嚐嚐我新做的豆漿。”張敖自與公主結婚後找到一件新的樂事,就是每日裡變着法給公主弄吃的。張敖想要看看要用多長時間可以讓公主不再那麼消瘦。

“世子,你製造的那小石磨還真好用,如果做一個大的可以用來磨米磨面。百姓們吃東西就輕鬆多了。”劉樂的關注點兒今天竟然沒在吃的上,在那裡研究着小石磨。

“我已經命人照着這個樣子去做了,而且還可以將石磨放在溪流旁邊,用水流推動,都不用人動手。”張敖覺得公主的腦子還挺靈活。

“那太好了。”公主這才端起碗,聞着豆漿的香味。在大漢想要獲得好吃的食物是很不容易的,不說播種收割,就是最後去穀物的殼就是一個艱苦的過程。舂米歷來是被當做一種刑罰的。如果推廣石磨就可以將百姓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燕國叛亂,漢王帶兵親征,下令趙國派軍隊配合,我決定帶領兩萬趙國士卒前去助戰。”張敖要離開一些日子,先將情況向劉樂說清楚。

“你一定要小心啊。”公主劉樂放下碗,抓住張敖的手說道。劉樂不明白天下都平定了,怎麼還會出現反叛這種事,她父親帶兵親征劉樂不能不讓張敖去幫忙,可又十分擔心張敖的安危。

“你放心吧,我怎麼也比士卒們安全的多。”張敖寬慰着公主。

“但願戰事能儘快結束。”劉樂被項羽當作人質時輾轉於一個個戰場,深知戰爭的殘酷。

“在家等我收拾完臧荼馬上回來。”張敖感覺不想讓臧荼打攪自己剛開始的美好生活。

大漢皇帝劉邦帶兵抵達了叛亂燕國的邊境,現在已不同往日,沒有了項羽這個最強的對手,放眼天下有哪個是漢王的對手。

劉邦如今富有四海,抽調出來的十萬大軍自然全是精銳。

“士卒的精氣神不錯。”劉邦乘坐戰車巡視各營。

“現在的士卒吃的好穿的好,武器精良。打起仗來沒有後顧之憂,自是與以往不同。”陪同劉邦的夏侯嬰與劉邦也有同感,爲了這次出征,蕭何丞相可是下了血本,漢王親征自要顯示出氣勢來。

“漢王親征定能馬到成功。”一衆將領及時的在旁邊奉承着。這次劉邦親征除了帶着夏侯嬰做爲護衛外跟隨的大多數是年青將領。

“漢王讓我打頭陣吧,定把那臧荼的首級拿來獻給漢王。”這時劉猷蹭了過來,對劉邦說道。

“這次誰擒了臧荼本王定將重重有賞。”劉邦看着劉猷很是滿意,這黑胖子雖然沒什麼腦子,但上陣砍人是一把好手。以前劉猷砍劉邦這邊的人時給劉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終於要用劉猷去砍劉邦的敵人了。

“前方就是趙軍的營地了,趙王張耳身體不適,特意派世子張敖帶領兩萬趙軍前來助戰。”夏侯嬰向劉邦介紹道。

“張耳年歲已大,這我是知道的。”劉邦對趙國的表現還算滿意,張耳的歲數確實已經不適合親自上陣了。但造反的燕國是趙國的鄰國,趙國必須有所表示。張敖能帶兵前來已經表明了趙國的態度,而且以趙國的國力派出兩萬人很不容易了。

“參見漢王。”張敖帶着趙軍列隊迎接劉邦。

“這就是你們趙國的精簡。”劉邦擡眼看了看張敖的隊伍馬上就不高興了。

張敖帶來人是不少,站在那裡黑壓壓的一大片,可這羣人的樣子實在是有點兒難看。只見這羣士卒衣甲全都退了顏色,身上更是補丁摞補丁。手中的武器也是磨損的嚴重。怎麼看都透着一股子窮氣。

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二十七章 銳士營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四百三十章 開發房地產第四百零四章 張敖是個忠臣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二百四十四章 被信任被依靠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一百八十八章 龍門飯店第一百四十五章 犧牲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四百零二章 回頭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王不好當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二百零三章 瘋狂的女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認清形勢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對抗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一百三十八章 辦學校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的攻城辦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制裁第三百六十一章 惱羞成怒的齊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自逃命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九十一章 贈書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八十五章 男女都要第一百六十三章 賄賂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理論與實踐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二百七十八章 漲工資第三十七章 你有錢嗎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鴨子的趙王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一百一十四章 破殼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五十二章 堅強的劉猷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二百七十章 搶劫犯被搶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僞趙王必須死第三百四十八章 公主做慈善第一百七十三章 佔便宜第二百五十二章 深入敵營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黃金寶藏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一百零二章 黃金盃聯賽第四百三十二章 終極後裝槍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五十二章 堅強的劉猷第二百九十二章 蕭何入獄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結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溫泉裡的享受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馬之盟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王辛苦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的攻城辦法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圍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四百零九章 出頭鳥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十章 共享天下